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章团体影响第一节团体概述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偶然聚合的人群是没有共同目标和隶属感、没有结构和社会角色分化的。社会心理学家莱茨曼等人称这类人群为聚合体(aggregate)。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1980)认为,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当群体目标与社会的根本利益相一致,而不只局限于群体的内部时,群体就成了集体。一、什么是团体?团体的心理功能有三个方面归属感:成员所具有的一种属于自己团体的感觉,比如落叶归根就是个人归属感的体现。认同感:指团体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的认识与团体的要求相一致,个体往往把团体做为自己社会认同的对象。社会支持:当个体的思想、行为符合团体的要求时,团体往往会加以赞许与鼓励,从而强化这种思想与行为,得到团体的社会支持是个体心理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群体的类型1.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首属群体(primarygroup):由社会学家库利(Cooley,1923)提出的,指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也称为初级群体。如家庭、邻里、青少年的同伴群体等。次属群体(secondarygroup):按照一定规范建立起来的,有明确社会结构的群体。如公司、企业、学校等。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组织结构确定、角色分配明确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成员依照各自的喜好自发形成的,没有明确角色分化和权利义务规定的群体,一般形成于正式的工作情境之外。3.成员群体与参照群体成员群体:个体为某个群体正式成员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成员归属于这个群体,对这个群体有较高的认同度。个体在实际上没有参加,但接受其规范的群体,称为参照群体。4.面对面群体与虚拟群体面对面群体:以直接接触为基础运行的群体。虚拟群体:群体成员之间分布于不同的物理位置,可以跨地域、跨时间、跨越组织甚至国家界限,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进行沟通而形成的一种群体形式。二、团体的形成(一)影响团体形成的因素1.共同目标共同的目的既是团体的特征之一,也是形成团体的重要因素。2.隶属需要(1)安全需要(2)地位需要(3)自尊需要(4)情感需要(5)权力需要3.共同兴趣4.压力情境高压力的情境会直接促进人们形成团体或加入团体。5.团体的工具作用工具作用:为了某种功利目的,因为团体成员的身份可以使得这个目标更容易达到。三、团体规范团体定义:为了保证团体目标的实现,团体本身必须有制约其成员思想、信念与行为的准则,这种要求团体成员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就是团体规范。规范分为两种: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前者用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并由上级或团体的其他成员监督执行的规范,非正式规范是成员约定俗成的、无明文规定的行为标准。正式规范只存在于正式团体中,非正式规范不仅存在于非正式团体中,而且也存在于正式的团体中。团体规范的作用保持团体的一致性:从外部制约着成员的思想、信念与行为方式,从内部为成员提供了彼此认同的依据,从而促使成员与团体保持一致。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则:团体规范往往能为成员提供衡量自己与他人言行的同一标准,这一标准成为成员认识事物、判断是非的共同心理参照架。规范的惰性作用:团体规范有时候也制约成员的努力水平,它要求成员不能表现得太好或太差,而是放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上。四、团体凝聚力团体凝聚力是指能使团体团结一致的力量,它往往用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来衡量。凝聚力的作用凝聚力与团体稳定性:凝聚力越大对成员吸引力越大,其成员也越不愿离开该团体,因而团体也越稳定。凝聚力与成员的从众行为:高的凝聚力导致人们对团体更高的从众。凝聚力与成员的自尊:与凝聚力低的群体的成员相比,凝聚力高的群体的成员有更高的自尊心,同时表现出更低的焦虑。第二节团体对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一、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一)社会促进的涵义社会促进(socialfacilitation)是指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的现象,也称社会助长。性别助长效应或性别促进效应社会抑制(socialinhibition),即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为社会干扰。条件任务难度:简单任务与复杂任务唤醒状态:他人在场提高了生理唤醒状态;当这种唤醒状态存在时,完成简单任务容易,完成复杂任务困难。(二)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的理论解释1、优势反应强化说2、评价与竞争观点一些学者认为观众的评价是形成社会促进的重要原因。他人在场激发了行为者的被评价意识,从而提高了动机水平。在任务简单时,意识到我们正在被评估会使我们更努力,而在任务复杂时,这种被评估的压力会降低绩效。3、分散冲突理论当一个人正从事一项工作时,他人在场会造成他注意的分散和转移,如果从事不熟悉或难度大的任务,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此时,分散注意就会干扰工作进度;如果从事熟练或简单的任务,人们已达到“自动化”程度,不需要全部的注意,为了补偿干扰,人们会更加专心、更加努力,实际效果会更好。4、生理心理反应模式当个体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任务时就会激发威胁模式,这种理论认为,他人在场,可能存在两种冲突的生理物理反应模式:激励或威胁。当个体具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任务时,就会激发激励模式。社会助长的心理机制团体情境认知到竞争和被评价自我价值的保护和提升动机激发行为效率的提高(三)社会助长作用的应用——脑力激励法1.什么是脑力激励法奥斯本:以群体讨论的方式,利用产生观念的过程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问题解决方法。2.脑力激励法的有效性讨论在心理学家具有严格控制的实验研究中,脑力激励的假说并没有得到一致的证明。林格伦:脑力激励方法的问题解决促进作用,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warm-upeffect)之上。二、社会惰化社会惰化(socialloafing)又称为社会懈怠或社会逍遥,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达谢尔的拉力实验案例:磨洋工现象;大锅饭社会惰化的理论解释克尔、布鲁恩(Kerr、Bruun,1981)和哈克斯(Harkins,1989)等人认为:在群体中,由于个体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会被单独评价,个人的努力会淹没在人群中(lostinthecrowd),评价焦虑减弱使其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相应减少,从而导致努力程度下降。群体规模越大,社会惰化程度越高。对群体绩效的不同报酬也会对社会惰化产生影响。缺乏对群体的认同感卡罗和威廉姆斯(1993)提出的集体努力模型:个体只有相信自己的努力会得到想要的结果时,才会在与他人一起工作时仍很努力。个体努力工作的条件有三个:个体相信努力工作会有好的成绩;个体相信努力工作会被认可;重视所得到的奖励。社会惰化的心理机制团体淹没情境个体的评价焦虑较低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水平下降行为效率降低社会惰化的预防虽然社会惰化普遍存在,但并不意味着它必然发生。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来减少社会惰化现象(1)单独评价。(2)提高认识。(3)控制群体规模。三、去个性化(deindividualization)定义当人们处于群体当中时,对行为的规范限制就会放松,导致冲动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增加。对此现象的研究最早源于法国社会学家LeBon(1896),他发现激动的群众倾向于有相同的感受和行为,因为个体的情绪可以传染给群体。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一个成员做了一件大部分人反对的事情,其他人也会倾向于仿效它。LeBon把这种现象叫做“社会传染”(socialcontagion)。LeBon把社会传染解释为正常控制机制的崩溃,即道德意识、价值系统以及社会规范不再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自私、侵犯及性冲动随便发泄,从而导致暴力与反道德行为。去个性化现象原因分析匿名性:当个体身份被隐藏,并且所在群体很大。另外,统一着装也能起到此作用。在津巴多的研究中,由4名妇女组成的团体参与对陌生人实施电击的实验。在有些组中,这4个人彼此以姓名相称,并且胸前挂着名牌,极易辨认;在另一些组中,被试则穿着宽大的衣服,围着头巾,极难辨认。结果发现后者电击他人的可能性是前者的2倍多。社会传染。当某一个人做一件平常不被接受的事情时,群体中的其他人也会去做同样的事情。社会传染的产生是因为正常控制机制的破坏。自我意识的迷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个体越来越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而是集中注意力于团体情境之上。有关儿童违规偷着多拿糖果的研究中,迪纳对实验情境做了小小的改变:有些情况下,他在孩子们拿糖果的盒子旁边放了一面镜子。结果正如我们在以前讲到过的那样,镜子使得被试的内在自我意识提高,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标准也有更清醒的认识,所以违规行为的比例下降,只有12%;而其他组孩子同样行为的比例为34%。实际上,人们大多数的去个体化都是因为自我意识的能动作用丧失而引起的。去个性化的后果:去个性化导致人们的责任感下降去个性化促进人们对团体规范的服从。第三节决策时团体的影响一、冒险转移团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冒险性的现象实验研究:个人决策时,70%的成功把握才会进行投资;而团体决策时,50%的成功可能就会投资。原因分析:(1)心理支持氛围。个人假设群体鼓励有冒险性的见解。与个人决策的情境不同,群体决策情境为评价性情境,个人需要提出一个为群体成员所赞赏的选择。如果在决策上显得过于谨慎,个人会担心被群体成员视为胆小、保守、缺乏气概。(2)责任分散。群体背景会直接导致个人行为责任意识的下降。责任意识下降的直接结果就是使人们的冒险性得到鼓励。(3)文化价值倾向于对高冒险性有较高评价。在人类的文化价值取向中,高冒险性和英雄气概联系到了一起,从而使人们倾向于鼓励冒险。群体的鼓励冒险倾向,正是来自于这种文化价值的影响。二、群体极化现象1、定义团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团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团体极化现象赞同+反对-讨论前讨论后中性0原因第一种解释为说服性争辩。群体的大多数论证往往支持每个群体成员的最初立场,而且个体可能会不断重复自己的论点。第二种解释强调社会比较和自我展示过程。为了能更受欢迎,个人会同意其他人的观点并表现的极端一点。第三种解释是社会认同。认同于更加极端观点的刻板印象。三、群体思维是欧文.贾尼斯提出的概念。群体思维是指在群体成员想保持一致的愿望超过了评估所有可能的行动计划的动机时所采取的谨慎的思维方式。(保持群体和谐的渴望超过了清晰适当决策的重要性)实例珍珠港的美军;艾森豪威尔对朝鲜的进攻;肯尼迪入侵猪湾;约翰逊继续入侵越南的决定;尼克松在水门事件爆发后的一系列掩饰。群体思维的前提条件(1)决策群体具有高度的凝聚力(谁想告诉皇帝他没有穿衣服呢)(2)群体所在的环境结构特征有一些特殊的结构特征会培养群体思维,包括:群体与外界隔绝、缺乏公正的领导、缺乏明确的决策程序以及群体成员背景的同质化。(3)群体压力内部和外部的压力会促进群体思维。群体思维的症状(1)对群体评价过高:包括那些相信群体远胜于实际情况的行为。在这类行为中存在两种症状:不可战胜幻觉和对群体品德的信仰不可战胜幻觉:一个群体成员认为自己非常特殊,以至于可以克服任何阻碍或挫折。对群体品德的信仰:认为群体成员聪明善良,他们所做的决定都是正确的。(2)封闭的思考方式封闭的思考方式是指群体无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以及对群体会做出错误判断的警告。对群体外成员的刻板印象:认为别人都是对手或敌人。集体的合理化思维:群体成员在作出最终决策之前无视任何可能导致他们重新考虑其决定和行为的警告。(3)追求一致性的压力自我审查:群体成员把自己的疑问和反对意见最小化。自我任命的心灵警卫:防止负面信息进入群体的防护网。压制持异议者:对与群体意见持不同看法的人直接干预。可以通过大胆叫停和有良知的反对者对群体思维现象进行防止。群体思维的防止1、领导鼓励并愿意接受反对意见2、保持中立3、组建小组4、
本文标题:第四章团体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28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