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精益汇总(汇总修改精华)
第一章精益生产方式概要一、何为精益生产方式二、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及其意义三、精益生产管理方法上的特点四、精益生产与大批量生产方式管理思想的比较五、精益生产的结构体系及主要项目六、精益生产体系的目标七、精益生产支柱与终极目标八、精益生产与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九、精益生产与IE十、精益生产案例精益生产与传统的大批量生产相比,只需要一半的人员、一半的生产场地、一半的投资、一半的生产周期时间、一半的产品开发时间和少得多的库存,就能生产品质更高,品种更多的产品.一、何为精益生产方式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JIT(JustInTime)生产方式”的赞誊之称.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性.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公认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精益生产是战后日本汽车工业遭到的"资源稀缺"和"多品种、少批量"的市场制约的产物,它是从丰田相佐诘开始,经丰田喜一郎及大野一等人的共同努力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逐步形成和完善的.精益生产既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同时它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实施精益生产就是决心追求完美的历程,也是追求卓越的过程,它是支撑个人与企业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在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境界.其目标是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永无止境地追求七个零的终极目标.精益生产的关键是管理过程,包括人事组织管理的优化,大力精简中间管理层,进行组织扁平化改革,减少非直接生产人员;推进生产均衡化、同步化,实现零库存与柔性生产;管理:创造(维持)一种良好(理想)状态的组织行为。推行全生产过程(包括整个供应链)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零不良;减少和降低任何环节上的浪费,实现零浪费;最终实现拉动式准时化生产方式.精益生产的特点是消除一切浪费、追求精益求精和不断改善.去掉生产环节中一切无用的东西,每个工人及其岗位的安排原则是必须增值,撤除一切不增值的岗位.精简是它的核心,精简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中一切不产生附加值的工作,旨在以最优品质、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对市场需求作出最迅速的响应.二、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及其意义与大指生产方式相比,日本所采用的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所需人力资源――无论是在产品开发、生产系统,还是工厂的其他部门,与大量批生产方式下的工厂相比,均能减至1/2;(2)新产品开发周期――可减至1/2或2/3;(3)生产过程的在制品库存――可减至大指生产方式下一般水平的1/10;(4)工厂占用空间—可减至采用大批量生产方式工厂的1/2;(5)成品库存――可减至大批量生产方式下平均库存水平的1/4;(6)产品质量――可提高3倍精益生产方式彻底追求生产的合理性、高效性,追求能够灵活多样地生产,适应各种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其基本原理和诸多方法,对制造业具有积极的意义.精益生产的核心,即关于生产计划和控制以及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对丰富和发展现代生产管理理论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三、精益生产管理方法上的特点1.拉动式(pull)准时化生产(JustInTime)(1)以最终用户的需求为生产起点;(2)强调物流平衡,追求零库存,要求上一道工序加工完的零件立即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3)组织生产线依靠看板的形式,即由看板传递工序间需求信息(看板的形式不限,关键在于能够传递信息);(4)生产中的节拍可由人工干预、控制,保证生产中的物流平衡(对于每一道工序来说,即为保证对后工序供应的准时化);(5)由于采用拉动式生产,生产中的计划与调度实质上是由各个生产单元自己完成,在形式上只作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过程中各个生产单元自主协调则极为必要;2.全面质量管理(1)强调质量是生产出来而非检验出来的,由过程质量管理来保证最终质量;(2)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的检验与控制在每一道工序都进行,重在培养每位员工的质量意识,保证及时发现质量问题;(3)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根据情况,可以立即停止生产,直至解决问题,从而保证不出现对不合格品的无效加工;(处理问题的及时性)(4)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一般是组织相关的技术与生产人员作为一个小组,一起协作,尽快解决.3.团队工人法(Teamwork)(1)每位员工在工作中不仅是执行上级的命令,更重要的是积极地参与,起到决策与辅助的作用;(2)组织团队的原则并不完全按行政组织来划分,而主要根据业务的关系来划分;(3)团队成员强调一专多能,要求能够比较熟悉团队内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保证工作协调、顺利进行;(4)团队人员工作业绩的评定受团队内部的评价的影响;(5)团队工作的基本氛围是信任,以一种长期的监督控制为主,而避免对每一步工作的核查,提高工作效率;(6)团队的组织是变动的,针对不同的事物,建立不同的团队,同一个人可能属于不同的团队.4.并行工程(ConcurrenEngineerng)(1)在产品的设计开发期间,将概念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最终需求等结合起来,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按要求的质量完成(评审);(2)各项工作由与此相关的项目小组完成,进程中小组成员各自安排自身的工作,但可以定期或随时反馈信息并对出现的总是协调解决;(3)依据适当的信息系统工具,反馈与协调整个项目的进行,利用现代CIM技术,在产品的研制与开以期间,辅助项目进程的并行化.(CIM: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是信息技术和生产技术的综合应用,旨在提高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率和响应能力,由此,企业的所有功能、信息和组织管理都是集成进来的整体的各个部分。)四、精益生产与大指生产方式管理思想的比较精益生产作为一种从环境到管理目标都全新的管理思想,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并非简单地应用了一二种新的管理手段,而是一套与企业环境、文化以及管理方法高度融合的管理体系,因此精益生产自身就是一个自治的系统.1.优化范围不同大批量生产方式源于美国,是基于美国各企业间关系,强调市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每个企业以财务关系为界限,优化自身的内部管理.而相关企业,无论是供应商还是经销商,则以对手相对待.精益生产方式则以产品生产工序为线索,组织密切相关的供应链,一方面降低企业协作中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保证稳定需求与及时供应,以整个大生产系统为优化目标.2.对待库存的态度不同大批量生产方式的库存管理强调一种风险管理.精益生产方式则将生产中的一切库存视为"浪费",出发点是整个生产系统,而不是简单地将"风险"看作外界的必然条件,同时认为库存掩盖了生产系统中的缺陷与问题.它一方面强调供应对生产的保证,另一方面强调对零库存的要求,从而不断暴露生产中基本环节的矛盾并加以改进,不断降低库存以消灭库存产生的"浪费".基于此,精益生产提出了"消灭一切浪费"的口号,追求零浪费的目标.(消除工厂7大浪费)3..业务控制观不同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的用人制度基于双方的"雇用"关系,业务管理中强调达到个人工作高效的分工原则,并以严格的业务稽核来促进与保证,同时稽核工作还防止个人工作对企业产生负效应.精益生产源于日本,深受东方文化影响,在专业分工时强调相互协作及业务流程的精简(包括不必要的核实工作)――消灭业务中的"浪费".4.质量观不同传统的生产方式将一定量的次品看成生产中的必然结果。精益生产基于组织的分权与人的协作观点,认为让生产者自身保证产品质量的绝对可靠是可行的,且不牺牲生产的连续性。其核心思想是,导致这种概率性的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本身并非概率性的,通过消除产生质量问题的生产环节来“消除一切次品所带来的浪费”。5.对人的态度不同大批量生产方式强调管理中的严格层次关系。对员工的要求在于严格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人被看作附属于岗位的“设备”。精益生产则强调个人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尽力发挥人的能动性,同时强调协调,对员工个人的主人也是基于长期的表现。这种方法更多亏将员工视为企业团体的成员,而非机器。充分发挥基层的主观能动性。五、精益生产的结构体系及主要项目1.精益生产的结构体系(见图1-1)尊重人性,发挥人的作用不断暴露问题,不断改善公司整体利润增加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柔性生产提高竞争力JIT生产方式看板管理均衡化生产良好的外部协作质量保证小批量生产同步化生产全面质量管理防错体低成本自动化LCIA设备的快速切换SMED设备的合理布置LAYOUT作业标准OS多能工作业员企业教育、开发、人力资源、5S全员参加的改善和合理化活动(IE)适应性经济性图1-12.实施精益生产的六个主要方面和要求(1)实施精益生产的基础――通过5S活动来提升现场管理水平;(2)准时化生产――JIT生产系统在顾客需要的时候,按顾客需要的量,提供需要的产品.由一系列工具来使企业实现准时化生产,主要工具有:平衡生产周期――单件产品生产时间TactTime=CycleTime持续改进Ksizen――ContinuousImprovement一个流生产――OnePieceFlow单元生产CellProduction――U型布置价值流分析VA/VE方法研究IE拉动生产与看板Pull&Kanban目视化管理减少生产周期――Leadtime减少全面生产维护(TPM)快速换模(SMED)(3)6σ质量管理原则,要贯彻与产品开发和生产全过程.主要包括:操作者的质量责任操作者主动停线的工作概念防错系统技术标准作业SO&作业标准OS先进先出控制FIFO根本原因的找出(5个为什么)5WHY(4)发挥劳动力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发挥团队的主观能动性是精益企业的基本运行方式".要鼓励团队精神,推倒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墙壁.(5)可视化管理,不仅是管理者,而且要让所有员工对公司的状况一目了然.信息充分沟通,最好的办法是把所有的过程都摆在桌面上,可视化而不是暗箱操作.(6)不断追求完美.企业管理理念和员工的思想非常关键,纵然永远达不到理想的完美,也要不断前进,即使浪费是微不足道的,进步是点点滴滴的!成品销售费用成品运输费销售人员工资、福利成品包装费销售管理费成品存储费库管人员工资、福利存储搬运设备折旧费存储搬运设备修理费仓库折旧费消耗燃料、动力费仓储管理费广告宣传费购入价格费用外购零部件费用供应物流费用包装费物流信息费占用资金贷款利息供应人员工资福利费物流管理费(差旅)仓储保管费仓管人员工资、福利仓储设备折旧费仓库折旧费仓库管理费运输费装卸搬运费搬运设备折旧费搬运燃料、动力费物流人员工资福利物流设备修理费加工制造费用购入费用供应物流费用材料购入费用直接人员工资、福利设备折旧费生产工具费设备修理费维修人员工资、福利维修备件购入费外协维修费厂房折旧费、修理费生产损失费不良品损失费停工损失费机物辅料能源消耗费生产物流费用物流人员工资、福利现场物流设备折旧费物流设备维修费在制品存储管理费搬运燃料、动力费生产指示信息费制品存储设备折旧费制造加工费用生产制造费用销售物流费用管理费用六、精益生产体系的目标1.精益生产的基本目标工业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经济组织.因此,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就成为企业的基本目标.在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精益生产采用灵活的生产组织形式,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快速地调整生产,依靠严密细致的管理,通过"彻底排除浪费",防止过量生产来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为实现这一基本的目的,精益生产必须能很好地实现以下三个子目标:零库存、高柔性(多品种)、无缺陷。3.精益生产的子目标(1)零库存一个充满库存的生产系统,会掩盖系统中存在和各种问题。日本人称库存是“万恶之源”,是生产系统设计不合理、生产过程不协调、生产操作不良的证明,并提出“向零库存进军”的口号。所以,“零库存”就成为精益生产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2)高柔性高柔性是指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灵活多变,能适应市场需求多样化的要求,及时组织多品种生
本文标题:精益汇总(汇总修改精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007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