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第9章供应链绩效评价.
CUMT第9章供应链绩效评价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Contents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特点1供应链评价体系的构架2供应链企业激励机制3第一节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特点一、从单个企业角度进行绩效评价的特点单个企业绩效评价侧重于单个企业评价内部职能部门或者职工个人,其评价指标的特点为:数据来源于财务结果,时间上滞后主要评价企业职能部门工作完成的情况侧重于事后分析,不能对供应链业务流程进行实时的评价和分析二、供应链绩效评价一、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定义供应链绩效评价是指围绕供应链的目标,对供应链整体、各环节(尤其是核心企业运营状况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运营关系等)所进行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分析评价。评价供应链的绩效,是对整个供应链的整体运行绩效、供应链节点企业、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所做出的评价。因此,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是基于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二、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特点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能构恰当的反映供应链整体运营状况以及上下节点企业之间的运营关系。评价供应链运行绩效的指标,不仅要评价该节点企业的运营绩效,而且要考虑该节点企业的运营绩效对其他节点企业或整个供应链产生的影响。单个企业绩效评价主要是基于部门职能的绩效评价指标,而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是基于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顾客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顾客•价格•成本•效率•产量•库存水平•库存周转期•仓库面积基于职能的绩效评价指标示意图•周转期•准时交货•产品质量•周转期•交货可靠性•产品质量•周转期•订单完成情况基于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示意图三、供应链绩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内容比企业评价指标更为广泛,要能测评供应链的上游企业是否有能力及时满足下游企业或市场的需求。为了建立能有效评价供应链绩效的指标体系,应遵循如下原则:突出重点,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重点分析采用能够反映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要能反映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情况应尽可能采用实时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在衡量供应链绩效时,要采用能反映供应商、制造商及用户之间关系的绩效评价指标。四、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作用和内容1.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作用用于对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果进行评价,找出不足,进行纠正;用于对供应链上各个成员企业进行评价;用于对供应链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行评价起到对企业的激励作用,如核心企业对非核心企业的激励,供应商、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的相互激励。2.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内容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内容三个方面内部绩效度量外部绩效度量综合绩效度量对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协调状况进行评价,如客户满意度整体的绩效衡量,从客户满意度、时间、成本和资产方面展开对企业内部绩效进行评价,如成本、客户服务、生产率、良好的管理、质量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一般性统计指标客户服务生产与质量资产管理成本饱和率库存周转全部成本/单位成本脱销率人工费系统负担成本准时交货率生产指数废弃的成本进出货运输费补货订单破损率库存水平仓库成本周转时间退货数供货天数管理成本发运错误信用要求数净资产回报直接人工费订单准确率破损物价值投资回报退货成本第二节供应链评价体系的构架一、对供应链绩效的评估方法供应链总成本以及供应链反应时间现金到现金的周转时间在货架上的货物占库存货物的百分比评估方法供应链库存周转天数闲置时间1.现金到现金的周转时间现金到现金的周转是对公司现金使用效率的评估方法。现金到现金的周转时间是将花费在库存上的成本转化成销售收入所需的时间。现金到现金的周转时间=库存周转天数+未清应收账款天数-未清应付账款天数现金到现金周转时间是对企业内部过程的衡量,因为它包括市场营销部分,如客户定价和销售条款,还包括采购部分,如供应商定价和条款。它提供了一个公司在库存资产方面财务资源整合的真实情况。2.供应链库存数量传统的库存绩效衡量指标——周转率和库存数量——将重点集中在单个公司上。供应链库存数量关注各个环节的总库存,一般情况下定义为工厂、配送中心、批发商、零售商处全部成品库存数量。这种衡量方法中,库存进一步包括生产厂家和供应商所持有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半成品库存可以折算为成品,作为一部分记入全部供应链库存中。3.闲置时间闲置时间是另一个用来衡量供应链在资产管理方面绩效的指标。闲置时间等于供应链中库存闲置不用的天数与库存被有效利用或配置的天数的比率。4.在货架上货物占库存货物的百分比其原理是一个消费者不可能或不愿意选择和购买一个在商店货架上不容易得到的商品提高货架货物占库存货物的百分比可以是供应链中所有成员受益。5.供应链总成本供应链总成本是指供应链上所有公司成本的总和。成本减少的公司有责任分割一些给那些成本增加的公司以做补偿.这种运作整合的变革中,共享利益和共担风险的意愿是供应链管理的真正核心。6.供应链反应时间SCRT可以通过满足需要的时间来计算一个真实的SCRT衡量标准实际上是一个理论的近似值二、反映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1.产销率指标产销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已销售出去的产品与已生产的产品数量的比值。一定时间内已销售出去的产品数量(S)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P)产销率==1产销率指标有可分成三个具体的指标:a.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产销率;b.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产销量;c.供应链产销率。该指标反映整个供应链在一定时间内的经营状况、供应链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以及供应链库存水平和产品质量。2.平均产销绝对偏差指标平均产销绝对偏差=niiinSP1n: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个数Pi:第i个节点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数量Si:第i个节点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已生产的产品中销售出去的数量该指标反映在一定时间内供应链总体库存水平。其值越大,说明供应链库存量越大。3.产需率指标产需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节点企业已生产的产品数量与其下层节点企业对该产品的需求量的比值。具体分为如下2个指标:(1)供应链节点企业产需率一定时间内节点企业已生产的产品数量一定时间内下层节点企业对该产品的需求量供应链节点企业产需率=该指标反映上、下层节点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产需率越接近1,说明上、下层节点企业之间的供应关系协调,准时交货率高。(2)供应链核心企业产需率一定时间内核心企业已生产的产品数量一定时间内用户对该产品的需求量供应链核心企业产需率=该指标反映供应链整体生产能力和快速响应市场能力。若该指标数值大于或等于1,说明供应链整体生产能力较强,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若该指标小于1,则说明供应链生产能力不足,不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4.供应链产品出产周期或节拍指标当供应链节点企业生产的产品为单一品种时,供应链产品出厂周期是指产品的出产节拍;当供应链节点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较多时,供应链产品出产周期是指混流生产线上同一种产品的出产间隔。它可分为如下两个具体指标:(1)供应链节点企业零部件出产周期。该周期指标反映了节点企业库存水平以及对其上层节点企业需求的响应程度。(2)供应链核心企业产品出产周期。反映整个供应链在制品库存水平和成品库存水平,同时也反映了整个供应链对市场或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5.供应链总运营成本指标供应链总运营成本包括供应链通信成本、供应链库存费用及各节点企业外部运输总费用。6.供应链核心企业产品成本指标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产品成本是供应链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根据核心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确定出该产品的目标成本,进而确定原材料的目标成本。目标成本市场价格,才能产生利润。7.供应链产品质量标准供应链产品质量标准是指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生产的产品或零部件的质量。质量指标主要有合格率、废品率、退货率、破损率、破损物价值等指标。三、反映供应链上、下节点企业之间关系的绩效评价指标满意度是反映供应链上、下节点之间关系的绩效评价指标,即在一定时间内下层供应商i对其相邻上层供应商j的综合满意程度Cij。Cij=ej×供应商j准时交货率+fj×供应商j成本利润率+gj×供应商j产品质量合格率式中,ej、fj、gj为权数,且(ej+fj+gj)/3=1.准时交货率是指上层供应商在一定时间内准时交货的次数占其总交货次数的百分比;成本利润率是指单位产品净利润率占单位产品总成本的百分比;产品质量合格率是指质量合格的产品占产品总产量的百分比。第三节供应链企业激励机制一、建立供应链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性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在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许多经济合同又是在这种情形下签订的,所以难免产生风险。为了克服风险带来的危害,以合作和分担风险概念为中心的激励机制理论发展起来。制造商和供应商或制造商和经销商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转化为信息激励机制的设计问题。二、供应链企业激励机制的特点组织行为学中有专门讨论激励问题,委托代理理论也研究激励问题。这里将激励的概念和范围扩大到了整个供应链及其相关企业上。工作成绩=f(能力×动机)(组织行为学)激励就是委托人如何使代理人在从自身利益效用最大化出发时,自愿或不得不选择与委托人标准或目标一致的行动。(委托代理理论)供应链激励因其对象包括团体(供应链和企业)和个人(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两部分而将研究范围扩大为个人心理和团体心理。供应链激励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可激励对象包括供应链自身、成员企业、企业管理人员、一般员工。其中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激励属于企业激励机制的范畴,因此供应链激励主要专注于供应链环境下的成员企业。(1)需求未满足不平衡的内部情况(2)寻找和选择满足需要的对策(方法)(3)导向目标的行为和绩效(4)绩效评价(5)奖励和惩罚(6)重新考核和评价需要(7)满足供应链激励过程三、供应链协议供应链协议就是在一系列标准(供应链协议标准,简称SCP标准)支持下的拥有许多条目的文本(供应链协议文本,简称SCP文本),并将这些文本固化于一个网络系统(供应链协议网络体系,简称SCPnet)中。——供应链协议(SCP)供应链激励需要一个好的规则来评判好与坏,供应链协议充当了这一角色,为供应链绩效评价和激励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平台。供应链协议是根据供应链产品生产模式的特点,结合ISO9000、EDI、TCP/IP等多方面的知识,将供应链管理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使供应链系统能有效控制、良好运作、充分发挥功能。四、激励机制的内容从一般意义上讲,激励机制的内容包括激励的主体与客体、激励的目标和激励的手段。1.激励主体与客体激励主体是指激励者,激励客体是指被激励者,即激励对象。供应链中激励对象主要是指其成员企业,也包括每个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激励主体与客体主要有以下几对:(1)核心企业对成员企业的激励(2)制造商对供应商的激励(3)制造商对销售商的激励(4)供应链对成员企业的激励(5)成员企业对供应链的激励2.激励目标激励目标主要是通过某些激励手段,调动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积极性,兼顾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消除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行为带来的风险,使供应链的运作更加顺畅,实现供应链企业共赢。3.激励手段从激励理论角度可划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正激励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正向强化、正向激励,是鼓励人们采取某种行为;负激励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负强化,是一种约束、一种惩罚,阻止人们采取某种行为。供应链中的激励有以下几种激励模式:1.价格激励供应链的各个企业间的利益分配主要体现在价格上,必须对额外收益或损失进行均衡,这个均衡通过价格来反应。价格对于企业的激励显而易见,高的价格能增强企业的积极性,不合理的低价会挫伤企业的积极性。2.订单激励获得更多的订单是一种激励,在供应链内的企业需要更多的订单激励。3.商誉激励商誉来自于供应链内其他企业的评价和在公众中的声誉,反映企业的社会地位。4.信息激励企业获得更多的信息意味着企业拥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资源,从而获得激励。信息激励属于一种间接的激励模式,它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使供应链中的企业相互猜忌的弊端。5.淘汰激励淘汰激励是负激励的一种。是一种危机激励机制,让所有
本文标题:第9章供应链绩效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33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