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选择题100物有所值
1.《寡人之于国》中展开议论的线索是(B)A.移民、移粟B.民不加多C.以五十步笑百步D.2.《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政治主张是(A)A以民为本,实行王道B.治国以礼,为政以德C.举贤授能,广纳人才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3.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用战争中不能以五十步笑百步来论证梁惠王与邻国国君在治国上并无差别,这种论证方法是(B)A.对比B.类比C.演绎D.归纳4.贯穿《爱尔克的灯光》全文的线索是(C)A对封建家庭的憎恨B长宜子孙C.灯光D.对故乡的留恋5.《马伶传》铺陈第一次技艺较量情景的描写是?(C)A.社会环境描写B.自然环境描写C.场面描写D.6.《种树郭橐驼传》中用以凸现橐驼种树之理正确性的表现方法是(B)A.类比B.对比C.烘托D.7.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所记叙的主要人物是(C)A.张籍、张巡、许远B.C.张巡、许远、南霁云D.8.“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D)A.《论语》B.C.《秋水》D.《孟子·寡人之于国也》9.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A)A.对比B.类比C.比喻D.10先秦时期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A.《论语》B.《庄子》C.《左传》D.11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一文的动人力量主要来自(A)A.作者的真挚感情B.C.选择材料的丰富D.12.茅盾在《香市》中写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时,采用的写作手法是(A)A.反衬手法B.对应手法C.象征手法D.暗示手法13.在唐朝与韩愈齐名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C)A欧阳修B曾巩C柳宗元D王安石14.《种树郭橐驼传》中用种树的道理来说明治民的道理,这种表现方法是?(A)A.类比B.对比C.象征D.15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作喻来说明(B)A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B.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C.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D.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16.《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为人立传的形式生发议论的(D)A事理性议论文B事理性传记文C寓言性议论文D寓言性传记文17.《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C)A.本纪B.表C.列传D.世家18.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通过回忆姐姐的命运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是(B)A.对故居的留恋B.对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否定C.对不幸者的哀悼D.对理想的追求19《香市》中写社庙的左屋挂着“公安分局”的招牌,左偏殿上挂着“蚕种改良所”的招牌,以此显示两种势力深入农村,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A)A.象征B.讽刺C.比喻D.对比20.李白《行路难》中运用行为细节描写提示内心悲愤的诗句是(B)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B.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C.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21.在《前赤壁赋》中,苏子认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里是想表达(D)A自然界的广博B.造物者的万能C.消极无为的心态D.积极旷达的心境22.在《苦恼》中,车夫姚纳的真正苦恼在于(D)A.年老多病B.儿子死了C.生活艰难D.苦恼无处诉说23《秋水》开头有一段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D)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24.《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A)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满招损,谦得益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5.梁启超在《论毅力》中,用操舟来论证毅力的重要,这种论证方法是(C)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26.《马伶传》中写马伶与李伶的第一次技艺较量属于(B)A.环境描写B.场面描写C.行为描写D.细节描写27.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关于人生道路的思索的主要触发物是(B)A故居B长宜子孙四个字C亡姐D爱尔克的灯光28.《世说新语》是一部(C)A.讽刺小说集B.志怪小说集C.笔记小说集D.传奇小说集29.庄子《秋水》一文记叙的是(A)A.河伯与海若B.庄子与河伯C.庄子与海若D.30.在《论毅力》中,粱启超引用孟子“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的话作比喻,是为了强调(C)A有毅力就成功,无毅力就失败B毅力大小不同,效果就不相同C只有毅力至强,事业方能成功D.如果方向不对,就会劳而无功31.在《马伶传》中,写马伶在第一次技艺较量失败后“易衣遁矣”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B)A肖像描写B.行为描写C.言语描写D.心理描写32.《爱尔克的灯光》的总体行文特点是(A)A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B.边叙事,边议论,难得抒情C边叙事,边抒情,难得议论D.先叙事,再抒情,后议论33.我国古代第一位有巨大成就的诗人是(D)A陶渊明B.曹操C.李白D.屈原34.《八声甘州》中,“是处红衰翠减”之“红”、“翠”二字所用的修辞格是(A)A借代B.比喻C.比拟D.夸张35.《苦恼》中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在(D)A姚纳伫立如“幽灵”,马伫立如“蜜糖饼”B.姚纳挨受“脖儿拐”,马挨受鞭子抽打C姚纳死了儿子,马死了初生马崽儿D.无人听姚纳诉说,小马却认真地倾听36.在《断魂枪》中,沙子龙将镖局改成客栈的动因是(C)A.时代变了,镖局已没有生意B.时代变了,武艺已没有价值C.时代变了,沙子龙不得不变D.时代变了,沙子龙主动求变37.庄子《秋水》的主旨是阐发(D)A.为政以德的道理B.吸纳人才的主张C.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D.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38.《张中丞传后叙》中所述的睢阳保卫战发生在(A)A.安史之乱初期B.安史之乱中期C.安史之乱后期期D.安史之乱即将平定之时39.李白《行路难》中,情感运行的特点是(D)A.逐层递进B.逐层递退C.平缓舒展D.起伏跌宕40.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D)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41.《一句话》中用青天霹雳来隐喻(B)A.民众革命B.民众革命的巨大声威C.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民众D.民众中压抑不住的革命情绪42.《麦琪的礼物》采用虚实双线并行的结构,其主要作用是(A)A.制造悬念B.避免重复C.强化矛盾D.留有余地43.在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的警语是:(D)A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B满招损,谦得益C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44.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对后唐庄宗李存勖盛衰成败历史事实的描述,采用的写法是(A)A.欲抑先扬B.欲扬先抑C.铺垫D.烘托45.《爱尔克的灯光》中引发作者大做文章的一句话是(A)A.长宜子孙B.姐姐的悲剧C.个人的思想情感D.对故乡的留恋46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的是(C)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苏轼47.《马伶传》先写马伶第二次技艺较量大胜,然后再写他取胜的原因,这种叙述方法是(A)A.倒叙B.顺叙C.插叙D.分叙48.庄子《秋水》一文的主旨是(D)A.驱逐客卿是错误的B.盛衰之理在于人事C.为文立言要以道德修养为根本D.在宇宙中,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49.《张中丞传后叙》中刻画南霁云的形象主要用(D)A.议论B.描写C.肖像描写D.细节描写50.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A)A.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B.秦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C.秦王的治国方法与梁惠王没有什么质的差别D.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赵威后没有什么质的差别51.下列作家中与高适齐名的盛唐边塞诗人的是:(B)A.李商隐B.岑参C.王昌龄D.王维52《张中丞传后叙》较为显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C)A抒情与描写并重B.叙事与抒情并重C.叙事与议论并重D.抒情与议论并重53.以下属于老舍《断魂枪》中的人物是(B)。A.吴荪甫B.孙老者C.水生D.赵七爷54.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是(C)。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55.六一居士是(A)A欧阳修B.白居易C.李清照D.陶渊明56.《断魂枪》中孙老者的基本性格定位是:(D)A乐观爽朗B爱艺如命C积极进取D旧江湖艺人的积极面57.“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这句话出自(B)A.《寡人之于国也》B.《谏逐客书》C《答司马谏议书》D.《论语》58.茅盾《香市》的主题是通过(D)表现出来的。A.比兴手法B.巧设象征C.渲染氛围D.今昔对比59.《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政治主张是(A)A.以民为本,实行王道B.治国以礼,为政以德C.举贤授能,广纳人才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60.在《论毅力》中,粱启超引用孟子“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的话作比喻,是为了强调(C)A.有毅力就成功,无毅力就失败B.毅力大小不同,效果就不相同C.只有毅力至强,事业方能成功D.如果方向不对,就会劳而无功61.在《马伶传》中,写马伶在第一次技艺较量失败后“易衣遁矣”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B)A.肖像描写B.行为描写C.言语描写D.心理描写62.巴金的代表作是:(A)A《家》B《春》C《秋》D《寒夜》63.在《断魂枪》中,沙子龙将镖局改成客栈的动因是(C)A.时代变了,镖局已没有生意B.时代变了,武艺已没有价值C.时代变了,沙子龙不得不变D.时代变了,沙子龙主动求变64.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形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良好社会风尚的主要措施是(D)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65.《香市》中说“革命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这里“革命”是指:(B)A辛亥革命B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66.《论毅力》一文中,引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是(C)A.归纳和演绎B.归纳和类比C.类比和对比D.类比和演绎67.《马伶传》一文在叙述方式上的显著特点是(B)A.顺叙B.倒叙C.平叙D.插叙68.在《香市》一文中,重兴香市冷落的主要原因是(D)A因“破除迷信”,香市地盘被侵占B.打拳头卖膏药,武术表演不精彩C商人不太热心,市场商品不丰富D农村破产,香市主角农民来得少69.《行路难》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是(A)A.欲渡黄河冰塞川B.玉盘珍羞直万钱C.停杯投箸不能食D.拔剑四顾心茫然70.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作者借以抒写家破人亡之痛的主要景物是(D)A.晚风B.黄花C.梧桐细雨D.过雁71.《断魂枪》中的王三胜与沙子龙相比,性格显得(A)A.争强好胜,性情外露B.豪爽乐观,积极进取C.没落保守,孤傲执着D.老成持重,谦恭礼让72.下列文章,展现孟子“王道理想”的是(B)A.《赵威后问齐使》B.《寡人之于国也》C.《秋水》D.《谏逐客书》73《麦琪的礼物》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方法是(D)A.直抒胸臆B.外貌和言谈显现C夸张笔法D行动和表情透视74.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传记的是(B)A.《马伶传》B.《张中丞传后叙》C.《五代史伶官传序》D.《郑伯克段于鄢》75.《香市》中作者认为重兴后的香市主角:(D)A地主转移为农民B农民转移为城镇居民C小商人转移为农民D农民转移为小商人76.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我”走过故居时感到:“这条街、这个建筑物开始在我的眼前隐藏起来,像在躲避一个久别的旧友。”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是(B)A.比喻B.拟人C.夸张D.借代77.《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诗称为(D)A.风B.小雅C.大雅D.颂78.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用来作喻的景物是(D)A.春花秋月B.东风明月C.雕栏玉砌D.一江春水79.李清照《声声慢》词中用以渲染愁情的景物属于(C)A.严冬景物B.暮春景物C.残秋景物D.初秋景物80庄子在《秋水》中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作比喻,所论证的道理是(C)A.国君要以德治国B.为政要以民为本C.个人的认识十分有限D.立言的根本在于道德81.在《论毅力》中,作者用以突出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最终成功这一中心
本文标题:自学考试大学语文选择题100物有所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74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