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
1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对应学生用书P81)标题知识关键要点方法技巧物种灭绝现象正常吗?正确认识物种灭绝列表比较法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物种灭绝的原因及危害和保护图表分析法►课前演练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而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2.物种灭绝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地球上的生物3/4生活热带地2区,以生活在热带雨林和珊瑚礁中的物种最为丰富。物种和它的个体一样,也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物种的平均寿命约500万年,地球历史最近2亿年来,每百万年平均有90万个物种灭绝,平均1.1年灭绝一个物种。►课堂探究物种灭绝现象可以从地球物种的数量、分布、寿命三个方面列表比较记忆。物种数量历史上5亿种现今(估计)500~5000万种分布约3/4生活在热带地区,以生活在热带雨林和珊瑚礁中的物种最为丰富物种寿命平均寿命约500万年哺乳类达600万年鸟类200万年方法技巧►对点演练1.马莲河流域位于陇东黄土高原,据图可推断(C)3A.前期由于增加耕地导致森林面积减少B.中期马莲河径流量变化幅度逐渐减小C.近期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在逐渐恢复D.三个时期生态经历退化—恶化—持续恶化的过程解析:本题关键是读出面积的变化,从图中可看出,前期是草原面积上升,中期是农作物所占面积上升,后期是阔叶林面积上升,由此可得出生物多样性在近期逐渐恢复。2.进入20世纪以来,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D)A.自然灾害B.传染病的周期流行C.天敌过多D.人为破坏生态环境解析:现阶段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4►课前演练1.人类早期狩猎和采集加剧物种灭绝,现今则是由于污染和破坏生态系统加速物种灭绝。2.措施。严禁滥砍滥伐。重新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严禁滥捕乱杀。保护野生动物。合理处理生活垃圾,防止“三废”污染。不盲目引种,对已造成危害的物种应科学治理。►课堂探究1.图表分析人类活动加速物种灭绝。时期人类活动影响人类社会早期以狩猎与采集为生。从大约300万年的人类历史来看,地球上总共生存过500亿~1000亿人口,其中90%为猎人。至今,全世界仍有约300万人以打猎为生300万年的狩猎历史,是许多地区的野兽濒于绝迹的原因之一(续上表)5时期人类活动影响现在农业生产活动工业生产活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速了物种灭绝,而且物种灭绝的速度在不断增加,形势严重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系统;(2)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如建立动、植物园,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3)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如植物种子库、动物精子库,以保护遗传资源。此外还应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点演练3.我国藏北高原上某些不法分子大量偷猎藏羚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D)A.土地因此荒芜导致荒漠化B.水土流失加剧C.藏羚羊尸体腐烂,污染大气D.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藏羚羊是珍稀物种,大量偷猎将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4.下列关于物种灭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森林、草地、湿地的破坏导致物种灭绝B.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C.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6D.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解析: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人类活动会加速其进程。教材P67思考1.300年来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呈上升趋势。2.300年来世界物种灭绝数量呈上升趋势。3.世界人口增加和物种灭绝数量呈正相关关系。4.由此可以得出,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教材P69思考1.在人类还没有了解某种物种之前,它将从地球上消失,将会使人类抵御危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并面临生存威胁。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回答时可以针对图中现状,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以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①青蛙的眼睛很敏锐,据此人们发明了“电子蛙眼”。②利用超声波,蝙蝠能在漆黑的夜里准确地捕捉到猎物,据此人们发明了雷达。③鱼能在水中自由的上下游动,据此人们发明了潜水艇。④猫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事物,据此人们发明了夜视镜。⑤某些植物的叶子有许多小齿,鲁班据此发明了锯。3.从保护野生生物的角度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食用野生7动物,要保护野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另外,我们要积极宣传保护野生生物的重要意义。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我国野生水稻基因,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国家推广种植后,大幅度增加了我国粮食产量。据此完成1~2题。1.影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导因素是(D)A.我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丰富B.国家的政策和措施C.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D.农业技术改革解析:由材料可得,正是由于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上的技术突破才导致了粮食大幅度增产。2.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也反映了(B)A.要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B.保护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D.地球养活人类的能力是无限的解析: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物种都具有或重大或潜在的利用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8读图,完成3~5题。3.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A)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散至西北干旱区③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从野骆驼遗骸分布区可以看出,野骆驼曾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以东地区,即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和中温带针阔混交林区;野骆驼文献记载区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地区,即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4.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A)A.气候更干旱B.地形更崎岖C.河网较密集D.热量更充足解析: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主要在温带荒漠区,与以前相比分布区气候更加干旱。5.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A)9①草原开垦②过度放牧③大量捕杀④种群退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根据野骆驼分布区的变化可以看出野骆驼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在增强,影响其分布区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对野骆驼的大量捕杀。6.读“近300年来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图”和材料,完成(1)~(5)题。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了保护动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而选择的典型区域,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自1956年建立首个自然保护区至今,已经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757个,其覆盖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约13.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8个,有22处自然保护区被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1)最近300年里,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呈________变化的趋10势。(2)试分析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类为何要尽力保护物种的多样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我们可以从哪三个方面来做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国将自然保护区分成三大类:综合生态保护区、野生生物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其划分依据是()11A.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B.自然保护区的位置C.自然保护区的级别D.自然保护区的经济价值解析:根据近300年来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图可以看出,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物种灭绝的数量加速增多。物种灭绝是自然现象,而人类活动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同时生物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可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离体保护三方面措施。我国划分自然保护区的依据是保护对象的不同。答案:(1)加快(2)是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等生物生存环境(3)一是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二是许多生物的利用价值还有待于人类研究和开发利用,能给今后留下广阔的生存选择空间。(4)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等)、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等)、离体保护(精子库、种子库、基因库等)。(5)A121.下列属于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D)A.建立动物园B.建立人工繁育基地C.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D.建立自然保护区解析:A、B、C项属于迁地保护。读漫画,完成2~3题。2.这幅漫画可以用来说明(C)A.骆驼是由羊进行来的B.草原逐渐进化为沙漠C.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D.一个物种灭绝后,又有新的物种产生,因此,人们不必担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3.针对漫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13A.保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进一步恶化B.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没有影响,所以可任其发展C.在此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防止沙漠进一步恶化D.图示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解析:读漫画解此题需搞清四个问题:一是森林、草地、湿地的破坏导致物种灭绝;二是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三是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四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然后分析各选项作出判断。分析下列的图表资料,完成4~6题。全球物种数目统计(单位:种)类别所有物种濒危物种哺乳类46291096鸟类96721107爬行类6900253两栖类4522124淡水鱼类25000734高等植物27000025971总计32072329285144.资料显示,全球各物种中,濒危物种所占比例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A)A.哺乳类、两栖类B.鸟类、爬行类C.高等植物、两栖类D.哺乳类、淡水鱼类5.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共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A.栖息地的丧失B.偷猎C.外来物种入侵D.其他原因6.该图主要说明了(B)A.我们要保护生物资源,要禁止捕猎野生动物B.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15C.外来物种入侵能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引入外来物种D.以上说法都正确解析:图表主要说明导致哺乳动物和鸟类受威胁的几大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是生物栖息地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C项说法本身错误,外来物种的入侵会导致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7.滇西北生物资源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区(C)A.交通不便B.地势高C.气候类型多样D.人类活动少8.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主要原因是(A)A.属高寒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环境一旦受到破坏很难恢复B.人口密集,过垦严重C.降水较少、气候较干D.森林破坏、土壤侵蚀严重解析:应从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条件方面考虑。9.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了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B.生物圈之所以具有自我维持稳态的能力,是因为具有一定的能量和物质基础16C.生物圈的自我维持稳态的能力很大,人们可以无节制的从中掠夺和开发D.保护生物圈
本文标题: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45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