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7课,《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18C)•中文的“启蒙”一词,源于对西语“enlightenment”的翻译,其原始意义为“点亮”。启蒙就是要通过点亮来破除迷信和偏见的意识,怀疑或反对教会的权威和封建制度,强调人要有独立自主的精神状态,用“理性”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理性与神性相对立,强调人的思考和判断,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然权利。启蒙运动的核心:追求: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引导人们思考什么?怎样思考?理性思考,科学思维方法人的权利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启蒙运动的背景1.原因: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自然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自信经济:阶级:科学: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2.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兴起:英国高潮:法国扩展:德国及欧洲其它地区在17、18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例如牛顿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一下子揭开了宇宙的面纱,把它的秘密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由此类推,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到18世纪上半期,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开始用科学方法取代宗教信仰作为理解世界的途径,也使人们逐渐摆脱了对宗教和神学的迷信。•17世纪以来,对国王和教会的权威形成最大挑战的是•A文艺复兴的扩展•B宗教改革的扩展•C自然科学的发展•D启蒙运动的兴起C兴起:英国17世纪②代表人物和主张:①原因:英国资本主义最发达,英国较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科学革命和宗教改革的影响主张:①以社会契约论代替君权神授说,国家是人们订立契约所形成的,当君主可以履行契约保证人民安全的职责时,人民应该对君主完全忠诚。当君主无法再履行职责时,臣民就可以解除对他的任何义务,并转向服从于一个新的君主。②主张绝对君权,只有绝对王权才能保护人民③无神论者,但主张利用宗教来维护社会秩序霍布斯(1588-1679)《利维坦》→①一方面反对封建统治,适应了英国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建立政权的要求;②另一方面要求人民服从君主,服从社会秩序,体现了资产阶级巩固统治的需求。主张:A天赋人权(生存权、自由权、财产权)B主权在民,若政府侵犯人权,人民有权起来推翻它。C分权学说(立法权由议会掌握,行政权和对外权由君主掌握,立法权高于行政权,以防君主专制)D赞成君主立宪制洛克(1632--1704)→①为光荣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天赋人权、人民有革命权、君主立宪)②影响着法国启蒙思想家及各国的反封建斗争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三权分立B.主权在民C.民主共和D.君主立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清教徒的号召下进行的。•英国启蒙思想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高潮:18世纪,法国经济(根本原因):政治: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法国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僧侣、贵族)的矛盾尖锐,法国封建制度出现危机其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提供实践经验启蒙泰斗和领袖姓名:伏尔泰生卒年:1694-1778著作:《哲学通信》《哲学词典》《路易十四时代》等不过伏尔泰并不反对宗教,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认为要统治人民,宗教是不可缺少的。他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请思考:从以上材料中你可以看出伏尔泰的什么思想观点?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人类理性的敌人,历史前进的障碍,“罪恶的根源”。——据《哲学书简》反对天主教会权威;但要保留宗教,是一个自然神论者原因:宗教可以维系人心,稳定社会秩序→体现资产阶级两面性:既有革命的一面,又反对彻底的社会革命如当你睡觉到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还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你不会在半夜三更……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堡,或流放沙漠;当你若有所思,你有权发表你的一切想法;当你被人控告,或写了闯祸的文章,只能依照法律来裁判等等。——伏尔泰《哲学通信》材料反映伏尔泰主张哪些方面的自由?财产、人身、思想(言论)、出版等自由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剌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伏尔泰语录》提倡天赋人权、平等、自由、科学、开明君主制在这个国度(“黄金国”)里,人们自由自在,丰衣足食,既不会遭受迫害,又无牢狱之虞;这里有高耸入云的现代化建筑,也有摆满数学和物理实验仪器的科学馆。国王英明有为,民众和睦相处。从材料中可以解读出伏尔泰哪些主要思想?以下便是英国法制所达到的地步:给予每个人以天赋的权利,差不多在(其他)所有的君主政府里,他们这些权利是被剥夺的。伏尔泰主张:书上四点伏尔泰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雨果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被誉为“思想之王”、“欧洲的良心”。姓名:孟德斯鸠生卒年:1689-1755著作:《波斯人的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等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但同时又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孟德斯鸠从以上材料中你可以看出孟德斯鸠如何理解自由的?“国家的目的在于保护政治自由,而自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做任何事情的权利。”——《罗马盛衰原因论》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盂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归纳材料所体现的思想?原则:权力间的制约和平衡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担心,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加以执行。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同样也不复存在。因为如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法官就同时为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成为压迫者。——《论法的精神》思考:他主张建立一个怎样的政府才能使公民享有政治自由?他的这个主张矛头直指谁?三权分立的政府;专制君主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倡导者平衡与制约司法权行政权立法权目的:防止君主专制确保公民政治自由原则:权力间的制约和平衡实践:美国《1787年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孟德斯鸠的主张:书意义: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A.孟德斯鸠B.狄德罗C.洛克D.伏尔泰姓名:卢梭生卒年:1712-1778著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尔》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卢梭的哪些思想?“人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立法权应属于人民,人民有能力建立起体现公共利益的法律。……重返主权在民,而国王仅仅是人民公仆的幸福时代。提倡自由平等,反对封建专制,主权在民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当统治者要撕毁契约时,人民有权推翻他。”----《社会契约论》思考:材料反映了思想家的什么观点?社会契约、人民主权“英国人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真正保障人民的自由与平等权利的,不是君主立宪制,而是人民直接拥有国家主权和立法权的民主共和制度。”——卢梭反对君主立宪制,主张民主共和制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卢梭的哪些思想?“据我的阐述,我们可以断言,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在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卢梭的哪些思想?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于财产的私有•1690年,洛克在《政府论》中提出,政府统治起源于遥远的古代,人们共同决定工作,建立国民社会,指定统治者来保护和提高他们的共同利益。个人将自己的政治权力交给他们的统治者,但保留个人生存、自由和财产的权利。任何侵犯这些权利的统治者都要被废黜。下列关于洛克主张的理解,错误的是•A否定了长久以来存在的“君权神授”观念•B宣扬了“人民主权”学说•C适应了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D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3.卢梭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反对君权神授社会契约论→论证了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于财产的私有→触及了私有制,但不主张废除私有制,说明其思想没有超越资产阶级意识范畴主张民主共和政体思想主张:地位:是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①伏尔泰、孟德斯鸠都极力赞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卢梭则反对君主制,主张建立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强调人民主权,人民有权推翻违反社会契约的君主,更激进更革命。②卢梭认为人类不平等根源是财产私有,当人们还在为建立资本主义社会而努力的时候,卢梭已经对这一制度提出了批评原因:阶级地位不同,卢梭出身于资产阶级中下阶层法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此事件实践了哪位启蒙大师的主张?“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定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激进民主主义者主权在民社会契约推翻暴君创立民主共和•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A君主立宪的观点B革命权利的观点•C社会契约的观点D天赋人权的观点百科全书派姓名:狄德罗国籍:法国生卒年:1713-1784著作:主编《百科全书》主要观点: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为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论体现的主张有•①个人自由②权利平等③联邦共和④主权在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扩展:德国??康德(1724—1804年)著作: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康德①②③④见书⑤主张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但反对暴力革命⑥平等只是法律上的平等,而不是经济上的平等⑦区分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妇女、仆人、农奴等),政治权利只属于那些拥有财产,不依赖他人的积极公民⑧以人为主体的哲学:认为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人是在影响事物,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思想主张:扩展:德意志及其他欧洲国家→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特点:1.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深化了理性主义:回答了什么是“启蒙”,强调人的理性判断,寻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2.政治主张具有保守性和民族性:一方面反对封建专制、诸侯割据、民族分裂,批评专制政体,向往和要求自由、平等、民主共和;另一方面,又不敢明确地提出和实践自己的主张和要求。认为唯一理想的“共和国”在现实的世界中是无法实现的,因而革命仅停留在思想上。主张建
本文标题:第7课,《启蒙运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23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