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身三宝---精气神精气神知识一、中医理论基础二、精气神概述三、什么是精四、什么是气五、什么是神六、三者关系七、怎么养精八、怎么养气九、气对人体的重要性项目知识:一、项目定位二、项目功效三、项目特色精气神起源:精、气、神,道教内丹学术语。又名“性命之学”、“内丹仙学”等。内丹学肇始于中国古代的神仙家,神仙家为了追求长生不死、返老还童的理想,研习了许多延年益寿的方术,至战国时逐渐认识到男女合气之术是“天下至道”,向内丹学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哲学从渊源上看,道教内丹学的精、气、神概念乃发端于先秦哲学与医学。《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意思是说,精致的气凝聚而成物形,气魂游散而造成变化,考察物形的变化,这就能够知晓「鬼神」的真实状态。在上古哲学中,不仅有「精气」的概念,而且有「精神」的概念,《庄子·列御寇》在描述「至人」的生活状态时即使用了「精神」的术语。在《庄子》中,「精神」指的是人的「心志」。战国以来的「医家」既使用「精气」概念,也使用「精神」概念。如《黄帝素问·生气通天论》即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这里所谓「阴」指的是蕴藏「精气」的脏腑,而「阳」指的是保卫脏腑的外围组织。在《素问》看来,脏腑必须平和,而外围组织则应坚固而不泄漏。如果脏腑与外围组织不能配合,则精气就耗散不能生存了。医学传统哲学与医学的「精神」与「精气」概念被道教所吸收,并且重组而成「精气神」。道教内丹学称精、气、神为人的「三宝」。「精」指的是构成人体生命组织的精华,这种精华可以从先天与后天两个层面来理解。「先天之精」,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又叫做「元精」,它是本原性的精华,「后天之精」指的是人在性交时所射出的精液。与「精」相对应,「气」也有先天与后天的区分。「先天之气」是人体原发性的「气」,故而有「元气」之称,它体现了先天原火的推动,所以,写作「炁」。从字形上看,「炁」字底下四点,表示火在下燃烧,这种「火」是生命的原动力。至于「后天之气」指的是呼吸之气,也就是宇宙空间外在之气,对于人的生存来说,呼吸之气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这必须通过「神火」的温养才能成为内丹修炼的能源。在内丹学中,「神」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别。「后天之神」指的是「识神」,它的作用是认知与分别,这种「识神」对于学习知识是有用的,老子《道德经》称「为学日益」讲的就是如何通过「识神」的作用来增加知识;但就内丹修炼来讲,必须靠「先天之神」的观照。这种「先天之神」又叫做「元神」,它是人本来的自我慧光,元神之观照,是一个减损识神的过程,老子《道德经》称「为道日损」,就是排除识神的干扰,从而进入无为的直觉状态。这样,元神观照,而「后天之气」转换为「先天之气」,于是元精培补,生命焕发出恒久的青春。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含有元素的意思。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在古代讲究养生的人,都把“精、气、神”称为人身的三宝,如人们常说的:“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所以保养精、气、神是健身、抗衰老的主要原则,尤其是当精、气、神逐渐衰退变化,人已步入老年的时候就更应该珍惜此“三宝”,古人对这点非常重视。苟子认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这里说明两个意思:一个是说要注意精、气、神的物质补充:二是强调不可滥耗“三宝”。什么是精?精,构成生命最基本的物质精这个字,大家都会写,米字旁加一个青。米字就是粮食,稻谷;青是代表声音,所以念精。这里的米实际上指的是精微的物质。也就是说人体有一种非常细微的物质,这种物质就叫做精。也就是构成人体生命的精华,也就是构成人体形态、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从广义上说,精包括精、血、津液。《素问·金匮真言论》上说,精是身体的根本。没有这种最基本的精微物质,就不可能有人的身体。精的来源?先天:先天之精是秉受于父母的,它在整个生命活动中作为“生命之根”而起作用,《灵枢·决气》中说,我们的父母亲---两神相互结合以后,然后生下了我们人。而构成我们人体的就是精。精在我们人这个形体出生之前就有了,是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的。拿现在的话来说精就是维持我们生命活力和身体健康的一种最基本的精微物质。这里说的精主要是藏于人的肾中,所以叫肾精。肾精又叫做先天的根本,是一种遗传,是先天之精。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后天:后天之精是来自饮食的营养物质,亦称水谷精微.有了营养物质的不断补充,才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但先天之精需要不断地有物质补充才能保证人的精不亏,才能发挥其功能,这种物质即是后天之精。古人云:“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说.人脾胃功能的强健,是保养精气的关键,《黄帝内经》所强调的“得谷者昌,失谷亡”;古人云“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赖饮食以自气血”。故注意全面均衡营养的饮食,才是保证后天养先天的重要手段。《干金方》就说过:“饮食当令节俭,若贪昧伤多,老人脾胃皮薄,多则不消,彭享短气”,这样反不利于健康。怎样才算“饮食有方”呢?归纳前人经验,不外乎定时、定量.不偏、不嗜而已。只有在饮食得宜的基础上,才能考虑药物滋补的问题。服用补益药物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补”,不然也可能会适得其反。总之,合理的食补和药补对于身体的保养是很重要的。精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精,才有形体。所以精气神三宝,最早又称为形气神,比如汉代初年《淮南子》这本书就是形气神三者并称的。一个人要健康、长寿,最最关键的就是要养精,既要保住先天的肾精,又要调养后天的水谷之精。肾精,生命的原动力在《黄帝内经》里面,把精看成水,肾精就好比是水一样,像水一样地流动。在《周易》八卦里面有一个卦叫坎卦,坎卦上下是阴,中间是阳。肾精就好像是坎卦,是水,是液体,外边是柔的,里边是刚的。坎卦这个符号非常形象,它的上下是柔弱的,是虚的,像水,就是肾精。水当中有一个阳爻,有一个非常刚强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肾中的真阳,真阳之火,是生命的原动力。我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现在的能源危机,所以要找能源。现在世界科学界已经开始在大海里面去找能源。海洋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包括海水能、海面能、海底能和海洋生物能等。其中海水能就有潮汐能、波浪能、海洋温差能、海洋盐差能等。在这个能源危机的时代,海洋能真是人类的福音啊,海洋能才是最根本的能源。这就好比我们的肾精,看上去是水,是液体的,实际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能源,这才是生命的最根本的原动力,就是这个动力维持着我们生命的健康。我们明白了这个生命的原动力,就一定要把它护养好。养精是养生的根本啊。精有什么作用?1、维持健康:是维持人的生命健康、生命活力的最基本的物质。不但具有生殖功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而且能够抵抗外界各种不良因素影响而免于发生疾病。因此阴精充实不仅生长发育正常。2、创造能量:3、掌控一切:怎么养精?养精的三个方面:节欲保精、经络按摩、合理饮食第一,节欲保精,切记色字头上一把刀养精首先要节欲,这是最关键的一种做法。《黄帝内经》里面经常提到的,人要有节制,尤其是行房事,男女交合一定要节制,这样能保住精,因为这个精主要是肾精。房事太多会泄精,会泄掉了人的精气。按《黄帝内经》的话来说叫积精全神,要把精蓄积在那里,就像人体里有一个水库一样。水库里面有水,这个水不能随便地泄了,要把它积攒在那里,否则水就干了,水干了,这个水库还有什么用?大家想一想,历代的皇帝为什么大多都短命,很少有长寿的?有人做了个统计,中国历代皇帝加起来有402位,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皇帝嫔妃太多了,精消耗得太多了。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这么多嫔妃,房事太过度了,精怎么能保得住?有一句话叫做色字头上一把刀。这是把什么刀?古书说:淫声美色,破骨之斧锯也。这是一把砍伐我们骨头的刀。因为房事太多了以后,必然就耗散了精气。这个精藏在肾里,肾有生髓主骨的作用,肾主管骨头,肾精丧失了,我们骨头也就受到损伤。所以人如果房事太多,无节制,那就像一把斧子一样,是在砍伐我们自己的骨头。第二,经络按摩,不让精外泄养精要经常进行经络的按摩,肾精是在人体的下部,这个地方后来称为丹田---下丹田。保精、养精要按摩下丹田。下丹田在哪里呢?一般人都知道下丹田就在肚脐下面的位置,准确的位置是肚脐下1.5寸。肚脐下面3寸有一个穴位叫关元穴,在关元穴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就是下丹田。下丹田就是肾精所藏的地方。在下丹田的位置我们可以两手交叠,用手掌心的劳宫穴按揉下腹,按揉下丹田的位置。把手掌劳宫穴对准下丹田,整个手掌覆盖肚脐(神阙穴)和脐下3寸关元穴之间,整体按摩120次,顺时针按摩60次,逆时针按摩60次。为什么要120次?这是取人体的天年数,就是正常的寿限。一般按120次,就会温暖、发热。肾精最怕寒冷。同时,还要按揉命门穴,命门穴和肚脐相对应,在人体的后背上,肚脐相对的正后方。方法同按揉丹田,也是两手交叠,用手掌心劳宫穴按揉命门。命门,这个名字取得非常好,命门就是生命的大门,是主管生命开阖的。我们要把这个门给它守住了,不要让精外泄,所以这个部位也要经常按摩。同样也是按摩120次,顺时针按摩60次,逆时针按摩60次。每天早晨和晚上各按揉一次,每次按揉120次以后,下丹田和命门会发热、温暖。按揉丹田属于练功的一种方法,练功的最好时间在一天中是四个时辰:子午卯酉。子时是半夜11点到凌晨1点,午时是中午11点到1点,卯时是上午5点到7点,酉时是下午5点到7点。我们可以在上午卯时和下午酉时来按揉下丹田。经常地按摩下丹田和命门可以温精,可以保精,不让肾精外泄。第三,合理饮食,维持生命的健康在我们的饮食当中,要多吃养精的东西。比如黑芝麻、黑豆、山药、核桃、芡实、莲子,还有地黄,地黄熬汤很好喝的。平常多吃这些食物不仅有利于延年益寿、强身健体,而且有助于治疗遗精、早泄。中医有一句名言: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人脾胃功能的强健,是保养精气的关键,得谷者昌,失谷者亡,尤其是体弱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要依靠饮食营养来充实气血。所以全面均衡营养的饮食,是保精的重要手段。饮食时还要注意定时、定量、不偏、不嗜。只有在饮食得宜的基础上,才能考虑药物滋补的问题。服用补益药物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补,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什么是气?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气有两个含义,既是运行于体内微小难见的物质,又是人体各脏腑器官活动的能力。因此中医所说的气,既是物质,又是功能。人体的呼吸吐纳,水谷代谢,营养敷布.血液运行,津流濡润,抵御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依赖于气化功能来维持。怎么养气?《寿亲养老新书》中谓:“人由气生,气由神往.养气全神可得其道。”书中还归纳出古人养气的一些经验:“一者,少语言,养气血;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此七者强调了“慎养”:但由于气是流行于全身、不断运动的,所以人体也要适当地运动,促进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才会有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古人提倡“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可使之极(过度)。”我国流传下来的多种健身运动及气功,就是以动养气的宝贵遗产。什么是神?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它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够体现人的健康情况。如:目光炯炯有神.就是神的具体体现。古人很重视人的神,《素问·移精变气论》也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因为神充则身强.神衰则身弱,神存则能生,神去则会死。中医治病时,用观察病人的“神”,来判断病人的预后,有神气的,预后良好;没有神气的,预后不良。这也是望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三者关系人身三宝---精气神生命物质起源于精;生命能量有赖于气;生命活力表现为神。精、气、神三者之间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从中医学讲,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所以说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反过来
本文标题:精气神养生三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007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