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第一部分生物电信号传导传递肌肉收缩
名词阈电位强直收缩.绝对不应期中枢延搁去大脑僵直兴奋-收缩耦联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抑制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总和反馈动作电位跳跃式传导第二信号系统第一部分复习(生物电、兴奋传导和传递、骨骼肌收缩)1.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而兴奋时,膜外Na+迅速大量内流,属于:A.胞饮B.单纯扩散C.主动转运D.以通道为介导的易化扩散E.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2.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钾泵运转可使:A.2个Na+移出膜外B.2个K+移入膜内C.2个Na+移出膜外,同时2个K+移入膜内D.3个Na+移出膜外,同时3个K+移入膜内E.3个Na+移出膜外,同时2个K+移入膜内3.神经细胞兴奋后其兴奋性的规律性变化是:A.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D.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E.相对不应期→低常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4.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是:A.肌原纤维B.肌小节C.三联体D.粗肌丝E.细肌丝5.在神经细胞兴奋性周期变化中,下列哪期膜电位处于正后电位的时期?A.超常期B.低常期C.正常期D.相对不应期E.绝对不应期6.骨骼肌中的收缩蛋白是指:A.肌动蛋白B.肌球蛋白C.原肌球蛋白D.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E.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7.钠-钾泵的本质是:A.受体蛋白B.通道蛋白C.蛋白激酶D.腺苷酸环化酶E.Na+-K+依赖式ATP酶8.骨骼肌中的调节蛋白是指:A.肌球蛋白B.肌钙蛋白C.原肌球蛋白D.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E.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9.可兴奋组织细胞兴奋的标志是:A.发生收缩反应B.发生反射活动C.产生动作电位D.产生局部电位E.有静息电位表现10.可兴奋组织的强度-时间曲线上任何一点代表一个:A.强度阈值B.时间阈值C.时值D.刺激强度的临界值E.具有一定强度和时间的阈刺激11.骨骼肌在体内处于最适初长时,其肌小节的长度约为:A.1.5-1.6μmB.2.0-2.2μmC.2.5-3.0μmD.3.5-4.0μmE.4.1-4.2μm12.下列关于IPSP产生过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突触前膜超极化B.Ca2+经突触前膜进入突触小体C.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D.突触后膜对Cl-通透性增强E.Cl-内流产生IPSP13.下述关于兴奋突触传递过程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突触前膜去极化B.Ca2+进入突触前膜C.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D.突触后膜ACh通道仅对Na+通透性增强E.突触后膜产生EPSP经总和产生动作电位14.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特点错误的是:A.接头前膜释放的递质是AChB.递质释放为量子式释放C.接头后膜的受体是N2受体D.单向传递E.兴奋传递是一对一的关系15.下列关于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理完整性B.衰减性传导C.双向性传导D.相对不疲劳性E.相对绝缘性传导16.下列各种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可产生反馈调节的是:A.单线式联系B.幅散式联系C.会聚式联系D.环路式联系E.以上均非17.下列关于神经中枢内兴奋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总和B.中枢延搁C.双向传递D.容易疲劳E.兴奋节律改变18.在突触传递过程中,突触前膜去极化可促使:A.Na+内流B.K+外流C.Cl-内流D.Mg2+外流E.Ca2+内流19.下述关于EPSP产生过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突触前膜去极化B.Ca2+经突触前膜进入突触小体C.突触小泡释放兴奋性递质并与后膜受体结合D.突触后膜对Na+、K+、Cl-特别是Na+通透性增强E.Na+内流突触后膜超极化产生EPSP20.阈值最低的时相是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正常期21.筒箭毒碱(或阿托品)可阻断A.α受体B.β1受体C.β2受体D.M型受体E.N型受体22.关于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它是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电位B其大小接近钾平衡电位C在不同的细胞,其大小可以不同D它是个稳定的电位E其大小接近钠平衡电位23.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细胞外的K+浓度小于细胞内的浓度B细胞膜对Na+有点通透性C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D加大细胞外K+浓度,使静息电位绝对值加大E细胞内的Na+浓度低于细胞外浓度24.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ANa+BK+CCa2+DCl-EMg2+25.在静息时,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稳定状态称为:A极化B超极化C反极化D复极化E去极化26.细胞膜内外正常Na+和K+的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A膜安静时K+通透性大B膜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CNa+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Na+-K+泵的作用E膜上Na+-K+泵和Ca2+泵的共同作用27.关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加大细胞外Na+浓度,动作电位会减少B其去极过程是由于Na+内流形成的C其复极过程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D膜电位去极到阈电位时,Na+通道迅速大量开放E该动作电位的形成与Ca2+无关28.当达到K+平衡电位时:A膜两侧K+浓度梯度为零B膜外K+浓度大于膜内C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D膜内电位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E膜内外K+的净外流为零29.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首先可出现A.峰电位B.阈电位C.负后电位D.局部电位E.正后电位30.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D动作电位的传导距离随刺激强度的大小而改变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31.细胞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的状态称为:A极化B超极化C去极化D反极化E复极化32.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是A.动作电位B.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C.阈电位D.刺激阈值E.以上均不是33降低细胞外液中Na+浓度时,发生的变化是A.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值不变B.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值增高C.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幅值降低D.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幅值增高E.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值增高34正常细胞膜内K+浓度约为膜外钾离子浓度的A.12倍B.30倍C.50倍D.70倍E.90倍35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中负后电位出现在A.去极相之后B.超射之后C.锋电位之后D.正后电位之后E.以上都不是36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A.锋电位B.阈电位C.负后电位D.局部电位E.正后电位37下列有关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方式是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C.出现的动作电位在有髓纤维传导是跳跃式传导D.有髓纤维传导冲动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38关于骨骼肌收缩机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A引起兴奋—收缩耦联的是Ca2+B细肌丝向粗肌丝滑动CCa2+与横桥结合D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E肌小节缩短39.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ACa2+的贮存库B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C使兴奋传向肌细胞的深部D使Ca2+与肌钙蛋白结合E使Ca2+通道开放40.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是指:A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B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C横管、纵管和肌质网D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E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41.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不包括:A电兴奋通过横管系传向肌细胞的深部B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导致终末池Ca2+释放C肌浆中的Ca2+与肌钙蛋白结合D肌浆中的Ca2+浓度迅速降低,导致肌钙蛋白和它所结合的Ca2+解离E当肌浆中的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后,可触发肌丝滑行42.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A被动张力B前负荷C后负荷D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和D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差43.神经-肌肉接头的处的化学递质是: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γ-氨基丁酸D乙酰胆碱E5-羟色胺44.肌肉在收缩后,肌小节的A长度不变B明带的长度不变C细肌丝的长度不变、暗带长度变短D粗肌丝的长度不变、暗带的长度不变45在中等程度后负荷时,肌肉开始缩短后即表现为A.等张收缩B.等长收缩C.等长收缩+等张收缩D.单收缩E.以上都不是46.在完整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一般属于A.等张收缩B.等长收缩C.等长收缩+等张收缩D.单收缩E.以上都不是47.在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中,下列哪项因素不影响轴突末梢囊泡的释放A.接头后膜的电位变化B.细胞外液中的Mg2+C.轴突末梢动作电位D.细胞外液中的Ca2+E.以上都不是48下述哪项不是终板电位的特点A.不是“全或无”的B.无不应期C.成电紧张性扩布D.可以总和E.能形成反极化49下述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特点中,错误的是A.前膜上含有Ach受体B.时间延搁C.化学传递D.单向传递E.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50在运动终板处A.产生终板电位即是肌膜的动作电位B.终板膜不产生动作电位C.终板电位与局部电位无共同之处D.终板膜上的离子通道不是化学依从性通道E.以上都不正确51下述哪项不是细胞间直接电突触传递的特点A.双向传递B.使机能上相似的细胞进行同步活动C.传递速度比化学突触快D.结构为细胞间缝隙连接E.以上都不是52下列哪种物质具有和肌动蛋白结合位点A.原肌球蛋白B.肌钙蛋白C.肌球蛋白D.钙调蛋白E.以上都不是53单个骨骼肌细胞A.正常时可接受一个以上运动神经元支配B.具有膜内负于膜外的静息电位C.电兴奋可通过纵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D.细胞内不储存Ca2+E.以上都正确54.神经冲动由神经向骨骼肌传递时发生。A.神经末梢不发生去极化B.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C.递质与接头后膜受体结合D.产生可传播的终板电位E.以上都不正确5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是因为A.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升高,局部去极化B.突触后膜对cl-通透性升高,局部去极化C.突触后膜对cl-通透性升高,局部超极化D.突触后膜对K+通透性升高,局部超极化E.突触后膜对K+通透性升高,局部去极化56.下列关于有髓纤维跳跃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以相邻朗飞氏结间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B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得多C不衰减传导D双向传导E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57.神经肌肉接头中,清除乙酰胆碱的酶是:A磷酸二脂酶BATP酶C腺苷酸环化酶D胆碱脂酶E脂肪酶58.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A与髓鞘的厚度无关B与纤维的直径成正比C与刺激强度有关D与温度无关59.使用普鲁卡因麻醉神经纤维,影响了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哪一项特征:A生理完整性B绝缘性C双向传导性D相对不疲劳性60.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都属于:A突触前抑制B去极化抑制C外周性抑制D突触后抑制E消退抑制61.突触后抑制时,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出现:A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B突触后膜Cl-内流C突触后膜超极化D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E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62.突触前抑制的发生是由于:A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B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C突触后膜超极化D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兴奋的结果E以上原因综合的结果63.胆碱能M型受体存在于A、所有副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上B、神经—肌接头的后膜上C、交感、副交感神经节细胞的突触后膜上D、所有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上及汗腺、骨骼肌血管上E、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瞳孔开大肌上64.受体阻断剂阻断突触传递的效应是通过以下何种途径实现的?A、抑制突触前神经末梢神经递质的释放B、抑制DNA转录C、抑制mRNA翻译D、在突触后膜上诱发超极化电位E、与受体结合进而占据受体或改变受体的空间构型65.终板膜上ACh受体的特异性阻断剂是A、阿托品B、筒箭毒碱C、新斯的明D、六烃季铵E、十烃季铵66.反射活动所表现的后放现象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间的A、幅射式联系B、聚合式联系C、链锁状联系D、环状联系E、单突触联系67.兴奋在中枢的传布慢于在外周神经纤维上的传布,其主要原因是A、中枢神经元静息电位负值小B、中枢神经元膜电阻较大C、中枢神经元动作电位上升支变化速率慢D、兴奋通过突触传递时延搁时间长E、中枢神经
本文标题:第一部分生物电信号传导传递肌肉收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77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