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电子设计/PCB > 简论鲁迅乡土小说的特点
简论鲁迅乡土小说的特点摘要:鲁迅是第一个提出“乡土文学”概念的人,他作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流派的开山始祖,成就是无人能比的。其乡土小说的总体特征是:第一,注重对地方民俗风物的描写体现了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第二,还注重对人物性格和环境的描写,用笔展示了农村或小城镇生活的真实面貌;第三,冷静、现实、客观的叙事风格,注重写实。关键词:乡土小说写实农村民俗风物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文坛上大兴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之风。当时的农村处在旧中国最悲惨的境况下,又因为这些作者远离故土,所以,这些小说大都隐现着乡愁,并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写出了各地独特的风土人情。这种突出的文学现象形成了被文学史家称作“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第一个流派——乡土文学流派”,而鲁迅则是这个流派的开山始祖。一、对地方民俗风物的描写在鲁迅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故乡》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不少的地方都介绍了农村的民俗。比如说:“但我们终于谈到搬家的事……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走了。”这里提到他们要会本家拜望的事,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那时候还有分本家和旁支家族的习俗。又如:“那一年,我家是大祭祀的值年。这祭祀,说是三十年才能轮到一回…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可以看得出来,那时候的农村还是很看重祭祀这个活动的。活动很隆重也很慎重,三十年才一次。而现在,基本上农村已经没有大型的祭祀类活动流传下来了。再如:给做工的分三种,长工、短工和忙月。这是根据当时雇工的工作时间长短而分出来的三种类型的雇工,我们现如今有些地方还有这种叫法,看来流传甚久。文中还有提到的给孩子起名字与阴阳五行有什么关系——闰土;家乡的乌篷船等,就不一一细说了。在这篇文中,鲁迅忠实的描绘了乡土的民俗,只是把真实的写出来不带着炫耀或批驳的感情色彩。二、对人物和环境的描写在《故乡》中,一开头就写到“时候既然是深……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山村,没有一些活气。”这里是对那时天气和环境的描写,光是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就能想象得出是怎样的一片荒凉景象,让人的心里头也不由自主的感到凄凉起来,又说也许是因为“我”本没什么好心绪所以觉得悲凉。这正是作者通过描写环境来渲染气氛。在写人物的时候,闰土和杨二嫂是两个重点人物。笔下的闰土是冷漠的在我看来,被时间和磨难磨掉了他身上的“人味”。在见到了二十年后才重逢的“我”,居然没有一点激情和兴奋,只是像一尊木偶一样:“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如果闰土是惧于与“我”的身份等级之别而表现出来的害怕、畏缩而无话可说,也许这是一种解释。可对于儿时曾玩的那么要好的伙伴,在久别重逢之后怎么反映会如此平淡呢?难道闰土真的忘记了吗?如果是这样,闰土怎么还清醒地叫出一声让“我”感到极其陌生的“老爷!„„”?这难道不是闰土的冷漠、愚昧、无聊么?也正是这种冷漠,让“我”感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壁了。我也说不出话来。”在这里,“我”的情感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那样是“悲凉”的,这种“悲凉”少不了来自闰土的冷漠。而在写杨二嫂的时候,又让我们看到了那种人性的贪婪、冷漠、势利。冷漠在于见到“我”之后表现出来的忽冷忽热的态度。听说“我”回乡了,以为发了财,便跑来捞便宜,一句“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好像她和我有多亲近的模样。现在“我”条件好了天经地义的要有福同享,而对“我”进行一联串的“轰炸”。“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迅哥儿,你阔……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最终使“我”“闭了口,默默地站着。”杨二嫂对“我”的冷漠是有区别的。当以为“我”阔了便要捞好处,得知“我”实际没好处可捞时,便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来挖苦,不但如此,走时还要“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杨二嫂的冷漠与她的势利、爱贪小便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闰土与杨二嫂的不同也许就表现在闰土少了杨二嫂那样的势利,可却多了杨二嫂一分愚昧与无聊。三、写实的叙事风格这两处地方也是用写实的手法即对细节进行描写:闰土见“我”时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和杨二嫂与“我”的对话,还有她临走时带走“我“母亲的一副手套这些细节,展示出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下层农村民众的真实心理、真实语言的反映。因深受压迫、剥削和利益的引诱,从而变得冷漠、麻木不仁又自私、势利的人性劣根。鲁迅正是在这真实自然的基础上加以提炼,才使小说具备了撼动人心的社会内涵。并非凭想象,而是发现并捕捉到了自然中最典型的真实,来揭示出本质的真实。
本文标题:简论鲁迅乡土小说的特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076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