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上下消化道的划分:口腔到十二指肠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为下消化道。2.口腔的组成和分布:其前壁为上、下唇,侧壁为颊,上壁为腭,下壁为口腔底。口腔向前经口唇围成的口裂通向外界,向后经咽峡与咽相通。3.咽峡:(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小网膜分两部分,右侧者称肝十二指肠韧带,左侧者成肝胃韧带。)4.牙的形态结构、牙周组织、牙式的表达:最坚硬的器官,皮肤演变而来。每个牙均可分为牙冠牙根和牙颈,由牙质釉质牙骨质牙髓组成。牙周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牙龈。乳牙20颗,十字架罗马字;恒牙32颗,十字架阿拉伯数字。5.舌形态、舌乳头、颏舌肌:(舌体,前2/3,由第一个腮弓演变而来;粘膜厚与肌肉结合紧密不易剥离;表面有一系列突起(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丝状乳头只有一般感觉功能,其他乳头有味蕾,有味觉功能;一般感觉由舌神经支配,特殊感觉由骨索神经支配);(舌根,第2,3腮弓演变而来;粘膜比较薄与肌肉结合疏松易剥离;粘膜没有乳头,粘膜下有大量的淋巴组织凸凹不平);(颏舌肌,起于颏棘止于舌体中线两侧,伸舌,单侧收缩可使舌尖伸向对侧)6.三大唾液腺的位置及开口:(腮腺:浅部略呈三角形,上达颧弓,下至下颌角,前至咬肌后1/3的浅面,后续腺的深部;深部深入下颌支与锁骨乳突肌之间的下颌后窝内;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处的颊粘膜上的腮腺管乳头。)(下颌下腺:位于下颌体下缘及二腹肌前后腹围成的下颌下三角内;开口于舌下阜。)(舌下腺:位于口腔底舌下襞的深面;开口于舌下襞粘膜表面。)7.咽的位置及分布:咽是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上起颅底,下达第六颈椎下缘水平续于食管。位于鼻腔、口腔和喉的后方,所以咽几乎无前壁,分别经鼻后孔、咽峡和喉口与鼻腔、口腔、喉腔相通,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8.咽隐窝:在鼻咽,位于咽鼓管圆枕后上方(*咽鼓管圆枕后方与咽后壁之间)的凹陷称咽隐窝,为鼻咽癌的好发部位。其上部紧邻破裂孔,癌细胞可以扩散至颅内。9.咽淋巴环: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的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Waldeyer淋巴环),主要由咽扁桃体(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内环。内环淋巴结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又互相交通,自成一环,成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10.食管的分布及狭窄部:(食道全长有三个生理性狭窄,第一个狭窄位于咽与食道相续处,距中切牙15cm处,第二个狭窄位于食道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约25cm处,第三个狭窄位于食道穿过膈的食道裂孔处,距中切牙约40cm处。)11.胃的形态、分布、位置及特点:(胃的形态:胃有上下两口、前后两壁、大小两弯。上口为入口叫愤门,与食道相接;下口为出口叫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胃前臂朝向前上方;胃后壁朝向后下方。胃的右下缘为凹缘,称为胃小弯,该弯的最低点弯曲成角状,称角切迹;胃的左下缘为凸缘,称为胃大弯。胃的分部:胃可分为四部分。靠近愤门的部分叫愤门部;愤门平面以上,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称为胃底;胃的中间大部称为胃体;在角切迹至幽门之间的部分称为幽门部。幽门部紧跟幽门而呈管状的部分称为幽门管;幽门管向左至角切迹之间稍膨大的部分,称为幽门窦。胃小弯和幽门部是溃疡的好发部位。胃的位置:胃在中等充盈时,其大部位于左季肋区,小部位于腹上区。愤门位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位于第1腰椎右侧。当胃特别充盈时,胃大弯可降至脐一下。胃前壁的右侧贴于肝左叶下面;左侧则被膈和左肋弓所掩盖;剑突下,胃部分直接与腹前壁相贴,该处是胃的触诊部位。胃后壁与左肾、左肾上腺及胰相邻。胃底与膈、脾相贴,胃大弯的后下方有横结肠横过。)12.十二指肠的形态、分布、位置及特点: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位置最深且最为固定的小肠段.胰管与胆总管均开口于十二指肠。十二指肠上部长约5cm,起自胃的幽门,走向右后方。至胆囊颈的后下方,急转成为降部,转折处为十二指肠上曲。十二指肠上部近幽门约2.5cm一段肠管,壁较薄,粘膜面较光滑,没有或甚少环状襞,此段称十二制肠球duodenalbulb,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但是十二指肠溃疡,在临床统计学上,不会转变为癌症。十二指肠降部是十二指肠的第2部,长约7—5cm,由十二指肠上曲沿右肾内侧缘下降,至第3腰椎水平,弯向左侧,转折处为十二指肠下曲。降部左侧紧贴胰头,此部的粘膜有许多坏状襞,其后内侧壁有胆总管沿其外面下行,致使粘膜呈略凸向肠腔的纵行隆起,称十二指肠纵襞。纵襞的下端为圆形隆起,称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胆总管和胰管在此处,组成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附近有一壶瓣,可以关闭胆总管或胰管,引起相应疾病。大乳头稍上方,有时可见十二指肠小乳头,这是副胰管的开口之处。十二指肠水平部又称下部,长约10cm,自十二指肠下曲起始,向左横行至第3腰椎左侧续于升部。肠系膜上动脉与肠系膜上静脉紧贴此部前面下行。肠系膜上动脉夹持的部分的胰腺组织,称钩突。此处若病变,早期中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可表现为阻塞性黄疸,危及生命。肠系膜上动脉可以压迫水平部,引起肠梗阻。十二指肠升部长约2—3cm,自第3腰椎左侧向上,到达第2腰椎左侧急转向前下方,形成十二指肠空肠曲,移行为空肠。十二指肠空肠曲由十二指肠悬肌连于膈右脚。此肌上部连于膈脚的部分为横纹肌,下部附着于十二指肠空肠曲的部分为平滑肌,并有结缔组织介入。十二指肠悬肌(又称Treitz韧带)是一个重要标志,手术时用以确定空肠的起点。13.空、回肠的异同:空肠始于十二指肠空肠曲,占空回肠全长的2/5,占据腹腔的左上部;回肠占空回肠全长远侧3/5,在右髂窝续盲肠。回肠位于腹腔右下部,部分位于盆腔内。空肠与回肠均由肠系膜连于腹后壁,其活动度较大。空肠与回肠的粘膜形成许多坏状襞,襞上有大量小肠绒毛,因而极大地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环状嬖在空肠上1/3段,最密最高,向下逐渐减少变小,到回肠下部几乎消失。粘睡层内含有淋巴滤泡,分孤立淋巴滤泡与集合淋巴滤泡两类,前者分散于空肠与回肠粘膜内,后者多见于回肠下部,有20~30个,呈梭形,其长轴与小肠长轴一致,常位于回肠的对系膜缘。肠伤寒的病变发生在集合淋巴滤泡,可并发肠穿孔或肠出血。空肠与回肠在腹腔内迂曲盘旋形成肠样。空、回肠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但外观上,空肠管径较租,管壁较厚,血管较多,颜色较红;而回肠管径较细,管壁较薄,血管较少,颜色较浅。此外,肠系膜的厚度从上到下逐渐变厚,脂肪含量越来越多。空、回肠肠系膜内血管的分布也有区别,空肠的直血管较回肠长,回肠的动脉弓的级数多(可达4级或5级弓),而空肠的动脉弓级数少。14.Meckel憩室:Meckel憩室是回肠末端先天发育过程肠卵黄管部分未闭合所遗留的囊袋状物,因其粘膜层常含有异位的胃粘膜、胰腺组织等,所以憩室自身可发生消化性炎症和溃疡,以致在X线钡餐检查中憩室不易被钡剂充盈而误诊。好发于距离回盲部1米以内的回肠。15.大肠的分布、特征:大肠起自右髂窝处的回肠末端,止于肛门。分盲肠、结肠、直肠、肛管四部分。功能是吸收水分,分泌黏液,使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具有三种特征结构:①肠的表面有三条纵行的结肠带,由纵行肌增厚而成;②由于结肠带较肠管短,因而使肠管形成许多由横沟隔开的囊状突出,称结肠袋;③结肠带附近有许多脂肪突起,称肠脂垂。这是区分大肠和小肠的标志。16.阑尾及回盲瓣的结构:阑尾在腹腔内的位置决定于盲肠的位置,附于其后内侧壁,随盲肠位置而变异,通常位于右下腹。其基底部位置一般固定于盲肠三条结肠带的汇合处。在回盲口,由回肠末端突入盲肠而形成的上、下两个半月形的瓣称回盲肠,有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流入大肠和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到回肠的作用。17.Mcburney点:(麦氏点: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急性阑尾炎时,此点可有压痛。18.肛直肠环:为外科学肛管,即直肠穿过盆膈后至肛门缘的一段肠管,以齿状线为界分为上、下两部长约3-4cm。构成:由肛管内括约肌、直肠壁纵肌的下部、肛管外括约肌的深部和邻近的部分肛提肌(耻骨直肠肌)纤维共同组成的肌环,绕过肛管和直肠分界处,在直肠指检时可清楚扪到。功能:此环是括约肛管的重要结构,肛管为肛管内、外括约肌所环绕,平时呈环状收缩封闭肛门。如手术时不慎完全切断,可引起大便失禁。19.肝的形态、位置:人的肝脏位于腹腔,大部分在腹腔的右上部,小部分在左上部,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腺体器官,一般重约1200~1600g,约占成人体重的1/50,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胎儿和新生儿的肝脏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肝脏形态呈一不规则楔形,右侧钝厚而左侧偏窄,一般左右径(长)约25cm,前后径(宽)约15cm,上下径(厚)约6cm。上面突起浑圆,与膈肌接触,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和结肠相邻。肝上界与膈肌的位置一致,约在右侧第五肋间,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一般不超过3cm,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20.第一肝门(肝门):为肝脏面的横沟,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门静脉以及神经和淋巴管由此出入。PS:由肝腺泡边缘肝小静脉(即中央静脉)汇合成较大的肝静脉分支,最后汇合成的肝静脉主干,进入下腔静脉,称第二肝门。肝的后面肝短静脉有至少3~4条,多至7~8条小静脉注入下腔静脉,称第三肝门。21.肝周围韧带:(肝原韧带:后面有一条由静脉导管闭锁形成的韧带,在胚胎时期是连接脐静脉与下腔静脉的导管。)(肝镰状韧带:此韧带是由二层腹膜形成的皱壁,呈矢状位,自脐延伸至肝上面,其游离缘内有脐至肝门的脐静脉索,它相当于左、右肝的分界。在肝镰状韧带的游离缘中还包裹有肝圆韧带,此韧带由胎儿时期脐静脉闭锁而成,从左纵沟的前部一直延伸连至脐;左纵沟的后部容纳静脉韧带,它是胎儿时期静脉导管的遗迹。临床可利用肝圆韧带从脐至肝的胚胎遗迹作为肝内血管造影和注射药物入肝的途径。)(肝冠状韧带:此韧带由前、后两层腹膜而成;前层由裸区前上缘,反折膈下面的腹膜;后层则自肝下面向后至肝裸区下缘,然后反折至膈下面的腹膜。后层的一部分由肝至右肾上腺前面称之为肝肾韧带。肝冠状韧带一般分为左、右两部,位于肝右叶者为右肝冠状韧带,位于肝左叶者为左肝冠状韧带。)(肝三角韧带:此韧带左右各一,实为左、右冠状韧带向两侧的直接延续。左三角带由肝左叶的后面至膈的下面,直至肝左缘附近。右三角韧带由肝右叶的后部至膈下面,达肝右缘附近。)(肝胃韧带:薄而柔软,实质是腹膜在肝门与胃小弯之间的部分。上部经胃小弯附着于静脉导管窝底,此韧带内有胃左、右动脉,胃冠状静脉,幽门静脉,胃神经丛及其分支,胃上淋巴结及淋巴管等。)(肝十二指肠韧带:实为肝胃韧带在肝门与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部分。右缘游离,构成网膜孔的前缘,其中含有动脉、门静脉、胆总管、少数淋巴结、淋巴管及神经丛等。)22.肝蒂及肝的分叶与分段:(肝蒂:出入肝门的结构,即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管等被结缔组织包绕,称肝蒂。又称肝十二指肠韧带。)肝脏的表面有一薄层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被膜深入肝内形成网状支架,将肝实质分隔为许多具有相似形态和相同功能的基本单位,称为肝小叶23.肝外胆道:由胆囊道、肝总管和肝脏面围城的三角。胆囊动脉一般行于此三角内。24.胆囊的位置、分部及结构特点:胆囊,是位于右方肋骨下肝脏后方的梨形囊袋构造,有浓缩和储存胆汁之用。胆囊分底、体、颈、管四部,颈部连胆囊管。胆囊粘膜上皮由高柱状上皮细胞衬里,粘膜有许多皱襞,皱襞间有粘膜上皮深入至固有膜甚至肌层内,形成许多窦状的凹陷,称Aschoff窦,在该处易发生炎症或形成结石;固有层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肌层和浆膜层之间有一层较厚的结缔组织,内含丰富的淋巴管、小血管和内在神经丛。胆囊管的层次与胆囊壁相同,但有以下两个特点:①胆囊管近胆囊颈的一端,粘膜呈螺旋瓣样皱襞,而近胆总管的一段则内壁平滑。②胆囊管的肌纤维构
本文标题:系解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024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