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等精度测量与不等精度测量实验报告
等精度测量与不等精度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数据处理方法二、实验原理1、应变式力传感器(1)单臂电桥RRRREU21140(2)半桥RREU20(3)全桥RREU0三、实验装置四、实验步骤1、按照示意图连接电桥电路2、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电源开关。按步骤调零电路。3、依次缓慢添加砝码(20g)至托盘中心位置,示数稳定后,读数,记录数据。添加至7个后,结束测量。4、随机放至2~3个砝码至托盘中心位置,读数。用相同的砝码,反复测量10次,记录数据,结束测量。5、反复上述步骤,进行半桥、全桥电路测量,记录数据。五、实验数据1、单臂电桥重量(g)60606060606060606060重量(g)020406080100120140电压(mV)-0.225.050.275.7100.8125.4150.4175.4电压(mV)78.879.279.279.279.279.279.479.379.479.32、半桥重量(g)60606060606060606060电压(mV)143.0143.0144.8144.3144.6144.8144.9144.8144.7144.93、全桥重量(g)60606060606060606060电压(V)0.2940.2940.2940.2950.2950.2950.2960.2960.2960.296六、数据处理1、依最小二乘法拟合电压—重量曲线,对电桥电压—重量关系进行标定。依最小二乘理论,自变量应为准确值,函数为相互独立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此为一元线性回归的模型),而标定直线重量相对于电压显然为更准确的,所以即使最后使用的为重量—电压曲线,使用电压—重量曲线也是更加正确的。(这里面原理的正误在后面有讨论。)1.254x0.05y2.405x0.750y4.9080.667y2、对相应电压值作为数据处理,由于“认为”最小二乘法标定直线为正确的,电压—重量关系对于每个数据都相同,则最后可通过函数的平均值,标准差传递重量(g)020406080100120140电压(V)00.0470.0950.1430.1920.2400.2880.336重量(g)020406080100120140电压(V)00.0980.1990.2950.3940.4900.5910.687公式得出正确结果。xkyxyk得出相应结果yy:0.4363.130.1060.350.0659.993、对于粗大误差,标定曲线通过散点图发现,不存在粗大误差。(这里不进行方差分析与显著性检验,因为通过散点图就可得图线拟合地很好,另外即使得出结果,对于“认为”标定直线为正确的实验方法,没有任何对之后数据处理的作用,只能将“拟合直线正确”作为原理误差)4、对于系统误差,从读数时就发现存在很明显的漂移;即使从十次测量的数据来看,由马利科夫准则,也可判定存在明显的线性误差。但即使可以发现,误差理论也没学相应的补偿方法。七、计算与结论若按方差反比分配权(361100118491::),则依三次十次测量可得结果:yy=g0.0560.13)(八、感想与体会1、原理上看,除了单臂电桥有非线性误差外,标定也存在如上所述的问题。而用制造精度与所测砝码精度相同的砝码标定,虽然数据很多,可消除随机误差与单个制造的未定系统误差,但是实际有意义的值仅为60g附近的函数值。且用于标定的数据数目还少与最后用来测量数据的数目。因此,使用更高精度的砝码标定最好,也可得到最终测量不变的系统误差。2、实验过程中,电路存在很大的漂移。虽然,每测完一组数据,都要重新电路调零,但实验过程中,示数随时间变化很快。因此可以保持恒定载荷,记录电路漂移规律,修正此系统误差。3、实际实验箱有最后一级运放可以调节(只可调小不可调大)放大倍数。由于开始使用mV之后又使用V档,其实造成了一组测量,从示数来看不等精度。所以应最初调小放大倍数,使数据总在同一量程。(但这样灵敏度下降又导致精度下降)4、要达成高精度测量的实验,即使原理很简单,其中数据处理的原理,实验的设计等都是非常复杂的。
本文标题:等精度测量与不等精度测量实验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54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