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第十章建设用地利用与保护.
LOGO建设用地利用与保护【第十章】建设用地概述城镇建设用地利用与保护村庄用地的利用与保护独立工矿用地利用与保护10.110.210.310.4建设用地利用与保护10.5交通、水利设施、其他特殊用地利用与保护10.1建设用地概述一、建设用地的含义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10.1建设用地概述二、建设用地功能功能①为人类提供舒适、方便的生活空间;②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用地基础。利用性质①建设用地利用的非生态性;②建设用地利用的空间性;③建设用地利用的区位性;④建设用地复垦的相对困难性;⑤建设用地利用的可持续性;⑥建设用地利用的多目标性。10.1建设用地概述三、建设用地的性质利用原则①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的原则—一要吃饭,二要建设②集约用地、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③先规划后利用的原则;④合理确定用地结构的原则——合理配置各项用地比例;⑤生态环境保护和景观建设原则。10.1建设用地概述三、建设用地利用原则10.2城镇建设用地利用与保护城镇建设用地的含义城镇建设用地是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镇规划占用土地,既包括城镇住宅和公共建筑用地,也包括工矿仓储用地、商服用地和其他特殊用地等。一、城镇居住用地的利用与保护(一)城镇居住用地城镇居住用地是指用于生活居住的各类房屋用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包括普通住宅和别墅等用地。一、城镇居住用地的利用与保护(二)城镇居住用地的布局和分布①选择环境优良的地区进行建设;②与城镇总体布局协调,与城镇其他功能区形成互动关系;③应有适宜的规模和空间布局;④居住区的分布应因地制宜;⑤居住区选址要注意留有余地;⑥居住用地要改善人居环境设计。用地布局一、城镇居住用地的利用与保护(三)城镇居住用地保护①新建居住用地保护—做好规划,保障质量;②现有居住用地保护——历史建筑的保护。用地保护二、城镇工业用地利用与保护(一)城镇工业用地城镇工业用地是指工业生产及直接为工业生产服务的附属设施用地。二、城镇工业用地利用与保护(二)城镇工业用地布置方式①布置在城镇边缘的工业区——污染,用地两大,货运量大,机械厂,纺织厂;②布置在城镇附近和居住区内的工业——规模小、污染小,食品厂,百货,文体器械厂。二、城镇工业用地利用与保护(三)工业用地布局与城镇关系①与城镇总体布局的关系包围城镇:避免运输等影响,但易形成“摊大饼”式发展交叉布置:充分利用地形,需要组织好交通组团式布置:生产生活有机结合,注意污染企业的布置群体组合式布置:根据离市区远近进行布置,形成群体分布②与居住用地的位置关系平行布置:工业区与居住区带状发展垂直布置:上下班不被交通隔断混合布置:平行和垂直的组合二、城镇工业用地利用与保护(四)工业用地保护①保留原有工厂保留,就地扩建②改建改变生产性质改革工艺改革生产技术③合并④拆建污染严重规模小,设备差促进工业用地持续利用,充分发挥功能三、公共用地利用与保护(一)公共用地用于商业、服务业、机关团体、新闻出版、科教文卫、风景名胜及公共设施等用地。①合理配置公共设施;②合理的公共社会服务半径;③公共社会具有自身特点、是城市景观符号;④广场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天安门广场,城镇广场。三、公共用地利用与保护(二)利用与保护四、街巷用地的利用与保护(一)概述街巷用地是指用于城镇内部公用道路及行道树的用地,包括公共停车场,汽车客货运输攒点及停车场用地,城镇道路是城市组织生产,安排生活,搞活经济,物资流通所必须的交通设施。1.合理规划城镇道路,形成交通体系2.合理确定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3.注重道路节点设计4.城镇道路设计要处理好城镇与空间,土地开发,城市风貌,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5.多举措丰富道路景观四、街巷用地的利用与保护(二)规划布置10.3、村庄用地的利用与保护一、概述一、概述(一)定义村庄是城市范围以外的居民点,主要包括村镇和集镇。1.村镇是我国城乡居民点总体系中规模最小,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居民点。2.集镇是具有经济,文化等设施的居民点,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人口相对集聚,具有多种经济活动内容的有机整体。一、概述(二)村庄特点1.村镇的数量多,人口规模小,布局分散2.村镇以农业经济为主体,但具有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并存的特点3.村镇的各项建设设施具有多种功能4.村镇建设具有地方性5.村镇建设具有自发性;二.农村公共设施用地利用加快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主要措施有1.合理规划2.新建指标选择适中,布局合理3.综合治理4.建立村庄公共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利用措施三.农村宅基地利用利用措施1.规划符合村镇用地布局要求2.不得占用耕地3.规模根据所在地政府规定用地指标规定4.居住用地选址利于生产方便生活5.建筑布置根据气候、用地条件和使用要求具有适合的工程地质和地质条件四.村庄用地利用与保护(一)村庄用地整治1.迁村或者并村2.“空心村”整治与宅基地整理3.综合整治四.村庄用地利用与保护(二)村庄景观规划1.营造具有良好视觉品质的村庄环境。2.符合村庄居民的文化心理和生活方式,满足他们日常的行为和活动要求。3.通过环境物质形态表现蕴含其中的乡土文化。4.通过村庄景观规划与设计,使乡村重新恢复吸引力,充满生机与活力。村庄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目的10.4独立工矿用地的利用与保护一、概述指为独立于城镇村居民点用地之外的采矿用地,以及对气候、环境、建设有特殊要求和其他不宜在居民点内配置的各类建筑用地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二、用地特点用地特点1.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作用2.占地面积大3.用地效率较低4.用地制约因素多5.用地面积不断扩大三、独立工矿用地利用利用方式1.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方2.要集约利用3.加强对工业污染的治理4.独立工矿用地5.做好复垦工作四、独立工矿用地保护保护方式1.实现工矿用地可持续利用2.保护工业遗产3.减少环境破坏10.5交通、水利设施其他特殊用地的利用与保护一、交通用地利用与保护用于运输通行的地面线路、场站等用地,包括民用机场、港口、码头、地面运输管道和居民点道路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用地。一、交通用地利用与保护利用特点1.交通用地的经济,政治经济意义重大2.交通用地具有动态性3.交通用地分类众多4.不同运输形式可以互相配合一、交通用地利用与保护利用方式1.选择优良的施工条件2.结合居民点设计3.合理选择用地方案4.具体用地受到国家法律规范,国家标准控制一、交通用地利用与保护保护方式1.按照相关法规管理2.保护交通用地的安全3.保护交通运输的通畅4.绿化保护二、水利水电工程用地的利用与保护(一)概述水利水电工程包括防洪、防潮工程,农田灌溉工程,水利发电工程,排水、防渍、治碱工程和为城市、工业输水及其他水利水电工程等。二、水利水电工程用地的利用与保护利用特点1.成片用地,淹没面积大2.占地损失可以得到有效补偿3.水利水电工程用地可发展多种经营4.用地季节性变化明显二、水利水电工程用地的利用与保护用地要求1.水库用地的要求2.抽水站用地要求3.排灌水工程用地要求二、水利水电工程用地的利用与保护用地保护1.保护范围的划定2.保护措施三、其他建设用地利用与保护分类(一)旅游建设用地(二)国防建设用地建设用地的分类及作用?作业与思考12不同建设用地的利用特点及保护措施?
本文标题:第十章建设用地利用与保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13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