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山东省沾化县第二中学2012级高三一轮复习学案学科:语文使用人:使用时间_2015年_4_月_10日编号课题散文阅读之次要形象的作用分析编制人房寒梅审核人高三语文组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训练,探究散文阅读中“次要形象”作用题的思路、方法2、培养答题的文本意识、角度意识学习反思学案内容学习要求课前须知学习笔记考点解读1.高考对“作品形象”考点有什么样的要求?如何理解这一考点要求?答案:(1)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2)“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现。“作品的形象”广义上是指文本中呈现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审美理想的,有着审美价值的自然的和人生的图画。散文中的形象通常指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物象。欣赏散文中的形象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形象的特点以及塑造方法和作用,二是形象的内涵、意义。“作品的内涵”是指由作品中的特定社会生活场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反映出的意义和价值,要在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正确领会和把握的前提下,领悟文章所表达的言外之意。2.高考在“作品形象”方面的命题有何特点?答案:(1)就命题文体上讲,偏重选择咏物和写人散文,因为这两类散文都包含着形象——人物形象和物象。(2)作品的内涵较广泛,命题时往往选择它所依附的事物,如象征物、人物形象等考查,这时,形象和内涵就合二为一。有时会选择一些内涵丰厚、情感丰富的句子作为命题对象。(3)虽说文学作品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物象两种,但就散文而言,考查重点放在“物象”上。考查“物象”,主要考查主要物象、次要物象的内涵和作用。突破考点:“次要形象”的概念散文作品中的形象,是指作品中的人物、事物、景物等形象。有时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态度,会出现多个人、物、事。这些出现的第二个或第三个人、物、事我们称之为“次要形象”。学习要求课前自主学习学习笔记要求:先自主阅读,后小组合作交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园的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大好的中年人。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银杏终于褪去了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兰花三七,像极薰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机,抗争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贪婪的藤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才能安身立命。他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攫取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要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有飞黄腾达的可能。然而,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节选自苏沧桑《淡竹》)问题:节选部分用了不少笔墨写淡竹之外的一些事物,这样写有什么目的?结果反思:二、阅读下面的文章,思考题目。(2014年潍坊市一模试题)香鱼的故乡林清玄①在台北的日本料理店里有一道名菜,叫“烤香鱼”,这道烤鱼和其他的鱼都不一样;其他的鱼要剖开拿掉肚子,香鱼则是完整的,可以连肚子一起吃,而且香鱼的肚子是苦的。苦到极处有一种甘醇的味道,正像饮上好的茗茶。②有一次我们在日本料理店吃香鱼,一位朋友告诉我香鱼为什么可以连肚子一起吃的秘密。他说:“香鱼是一种奇怪的鱼,比任何鱼都爱干净,它生活的水域只要稍有污染,香鱼就死去了。所以它的肚子永远不会有脏的东西,可以放心食用。”朋友的说法,使我对香鱼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鱼,这样高贵,容不下一点环境的污迹?这也使我回忆起十年前在新店溪旁碧潭桥头的小餐馆里,曾经吃过新店溪盛产的香鱼,它的体型细小毫不起眼,当时还是非常普通的食物,如今,新店溪的香鱼早就绝种了,因为新店溪被人们染污了,香鱼拒绝在那样的水域里存活。③现在日本料理店的香鱼,已经不产在新店溪,而要从日本空运来台,使香鱼的身价大大增高,几乎其他任何鱼都比不上。听说在澎湖某些没有被污染的海域,还能找到香鱼的踪迹,可是为数甚少,早就无法满足吃客的需求了。本来是新店溪旁的普通食物,如今在台湾却找不到故乡,想起来就令人伤感。④每次吃香鱼的时候,我的心情就不免沉重,那种沉重来自香鱼的敏感。在许多人的眼里,所有的鱼除了作为食物以外,就没有别的意义了。香鱼却不同,因为它的喜爱洁净,使我们更觉得应该有一个清洁的生存空间。在某一个层次上,香鱼是比人更高贵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污染的环境,到处充满了刺耳的噪音和汽车排放的黑烟,可是时间一久,我们就适应了这样的环境,甚至一点抗辩也没有。⑤没有新鲜的空气,没有干净的溪水,没有清爽的天空,甚至没有安静的听觉,我们都已经悄然不察了。面对着一天比一天沉沦的生活空间,有时我们完全失去了警觉。⑥香鱼不然,它不肯自甘于污浊的溪水,不肯改变自己去适应一个更坏的环境。于是它选择了死,宁洁而死,不浊而生,那样的气节,更使我们面对香鱼的时候低回不已。⑦记得多年以前,我在梨山上,参观过鳟鱼的养殖;鳟鱼是濒临绝迹的鱼类,在台湾,只有梨山上清澈的溪水和适当的水温,能让它们乐于悠游,它们独特的品性,使养殖的人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也正因为这样,鳟鱼在人们的心目中,永远不会和普通的吴邦鱼相提并论。⑧有一次我在澎湖的海边度假,渔民们邀请我到海边去欣赏奇景。那一天,许多海豚无缘无故地游到岸上集体自杀,我站在海岸边,看着那些到处罗列的海豚,它们从海里跳到岸上等待着死亡,却没有人知道原因,我也不知道。⑨海豚的集体自杀,给当地的渔民带来一笔小财,没有人探问它们为什么拒绝生存。我的心里却充满了疑惑:海豚是一种智商很高的动物,它们到底为什么要集体自杀呢?是不是心情上受了什么委屈?在以前海面干净的往日,是不是也有海豚自杀呢?生物学家恐怕也无法解开海豚自杀的谜题,但是我深知,海豚的自杀不是“无缘无故”,一定有它的理由,只可惜,我们不能理解。唯一可以理解的是,动物有动物的想法,鱼也有鱼的心情。干净的海,是海豚的故乡;清澈的溪水,是香鱼和鳟鱼的故乡;它们宁可作失乡的游魂,也不愿活在污浊的水域,这是作为人的我们,应该深切反省的。⑩有许多饲养鸟类和热带鱼的朋友,经常向我抱怨,不管他们如何细心照料,鸟和鱼都会无故地死去,我想,鱼和鸟的死都不是无故的,因为鸟是属于山林的,不属于笼子;鱼是属于河海的,不属于水箱。现在更严重的是,即使在山林河海,由于人为的污染,许多动物都活得不快乐,恐怕在大自然里,只有一种动物对坏的环境能安之如常,那种动物的名字叫作“人”。⑪几年前,人们在新店溪“放香鱼”,让香鱼回到它的故乡,据说现在新店溪里已有为数极少的香鱼存活,如果河川不继续污染,将来我们食用的香鱼不必从空中来,而是本乡的土产。⑫香鱼是我们的,故乡也是我们的,我们千万不要让故乡成为香鱼拒绝的地方。(有删改)问题:文章主要写香鱼,为何在文中又写到了鳟鱼和海豚,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学习要求课堂探究归纳学习笔记要求:课下认真回顾全文,组织答案要有角度,不重复,条分缕析。【课中学习,方法小结】学习要求当堂达标检测学习笔记三、阅读下面的文章,思考题目。(2013年高考四川卷)负重的河流黄毅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提到过的著名河流。一条河流在哪里出现,从哪里经过,又归属于哪里,决不是偶然的事。塔里木河的出现,再一次证明作为一条河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环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冰峰雪岭,阻隔着来自外界的声音。那些充满雨意的雷声只能在别人的天空奏响。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极度干旱的沙漠,裸呈着对天空的一次次叩问,而降雨量几乎等于零的天空,又一遍遍让塔克拉玛干落寞失意。巨大的苍黄壅塞着胸间,铺天盖地的尘沙装满眼眶。多么需要水,她是生活的全部,是生命中的生命。这是一条多么率直的河流,坦荡、刚烈而勇敢。该扬波的时候必定扬波,该隐忍的时候必定隐忍,该奔涌的时候一定奔涌,该潆洄的时候就一定潆洄;流就流出气魄,纵横捭阖,摧枯拉朽;流就流出韵味,一波三折,百转千回。你再不会见到存在着这么巨大反差的河流。在枯水期,那是生命的一次休整与放松,河水浅吟低唱,嘤嘤细语,有些地方甚至大段大段露出河床,看上去是那样的羸弱,而洪水却是一种张扬与放纵,浩浩荡荡,左奔右突,把河床扩大到几倍,处处呈现的是强悍与力量,时时迸射的是阳刚与霸气。就是这样一条河,最终却不能冲出沙漠。当塔里木河挟着昆仑山的冰雪,一路呐喊冲向沙漠的时候,塔克拉玛干却不动声色,集合了亿万的沙粒,用最柔软的办法,让河水就范。当塔里木河切割开沙漠柔软的皮肤,你看到河的确是赢家,可是到最后,它却锈蚀在沙漠的肌体里,最终折断;当塔里木河饱醮着冰雪水,在塔克拉玛干这张巨大的纸上写出一笔遒劲的点画,那个2750公里的笔锋却在意犹未尽的时候,被沙漠吸尽了最后的墨迹……有河总是有树。树是河流的另一种形式,是河接近蓝天白云的一种方式。站立起来的河,哗哗的林涛,让鸟像鱼一样游来游去。追随塔里木河的,是郁郁苍苍的胡杨林。它们高壮精神,粗枝大叶,缘着塔里木河这条苍青的脉管,排列着森森然的汗毛,英姿勃发。但是离塔里木河愈远就愈让人感到吃惊甚至震惊------那是些脱去了绿色的树-------他们死了,但还以树的姿势直立着。是塔里木河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走得太远?他们成了沙漠上没有归宿、没有目的、不知道要往哪里去的流徙者,他们永远挺起胸膛在走,而永远走不出这块沙质的土地。塔里木河在不断萎缩,他的退却不仅让百万胡杨游离失所,更严重的是让人类自己饱尝苦果。罗布泊这个巨泽的消亡,与三大水源之一的塔里木河的断流,有着直接的关系。据清代《西域水域记》记载,罗布泊人“素习水居,不便陆徙”,而罗布泊据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有水,彻底干涸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罗布泊人实际上应该是沙漠中的渔民,常以中空的胡杨树一劈为二作为行舟,在水面往来穿梭,迅如利箭。如今没有了水,罗布泊人只能以土为生。他们曾经以湖泊为伴,渔歌唱晚,渔樵互答,何曾想到周围的沙漠日近?何曾想到有一天河水会断流?又何曾会想到一片汪洋的大湖会彻底干涸?他们在罗布泊生活了几十代人之久,有一天忽然就被湖泊抛弃了!这是上苍对他们的戏弄,还是对世代拥有汪洋大泊的人以往的漫不经心和虚掷的惩戒?这是每一本地理书都写进去的著名河流。我们愈是热爱,我们愈是慌恐;我们愈是负疚,我们愈是失魂落魄。一条河从昨天流到今天还要去明天,而我们的内心竟不能轻松如浪波。哦,塔里木河,你为什么这样浑浊?为什么又这样滞重?问题:文章第六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学习要求课后拓展提升学习笔记【课后试手,小试牛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一座孤傲的庙周凌云①屈原庙挺立在钟堡之上。这里是屈原的老家。②钟堡是乐平里小盆地边缘突出的一个山包。这是乐平里地理的中心,也是屈子故里思想的中心。③屈原庙简洁而朴实,可以这样勾勒:一个天井,一个大堂,两个厢房,外有飞檐,四角高翘,白墙黄瓦。这是峡江明清时期典型的民居建筑风格。屈原庙占地是那么小的一片,土石夯就,但是它威仪自显,神韵自现,傲视一切。钟堡上只建了这座屈原庙,没有农户,很宁静,好像注定了这就是神居住的地方。农户都连片聚集在钟堡以外的山腰和山脚,离屈原庙都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这段距离正好是乡俚和楚辞的距离。农户的房子白墙黑瓦,是朴朴素素的土房,排在山腰和山脚,有些像国画。这和屈原庙比,是截然不同的。农户的房屋是百姓生活和安放农具的地方,炊烟袅绕,鸡犬相闻。屈原庙是精神聚会的场所,是诗的乐园,它建筑在世俗的生活之外。乐平里的人,到庙里来得少,一则庙里实在没什么可看也没什么可玩的.二则屈原的时代、屈原的诗作和精神世界离他们实在是太远了,几乎不能沟通。它建筑在楚辞的精神世界里,它的高度已经是世界的高度。④屈原庙之内,矗立着三米多高的屈原雕
本文标题:视导学案之次要形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60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