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四川省省级生态乡镇申报表申报乡镇筠连县腾达镇人民政府镇长陈刚联系人唐亚军电话0831-7790032申报日期2012年11月8日四川省环境保护厅2类别序号指标名称指标要求完成情况平原区丘陵区山区高原区环境质量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00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1002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或环境规划要求达到III水域功能要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值声环境质量达到II级标准值环境污染防治3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6055504551.63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5045403546.674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行政村比例(%)6050403053.33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80≥70≥6072.515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1001006饮食业油烟达标排放率(%)**≥901007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9092.10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091.53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85≥80≥5082.5410农用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公斤/公顷.年)<280(低于全县平均水平)186.95农药施用强度(折纯,公斤/公顷.年)<3.0(低于全县平均水平)2.75生态保护与建设11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5055.85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10≥10≥9≥89.1613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90≥85≥80≥8089.4814森林覆盖率(%,高原区考核林草覆盖率)*≥15≥40≥70≥7047.0115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养殖)面积的比重(%)≥5052注:标“”指标仅考核乡镇、农场,标“”指标仅考核涉农街道和以开展旅游为特色的乡镇。3县级人民政府意见:年月日(盖章)4市级环境保护部门意见:年月日(盖章)5环境保护厅专家组审查意见:专家组组长签字:年月日6环境保护厅公示情况:年月日(盖章)7环境保护厅复查意见:年月日(盖章)8筠连县环境保护局文件筠环〔2011〕51号签发人:胡殿华筠连县环境保护局关于对腾达镇省级生态乡镇进行技术核查的请示宜宾市环境保护局:我县腾达镇按照《腾达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规划》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工作。通过精心组织,细化方案,明确目标,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健全考核奖励办法,加大资金投入,狠抓项目建设,9乡镇辖区内环境和生态保护得到了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我局自查,已基本达到省级生态乡镇的考核标准,符合技术核查的条件。现请求市局对腾达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进行技术核查。妥否,请批示。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题词:环保生态乡镇技术核查请示抄送: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筠连县环境保护局办公室2011年11月19日印发(共印6份)10腾达镇人民政府文件腾府发〔2012〕24号腾达镇人民政府关于申请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进行技术核查的函筠连县环境保护局:我乡于2010年7月向县政府提出申请创建四川省环境优美乡镇工作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了《腾达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规划》。现经自查,我镇创建工作基本达到了四川省省级生态乡镇建设考核指标体系的基本条件,各项指标已达标。现将有关材料呈送给你们,恳请进行技术核查,并按程序上报,11申请今年内组织技术核查。二○一一年十一月十八日主题词:创建生态乡镇技术核查申请抄送:县府办。腾达镇党政办2011年11月18日印发(共印15份)12腾达镇人民政府文件腾府〔2012〕26号签发人:石均腾达镇人民政府关于呈送《腾达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的函筠连县环境保护局:现将《腾达镇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呈上,请查阅。二○一二年九月十五日主题词:呈送总结报告腾达镇党政办2012年9月15日印发(共印20份)13创省级生态乡镇建生态文明家园——筠连县腾达镇创建四川省省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自2011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市、县环保局的具体指导下,根据省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试行)的相关要求,立足全乡实际,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以实现人与自然协调统一发展目标,以产业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实施为载体,积极开展创建工作。通过三年的努力,现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创建标准和要求,建成了生态系统良好、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明有序的边贸经济强乡,提升了生态文明水平,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现将我镇创建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创建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一)机制健全2011年,我镇组织建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石均镇长但任组长,罗光友、余宋敏、李俊、徐元金、唐亚军5位副镇长为副组长,各有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并下设办公室,明确刘付彭、赵蓉同志为兼职环保员,负责全乡环保和创建日常工作。建立健全了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工作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多层面、全方位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教育活动。2012年,我镇在人员变动的情况下及时调整了创建省级生态乡镇领导小组,成立了以陈刚为组长的的创建小组,负责创建的全面工作。同时,任命刘付彭、郭浩两人担任环保专职人员,负责我乡生态乡镇创建的具体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的工作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和工作计划。14(二)基础扎实1、2011年,腾达镇乡按照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要求,结合全镇实际,编制了《腾达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后,经县政府批准组织实施。三年来,春风村被评为省级“文明生态村”,冒水村、向阳村、水茨村、千秋村、新民村、海灯村、梨坪村、官井村、王合村、斯栗村、小溪村、龙井村、泉水村、建设村被评为市级“文明生态村”,市级“文明生态村”达到82%;4940个家庭被评为县级生态家园,达到60%以上。通过近三年的努力,我乡严格按照《腾达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规划》要求,集中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固体废物整治工程,城镇环境建设工程,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和大气环境整治工程进行整治,共计实施整治项目14个,其中三年共计投入资金3628.85万元。现已全部完工,全部达到省级生态乡镇考核要求。(三)政策落实自申请创建省级生态乡镇以来,我镇严格按要求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能耗消耗降低、主要污染物减排的指标任务。廷贵建材场废气、废水、粉尘稳定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得到有效处理并无危险污物排放;依法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生产工艺及企业,乡域内无“十五小”、“新六小”等国家明令禁止的企业。我镇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规定,做到环保宣传到位、检查监督落实到位,使腾达镇的人居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在野生动物及森林保护方面,全乡15范围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惜野生动物现象。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环境安全巡查制度和事故处理预案,使全镇范围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积极宣传基本农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设置标志牌,落实责任人,有力的促进了全乡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四)环境整洁通过近三年的努力,我镇严格按照《腾达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规划》要求,积极开展饮用水工程、公共厕所、污水处理池和排污管网、垃圾处理设施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其中2011年共计投入资金763.24万元,2012年共计投入资金1620万元。现已全部完工,我乡公共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现已达到省级生态乡镇考核的要求。我乡场镇有主要街道1条,新建便民路15公里;场镇排水管网新增243米,排水管理覆盖率达95%以上;场镇主要道路长1800米,共4200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在8平方米以上。场镇有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农民运动场)1个,老年协会1个,场镇新设置机动车停车点1个,公厕1个,各项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美观。(五)公众满意我镇自申请创建环境优美乡镇以来,通过不断加强环保宣传和积极落实环境保护政策。镇环境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环境保护社会氛围浓厚,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群众对我镇环16境状况满意度在2010年达到90%,2011年达94%,2012年达98%。三年来没有环境问题投诉案件。(六)考核指标通过三年的共同努力,我乡的各项考核指标已达到省级生态乡镇的要求。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农村饮用水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水质合格率为100%。双田村一组五眼洞地下饮用水源点水质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的要求。2、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地表水均达到《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水域功能要求;声环境质量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II级标准值;空气环境质量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值。3、场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51.63%,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为100%。4、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行政村比例为100%,场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2.51%。5、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为100%。6、饮食业油烟达标排放率为100%。7、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为92.1%。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为91.53%。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82.54%。1710、农用化肥施用强度为186.95公斤/公顷.年,农药施用强度为2.75公斤/公顷.年。11、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为55.85%。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9.16平方米。13、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为89.48%。14、森林覆盖率为47.01%。15、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养殖)面积的比重为52%。三、经验体会开展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工作以来,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些工作体会。(一)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必须与规划同行。“创建”工作纳入全镇总体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发展,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镇自身发展需要。在硬化建设上,采取多渠道筹集全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舍得花大本钱,与此同时,着眼长远,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镇政府“十二五”总体规划已提出建设目标,结合本次“创建”活动,将进一步加快环境生态乡镇的建设进程。(二)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必须为民办事、提高居民环境意识。“创建”工作根本目的是改善人们生态环境,确保人民身心健康,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此,我们始终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创建工作的主题,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在农村无论做什么工作,18必须让老百姓形成共识。一个镇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个镇的整体形象和文明程度,也关系着百姓的生存条件和全乡农民素质的提高。通过宣传教育,广大农民环境意识正在逐年提高,一个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已经形成。(三)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必须领导带头、责任到人,建立创建活动责任制。必须明确党政一把手作为全乡的第一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各村(居)委会的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责任人。必须制定了领导责任制奖惩办法,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编制我镇环境总体规划。(四)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必须动员群众、群策群力,全民参与。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都意识到生态乡镇创建活动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让群众感觉到创建活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营造浓厚的生态乡镇创建活动气氛。三、今后努力方向开展创建省级生态乡以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县委、县政府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在以下二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继续强化领导,进一步提升我镇环境生态水平。认真实施环境规划,并不断修正完善;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继续加大环境基础投入,不断优化我乡面貌。(二)继续强化环境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环保意识。通过多19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对干部和企业业主环保责任宣传教育,加强对“三废”治理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环境渗透教育;加强对全社会的环保国策宣传,真正形成领导重视、企业负责、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20腾达镇人民政府文件腾府〔2011〕15号签发人:石
本文标题:腾达镇工作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66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