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计算机应用方向培养方案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认真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善于与人合作,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2.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本研究领域中的发展动向,具有创新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工作的能力,以及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能力;研究生毕业后,能够从事为促进电力行业或其他工农业的科技进步,进行监控、管理或智能分析决策等系统的研究、开发、更新与维护方面的工作;较熟练地掌握英语,达到熟练地阅读英文文献、撰写论文与一般会话。3.身心健康。二、研究方向1.人工智能及应用2.软件工程3.计算机系统结构4.计算机测控技术5.数据库与管理信息系统6.计算机网络及应用7.网络信息安全8.电子商务与政务9.图形与图像处理三、培养方式1.实行导师负责制。2.可跨学科专业或与有关研究部门、企业联合培养。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硕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有关人员协助指导。3.采用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使硕士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4.可采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方式。四、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2.5年,分课程学习和撰写学位论文两个阶2段,每一阶段均不得少于一年。非全日制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五、知识结构及课程设置要求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位课程不少于21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1学分。对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本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补修课不记学分,但有科目和成绩要求,应补修而未补修或者补修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补修课一般不得少于2门。对跨门类、学科专业考取的研究生,是否需补修相关课程由导师确定。具体要求参见课程设置附表。六、学术论文发表或科研成果的要求1.硕士研究生在论文答辩前应撰写两篇学术论文,其中一篇的第一作者为研究生本人或导师,另外一篇的第一作者为导师,且两篇中至少有一篇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或进行学术交流,另外一篇可为待发表论文。2.所有培养方式(含在职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所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其署名单位必须是华北电力大学。在职培养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如有与华北电力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并且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将作为其学位论文的组成部分,硕士生在获奖、鉴定或发明专利成果的署名单位上不作硬性要求,但华北电力大学应为署名单位之一。凡不符合上述要求体现的成果,在学位申请时一律不予考虑,仅作为参考。七、主要培养环节及有关要求1.制定培养计划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规定和要求,针对所指导研究生的具体情况,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硕士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制定出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提交教研室(研究室)审核,计算机系(学院)领导批准后报研究生院(筹)备案。计划执行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须在每学期选课期间修改。修改后的课程学习计划,经导师签字后送院系及研究生院(筹)备案。2.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1)硕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本学科现状和动向,尽早确定课题方向,完成论文选题。选题应结合本专业研究方向,在理论或应用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内容充实,优先选用应用性较强的课题,力争能解决较为重要的工程实际问题。(2)硕士生必须在第三学期前十周完成选题报告。选题报告应不少于3000字(不含图表),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的基本构思,研究方法,计划进度,预期目标及成果,主要参考资料等,选题报告中引用外文文献应不少于十篇。3选题报告在二级学科范围内相对集中、公开地进行,并由以硕士生导师为主体组成的审查小组评审。选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导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做选题报告。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以书面形式交研究生院(筹)备案。3.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在第四学期前三周内进行论文阶段中期检查,按二级学科组织考核小组(3~5人组成)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展以及工作态度、论文完成的可能性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查。依据论文中期检查的结果,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由个人提出申请、导师及所在院系批准允许其2年毕业。硕士生的论文中期检查可与学术报告会统筹安排。4.预答辩正式答辩前进行预答辩,预答辩小组由具有副高职以上职称的教师3~5人组成,学生除进行预答辩以外,预答辩小组要对学生完成的系统检查和验收,对工作成果不完善和未完成的,延期3个月以上方能组织答辩。5.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不少于6次学术活动。每次学术活动后须写出不少于500字小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申请答辩前交学校研究生培养办公室记载成绩。6.实践环节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必须完成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和专业生产实践。实践环节完成后必须填写实践环节考核成绩报告单,经有关人员签字后自己留存,申请答辩前交学校研究生培养办公室记载成绩。八、学位论文及答辩要求1.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实际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2.硕士研究生应按照硕士学位论文写作及答辩指南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论文的同行专家评审及论文评价。3.硕士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反映,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4.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论文工作应采用先进的实验手段、科学的研究方法,使硕士生在科研方面受到较全面的基本训练。5.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需根据学校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或科研成果的要求和本学科的有关规定,达到学术论文的发表要求,方可审议学位。4附表:课程设置表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考试(查)学期学位课(7学分)公共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36考试1自然辩证法254考试1第一外国语4200考试1,2(不少于4学分)基础理论课规划数学240考试1矩阵论360考试1组合数学240考试1模糊数学240考试1算法设计与分析360考试2现代数学基础与方法240考试1(6学分)专业必修课高级软件工程240考试2高级操作系统240考试2高级计算机网络240考试2(不少于4学分)专业限选课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240考试2现代计算机系统结构240考试2高级编程技术240考试1现代控制理论240考试2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240考试2网络信息安全240考试2计算机图形学240考试1计算机测控技术240考试2形式语言与自动机240考试2决策支持系统240考试1面向对象技术及应用240考试2非学位课(不少于4学分)选修课除以上课程外,可选修其它学科专业课程和“研究生课程目录及课程内容简介”上课程考查(6学分)必修环节科技文献检索及科技写作120考查1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2考查3实践环节2考查论文答辩前学术活动(报告、讲座6次)1考查论文答辩前补修课由导师决定
本文标题:计算机应用方向培养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96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