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四、(2009全国卷二)图2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6~8题。6.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A.800米B.1500米C.1800米D.2100米7.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甲聚落气温为17℃。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A.15℃B.18℃C.21℃D.24℃8.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A.晴天转阴雨B.大风有浮尘C.晴暖有微风D.阵风间暴雨五、(2010山东卷)图13为我国某沿海地区地形示意图。当地拟在此建设滨海旅游区,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海水浴场和滨海地址公园(滨海地质公园是利用海岸带的地质地貌景观建设的集观光、科普为一体的主题公园)。读图回答问题。(1)现有A、B两处拟选地址,根据地质地貌条件,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分别适宜建在何处?并说明理由。(6分)(2)滨海地质公园的管理者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保护游客安全?(4分)八、(2010浙江卷)图4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完成7~8题。7.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A.甲、乙;①B.乙、甲;②C.甲、乙;②D.乙、甲;①8.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A.③④B.④⑤C.⑤⑥D.③⑥九、(2011天津卷)图4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5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8-9题。8.发生图4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A.突发地震B.坡度较大的山地C.连降暴雨D.地表堆积物较多9.图5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图4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A.aB.bC.cD.d十、(2011江苏卷)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图3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7~8题。7.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B.②低坡度最陡C.③地分布有茶园D.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8.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A.450米B.500米C.550米D.600米十一、(2011浙江卷)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图1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4题。3.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4.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A.甲、乙B.甲、丙C.乙、丁D.乙、戊十二、(2010(新课标)全国卷)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l~3题。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A.气旋缓慢过境B.冷锋缓慢过境C.反气旋缓慢过境D.暖锋缓慢过境十三、(2011新课标全国卷)读图1,完成6-8题。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mB.55mC.60mD.65m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①B.②C.③D.④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A.15mB.40mC.90mD.65m十四、(2009山东)图2为某气象台发布的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3-4题。3、此时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的主要原因是()A、气流上升速度快B、形成锋面雨C、凝结核多D、气温较低4、预计飓风中心经过70小时到达A市。到达A市时,所在地的区时为()A8日13时B8日23时C9日13时D9日23时十六、(2010北京卷)图3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7题。7.由08时到20时,图中(C)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B.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十七、(2011安徽卷)(30分)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图14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10分)(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10分)(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10分)十八、(2010重庆卷)图3为四位同学分别绘制的某局部海域8月表面水温图,单位为(℃)请读图3,回答5~7题。5.四位同学绘制的图中,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十九、(2010四川卷)36.(36分)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2)图10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分布的显著特点,并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10分)二十、(2010(大纲版)全国卷1)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9(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6-8题。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A.4℃B.12C.16℃D.18℃7.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8.下午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A.8日15时左右B.8日22时左右C.9日15时左右D.9日18时左右十九、(2009广东)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13题。12.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13.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二十、(2009海南)图7示意某地区1月份日照时数分布。日照时数等值线单位为小时,相邻等值线的差值为20小时。按图示方法在图中标注出另外三条日照时数等值线的数值,并说明理由。(10分)二十一、(2009福建)云量是以一是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图3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5-6题。5.据图中信息判断()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差大于乙地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6.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季风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二十三、(2011四川卷)图3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5—6题。5.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B.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6.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油菜花黄蜜蜂忙B.阴雨绵绵梅子黄C.稻田受旱暑骄阳D.落叶遍地秋风狂二十四、(2011海南卷)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图5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4~15题。14.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15.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B.植被少C.地势高D.云雨少二十五、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图2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7~9题。(2011福建卷)7.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A.0.550.50B.0.300.50C.0.550.35D.0.300.358.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A.大气环流、地形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地形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9.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A.EB.FC.GD.H
本文标题:等高线高考题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55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