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卷3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3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1.直接、间接、立即三种寻址方式指令的执行速度,由快至慢的排序是______。A.直接、立即、间接;B.直接、间接、立即;C.立即、直接、间接;D.立即、间接、直接。2.存放欲执行指令的寄存器是______。A.MAR;B.PC;C.MDR;D.IR。3.在独立请求方式下,若有N个设备,则______。A.有一个总线请求信号和一个总线响应信号;B.有N个总线请求信号和N个总线响应信号;C.有一个总线请求信号和N个总线响应信号;D.有N个总线请求信号和一个总线响应信号。4.下述说法中______是正确的。A.半导体RAM信息可读可写,且断电后仍能保持记忆;B.半导体RAM是易失性RAM,而静态RAM中的存储信息是不易失的;C.半导体RAM是易失性RAM,而静态RAM只有在电源不掉时,所存信息是不易失的。5.DMA访问主存时,向CPU发出请求,获得总线使用权时再进行访存,这种情况称作______。A.停止CPU访问主存;B.周期挪用;C.DMA与CPU交替访问;D.DMA。6.计算机中表示地址时,采用______。A.原码;B.补码;C.反码;D.无符号数。7.采用变址寻址可扩大寻址范围,且______。A.变址寄存器内容由用户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不可变;B.变址寄存器内容由操作系统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可变;C.变址寄存器内容由用户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可变;D.变址寄存器内容由操作系统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不中可变;8.由编译程序将多条指令组合成一条指令,这种技术称做_______。A.超标量技术;B.超流水线技术;C.超长指令字技术;D.超字长。9.计算机执行乘法指令时,由于其操作较复杂,需要更多的时间,通常采用______控制方式。A.延长机器周期内节拍数的;B.异步;C.中央与局部控制相结合的;D.同步;10.微程序放在______中。A.存储器控制器;B.控制存储器;C.主存储器;D.Cache。11.在CPU的寄存器中,______对用户是完全透明的。A.程序计数器;B.指令寄存器;C.状态寄存器;D.通用寄存器。12.运算器由许多部件组成,其核心部分是______。A.数据总线;B.算术逻辑运算单元;C.累加寄存器;D.多路开关。13.DMA接口______。A.可以用于主存与主存之间的数据交换;B.内有中断机制;C.内有中断机制,可以处理异常情况;D.内无中断机制14.CPU响应中断的时间是______。A.中断源提出请求;B.取指周期结束;C.执行周期结束;D.间址周期结束。15.直接寻址的无条件转移指令功能是将指令中的地址码送入______。A.PC;B.地址寄存器;C.累加器;D.ALU。16.三种集中式总线控制中,______方式对电路故障最敏感。A.链式查询;B.计数器定时查询;C.独立请求;D.以上都不对。17.一个16K×32位的存储器,其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是______。A.48;B.46;C.36;D.32.18.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A.指令周期的第一个操作是取指令;B.为了进行取指令操作,控制器需要得到相应的指令;C.取指令操作是控制器自动进行的;D.指令第一字节含操作码。19.主存和CPU之间增加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目的是______。A.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B.扩大主存容量;C.既扩大主存容量,又提高了存取速度;D.扩大辅存容量。20.以下叙述______是错误的。A.一个更高级的中断请求一定可以中断另一个中断处理程序的执行;B.DMA和CPU必须分时使用总线;C.DMA的数据传送不需CPU控制;D.DMA中有中断机制。二、填空(共20分,每空1分)1.设24位长的浮点数,其中阶符1位,阶码5位,数符1位,尾数17位,阶码和尾数均用补码表示,且尾数采用规格化形式,则它能表示最大正数真值是A,非零最小正数真值是B,绝对值最大的负数真值是C,绝对值最小的负数真值是D(均用十进制表示)。2.变址寻址和基址寻址的区别是:在基址寻址中,基址寄存器提供A,指令提供B;而在变址寻址中,变址寄存器提供C,指令提供D。3.影响流水线性能的因素主要反映在A和B两个方面。4.运算器的技术指标一般用A和B表示。5.缓存是设在A和B之间的一种存储器,其速度C匹配,其容量与D有关。6.CPU响应中断时要保护现场,包括对A和B的保护,前者通过C实现,后者可通过D实现。三、名词解释(共10分,每题2分)1.微程序控制2.存储器带宽3.RISC4.中断隐指令及功能5.机器字长四、计算题(5分)已知:两浮点数x=0.1101×210,y=0.1011×201求:x+y五、简答题(共20分)1.完整的总线传输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简要叙述每个阶段的工作。(4分)2.除了采用高速芯片外,从计算机的各个子系统的角度分析,指出6种以上(含6种)提高整机速度的措施。(6分)3.某机有五个中断源,按中断响应的优先顺序由高到低为L0,L1,L2,L3,L4,现要求优先顺序改为L3,L2,L4,L0,L1,写出各中断源的屏蔽字。(5分)中断源屏蔽字01234L0L1L2L3L44.某机主存容量为4M×16位,且存储字长等于指令字长,若该机的指令系统具备120种操作。操作码位数固定,且具有直接、间接、立即、相对四种寻址方式。(5分)(1)画出一地址指令格式并指出各字段的作用;(2)该指令直接寻址的最大范围(十进制表示);(3)一次间址的寻址范围(十进制表示);(4)相对寻址的位移量(十进制表示)。六、问答题(共15分)1.假设CPU在中断周期用堆栈保存程序断点,而且进栈时指针减1,出栈时指针加1。分别写出组合逻辑控制和微程序控制在完成中断返回指令时,取指阶段和执行阶段所需的全部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8分)2.画出DMA方式接口电路的基本组成框图,并说明其工作过程(以输入设备为例)。(7分)七、设计题(10分)设CPU有16根地址线,8根数据线,并用MREQ作访存控制信号(低电平有效),用WR作读/写控制信号(高电平为读,低电平为写)。现有下列存储芯片:1K×4位RAM;4K×8位RAM;8K×8位RAM;2K×8位ROM;4K×8位ROM;8K×8位ROM及74LS138译码器和各种门电路,如图所示。画出CPU与存储器的连接图,要求Y0…Y7为变量输出端Y7G1G2AG2BCBAY6Y074138译码器G1,G2A,G2B,为控制端C,B,A为变量输入端1&&(1)主存地址空间分配:6000H~67FFH为系统程序区;6800H~6BFFH为用户程序区。(2)合理选用上述存储芯片,说明各选几片?(3)详细画出存储芯片的片选逻辑图。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3的答案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1.C2.D3.B4.C5.B6.D7.C8.C9.C10.B11.B12.B13.B14.C15.A16.A17.B18.B19.A20.A二、填空(共20分,每空1分)1.A.231(1-2-17)B.2-33C.-231D.2-31(-2-1-2-17)2.A.基地址B.偏移量C.偏移量D.基地址3.A.访存冲突B.相关问题4.A.机器字长B.运算速度5.A.CPUB.主存C.与CPU速度D.缓存中数据的命中率6.A.PC内容B.寄存器内容C.硬件自动(或中断隐指令)D.软件编程三、名词解释(共10分,每题2分)1.微程序控制答:采用与存储程序类似的方法来解决微操作命令序列的形成,将一条机器指令编写成一个微程序,每一个微程序包含若干条微指令,每一条指令包含一个或多个微操作命令。2.存储器带宽答:每秒从存储器进出信息的最大数量,单位可以用字/秒或字节/秒或位/秒来表示。3.RISC答:RISC是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通过有限的指令条数简化处理器设计,已达到提高系统执行速度的目的。4.中断隐指令及功能答:中断隐指令是在机器指令系统中没有的指令,它是CPU在中断周期内由硬件自动完成的一条指令,其功能包括保护程序断点、寻找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关中断等功能。5.机器字长答:CPU一次能处理的数据位数,它与CPU中寄存器的位数有关。四、(共5分)计算题答:x、y在机器中以补码表示为(1分)[x]补=00,10;00.1101[y]补=00,01;00.1011①对阶(2分)[△j]补=[jx]补-[jy]补=00,10+11,11=00,01即△j=1,表示y的阶码比x的阶码小1,因此将y的尾数向右移1位,阶码相应加1,即补][y=00,10;00.0101这时补][y的阶码与[x]补的阶码相等,阶差为0,表示对阶完毕。②求和(2分)00.1101+11.010101.0010补y][S补x][S补yx]S[S即[x+y]补=00,10;01.0010③右规(1分)运算结果两符号位不等,表示尾数之和绝对值大于1,需右规,即将尾数之和向右移1位,阶码加1,故得[x+y]补=00,11;00.1001则x+y=0.1001×211五、简答题(共20分)1.(4分)答:总线在完成一次传输周期时,可分为四个阶段:申请分配阶段:由需要使用总线的主模块(或主设备)提出申请,经总线仲裁机构决定下一传输周期的总线使用权授于某一申请者;(1分)寻址阶段:取得了使用权的主模块,通过总线发出本次打算访问的从模块(或从设备)的存储地址或设备地址及有关命令,启动参与本次传输的从模块;(1分)传数阶段:主模块和从模块进行数据交换,数据由源模块发出经数据总线流入目的模块;(1分)结束阶段:主模块的有关信息均从系统总线上撤除,让出总线使用权。(1分)2.(6分,每写出一种给1分,最多6分)答:针对存储器,采用高速芯片针对存储器,可以采用Cache-主存层次的设计和管理提高整机的速度;针对存储器,可以采用多体并行结构提高整机的速度;针对控制器,可以通过指令流水设计技术提高整机的速度;针对控制器,可以通过超标量设计技术提高整机的速度;针对运算器,可以对运算方法加以改进,如两位乘,或用快速进位链;针对I/O系统,可以运用DMA技术不中断现行程序,提高CPU的效率。3.(5分)答:(每写对一个屏蔽字1分)设屏蔽位为“1”时表示对应的中断源被屏蔽,屏蔽字排列如下:中断源屏蔽字01234L0L1L2L3L411000010001110111111110014.(5分)答:(1)一地址指令格式为(1分)OPMAOP操作码字段,共7位,可反映120种操作;M寻址方式特征字段,共2位,可反映4种寻址方式;A形式地址字段,共16–7–2=7位(1分)(2)直接寻址的最大范围为27=128(1分)(3)由于存储字长为16位,故一次间址的寻址范围为216=65536(1分)(4)相对寻址的位移量为–64~+63(1分)六、(共15分)问答题1.(8分)答:假设进栈操作是先修改堆栈指针后存数,则出栈操作是先读数后修改堆栈指针。(1)完成中断返回指令组合逻辑控制的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4分)取指阶段T0PC→MAR,1→RT1M(MAR)→MDR,(PC)+1→PCT2MDR→IR,OP(IR)→ID执行阶段T0SP→MAR,1→RT1M(MAR)→MDRT2MDR→PC,(SP)+1→SP(2)完成中断返回指令微程序控制的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4分)取指阶段T0PC→MAR,1→RT1Ad(CMDR)→CMART2M(MAR)→MDR,(PC)+1→PCT3Ad(CMDR)→CMART4MDR→IRT5OP(IR)→微地址形成部件→CMAR执行阶段T0SP→MAR,1→RT1Ad(CMDR)→CMART2M(MAR)→MDRT3Ad(CMDR)→CMART4MDR→PC,(SP)+1→SPT5Ad(CMDR)→CMAR2.(7分)答:DMA方式接口电路的基本组成框图如下:(3分)以数据输入为例,具体操作如下:(4分)①从设备读入一个字到DMA的数据缓冲寄存器BR中,表示数据缓冲寄存器“满”(如果I/O设备是面向字符
本文标题:计算机组成原理试卷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011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