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我们负责传递知识!··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三调考试高三年级历史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其中每小题1分,共50分。)1.“在父系大家庭的基础上„„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的政权机构,并划分明确的等级,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地政权。”(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所述的政治模式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分封制D.行省制2.西周时期的城市建置等级比较明显,天子的都城大于诸侯的国都。战国时期,齐都临淄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商业都会,国君在此设立稷下学宫,吸纳各学派人才,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A.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B.城市的经济文化功能强大C.百家争鸣促进了经济发展D.个体商人及私人讲学出现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门下省长官)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魏晋时期,皇帝将宰相之权交由这些私属代行„„到唐代,则全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官,把以前的宰相职权正式分配给三省。”这种变化体现了A.唐代的相权一分为三B.唐代政府对皇室内廷干政的削弱C.唐代的皇权得以强化D.唐代中央机构完全沿袭魏晋时期4.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元朝时中国西部民族的统称)应考;左榜供汉人(原金朝统治下的汉族、女真等民族)、南人(淮河以南的原南宋境内的人民)应考,乡试、会试考中名单都按民族分配。这表明元朝A.科举制度得到最终确立B.以科举作为协调蒙汉关系的手段C.统一后重视全面推行汉化政策D.选拔人才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区别5.司马光《资治通鉴》:“初,(晋)智宣子将以瑶为后(继承人),智果曰:‘不如宵(人名)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迭(及)者一也。美髯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材料表明A.战国争霸冲击宗法制B.智果受到儒家思想影响C.智宣子主张立君以仁D.统治者极力维护分封制6.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7.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右图空白a、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A.开埠通商、入超B.开埠通商、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C.鸦片走私、自然经济解体D.鸦片走私、出超8.侍郎左绍佐(1846--1928)在一封信中自述:“佐生五十有四年,目睹洋务之坏,幽忧愤郁,以迄今日。幸得逢圣武天断,为匹夫匹妇复仇,豁然如沈疴之得苏也,此本朝臣子吐气之时,千载一遇也。”该观点A.批判了洋务运动B.倡导了爱国、进步思想C.宣泄了对革命党人起义的不满D.体现了抵御外侮愿望与“天朝上国”观念的结合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我们负责传递知识!9.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此语表明孙中山A.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D.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10.孙中山先生研究了太平天国之后,得出结论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该观点A.基本否定太平天国B.客观地评价太平天国C.高度肯定太平天国D.片面地评价太平天国11.1911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约法规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议员由人民中选举产生,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要求答辩或弹幼。”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B.它实施了伏尔泰关于国家政体的主张C.它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与主要原则一致D.它是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制定的地方性法规12.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的‘人民革命’,肇始于19世纪末期,正是西方侵略势力大举渗入中国的时候,也是传统中国的制度与秩序被摧残破坏最严重的时期。”这说明辛亥革命是‘人民革命’的依据是,辛亥革命是一场A.民族民主革命B.自下而上的反清斗争C.有组织的反侵略斗争D.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革命13.1938年安庆、九江、岳阳先后沦陷,湘鄂赣边区成为第九战区的前哨阵地,军委会就曾指示:“第九战区以九宫山、幕皋山一带为根据地,适机积极行动,夹击转攻武汉之敌,同时截断敌后方之联络线。”这则指示说明A.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导致第九战区败退不断B.共产党深入敌后坚持游击战消耗日军C.相持阶段国民党抗战趋渐消极防御,正面抗战依靠阵地战战术D.国民党实施建立敌后根据地进行游击战14.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15.周恩来总理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主要是讲中国共产党跟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党派的存在与否,不取决于任何政党或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由客观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材料中“客观的历史发展”是指A.新民主主义革命B.新中国的成立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改革开放16.民国“名记”第一人黄远生认为“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本源所在,在其思想。”为解决“本源”问题,近代先进的中国人A.倡导中体西用冲击“天朝上国”观念B.改革教育制度培养大批近代化人才C.宣传民主科学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D.借用进化论原理阐明男女平等之理17.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说:“经历了思想解放进程的中国就像一个混血儿,也许这个孩子很快就会在吸取父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处之后,独立走出一条新路。”这种认识A.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立场B.承认中国道路已经成功C.肯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D.赞赏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相融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我们负责传递知识!18.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曾经声称他的某些主张不容匡正,而匡正者却层出不穷。林纾在自编的小说中表达了把陈独秀、胡适、钱玄同诸人一网打尽的愿望,除了留下一个笑话外,没有任何实际效果。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期间A.科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思想和言论相对自由C.学术宽容得到广泛认同D.学术自由得到切实保障19.孙中山曾称赞某国“今竟一旦将牢不可破之专制国,一举而倾覆之,成立一新共和国,与中国作佳邻焉。”孙中山称赞的某国是A.德国B.美国C.日本D.俄国20.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这一“自治”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其荒谬是因为A.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B.儒家的至尊地位是不可动摇的C.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处于根本对立,双方无法兼容D.中国的西方化不彻底,无法真正推动中国进步21.1904年,商部头等顾问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一史实A.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B.遏制了列强对渔业资源的掠夺C.有利于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D.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22.从将法仅当作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提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这一理念的是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3.从十月革命的全过程和苏俄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可以看出,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以上观点认为十月革命A.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已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本质是以社会主义方式清除俄国现代化的障碍C.是对既有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彻底否定D.为发达国家开创了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24.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A.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25.右图是1907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其政治寓意是A.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列强和北洋军阀政府、官员勾结欺压中国人民C.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力量强于反动势力D.近代中国呈现国富民穷的格局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我们负责传递知识!26.国民党陆军上将、近代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在1937年初发表的《国防论》中指出:“中国不是工业国,是农业国„农业中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他在这个时间提出这一论点的目的是A.论证中国抵御外来侵略的有利条件B.论证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可能性C.论证全面抗战路线的正确性D.坚定国民政府抗战到底的决心27.“长期以来日本人往往先入为主地认为,中国是不讲卫生的、主权高于人权的、允许使用危险农药的、说假话的、绝不妥协的;同样地,中国人也往往先入为主地认为,日本是虚伪的、不反省历史的、右翼的、拒绝道歉的。有色眼镜干扰了两国关系。”此话不能反映A.中日两国彼此之间的认知存在误差B.中日两国大规模政治运动扭曲了彼此间的认知C.客观认知对中日关系的发展很重要D.中日两国不能相互客观认知是长期以来形成的28.中国近代的一位哲学家曾写过这样的一段话:“我们用木头和泥土塑出一个人的偶像,称它为神。把它放在美丽的庙宇里,让它坐在辉煌的神龛里;人民崇拜它,认为它是不可思议地强有力的。但是,假如有个疯子把它推倒、踩在脚下,并把它抛进肮脏的池塘里,假如有人发现了它,再把它拣回来,放在原来神圣的地方,那么,你将发现它的魅力已经失去。”作者利用这段话讽刺的最有可能是A.孙中山让权于袁世凯B.清朝皇帝宣布退位C.康有为流亡国外D.袁世凯复辟帝制29.《中国大趋势》的作者多丽丝·斯比特认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西方的问题就是由于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他们只能通过达成共识来实施政策,而中国一直在进行长期的战略计划、规划。这段话表明丽丝·斯比特A.肯定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优势B.认为中国中央集权制度具有积极作用C.称赞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认为西方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30.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次会议应该是A.日内瓦国际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31.右图为漫画《梅开三度》,该漫画最能反映A.亚太地区成为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中心B.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撼动了两极格局C.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D.国际关系中地缘政治完全取代意识形态32.“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
本文标题:衡水三调历史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20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