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第四篇大豆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
大豆主要病虫害测报技术和识别(五)预测预报1、大豆食心虫测报调查虫食率越冬幼虫上浮化蛹进度化蛹羽化期存活率虫食率调查调查时间在大豆已成熟,收获前进行调查。调查取样方法在当地不同区域选5-10个调查点,每个点在主栽品种防治田和未防治田中各选重茬和正茬大豆田4块,每块随机选择1000平方米,按对角线法取5点,每点1平方米,割取点内所有大豆植株,分别按地块、按样分好,然后剥荚取出1000粒~2000粒大豆,调查虫食率。调查结果记入表1。表1大豆食心虫虫食率调查调查日期调查地点品种调查总豆粒数(粒)虫食豆粒数(粒)虫食率(%)防治比例调查品种代表面积(公顷)当地重茬比例月日越冬幼虫上移化蛹羽化及存活率调查化蛹羽化箱制作箱体用2cm厚木板锯铆拼成,用沥青处理防腐。规格:长×宽×高=100cm×36cm×30cm。木箱上口罩80目纱罩,木箱底为双层窗纱。田间设置冬前将木框置于易看管当地有代表性土壤类型的豆田,埋入土中10cm,箱体埋入垄台上,位置以不影响田间耕作为准。选取表层(8cm~10cm)土填入木框中,土填至与地表相同高度,土要稍稍拍实。冬前接虫在当地秋季大豆食心虫脱荚入土前(大豆开始窜叶,下部叶片已脱落,上部仍保留3片~4片叶时),选主栽品种的未防治田块(取样方法同虫食率),将样品按地块分点捆好,选一平整场地,堆放在塑料布上,晾晒3d~5d,每日及时翻动2次~3次,查看是否有脱荚幼虫,发现幼虫立即移去豆株,用手兜起塑料布将幼虫接入设置的木框内,并分别计数。接虫数量为100头。化蛹羽化进度调查调查时间翌年6月下旬大豆食心虫上移化蛹时开始调查,7月中旬再调查1次。调查方法翌年春季大豆播种后,加盖拱形纱罩。将潮土层以上的表土轻轻铲入土筛中,用水冲洗检查记载夏茧及上移幼虫数量,结果记入表2。羽化箱中表土铲起后,立即用已备好的与埋入点同质的熟表土复原(表土的湿度以握起成团落地即散为准)。冬后调查表2幼虫上浮化蛹调查调查时间调查地点上浮幼虫、夏茧数(头、个)冬前接虫数(头)备注月日幼虫数夏茧数空茧皮数合计死虫、茧数化蛹羽化期存活率调查7月中旬的调查完成后,马上将箱内所有土过筛,查计活虫、活茧及死虫、死茧数,将调查结果及表4汇总结果一并记入表3。表3化蛹羽化期间死亡情况调查冬前接虫数(头)夏虫、茧(头、个)冬茧(个)存活率(%)备注死虫、茧活虫、茧空茧皮活冬茧死冬茧空茧皮计算存活率公式:式中:P2-化蛹羽化期存活率,%;L2-活冬茧数,个;L3-活虫、夏茧数,头、个;E2-空夏茧皮数,个;T2-冬前总接入虫数,头。%10022232TLELP=2、测报内容长期预报:依据越冬基数(虫食率)和气象条件(前一年9月下旬的降水量及当年长期气象预报)中短期发生期预报:依据越冬幼虫上浮化蛹进度和化蛹羽化历期;中短期发生量预报:依据越冬基数、冬后死亡率、化蛹羽化期死亡率和气象条件(当年7、8月份化蛹、羽化和成虫盛发期的气象条件及预报)。短期预测:根据豆田成虫发生数量,结合8月上旬的气温和降雨情况,预报发生程度。田间成虫出现打团,并且每团蛾量大,出现成倍增长情况,表明成虫已进入发生盛期,应立即发出防治预报。短期预报后1-2天即应防治成虫,成虫进入盛期后7-10天为幼虫防治适期。大豆红蜘蛛大豆菌核病大豆镰刀菌根腐病大豆霜霉病大豆锈病大豆灰斑病
本文标题:第四篇大豆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43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