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粤东丘陵山地杉桐混交林的营造技术
粤东丘陵山地杉桐混交林的营造技术摘要:杉桐混交林与杉木纯林相比,混交林具有更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能明显提高林分质量和材质,抗逆性强,改土效果好,有明显抑制火灾发生和蔓延等特性,是一种生态、经济效益兼得的混交组合。关键词:杉桐混交造林技术我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是粤东丘陵地带的一部分,地处北纬23°23'~24°12',东经115°18'~116°02',全县地形成为菱形,总面积达3226.0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49.1%,丘陵占41.3%,是栽培杉木的一般产区,过去多营造纯林,由于造林地区立地条件复杂,地形多变,有的地方不能满足杉木正常生长发育要求,致使造林不成林,成林产量不高,病虫害严重,影响林地的合理利用和杉木速生丰产。合理地进行树种混交,可使人工林形成多层次、冠层厚的结构,对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增强防护效能等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索杉木与桐树混交林的营造技术,我县在长布镇从1998年开始进行试种,并取得了初步成功。营造杉桐混交林与营造杉木纯林相比,混交林具有更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能明显提高林分质量和材质,抗逆性强,改土效果好,有明显抑制火灾发生和蔓延等特性,是一种生态、经济效益兼得的混交组合,可在华南丘陵山地发展.杉桐混交林从营造的第二年开始可连续5至8年采收桐仔,年均亩产桐籽80公斤左右。折油20公斤左右,间伐的桐木是良好用材和生产食用菌的原料,枯饼是优质肥料。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三年桐是落叶阔叶树,每年有大量的落叶,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地力,促进杉木速生丰产。营造杉桐混交林的技术要点如下。一、品种的选择选好品种是取得高效益的关键。利用生态学和生物学习性不同的品种进行混交,可以使营养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如将耐荫性(喜光与耐荫)、根型(深根与浅根型)、生长特点(速生与慢生、前期生长型与后期生长型)以及嗜肥性(包括吸收利用时间)等不同的品种混交在一起,有利于各种品种分别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层次范围内利用光照、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所以杉木宜选择窄冠型品种,三年桐要选择树形小,结实早,前期丰产,衰老较快的品种,如对岁桐。二、混交的原理不同的树种,对土壤中的各种矿质营养元素的需求量不同,这样就使得杉桐混交林枯落物的化学成份大大丰富于纯林。加之杉桐混交林丰富的桐树枯落物给土壤微生物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速了枯落物的分解,从而可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最重要的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杉桐混交林宜选择土层深厚、湿润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坡度较缓的山坡中下部造林。要进行清山炼山,全垦深翻挖明穴,穴中施底肥,回填表土拌匀待种植。与纯林相比,混交林还能缓解纯林中林木对某些土壤营养元素的专一吸收,防止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地力衰退,使林木产量下降。三、混交的密度及比例混交造林密度要适中,太密会影响林木早期生长,并缩短采收桐果年限;太疏不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地方,桐果产量也低,并会增加抚育用工。混交比例是人为的调节混交林中种间矛盾,保证主要树种处于优势状态,从而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混交林的重要手段。在确定混交比例时,要估计到未来混交林的发展趋势,保证主要树种始终处于优势。为此,主要树种的比例要大,因为个体数量是竞争的基础之一。对于竞争力强的树种,在不降低林分产量的前提下,可适当缩小混交比例。一般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地采用1.7X1.7米的株行距,每亩植苗240株,其中杉木160~180株,3年桐60~80株;立地条件较差的林地采用1.3X1.7米的株行距,每亩植苗300株,其中杉木200~225株,3年桐75~100株.四、造林的方法混交方式要杉桐兼顾,既要多产桐籽,又要促进杉木生长;5-8年后伐除3年桐。一般采用隔行混交(2行杉木1行3年桐)。行间混交又称隔行混交。是两个以上树种彼此隔行进行混交。这种混交方法,种间有利或有害关系,一般多在林分郁闭以后才明显地出现。种间矛盾比株间混交容易调节,施工也较简便,是常用的一种混交方法,适用于阴阳性树种混交或乔灌木混交。杉桐混交林营造和抚育成功的关键,是处理好种间关系,使主要树种始终多受益少受害。因此,其培育过程的主要技术措施都要围着这个中心进行。采取适宜的混交造林方法,造林时通过控制造林时间、造林方法和苗龄,可缓解树种间的矛盾。对竞争力强的树种,可用推迟造林或用苗龄小的苗木造林,甚至采用播种造林,都可取得明显的效益。杉桐混交林有杉木植苗造林、桐树点籽造林和两树种植苗造林两种形式。宜采用后一种方法造林,这样可以提前1年采收桐果。只有在有杉苗无桐苗的情况下,才采用第一种方法。五、林木的管理林木郁闭前,每年夏、秋各中耕除草1次,并进行培土扶正苗木;对杉木要清除萌蘖,对直播油桐,每穴留壮苗1株,其余间除。有条件的结合抚育适当施肥。在生长过程中也可采用平茬、抚育伐、环剥等方法来抑制次要树种的生长,以保证主要树种的正常生长。当林木郁闭后,油桐与杉木竟争激烈和桐果产量下降时(一般为5-8年生)。要把油桐树伐除利用,以增加杉木的营养面积,促进其生长。经过我县十多年的种植经验,杉桐混交林能比较充分地利用营养空间,使营养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具有较好的防护效益,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及防风固沙等方面的作用都比纯林显著。具有较强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并且能促进林木生长,增加木材产量,杉桐混交林可比同一树种的纯杉林或纯桐林增加木材产量。混交林对木材产量的影响是随树种、立地条件、林龄以及主要树种的造林密度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的,但杉桐混交林可比同一树种的纯杉林或纯桐林增加木材产量是明显的。所以杉桐混交林是值得在粤东丘陵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一种混交林。
本文标题:粤东丘陵山地杉桐混交林的营造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000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