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西港小学德育校本教材之礼仪素养篇1
1第一部分主动问好一、教育内容见到认识或不认识的长辈,都能主动用“老师、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等称呼问好;见到同学,能说“你好”;问好时,行注目礼;见到一个老师,说“老师好”,见到两个及两个以上老师,说“老师们好”。二、教育目标1、学会见到长辈、老师、同学主动问好。2、学会用恰当的称呼问好。3、注意问好时的其它礼节。三、教育素材问好礼仪一、为什么要问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良好习惯不就是从点滴之处养成的吗?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水准的真正标准不是看偶然一次出现的行为,也不是听他口若悬河地演讲,而是看他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主动问好,就是这样的习惯。其实,问好并不难,但是坚持每天去做,坚持做到对认识的和不认识人一样对待就不那么容易了。礼貌是神奇的,它能给人带来愉悦心情,它能帮人解决困难。反之,一个没有礼貌、不会问好的人,将会失去很多朋友,失去很多机会。所以,不要觉得问好是件麻烦事,也不要因为羞涩而不去问好。二、不同场合如何问好(一)在学校如何问好21.在学校,对见到的老师或同学,不管是否认识,均应主动问好。见到老师主动问“老师好”,遇见老师时主动停下,微微鞠躬或点头问好。遇见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老师,问“老师们好”。同学间要面带微笑互相问候“你早”、“你好”,可点头、招手。2.在校内个人遇到来宾或家长,应主动向来宾和客人问好;当来宾参观、检查进入班级或学生正在路队行进,领队员应主动问好,然后全班集体声音统一洪亮打招呼:“××好”。集体活动时要求不单独问好。(二)家庭如何问好当回到家里应主动向长辈问好;在家接待客人应主动问好。公共场合如何问好到其他公共场合,对需要交往的人主动问好。如请求帮助时、购物时等需主动先问好。三、问好的一般规则1.问好一般先上后下,先长后幼,先疏后亲,先女后男。2.双方相遇时,小辈主动向长辈问好,下级主动向上级问好。四、问好的称呼1.按年龄性别称呼:学生通过自身判断对方年龄,以不同方式称呼如:爷爷奶奶好、叔叔阿姨好、哥哥姐姐好、弟弟妹妹好。2.按职业身份称呼:如:警察叔叔好、医生好、老师好、同学好。3.如遇两个人时先判断对方的特点(年龄、性别、职业)然后问好。同类的加“们”,不同的分别问好。如奶奶好、叔叔好。如遇两人或以上,同类的加“们”,不容易判断的复杂的身份、不同年龄的直接问“大家好”。3五、问好的行为要求姿态:立正站好,行注目礼(眼睛正视对方)表情:亲切自然、大方,面带微笑声音:声音平和、有激情、不大声喊,能让对方清楚地听到。距离:一般在两米之内就应主动问好,人多杂乱时可就近问好。六、什么时候不适宜问好(1)升旗、集会、演练、体育课、紧急事情发生时等情况下;(2)课堂上学习的情况下;(3)老师之间或与客人谈话时;(4)老师在打电话或入厕时。(5)很遥远的地方不要大声喊的问好。七、应避免出现的称呼1.同辈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伴。2.有生理有缺陷的人,应绝对避免使用带有刺激的或轻蔑字眼的称呼。(拐子、瞎子)“互相问好”是一种最基本的自尊和受人尊敬的表现,而自尊和受人尊敬是人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主动向别人“问好”,是一种修养、一种友爱、一种欣赏、一种自尊的表现;能得到别人的“问好”,是一种认可、一种关爱、一种鼓励、一种受人尊敬的体现。应该说,“互相问好”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加深友谊、振奋精神的一种最朴实、最常用、最微妙、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传承祖国优秀的文化礼仪传统吧。43、儿歌问好歌每当公鸡喔喔叫,早上起来问一声。见到妈妈叫声好,脸上露出大红花。碰到阿姨笑一笑,然后说声阿姨早,阿姨听了笑哈哈,人人争着称赞他。遇到同学说声早,嘻嘻哈哈聊一聊,你笑我笑大家笑,说说笑笑真热闹。见到老师叫声好,老师眯眯笑一笑。四月歌声多美妙,就如老师那一笑。美言美语美心灵,脑动心动快行动。你我都是好学生,共唱文明礼仪歌。5第二部分路队文明一、教育内容出操、放学、到专用教室,行进有序,不推拉,不喧哗,2分钟内集合完毕;操场、走廊不奔跑,路过行政楼或他人正在学习的教室时,自觉保持安静;遵守右行的规则。二、教育目标1、养成自学排队的习惯,排队做到快、静、齐。2、行走时遵守“轻声、慢步、靠右行”规则,不做危险动作,不奔跑,不影响他人学习和工作。三、教育素材1、正确的行走姿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2、行走的礼仪(1)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2)进出教室有秩序,上下楼、过楼道要靠右慢行,不可以骑在栏杆上向下滑。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步,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3)在排队过程中学生一律不准讲话,做到静、齐、快。(4)上厕所时,主动排队,不拥挤。(5)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6)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6的人士让路。3、校园行走安全注意事项(1)不可在楼梯间、走廊上游戏、奔跑、打球、攀爬、推挤等。(2)上下楼梯时依序拾级而上或下。(3)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行走,轻声慢步。(4)集体在楼梯间、走廊上行进时,需保持适当距离,以免冲撞、推挤,发生意外。(5)不在走廊上、楼梯间奔跑、推挤、攀爬。(6)行进转角处,不可突然冲出。(7)在操场玩耍,不可横冲直撞,追逐奔跑,要多礼让他人。(8)行走时,要抬头挺胸,眼观四方,提高警觉。(9)能遵守校园內的警告标志、远离工地,并且不在附近逗留、玩耍。(10)楼道拥挤时,后方学生就地止步,待前方同学疏散后方可前行。(11)紧急疏散时,听从老师指挥。4、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1)上下楼梯怎么行走?上下楼梯:脚步轻轻靠右依次慢行,一步一个台阶,不跑不跳,不扶栏杆,不把身子探向栏杆外,不攀爬楼梯栏杆,不要并行,不在楼梯处逗留或跳跃,严禁坐在楼梯扶手上滑行。还要注意做到不吵嚷、不拥挤、不起哄、不推搡、不超越,安全有序下楼,学生靠两边走,留出中间过道。队伍行进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脚下,宁可速度慢一些,也不要摔倒。当发现自己前面或旁边有人突然摔倒,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7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2)在走廊里如何处理班级相遇时的拥挤情况?在走廊或楼梯行走时,不紧贴或用手扶摸墙壁,不拥挤,不打闹,要自觉靠右侧有秩序的行走。班级与班级相遇,处在有利于疏通道路的班级先行,不能争抢着过,不要互相拥挤,不要吵闹,更不能大声说不利于稳定秩序的话语(3)在楼梯上掉了物品,鞋被踩后怎么办?不要马上捡拾,应该在队伍通过后,再回头捡拾,身子要面向楼梯姿势,以免被下楼同学撞倒;如果被踩掉了鞋,应该主动靠向一边,右手扶栏杆后再提鞋。(4)到专用教室或集会行走注意什么?到专用教室上课或参加集会(集体活动)要提前排队前往,不要大声喧哗或追逐打闹。进出楼门、上下楼梯要排好队一个班一个班地进出,严禁蜂拥而上,严禁多班并行,严禁超越抢行,严禁跑跳推搡,严禁起哄、怪叫、故意拦路或封堵通道。楼梯口有多个班级时,要主动让行,一定要坚持“高楼层让低楼层先走,高年级让低年级先走,后面的让前面的先走”的原则。8安全行走儿歌楼道安全最重要,靠右行走不要跑;老师守护在道旁,依次行走秩序好;集体行动列队走,几人结伴不打跳;遇上拥挤停三分,主动谦让道通畅;紧急情况心放松,听从安排不盲从;安全责任时刻记,生命安全泰山重。校园安全行走规则进入楼内不喧哗,轻声慢步进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出入教室自成行。参加集会不用急,排队出楼有秩序。课间活动到操场,追逐打闹要不得。活动远离警戒线,以免掉物砸伤头。安全系着你我他,平安上学家家乐。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集会放学心不急,你拍二,我拍二,排好队伍静齐快。你拍三,我拍三,靠右行走记心间,你拍四,我拍四,看前顾后不拥挤。你拍五,我拍五,队形整齐不落伍。你拍六,我拍六,学习活动全优秀。9第三部分升旗、降旗礼仪一、教育内容:升、降旗时立正,面向国旗,行注目礼,不说话,不做与升降旗无关的事。二、教育目标:知道升、降国旗的礼仪;养成良好的行礼习惯。三、教育素材: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学校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重大节日、纪念日或重大活动,也要举行升旗仪式。要每日早晨升旗,傍晚降下。学校升降国旗,举行仪式,是为了使同学们通过升降国旗这一具有教育意义的仪式,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升降国旗,是在一种严肃、庄重的气氛和场合中进行的,在礼仪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同学们在参加升降国旗的仪式时,要自觉遵守有关的礼仪规则。对国旗和国歌的尊重,也就是对我们伟大祖国的尊重。因此,同学们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要严肃认真,并能明确升旗仪式的程序,遵守有关的礼仪规则。1、升旗仪式的程序(1)准备:升旗仪式开始前,全体师生面向旗杆整齐列队。学生应以班级为单位,按前矮后高的次序纵向列队;全体教师在学生队列后,成横向列队或单独纵向列队。旗手双手持旗,右手在上,斜扛肩上;护旗手在旗手两侧,精神饱满地站在出旗位置上。旗手和护旗手应着校服或统一服装,佩戴红领巾。升旗仪式主持人和指挥唱国歌者,要站在师生队列最前面的显要位置。鼓号队、乐队或录音播放应同时做好准备。10(2)出旗:主持人宣布升旗仪式开始,全体师生立正肃立。旗手持旗,护旗手在旗手两侧,齐步走向旗杆,全体师生目送国旗至旗杆下。两名护旗手将国旗挂在旗绳上,由旗手检查无误后,两名护旗手做好升旗准备。(3)升旗:升旗时应同时奏国歌。国旗应伴随国歌乐曲徐徐升起,至乐曲终了时,国旗升至杆顶。国旗升起时,全体师生肃立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国旗升至杆顶(国歌奏完)后,由旗手和护旗手将旗绳固定好。全体师生同时礼毕。(4)唱国歌:国旗升毕,指挥面向全体师生,指挥唱国歌,并有乐队或录音伴奏。唱完国歌,旗手、护旗手列队规位。(5)国旗下讲话:升国旗后,由校长、教师或学生代表等作简短而有教育意义的讲话。2.在举行升旗仪式的过程中,同学们要认真遵守以下几方面的礼仪规则:(1)肃立端正。当主持人宣布“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应行队礼,直至升旗完毕。(2)神态庄严。当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时,在场的人应该仰视。(3)保持安静。升旗时,列队要整齐,所有的人都要保持安静,不准自由走动、嬉闹、谈话和东张西望。(4)向国旗行注目礼。行礼时,要脱帽,立正。挺胸抬头,双目仰视国旗。行注目礼,不能东张西望,不可倚靠它物,手自然下垂,不要插到口袋里。(5)向国旗行队礼。行礼时,要右手五指并拢,前肘弯曲,掌心向上,经前胸高举头上,距前额上方一拳,掌心向左前。表情庄重、严肃,立正挺胸,左手自然下垂,双目仰视国旗。11第四部分使用文明语言一、教育内容:坚持使用文明语言,在日常生活中,要把“您好”、“谢谢”、“对不起”、“不客气”等礼貌用语挂在嘴边。二、教育目标:争做文明好少年。三、教育素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骑车发生碰撞、或者有一点小摩擦时,有同学用一句“对不起”换来“没关系”,相互谅解,一笑了之;有的同学却骂骂咧咧、恶语伤人换来拳脚相加、疯狂报复,将小事酿成大祸,后果不堪设想。语言本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它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文明到文明,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我们现代小学生来说,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素养,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使用文明用语,可以更好地彰显一个小学生的美好心灵和高尚的思想境界。日常文明用语问候语:“您好”、“您好,见到您很高兴”、“早上好”征询语:“能为你做些什么吗?”、“您还有什么别的事情吗?”、“这样会不会打扰你?”感谢语:“谢谢!”、“非常感谢,麻烦您了!”道歉语:12“很抱歉,这件事我实在做不了”、“对不起,打扰了”、“真不好意思”应答语:“好,马上就来”、“
本文标题:西港小学德育校本教材之礼仪素养篇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55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