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中国古代史民族关系基础知识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其表现
用心爱心专心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其表现历史上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以战或和的形态表现出来。有战有和,以和为主是其显著特点。其主要表现是民族关系的战争与和平一、中国古代的民族战争中国古代的民族战争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一是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的战争。战争性质主要内容具体事例民族掠夺战争这是把掠夺其他民族的财富作为民族交往的经常方式和财富积累的重要手段,主要表现为游牧民族对中原农业民族的掠夺匈奴与秦汉之间、突厥与唐朝之间、契丹、女真、党项与宋朝之间、蒙古与宋朝、明朝之间等都发生过这样的战争民族征服战争这是一个民族政权为征服其他民族政权进行的战争,其结果是被征服民族政权的丧失,而不是民族的灭亡金灭辽、金灭北宋、蒙古灭西夏、元朝灭南宋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这是中央政权巩固统一、反对分裂的战争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回部贵族的叛乱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金反对辽、蒙古反对金、后金反对明朝的战争国内民族抵御外国民族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国内民族抵御外国民族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清政府对沙俄侵略者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在学习中应注意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之间的战争,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冲突,不是国与国之间的问题,不具有侵略与反侵略的性质。但是战争有是非之分,即它有正义性和非正义性、进步性和反动性之分,区分的根本标准在于战争是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此外,还应注意有些民族之间的战争性质是按照阶段的不同有变化的。例如金国建立以后,对辽的战争,就带有反抗民族压迫的性质;但是,当辽一再被金所打败,已经不可能对金实行民族压迫的时候,金仍然对辽继续发动进攻,这时的战争性质就属于非正义的民族掠夺战争。历史上的蒙古对金的战争、后金对明朝的战争都属于这一类情况二、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之间的和平交往在中国古代用和平方式进行交往,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改善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因而成为中国历史上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形式。交往形式具体事例和亲汉唐王朝和游牧民族君主的和亲在历史上影响很大:①西汉初年,由于国力贫困,为改善与匈奴的关系,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西汉中期以后,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为密切汉匈关系,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作为公主,远嫁呼韩邪单于。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汉匈双方和睦相处。②在唐朝,从唐肃宗时期开始,几次同回纥可汗和亲;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时带去了大批精美的手工艺品和多种生产技术、医药书籍,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唐蕃自此结为姻亲;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会盟议和民族政权双方以缔结和约的办法来约束双方的行动。在历史上主要有:①9世纪,吐蕃与唐朝会盟,盟约里说:“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史称为“长庆会盟”②1005年初,宋辽签订了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辽撤兵;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各守边界。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对峙局面形成。在一个世纪中,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宋辽边境用心爱心专心安定,双方贸易兴贸,使者往来不断,加强了汉族与契丹族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③1044年,夏宋双方订立和议:元昊取消帝号,北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夏“岁币”;重开展边境贸易。从此以后,宋夏之间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④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议,规定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以北的土地归金朝统治;南宋皇帝向金称臣;每年向输纳“岁币”,当时,宋高宗的年号为绍兴,史称为“绍兴和议”。绍兴和议使南宋与金对峙的局面确定下来。后来宋金之间又进行了几次战争,但金始终不能灭亡南宋,双方政治、军事力量基本上处于均衡状态。经济文化交流①汉朝与匈奴的交往:西汉前期,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并与之进行贸易往来;昭君出塞以后,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双方和睦相处;东汉时期,南匈奴与汉人杂居,人口增殖②汉朝与西域的交往: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胡瓜、胡麻、胡桃等陆续移植内地,西域的良马、骆驼以及各种奇禽异兽、皮毛制品,源源东来;中原大量的丝织品纥金属工具向西输送,铸铁技术和井渠法也传到西域③唐朝时期与各少数民族的交往:回纥人到中原经商的不少,随着经济发展,一部分贵族开始建筑宫室、城邑,逐步定居下来渤海与唐朝贸易频繁,向唐朝进贡的“鱼牙绸”、“朝霞绸”,相当精美。唐朝在登州设立渤海馆,专门接待渤海使者和商人汉族工匠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促使当地的丝织业发展起来,已经赶上蜀地的水平唐蕃和亲以后,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方面书籍,大大有利于吐蕃的经济文化发展唐朝末年,随着大批汉族农民来到契丹族生活地区,契丹人逐渐学会了种植庄稼、织布、建造城郭房屋,部分契丹人开始过上农耕生活④两宋时期与各少数民族的交往:通过互市和榷场的形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⑤明朝时期与蒙古族的交往:鞑靼俺答汗与明互市,修建呼和浩特城⑥清朝与各少数民族的交往: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边疆得到进一步开发册封①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②唐玄宗时期,册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③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④清朝入关以后,顺治皇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皇帝赐予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通贡指贡品赏赐。如靺鞨族对唐朝的纳贡;宋朝给辽、西夏、金的岁币设置管辖机构①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保护商旅往来,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②唐太宗征服高昌以后,设置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武则天时,又设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后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③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任命其首领为都督④元朝时期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⑤雍正时期,清朝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⑥明清时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注意:怎样评价辽宋、夏宋、金宋之间的三次和议?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即辽宋于1005年的澶渊之盟、夏宋于1044年的和议,金、南宋于1141年的绍兴和议。这三次和议基本是宋朝统治者以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的产物,是两宋软弱的表现,对两宋来说多用心爱心专心是屈辱性,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也加剧了两宋的统治危机。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第一,结束了辽宋、夏宋、金宋之间的战争局面,使双方处于长期的和平稳定状态。从民族关系来看,各民族间的和平共处是主要的。第二,为各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可见,民族间的和与战不但要从民族双方的利害得失衡量,更要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立场上来评判,看是否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三、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三种发展模式1、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基本上会出现混战的局面。在混战中,各民族相互融合。代表:十六国时期民族政权间的混战。2、发展强大的边疆民族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导致各民族政权间相互并立,割据分裂。但在割据中有不少交往,有统一的愿望、因素和趋势。代表:辽、宋、夏、金的并立相持局面。3、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呈现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状况。代表:隋、唐、元、明、清时期的民族交往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更大发展。四、对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1、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和民族融合。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发展,共同反抗压迫。尽管各民族间也有掠夺,迁移,战争,议和,但战争是短暂的,友好则是长期的,这是民族关系的主流。2、正确看待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隔阂。民族隔阂主要指民族间的矛盾、斗争和战争。它只是民族关系中的次要部分。由于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民族间的矛盾、斗争和战争从根本上说都是各民族的统治者所挑起的,从这个角度看,民族矛盾说到底是阶级矛盾。相关附属专题: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民族融合是指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及生活习惯联系的结果。它也是中国历史上一种进步和经常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民族融合的趋势往往有助于推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一、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1、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主要途径(1)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有利于民族融合(2)统治政权的有关政策,加速了民族融合(3)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和好相处,推进了民族融合(4)各民族人民共同的反压迫剥削的斗争,发展了民族融合(5)民族之间杂居通婚,巩固了民族融合(6)民族之间的战争和分裂时期的人口迁移,加速了民族融合总之,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物质文化交流是促进民族融合的主要因素2、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主要表现(1)春秋战国时期,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和华夏族逐步融合(2)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内迁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四百年左右的通婚杂居,相互学习,生产互补,到北朝末年,胡汉差异逐渐消失,实现了民族大融合,出现了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第一个高峰(3)隋唐时期,汉族与边疆各族的交往空前频繁(4)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周边各族迅速封建化。元朝时期汉族人用心爱心专心民大量迁居到边疆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加强了民族融合;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融合,在元朝时已被视为“汉人”;唐朝以来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区定居,元朝时期更有大量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5)明清时期,我国境内生活着五十多个民族,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3、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特点:①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②友好交往是主流,中心是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③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④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国家统一,国家统一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它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⑤落后民族在政府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⑥各民族的特点、优点不断充实着中华民族4、民族融合的实质:民族融合之实质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民族融合实质上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民族融合实质上是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的扩展;从经济形态的角度看,民族融合的实质是游牧向农耕的转化;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看,民族融合实质上是少数民族的汉化5、封建社会民族融合的两次高潮及其比较。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看,第一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相互战争,西晋时期五族内迁,十六国的混战,东晋南朝各族人民开发江南,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及孝文帝改革,都是这次民族融合的促成因素。这次民族融合的高潮是在南北朝时期;第二次是在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五代时期的社会混战和战争,辽宋夏金各政权之间的战与和以及元朝的统一都是这次民族融合的促成因素。这次民族融合高潮的顶点是在元朝第二次民族融合的高潮与第一次相比,有以下特点:(1)范围广。第一次民族融合的高潮仅局限于北方黄河流域;第二次民族融合发生于大江南北,在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高潮(2)程度深。第一次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仅局限于各族人民的相互学习和少数民族的汉化;第二次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3)规模大。北魏时期,民族融合的高潮仅局限于北方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元朝的民族融合不仅有中华民族之间的融合,也出现了外来民族与中华民族的融合(4)影响深远。南北朝时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史民族关系基础知识专题(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其表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061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