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4节城市发展方向的分析.
第四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第四节城市发展方向分析在城市人口规模以及城市用地规模确定之后,城市规划必须对城市用地的整体发展方向或称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做出分析和判断,应对城市用地的扩展或改造,适应城市人口的变化。城市用地发展类型:外延扩展;更新改造影响城市用地发展的因素:①自然条件②人工环境③城市建设现状与城市形态结构④规划及政策性因素⑤其他因素实例:济南市城市空间发展方向1.不宜向南发展南部山区是重点生态保护区,城市水源补给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不恰当的建设活动将对地下水的补给和净化造成影响,而一旦遭受破坏,恢复起来将十分困难。南部山区属泰山山脉,地势较高,是济南市的绿色屏障,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为风景旅游区和城市森林公园建设保护的重点区域,不允许城市建设占用。南部山区地势较高,城市建设需要较大规模的工程技术措施处理,代价高昂。2.北部门槛现阶段无法也无必要逾越黄河在济南地段已变为“悬河”,泺口大坝顶由解放初期海拔31.83米,已提高到37.63米,较城区(工人新村)地面高出14.1米。汛期洪水居高临下,严重威胁济南安全。黄河滩区,即黄河大堤与河床之间的狭长地带,受黄河汛期浸滩、泥沙冲刷的影响,工程地质条件差,且要确保黄河行洪安全,是绝对不允许建设的城市防洪设施用地。3.西部开发,占据天时、地利(1)京沪高速铁路选线方案京沪高速铁路将大大改变目前济南主要通过胶济通道向东内向性联系为主的格局,强化它与南北全国性中心城市北京、上海的联系,为济南逐渐发展成为跨省域的经济中心创造良好的契机和强有利的支持,并将引导济南市走向更为开放和繁荣的局面。同时,济南与其它城市的引力度也可能因此发生变化,例如原来济南联系紧密的本省城市青岛对济南的吸引力,会由于京沪两地对济南的吸引而减弱,相反由此可能增加济南对青岛的引力。随着高速铁路的建设,城市西部将成为济南市新的门户,成为济南展现其风采的窗口,选择这一区域作为城市新区应是上策。(2)张庄军用机场的搬迁为西部新区建设提供了完整和相对廉价的用地由于军用机场周围长期受净空的影响,基本没有建设,在二环路以西、高速公路以东、小清河以南、经十路以北有可完整使用的土地约22平方公里左右。且绝大部分是耕地,拆迁量极小,土地价格也相对低廉。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另外,在经十路以南,还有约18平方公里的完整用地,可共同作为新区开发使用。(3)行政区划的扩大为城市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2001年6月,长清撤县设区,市区向西发展的又一门槛被突破。长清发展基础良好,用地充足。长清位于主城西南22公里左右,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有220国道、济荷高速公路以及远期的城市轻轨作为联系东部城区的主要通道,交通便捷,城镇发展基础良好,用地条件好,城市向此方向发展的空间很大。(5)西部地区用地条件①西部以京福高速为界,以东地区属山前冲击平原区,避开了泉水直接补给区,为适宜建设地段。其中又分为三部分:北部美里湖附近地势低洼,是小清河的滞洪区,不适于城市建设;中部地质条件良好,但过去一直受西郊军用机场净空的限制,开发强度被限定,随着张家庄军用机场的搬迁,这一区域的发展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变,是未来西部建设的主要地段;南部(腊山以南)为岩溶水中等富水区,该地区的开发建设也应适当予以控制,开发强度不宜过大。②京福高速公路以西为玉符河冲积扇地区,其上部地层为粗砂类砾石含水层,下部裂隙较大,为岩溶水富集的奥陶系灰岩,这两部分地层之间无良好的隔水层,土层的孔隙水与岩溶水相互补充,形成分布广泛的西郊面状富水区。该地区是济南市地下水的重要补给区,为重点生态保护地段,绝对不能开发建设、不能造成任何污染的地段。③城市再向西南跨越,到长清县城附近,用地自然条件良好,在保护城市地下水补给水源的前提下,可有限地作为城市的发展用地。4.东部是现状及未来的城市产业带东区是济南市现状以及未来主要的产业发展区。工业区是历史上形成的,是胶济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贤文组团以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王舍人组团已形成以冶金、石化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目前,东区已形成较完善的骨架。但近年来产业的无序发展已造成用地布局的凌乱,存在土地供应及整合、环境污染与治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现状面貌一时难以改造。无法很好的胜任代表城市现代化新面貌的责任。东部地区用地开阔,地形从山前冲积平原一直过渡到黄河冲积平原,有利于开发建设,但东部的白泉—武家泉域一带属局部富水区域,可保证东部地区部分供水。遥墙机场位于城区东北部综合以上因素,济南城市新区应选择在城区西部,二环路以西、京福高速公路以东地区,经十路南北两片,其中北片为新区主要发展用地。济宁市用地条件评价与用地发展方向选择一、城市空间发展限制因素分析1、压煤2、地形3、水源保护4、交通因素二、用地发展方向选择1、城区北部,三二七国道与济梁公路之间优势:①地势较高,海拔在38-42米之间;②交通条件较好,距日东高速出入口较近。劣势:①压煤面积大,达到13916公顷;区内采煤塌陷区达847.6公顷;②村庄较为密集,压煤区内共有村庄87个,占地1184公顷;③需跨铁路专用线发展,近期需跨越老327国道;④为城市水源地所在地区。煤田(个)压煤面积(公顷)压煤区村庄(个)压煤区村庄面积(公顷)塌陷区面积(公顷)东部7783062813331.2南部2695137550588.4西部334461317455.6北部513916871184847.6规划区煤田及压煤村庄分布表结论:远期宜控制发展,可结合压煤区内村庄改造进行组团式开发,紧凑布局,安置村庄改造。2、城区西部,济梁公路与一零五国道之间优势:①该地区水系密集,京杭运河由此穿过,济梁公路、一零五国道、西环路、南环路在此交汇,水陆交通条件较好;②距电厂、污水处理厂等大型基础设施较近;③运河沿岸风景优美,极具开发价值。劣势:①需跨京杭运河和国道发展;②背离城市发展主方向,发展动力不足。结论:利用交通、用地优势,结合京杭运河开发,结合镇驻地建设,适度发展仓储物流、旅游等特色产业。3、城区南部,一零五国道与济邹公路之间优势:①水网密集,生态环境较好;②用地开阔,村庄较少。劣势:①塌陷区较多,达到588.4公顷,压煤面积达6951公顷;②交通条件一般,缺少干线依托;③几处化工厂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④地势较低,海拔高度多在33-35米之间。结论:结合北湖风景区开发,适度发展文化娱乐、旅游度假、高档居住等产业。4、城区东部,济邹公路与三二七国道之间优势:①用地较好,地势平坦,可开发用地较为集中;②交通条件较好,与都市区内兖州、邹城、曲阜联系便捷;③现状基础好,高新技术开发区、任城工业园等开发建设形成一定规模,基础设施与现状衔接较好。劣势:①村庄较多,搬迁费用较高;②受铁路、国道、河流的分割,用地布局不完整。结论:未来济宁城市发展的主方向,需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对外交通的关系。5、总结论:向东为主,北部控制,西部改造优化,南部适当发展。
本文标题:第4节城市发展方向的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00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