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系统原理与管理学摘要:系统科学理论作为一种从整体上解决复杂问题的科学方法,它体现了当代科学的精神和辩证思维的最新发展,是一种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实践方法的学科。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系统科学与管理学两个相对独立的科学,那么两者的有机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呢?考察系统科学和管理间的关系,并分析系统科学在管理中的具体运用,使我们对系统科学和管理及其关系可以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关键字:系统思维系统科学管理学与运用引言: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整体目标,组织内各个不同部门、组织成员个人的目标要与组织总目标相互协调。当局部与整体发生矛盾时,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整体性是系统科学的核心概念,它来自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现代系统理论在今天科学的水平上重新发掘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并使其在科学、技术、社会组织与管理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管理中运用系统原理,从整体利益观视,是一定可以取得1+12的效果,系统管理是我们效益最优化的一种管理方式。正文:一、系统科学基本观点但随着时间的发展,系统科学已经发展为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综合多门学科内容的很大的一门综合性科学。系统科学有自己独特的四个原理:一是整体性原理,整体性是系统科学思想的最重要部分,整体不但具备部分的功能,并具备部分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二是有序性原理,系统只有开放、涨落、远离平衡态才会形成有序的结构,开放性是系统有序演变的必要条件。三是反馈性原理,系统只有通过很好的信息反馈,才能更好的控制其效果。其方法是使系统信息的输出输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从而加以控制。四是自组织原理,是指系统自身具有从无序自我演化为有序的过程。系统内的各个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自组织、自同构等自我修复功能。系统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它是以系统理论为基础,把对象作为多方面联系的动态整体来加以研究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对事情全面思考,不只就事论事,而是把一件事放在普遍的联系中,是把想要达到的结果、实现该结果的过程、过程优化以及对未来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这种思维方法是目前人类掌握的最高级、最科学的思维方式。二、管理的意义及职能管理是指合理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使计划有序的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的过程。管理既有内部管理又有外部管理,其管理是通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实现的。管理的意义在于利用各种手段和资源,通过各种方法使组织可以实现既定目标。管理具有五大管理职能:一是计划职能,计划是对未来活动如何进行的预先筹划。确定其决策目标,策划目标方案,做出科学的实施方案,以达成最终目的。二是组织功能,计划要能够实现,还必须落实到组织的每个环节和岗位,这是组织工作的任务。为了保证计划活动的有效实施,管理的组织职能要完成一下工作:(1)设计组织(2)人员配备(3)开动组织(4)监视组织运行。三是领导职能,所谓领导,是指利用志愿者赋予的权利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四是控制功能,控制是为了保证系统预订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把实际实施状况和原定计划进行对比,并发现问题,进行及时合理的修改和控制。五是创新功能,即在管理者统一思想指导下,各个要素和整体发现并调整思想,为更好的完成目标进行思想方法的创新。创新功能是在其他功能的基础上衍生的新功能,在以后的管理发展中,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三,系统原理在管理中的运用从时间维度上看,系统管理与一般管理不同,一般的管理主要对管理对象的目前状况进行控制,使之与预期目标一致,而系统管理则不仅注重当前管理,而且还注重对管理对象过去行为特征的分析和为发展趋势的预测,它在时间维度上坚持系统的整体观和联系观,强调任何一个系统都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统一,把系统看成是时间的函数。从空间维度上看,系统管理与一般管理不同,一般的管理往往只关注某个具体特定的管理对象,而系统管理从整体、联系和开放的观点出发,关注具体对象控制的同时,还考虑该对象与其他事物的关联性以及对象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我们在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运用系统科学提供的理论和方法。一、必须采取正确的控制方式。1、预先控制,即控制论中的前馈控制。重大事项不能等到出现了偏差才去纠正,这样会造成极大损失。预先控制主要用于解决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其特点是在计划实施前,发现和纠正主观意愿与实际情况的偏差,防患于未然。2、现场控制。现场控制是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管理者指导和监督下级按计划工作的活动,是管理中经常进行的控制,故又成为事中控制或日常控制。从其控制机制来看,它是一种反馈机制。它的特点是随时收集信息,迅速发现偏差,纠正偏差,适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3、事后控制。与事中控制相比,它的特点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结果上。在完成计划后,检查实际结果与计划标准的偏差,总结经验教训,作为将来工作的借鉴。通过事后控制,能增加管理者的经验,提高整个管理系统的控制能力。二、实行多级递阶控制。多级递阶控制就是把管理系统分为几级或几层,分别授予它们以不同的控制权,不必把所有问题的解决都交给最高层管理者,这样可以缩短反馈信息的时间,使管理系统能作出灵敏的反应。实行多级递阶控制,能提高管理系统的控制能力。目前我国进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从现代控制论的角度来看,就是要建立多级递阶控制系统。三、要反馈适当。反馈过度使系统处于大动荡的状态,破坏了系统的稳定性,从而使管理系统的运动无法向其目标值接近,这对管理系统是极为有害的;反馈不力降低了管理效能,浪费了人力、财力和物力。因此,在管理中,反馈适当非常重要,它是衡量管理者能力高低的标准,管理者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这方面的能力。系统科学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企业利用系统方法制定其最佳方案和实施其计划。在使用系统方法时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把握行业系统,对行业系统进行系统结构要素间的关系分析,为企业计划提供坚实的根据。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首要的是对行业和相关行业情况进行调查,收集资料,然后提出问题,进行可行性报告研究,确定企业的目标。然后是在调查和必要资料的基础上,制定合理计划,做出科学的方案。之后就是建立模型,分析计算进行生产。最后是核实鉴定,信息反馈,进行结果和方案之间的检验,查出问题所在,找到办法,进行修改。这样,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就形成了一个信息回路,使企业生产计划得以顺利进行。其中,还包括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不容忽视,对这些处于大系统中的小系统也要进行目标、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系统环境等各方面的分析。系统方法,既适用于行业和企业这样的大系统,也适用于企业各要素这些小系统。结束语: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建立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具有客观必然性。因而,要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使管理的神经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贮存信息。人们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中,建立了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办公室的自动化和高速化,使管理发生了深刻地变化。要灵活掌握系统科学原理,以系统思维进行管理发展,不能教本宣科,更不能止步不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实现管理思想、管理组织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使管理人员运用系统思维方式和反馈、信息等系统科学的方法,更新管理观念。参考文献:[1]沈建京.《系统科学与系统思维》[M].信息工程大学,2014.11[2]吴照云.《管理学》[M].2011[3]百度百科系统科学、系统思维原理、系统管理运用等
本文标题:系统原理与管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021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