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第二版)第四章
第四章生产理论一、一种生产要素合理投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三、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规模经济四、两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第一节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2、生产函数产量Q与生产要素L、K、N、E等投入存在着一定依存关系。Q=f(L、K、N、E)---生产函数1、生产四要素:劳动L、资本K、土地N、企业家才能E其中N是固定的,E难以估算,所以简化为:Q=f(L、K)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连续增加一种要素投入,当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当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特定值时,边际产量递减。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生产中,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之间在数量上都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配合比例所需数量,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越来越接近最佳配合比例。边际产量是呈递增的趋势。当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再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就是呈递减趋势。即最佳技术系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第一,以技术水平不变为前提;第二,以其它生产要素投入不变为前提;第三,并非一增加投入这种生产要素就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只是投入超过一定量时才会出现;第四,所增加的生产要素在每个单位上的性质都是相同的,先投入和后投入的在技术上没有区别,只是投入总量的变化引起了收益的变化。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总产量要经历一个逐渐上升加快增长趋缓最大不变绝对下降的过程。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增加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增加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开始减少二、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总产量TP:投入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AP: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AP=TP/Q边际产量MP: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MP=TP/Q举例:连续投入劳动L劳动量L总产量TP边际产量MP平均产量AP00001666213.57.56.753217.574287753466.863846.373805.4837-14.6都是先递增后递减MP、AP和TP关系MP与TP之间关系:MP0,TP↑MP=0,TP最大MP0,TP↓MP与AP之间关系:当MPAP,AP↑当MPAP,AP↓MP=AP,AP最高,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如果连续增加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与横轴相交QLTPAPEL2GMPOL3L1FAB练习:错误的一种说法是:()(1)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是减少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2)A.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均呈先增后递减的趋势B.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会下降C.边际产量为0时,总产量最大D.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大值点上E.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交于边际产量曲线的最小值点上三、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第一个阶段,平均产出递增,生产规模效益的表现;第二个阶段,平均产出递减,总产出增速放慢;第三个阶段,边际产出为负,总产出绝对下降。L不足K不足合理区域QLTPAPEL2ⅠⅡⅢGMPOL3L1FAB进一步图示MPAPAPMPAPAPMP0TPQLTPAPEL2ⅠⅡⅢGMPOL3L1FABMP=APAP最大MP=0TP最大第二节两种要素合理投入:规模经济一、规模经济二、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三、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四、适度规模一、规模经济技术水平不变,两种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起初产量的增加要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随生产规模扩大,超过一定的限度,产量的增加将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使产量绝对地减少。这就使规模经济逐渐走向规模不经济。注意1、技术水平不变2、两种生产要素都在同比例增加3、三个阶段: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规模问题的判断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规模不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规模收益不变---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保持不变二、内在经济、不经济内在经济: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内在不经济:一个厂商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减少。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第一,使用更先进技术;第二,实行专业化生产;第三,提高管理效率;第四,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第五,生产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内在不经济原因:a.管理效率降低b.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的增加三、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1)外在经济:指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2)外在不经济:指一个行业生产规模过大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减少。外在(部)性:•正负引起外在经济的原因第一,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更为经济和更好地供给。第二,行业信息和人才更容易流通和获得。引起外在不经济的原因:竞争加剧,环境污染,对基础设施的压力增加。四、适度规模适度规模:使两种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确定适度规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1)本行业的技术特点;需要的投资量大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就大。(2)市场条件。生产市场需求量大,而且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的厂商,适度规模也应该大。一、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二、等产量线三、等成本线四、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第三节两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一、边际分析1、边际产量分析法:(1)将所有的投资都用在的生产要素上;(成本花完)(2)使每一块钱用在不同生产要素上的边际产量相等。(每一元成本都很有效)M---成本PK---K的价格PL---L的价格QK---K的数量QL---L的数量MPK---K的边际产量MPL---L的边际产量MPm---每一元成本的边际产量二、等产量线1、含义:表示两种生产要素L、K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的比较?KLQ线上任何一点,L、K组合不同,但产量却相同。2、特征A.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表明:实现同样产量,增加一种要素,必须减少另一种要素。B.凸向原点。C.等产量线不能相交。否则等产量线的定义会和它的第二特征发生矛盾。KLQD.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产量水平;Q1Q2Q3LKQ4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离原点越远代表产量水平越高高位等产量线的生产要素组合量大。三、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KL300600O注:与消费预算线比较等成本线:成本与要素价格既定,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要素数量(K,L)最大组合的线。四、生产者均衡——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于一点,实现生产要素最适组合。KLQE课堂练习某钢铁厂的生产函数为Q=5LK,其中Q为该厂的产量,L为该厂每期使用的劳动数量。K为该厂每期使用的资本数量。如果每单位资本和劳动力的价格分别为2元和1元,那么,每期生产20单位的产品,该如何组织生产?
本文标题: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第二版)第四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49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