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十章_生态破坏及治理
第六章生态破坏生态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或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造成的。包括森林锐减,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次生盐碱化、草场退化、湖泊的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破坏的内容很多,最主要的就是由于生物资源被破坏,主要是植物破坏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植被破坏是生态破坏的一个最典型的特征。植被的破坏不仅极大的影响了破坏区的自然景观,而且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如生态系统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进而可能引起土壤荒漠化;土壤的荒漠化又加剧了水土流失,以致形成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由此可见,植被破坏是导致水土流失最终形成土壤荒漠化的重要根源。目前,全球大面积的荒漠化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环境问题——生态破坏常见生态破坏问题•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破坏•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壤次生盐渍化•全球气候变暖•臭氧空洞•沙尘暴植被是全球或某一地区内的所有植物群落的泛称。(植物群落是指一定地段上的各种植物的组合。各种植物之间是相互联系,整个植物群落构成一个功能集体,执行着一定的机能。)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为动物或微生物提供了特殊的栖息环境,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多种有用物质材料。此外,植被还能调节气候和无机环境、储存营养物质、净化空气和水源。植被在环境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重要的环境要素,又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第一节植被破坏第一节植被破坏一、森林破坏(一)森林的生态功能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结构最复杂,功能最稳定、生物总量最高的生态系统,它对整个陆地生态系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繁衍物种、动物栖息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森林对全球的气候具有调节作用目前,经初步估算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含碳量,植被为5000亿吨,土壤为1380亿吨,其中热带地区的植被占46%,土壤占11%。热带雨林储碳量和储碳能力都非常大。工业革命之前,全球CO2平均浓度大约在280×10-6,1978年为335×10-6,1991年变为355×10-6,当大气中CO2浓度达到600×10-6时,将引起全球低层大气增温1.5~3℃。树木可通过光合作用把CO2储存起来,使大气中CO2量减少。热带雨林的反射率和蒸发率对全球气候也有影响。据试验,在夏季500m高空范围内,有林地区比无林地区气温约低8~10℃,含水量高10%~20%,由于森林的过度砍伐,很多地区发生严重干旱已是不争的事实。2、森林是复杂的综合生态系统,蕴育着丰富多彩的动植物种群。据统计,地球上约有1000万个物种,而在热带雨林生物群落内聚集的就有200~400万个物种。如果森林过渡砍伐,物种将会发生变化,栖息地的丧失和栖息地的分散化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子。3、森林有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的功能。林地有深厚的地植物,森林土壤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吸收和滞留大量的降水。试验表明,耕作区的雨水流失量要比森林覆盖区高5~10倍。在亚马逊河流域,1hm2林地每年只流失1kg表土,而在该流域的森林砍伐区,每公顷土地每年流失表土可达34t。在印度,由于森林砍伐,易受侵蚀和发生洪涝灾害的土地面积已增加到2000万公顷,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2.6亿卢比。我国黄河的泥沙和长江的洪水也都和不同时期森林植被的砍伐和破坏有密切关系。4、保护环境,净化空气。森林除吸收CO2,制造O2之外,还能吸附尘埃,吸毒杀菌、减少噪音。城市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烟尘、粉尘和酸雾。粉尘是大气中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的载体。森林对粉尘和烟尘有明显的过滤和阻滞作用。茂密的枝叶能分泌黏性油脂及汁液,使灰尘被吸附或降落。根据有关资料,每公顷松林每年可滞留灰尘36.4t,森林茂密的公园,能过滤掉空气中80%的污染物。森林树木还有很强的隔声和消声功能。5、森林和生物物种对地球生物圈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是C、N、S、P等化学元素的源和汇。森林的破坏和减少,地球环境中生命元素的循环就会遭到破坏,使化学元素的循环从原有的平衡转向新的平衡。新的平衡将会是什么样,对人类和动植物将产生什么影响,人类都还缺乏思考和研究。(二)森林分布现状1、全球森林状况世界森林和林地面积一度曾经可能达到60×108hm2,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45%。到19世纪初全球森林面积已减少到55×108hm2。到1985年,全球森林面积为41.47×108hm2,1990年为34×108hm2。全球平均每年损失森林面积达1800~2000万hm2。目前,全球森林面积已经缩小了1/2。其中,减少最多的是中美洲——66%,其次是中部非洲——52%,再次是东南亚——38%。世界森林面积减少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1981年全球热带雨林面积是18.8亿hm2,1990年为17.1亿hm2,年减少1700万hm2。世界上三个热带地区的森林正以平均每年0.62%的速度在缩小。南美的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被称为“供氧的超级肺”。现在森林面积已经从全国总面积的80%减少到40%。在热带非洲,1980年森林总面积为1400万hm2公顷,而1990年将近1300万hm2,平均每年减少率为0.9%。在热带亚洲,每年砍伐掉的森林有850万hm2。印度的森林破坏速度是100万hm2/年,现有森林覆盖率已不足国土面积的12%。泰国的森林覆盖率在20年中几乎缩减了一半,1961年占全国53%的林区,到1981年只占28%。联合国最近的调查报告指出,在南亚、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地区,森林正以每天1.25hm2的速度在消失。2、中国森林状况中国是世界上人均森林占有量最低的国家之一。人均森林面积0.12hm2,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5。从森林覆盖率来看,由20世纪70年代的12%到现在的17%,似乎有所增加,但是天然林、成熟林仍在不断减少。以西双版纳热带森林为例,覆盖率从1952年的55%增加到1994年的60%,而天然林面积却从1952年的105万hm2减少到1994年的30万hm2。人类将为滥砍乱伐付出沉重的代价人类将为滥砍乱伐付出沉重的代价人类将为滥砍乱伐付出沉重的代价人类将为滥砍乱伐付出沉重的代价(三)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1、砍伐森林温带森林的砍伐历史很长,在工业化过程中,欧洲、北美等地的温带森林有1/3被砍伐掉了。热带森林大规模开发只有30多年的历史。欧洲国家进入非洲、美国进入中南美、日本进入东南亚,寻找热带林木资源。在这一期间,各发达国家进口的热带木材增长了十几倍,达到世界木材和纸浆供给量的10%左右。但近年来,为了保护热带森林,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禁止出口原木。2、开垦林地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在发展中国家开垦了大量的林地,特别是农民非法烧荒耕作,刀耕火种,造成了对森林的严重破坏。据估计,热带地区半数以上的森林采伐是烧荒开垦造成的。在人口稀少时,农民在耕作一段时间后就转移到其他地方开垦,原来耕作过的林地肥力和森林都能比较快的恢复,刀耕火种尚不对森林构成很大的危害。但是,随着人口增长,所开垦的林地的耕作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增加了,加剧了林地的土壤侵蚀,严重损害了森林植被再生和恢复能力。3、采集薪柴全世界约有一半人口用薪柴作炊事的主要燃料,每年有1亿m3的林木从热带森林中运出用作燃料。随着人口的增加,对薪柴的需求量也相应增长,采伐林木的压力越来越大。4、大规模放牧为了满足美国等国对牛肉的需求,中南美地区特别是南美亚马逊地区,砍伐和烧毁了大量森林,使之变为大规模的牧场。5、空气污染和酸雨在欧美等国,空气污染和酸雨对森林退化也产生了显著影响。据1994年欧洲委员会对32个国家的调查,由于空气污染等原因,欧洲大陆有26.4%的森林有中等或严重的落叶。(四)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1、产生气候异常没有森林,水从地表的蒸发量将显著增加,引起地表热平衡和对流层内热分布的变化,地面附近气温上升,降雨时空分布相应发生变化,由此会产生气候异常,造成局部地区的气候恶化,如降雨减少,风沙增加。2、增加CO2排放森林对调节大气中的CO2含量有重要作用。研究认为,世界森林总体上每年净吸收大约15亿tCO2,相当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CO2的1/4。森林砍伐减少了森林吸收的CO2能力,把原本贮藏在生物体及周围土壤里的碳释放了出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由于砍伐热带森林,每年向大气层释放了15亿t以上的CO2。3、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生态系统是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世界范围内的森林破坏,数千种动植物物种受到灭绝的威胁。热带雨林的动植物物种可能包括了将近一半的已知物种,但它正以每年460万hm2的速度在消失。4、加剧水土侵蚀大规模森林砍伐通常造成严重的水土侵蚀,加剧土地沙化、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5、减少水源涵养、加剧洪涝灾害森林破坏还从根本上降低了土壤的保水能力,加之土壤侵蚀造成的河湖淤积,导致大面积的洪水泛滥,加剧了洪涝的影响和危害。(五)森林的保护1、保护森林的国际行动1980年以后,保护森林、特别是保护热带雨林是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198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了热带林行动计划。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了森林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气候稳定方面的作用,在建立可持续森林管理的标准和指标上、实施控制森林滥伐的综合政策措施等问题上,达成了国际共识。森林的快速消失带来的经济、社会、特别是生态方面的损失已引起很多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注意,他们正在努力保护森林、遏制毁林的趋势。※印度制定了新的国家森林保护措施,规定在关键地区,至少要有60%的森林面积划为土地和水资源保护区。※在巴西,废除了鼓励森林砍伐的补贴制、税收鼓励政策和特殊奖励制度,森林砍伐已明显减少,对亚马逊河流域实施珍稀树种保护项目和其他一些行动,以解决森林砍伐问题。※泰国政府针对森林资源遭受破坏的严重情况,正在实施恢复25万km2森林面积,使森林覆盖率达到40%的计划。此外,马来西亚、尼泊尔、缅甸等国也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森林。2、我国森林保护行动为了保护环境、提高森林的覆盖率,我国政府和人民做出了积极的努力。1991年全国森林面积为12863万hm2,森林覆盖率是13.4%。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了《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2003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7%,接近《中国自然保护纲要》规定的森林覆盖率为18%的目标。森林保护已取得一定成就,但针对我国森林资源质量不断下降的趋势,应端正指导思想,健全森林法制,加强管理、调整结构布局,积极造林育林,加强林区保护,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保护好森林资源。二、牧场退化牧场包括草原、林中空地、林缘草地、疏林、灌木丛以及荒漠、半荒漠地区植被稀疏的地段。因此,世界牧场的面积和分布难以统计。总面积(108hm2)占陆地面积(%)永久性草场31.624疏林13.710.4其他土地21.916.6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这三类牧场合计总面积67亿公顷,占陆地面积的51%。其中第一、二类自然条件较好,尤其是草原,土地平坦,气候干爽,土壤肥沃,牧草鲜美,最宜放牧,亦可农耕。牧场是放牧家畜和野生动物栖息的地方,但是,过度放牧和不适宜的开垦耕地,往往引起牧场退化、土壤侵蚀和荒漠化。牧场退化表现为草群稀疏低矮,产草量降低,草质变劣,严重的地方整个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导致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物种灭绝,实质上就是荒漠化的过程。1、世界牧场退化状况世界各地牧场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惟有欧洲的情况较好。欧洲雨水丰沛,草种多经改良,草场管理有序,载畜量比其他地区高几倍。欧洲许多国家的肉奶制品不仅可以自给,而且有多余部分可供出口。北美诸国牧场经历过开发、滥用至逐步改善三个阶段,现已逐渐好转。发展中国家的牧场多处于退化阶段。在非洲和南美许多国家,牧场都存在过渡放牧和退化的情况。2、我国草原退化状况中国草原总面积约3.53×108hm2,可利用的约3.1×108hm2,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居世界第四位。但由于长期对草地资源的自然粗放式经营,我国牧场退化情况很严重。过牧超载、重用轻养、乱开滥垦
本文标题:第十章_生态破坏及治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12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