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普通话语音训练第一节普通话语音概说•学习目标•⒈了解语音的三大属性;初步掌握语音的一些基本概念:音节、音素、辅音、元音、声母、韵母、声调。•⒉看懂并熟记发音器官示意图。•⒊了解《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和内容。一、语音的定义•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有表意功能的声音。•二、语音的发音原理•大千世界有着极其丰富的声音,这些声音来自人类世界,动物世界,还来自自然界。•所有的声音都是由发音体震动周围的空气或其他媒介物质而形成声波。声波传到耳内,震动耳膜,刺激了听觉神经,人便听到了声音。•语音作为一种声音,是人的发音器官活动的结果。•三、语音的属性•语音是一种物理现象,因而具有物理属性;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活动的结果,因而又具有生理属性;语音还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因而还具有社会属性。•⒈语音的物理属性•(四要素)•语音的物理属性是语音的自然属性,任何一种声音都具有物理属性。•⑴音高•⑵音强•⑶音长•⑷音色•⑴音高——声音的高低•与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密切关系。声带是发音器官的发音体,由两片富有弹性的肌肉(唇形韧带褶)组成。两片声带之间的空隙叫“声门”。•⑵音强——声音的强弱。•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发音时呼出的气流量的大小有关。•⑶音长——声音的长短。•由声波震动持续时间的长短所决定。•⑷音色——声音的特色,也就是声音的本质,故又叫“音质”。•不同的音质由以下三方面因素决定:•①发音体不同•②发音方法不同•③发音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①发音体不同•如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发音体都不一样。笛子和二胡同奏一个曲子,人们可以分辨出哪是笛子的声音,哪是二胡的声音。笛子的发音体是笛膜,二胡的发音体是蟒皮。•人类的发音体是声带。•笛子,又称竹笛,由竹子制成。上面开有吹孔和膜孔各一个,按指孔六个。•②发音方法不同•同是弦乐器,手弹和弓拉发音不同•语音发音时,塞音、擦音、塞擦音的发音方法也不同,音色(音质)也就不同。•③发音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共鸣是指物体因共振而发声。•乐器、人类的发音器官都是以空腔作共鸣器的。•如语音发音:•[ā]与[í]发音不同是因为口腔形成的共鸣器的形状不同。比较“阿”和“姨”发音时口腔共鸣器形状的大小不同。•任何声音都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统一体。对于语言来说,无论是哪一种语言,音色都是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⒉语音的生理属性•语音的生理属性也是语音的自然属性,有别于其他声音:•自然声响,如风吹、雨洒、山崩、海啸等;•动物叫声,如鸟鸣、猿啼、马嘶、狼嚎、虎啸•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人的发音器官由三部分组成:•⑴呼吸器官(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和肺)•⑵喉头和声带•⑶口腔和鼻腔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人的发音器官1、肺和气管喉部示意图2、喉头和声带发音器官示意图二⒈上唇⒉下唇⒊上齿⒋下齿⒌齿龈⒍硬腭⒎软腭⒏小舌⒐舌尖⒑舌面11.舌根12.鼻腔13.口腔14.咽头15.会厌16.食道17.气管18.声带19.喉头•⒊语音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有别于其他声音(如自然声响与动物叫声)的重要标志•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音不同于一般声音,它在社会交际中代表一定意义。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来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不是由个人决定的,也不是由哪个集团或哪个社会阶层安排的,而是取决于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的共同语言习惯。•⑴语音表意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即音与义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例如:大、小、多、少都是一定地区(华夏)的社会集团(汉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没有“道理”可言。•⑵各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是在一定地区的社会集团中,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同方言区,相关发音也不同。四、语音的基本概念语音的基本概念包括:辅音声母音素音节韵母元音声调㈠音节音节是语音最小的自然单位。•每发一个音节,发言器官特别是喉头肌肉要明显地紧张一次。•同学们你们好!——6个音节,6次“紧张”•汉语音节和汉字基本一致,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少数例外——•儿化韵:“花儿”,两个汉字,一个音节。•过去有少数表示计量单位的名词,如海里(浬)、千瓦,两个音节,用一个汉字表示。现在已不再那样写了。•㈡音素•音素是对音节进行分析得出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例如:•Wǒdedàxuéwǒzuòzhǔ!•我的大学我做主!•7个音节,16个音素。•例如:•Wǒdedàxuéwǒzuòzhǔ!•我的大学我做主!•7个音节,16个音素。•请对“让我们放飞梦想!”一句中各音节的音素作一分析。•■普通话共有32个音素•【普通话音素表】•⑴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22):ɑ、o、e、u、b、p、m、f、d、t、n、l、ɡ、k、h、j、q、x、r、z、c、s•⑵一个字母代表几个音素(3):i(bi的i;zi的i;zhi的i)•⑶两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5):er、nɡ、zh、ch、sh•⑷一个字母加一个符号代表一个音素(2):ê、ü•㈢辅音和元音(由音素划分而来)•⒈定义•辅音:辅音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受到一定阻碍的音,又叫子音。•元音:元音是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叫母音。•⒉辅音与元音的主要区别•⑴气流是否受阻——最主要的区别•⑵发音部位是否保持均衡紧张•⑶气流的强弱•⑷声带是否振动•⑸元音响亮,可唱,可延长;辅音有的可以,有的则不行•声母、韵母与辅音、元音的关系•两种称谓,范畴不同,前者就音节的结构而言,后者就音素的性质而言。•⑴所有的声母都是辅音,但不能说凡是辅音都是声母(nɑn、mɑnɡ)。•⑵所有的元音都可以做韵母,但不能说韵母就是元音(in、enɡ)。•五、汉语拼音方案•(见《普通话培训测试指南》P188;自学为主)•㈠《汉语拼音方案》的概念和用途•⒈概念•《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拼音方案》是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⒉用途•⑴给汉字注音;⑵推广普通话;⑶少数民族创造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⑷音译中外的人名、地名和一些科技术语等;⑸拼写中国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的国际标准(如:中国Zhōnɡɡuó;北京Beijing)•㈡《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共五部分)•⒈字母表•⒉声母表•⒊韵母表(课外消化《韵母表》下面的拼写规则)•⒋声调符号•⒌隔音符号•字母表的三个用途:•⑴按国际通用顺序规定了汉语拼音字母的排列顺序,这样既便于人们记诵,又便于按音序来编制索引、资料、名单等;•⑵规定了字母的书写体式,既便于人们书写,又便于分清形体;•⑶规定了每个字母的名称,便于人们称说。字母表中列出了26个字母的大写、小写,并附了注音字母来标注每个字母的名称音,分四行排列,像诗一般押韵悦耳。•(二)国际音标•音标就是记音符号,国际音标是指国际语音学协会拟定的一套记录语音的符号。国际语音学协会在1888年公布初稿,后又经过多次修改,现有100多个音标,其中[1]、[2]专为记录汉语语音的音标。•(三)声调符号•阴平阳平上声去声•ˉˊˇˋ•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轻声不标。例如:•妈mā麻má马mǎ骂mà吗mɑ•(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四)隔音符号•ɑ,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它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西安(Xī’ān),区别于“先”。•⑴起到分隔音节的作用(避免音节界限不清)•⑵“,”称为“弯头小撇”•【课外作业】•⒈想一想以下这些问题,再与同学说一说:•⑴语音有哪三大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是什么?•⑵音素与音节哪个单位更小?为什么?•⑶声母、韵母与元音、辅音的关系是怎样的?•⒉熟悉发音器官各部分的名称和位置。•⒊理解音素、辅音、元音、音节、声母、韵母、声调的概念。•⒋了解《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
本文标题:第一节语音概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72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