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西方经济学4-6章参考答案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填空题:1.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P852.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是(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是(减少)。P87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用两个理由来解释:第一、(生理或心理原因);第二、(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4.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有三点假设或条件:第一、(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第三、(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5.用公式表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1)(Px·Qx+Py·Qy=M);(2)(Mux/Px=Muy/Py=MUm)。6.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7.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8.在同一个无差异曲线图上,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小)。9.消费可能线的假设条件是(消费者收入既定)和(商品价格既定)。P9710.如果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P9811.消费者行为理论有三个暗含的基本假设,即:(消费者是具有完全理性的)、(存在着消费主权)、(消费仅仅是个人的事,与社会无关)。二.选择题:1.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萨寥尔森的“幸福方程式”,使幸福增加的有效方法是:(C)。A、提高欲望的同时,增加效用B、减少欲望的同时,减少效用C、欲望不变而提高效用2.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C)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减少3.下列那种情况是边际效用(A)A、面包的消费量从一个增加到两个,满足程度从5个效用单位增加到8个效用单位,即增加了3个效用单位B、消费两个面包获得的满足程度为13效用单位C、消费两个面包,平均每个面包获得的满足程度为6。5个效用单位4.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B)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正5.如果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为零。这意味着这种商品的(A)A、总效用达到最大B、总效用降至最小C、总效用为零6.在以下三种情况中,实现了消费者均衡的是(C)A、MUx/Px〈MUy/PyB、MUx/Px〉MUy/PyC、MUx/Px=MUy/Py注意:X、Y是小X、Y并在下脚7.已知消费者的收入为50元,商品X的价格为5元,商品Y的价格为4元。假定该消费者计划购买6单位X商品和5单位Y商品,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60和30,如要得到最大效用,他应该(B)A、增加X和减少Y的购买量B、增加Y和减少X的购买量C、同时减少X和Y的购买量8.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1。5元,商品Y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得到最大效用应该是(C)A、20B、30C、459.无差异曲线(B)A、向右上方倾斜B、向右下方倾斜C、是一条垂线10.在同一个平面图上有(B)A、三条无差异曲线B、无数条无差异曲线C、许多但数量有限的无差异曲线11.消费可能线上每一点所反映的可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是(B)A、相同的B、不同的C、在某些场合下相同12.两种商品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而收入不变,消费可能线(A)A、向右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不发生变动13.根据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结合在一起的分析,消费者均衡是(A)A、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B、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交之点C、离原点最近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14.消费行为本身(C)A、仅仅是个人消费问题B、仅仅是社会消费问题C、既是个人决策又是社会决策问题三.判断正误题:1.同样商品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对)2.效应就是使用价值。(错)3.基数效用论采用的分析方法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错)4.只要商品的数量在增加,边际效用大于零,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就一定在增加。(对)5.当消费者从物品中所获得发总效用不断增加时,边际效用总是正的。(对)6.如果消费者从每一种商品中得到的总效用与它们的价格之比分别相等,他将获得最大效用。(错)7.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消费者所得到的总效用是无差别的。(错)8.两条无差异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商品组合,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具有不同的效用。(错)9.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消费可能线是一条确定的垂线。(对)10.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对)11.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表示消费者所得到的总效用越小。(对)12.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而商品的价格不变,则无差异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对)13.消费者均衡之点可以是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点。(对)14.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消费都是消费者个人的事,政府不必用政策进行调节。(错)15.个人消费不会对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错)四.计算题:1.根据下表计算:面包的消费量总效用边际效用12020230103355(1)消费第二个面包时的边际效用是多少?10(2)消费三个面包的总效用是多少?352.某消费者收入为120元,用于购买X和Y两种商品,X商品的价格Px=20元,Y商品的价格Py=10元:(1)计算出该消费者所购买的X和Y有多少种数量组合,各种组合的X商品和Y商品各是多少?如果两商品可以细分,则组合是无数种;如果商品组合要以完整的单位来核算,则只有7种:(0,12),(1,10),(2,8),(3,6),(4,4),(5,2),(6,0),通常是以可细分来计算。(2)作出一条消费可能线。20X+10Y=120斜率=-20/10=-2(3)所购买的X商品为4,Y商品为6时,应该是哪一点?在不在消费可能线上?它说明了什么?4*20+6*10=130120,不在消费可能线上,在其外侧;说明收入买不到这个组合。(4)所购买的X商品为3,Y商品为3时,应该是哪一点?在不在消费可能线上?它说明了什么?3*20+3*10=90120,不在消费可能线上,在其内测;说明收入买到这个组合后还有剩余。3.当X商品的价格为20元,Y商品的价格为10元时,各种不同数量的X和Y商品的边际效用如下表:QxMUxQyMUy1161102142831237.545475256.5616675.58594.5104113.5123在购买几单位X商品和几单位Y商品时,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这时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多少?解:均衡条件:MUX/PX=MUY/PY=(rambda,即货币的影子价格)且PX=20,PY=10那么只要找到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为2:1时,就可以实现均衡:可以发现(QX,QY)=(1,2);(2,4)(3,6)都是均衡组合点。货币的边际效用rambda分别是0.8,0.7,0.6第五章生产理论一.填空题:1.生产要素分为(劳动L)、(资本K)(土地N)和(企业家E)。2.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称为(技术系数)。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4.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可分为(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产量绝对减少)三个阶段。5.TP=(AP·Q),AP=(TP/Q),MP=(ΔTP/ΔQ)。6.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在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在相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达到最大。7.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8.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称为(规模收益递增);产量增加的比率等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称为(规模收益不变);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称为(规模收益递减)。9.引起内在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管理效率的降低);第二(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增加)。10.在确定适度规模时应该考虑到的因素主要有(本行业的技术特点)、(市场条件)。11.用公式表示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1)(Pk·Qk+PL·QL=M);(2)(MPkx/Pk=MPL/PL=MPm)。12.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13.等成本线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最大组合的线。14.根据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结合的分析,生产要素最适组合之点一定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之点),这时就是(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或者(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二.选择题: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适用条件是(A)A生产技术没有重大变化B不考虑生产技术是否变化C生产技术发生变化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问题是(B)A、各种生产要素同时变动对产量的影响B、其他生产要素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变动对产量影响C、一种生产要素不变,其他几种生产要素变动对产量的影响3.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而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时(C)A、总产量会一直增加B、总产量会一直减少C、总产量先增加而后减少4.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A)A、平均产量递增B、平均产量递减C、平均产量不变5.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之点是在(C)?A、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B、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C、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6.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C)A、边际产量为正B、边际产量为负C、边际产量为零7.如果要使总产量达到最大,则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应该使(A)A、边际产量为零B、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C、边际产量为正数8.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与(B)A、平均产量曲线相交B、横轴相交C、纵轴相交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B)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10.规模经济所研究的问题是(B)A、两种生产要素中一种不变而另一种增加时对产量的影响B、两种生产要素同时变动时对产量的影响C、两种生产要素配合的比例变动时对产量的影响11.规模收益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B)A、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B、按比例地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不按比例连续地增加各种生产要素12.内在经济是指(C)A、一个企业在资本不变而劳动力增加是时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B、一个企业改变劳动与资本使用量的比例而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C、一个企业同时增加资本与劳动时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13.外在经济是指(A)A、一个行业的扩大对其中每个企业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B、一个企业的扩大给自己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C、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一个企业所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14.在下列行业中,企业规模应该最大的行业是(B)A、服装业B、钢铁业C、饮食业15.在下列三种情况下,那一种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C)A、MPk/PkMP1/P1C、MPk/Pk=MP1/P116.等产量曲线(B)A、向右上方倾斜B、向右下方倾斜C、是一条水平线17.等成本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B)A、产量增加了B、成本增加了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18.根据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结合在一起的分析,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是(B)A、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交之点B、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之点C、离原点最远的等产量线上的任何一点三.判断正误题:1.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投入越多,则产量越高。(错)2.在农业中并不是越密植越好,越施肥多越好。(对)3.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对)4.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在减少。(错)5.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错)6.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其结论也相同。(错)7.生产规模大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并提高管理效率,这样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属于外在经济。(错)8.一个行业扩大使
本文标题:西方经济学4-6章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48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