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原理》授课笔记
更多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料》:(双击复制查看)单项选择题1.1.经济学的出现是在(B)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2.经济学最初是指(A)A.对奴隶制的家庭管理B.时国民经济的管理C.对社会经济的管理D.对商品经济的管理1.3.政治经济学一词最早出现在(B)A.16世纪初B.17世纪初C.18世纪初D.19世纪初1.4.政治经济学最初研究的内容是(C)A.家庭管理经济B.庄园经济C.国民经济D.商品经济1.5.我国现在将政治经济学作为(A)A.理论经济学科B.应用经济学科C.管理经济学科D.技术经济学科1.6.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D)A.古典政治经济学B.庸俗政治经济学C.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D.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1.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是(B)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空想社会主义D.阶级矛盾1.8.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是(D)A.原始社会经济B.奴隶社会经济C.封建主义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1.9.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B)A.家庭关系B.生产关系C.政治关系D.宗教关系1.10.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是(C)A.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B.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C.在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同时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D.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毫无差异1.11.下列各项中属于与历史发展规律相悖的经济思想的是(C)A.古典政治经济学B.庸俗政治经济学C.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D.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1.1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A)A.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紧密统一B.只具有阶级性而不具备科学性C.只具备科学性而不具备阶级性D.既无阶级立场又无科学性2.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C)A.社会生产力B.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生产D.生产工具2.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D)A.认识自然B.改造自然C.生产力D.物质资料生产2.3.下列属于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取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社会经济活动的是(A)A.物质资料生产B.消费C.交换D.分配2.4.下列属于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于其他一切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A)A.物质资料生产B.消费C.交换D.分配2.5.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和因素是(B)A.生产资料B.生产要素C.生产力D.生产工具2.6.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也就是把人的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的物件是(B)A.劳动者的劳动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劳动工具2.7.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A)A.生产工具B.劳动者C.劳动对象D.劳动方法2.8.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是(A)A生产资料B.生产要素C.生产力D.生产工具2.9.表明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并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的是(C)A.生产资料B.生产要素C.生产力D.生产工具2.10.生产力体现的是”(B)A.生产过程中动物与自然的关系B.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C.交换过程中动物与自然的关系D.交换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2.11.在生产力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起着最根本的作用的是(A)A、人的因素B.物的因素C.劳动的因素D.资本的因素2.12.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A)A.生产资料B.生产工具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2.13.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的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的是(B)A.生产资料B.生产工具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更多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料》:(双击复制查看)2.1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A.科学技术的应用B.劳动者水平的提高C.劳动工具的改进D.劳动对象的发展2.15.生产力的性质取决于(A)A.劳动资料的性质B.生产资料的性质C.劳动对象的质量D.劳动者的素质2.16.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效率或能力是(C)A.劳动能力B.劳动效率C.劳动生产率D.劳动速度2.17.劳动生产率与生产力(A)A.成正比B.成反比C.不相关D.无法判断2.18.人类最早出现的和最简单的分工是(D)A、社会分工B、性别分工C.年龄分工D.自然分工2.19.许多劳动者共同参加同一生产过程,或分别参加彼此有密切联系的不同生产过程,相互紧密配合,进行协同劳动是(B)A.分工B.协作C.劳动D.分配2.20.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D)A.血缘关系B.政治关系C.宗教关系D.生产关系2.21.社会生产关系又称(D)A.行政关系B.政治关系C.宗教关系D.经济关系2.22.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D)A.行政关系B.政治关系C.宗教关系D.生产关系2.23.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从而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的是(B)A、生产资料B.生产资料所有制C.生产工具D.生产力2.24.社会的生产方式是(C)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D.生产资料2.2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C)A.对立的B.统一的C.对立统一的D.不相关的2.26.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是(A)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D.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2.27.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D)A.生产资料B.生产关系C.生产工具D.生产力2.28.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的是(D)A.经济本质B.经济现象C.经济过程D.经济规律2.29.在一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是(C)A.主要经济规律B.重要经济规律C.基本经济规律D.首要经济规律3.1.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是(C)A.社会生产B.物质资料生产C.社会再生产D.社会重复生产3.2.超过原有生产规模的再生产是(B)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外延再生产D.内涵再生产3.3.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A)A、基础和出发点B.发展C.改进D.提高3.4.在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资料使用效率较低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是(C)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外延扩大再生产D.内涵扩大再生产3.5.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也就是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的社会再生产是(D)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外延扩大再生产D.内涵扩大再生产3.6.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部门之间、各个环节之间、各个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的数量表现和对比,就是(D)A.综合性比例B.部门之间的比例C.部门内部的比例D.国民经济比例关系3.7.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总称是(A)A.产业B.部门C.地区D.国民收人3.8.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及其分部门之间的组合构成状况,以及它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是(C)A.国民经济比例B.产业部门C.产业结构D.产业比例3.9.国民经济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实质上是(D)A.生产力发展的反映B.消费生活资料的反映C.物质资料消费的反映D.把社会总劳动按照一定比例分配于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环节、各地区的反映3.10.通过加工生产方法,主要生产出消费资料的是(B)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种植业更多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料》:(双击复制查看)3.11.第一产业是指(A)A.农业B.制造业C.建筑业D.工业3.12.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是(C)A.停滞不前B.由高级向低级退化C.由低级向高级演进D.没有任何变化3.13.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是(A)A.经济发展B.经济增长C.经济过热D.经济形势3.14.经济增长速度是(B)A.一定时期内物质资料生产和资本发展变化的速率B.一定时期内物质资料生产和劳务发展变化的速率C.一定时期内物质资料生产和技术发展变化的速率D.一定时期内物质资料生产和能源发展变化的速率3.15.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分部门和行业的所有企业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C)A.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B.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D.全部农业资料的总和3.16.国民收入等于(B)A.社会总产品一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消费资料B.社会总产品一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C.社会总产品一消费过程中消耗的消费资料D.社会总产品一消费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3.17.国际上通常使用的反映一国经济增长水平和经济活动总成果的重要综合性经济指标是(C)A.社会总产值B.国民收人C、国民生产总值D•国内生给值3.18.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原则是(B)A.国籍B.国土C.正式居住权D.外交3.19.单纯数量扩张型的增长方式是(A)A.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B.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C.渐进型经济增长方式D.爆破型经济增长方式3.20.下列属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是(D)A.扩大生产场地B.添加原有技术水平的机器设备C.增多劳动力投人D.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3.2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时期中,主要是依靠(A)A.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B.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C.渐进型经济增长方式D.爆破型经济增长方式3.22.人类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是(A)A.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B.逐步由集约型向粗放型转变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3.23.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具有综合性和重大影响的比例关系是(A)A.综合性比例B.、部门之间的比例C.部门内部的比例D.地区之间的比例3.24.要想实现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B)A.无须关注国民经济比例关系B.必须保持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协调与平衡C.允许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失衡长期存在D.保证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失调3.25.被称为第1部类的是(B)A.消费资料部类B.生产资料部类C.物质资料部类D.交换资料部类4.1.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的发展,大体上是从(D)A自然经济发展到产品交换经济,再发展到商品经济B.商品经济发展到自然经济,再发展到产品交换经济C.产品交换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再发展到自然经济D,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再发展到产品交换经济4.2.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及其家庭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是(A)A.自然经济B.商品经济C.市场经济D.产品交换经济4.3.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是在(D)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4.4.自然经济的生产目的是(B)A.交换B.自给自足C.按需分配D.依情况来定4.5.商品经济是(B)A.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及其家庭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的经济B.是通过市场交换而进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C.目前只是一种科学的推论D.是通过产品的直接交换来进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4.6.产品交换经济的根本目的是(A)A.直接满足全社会成员的按需分配需要B.直接满足生产者本人和本经济单位内部的需要C.保值D.增值4.7.商品经济产生的一般条件是(C)A.产业革命B.科技革命C.社会分工D.国际贸易4.8.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D)A.生产资料公有制B.生产力的发展C.社会分工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4.9.商品是(B)A.用来分配的劳动产品B.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C.用来消费的劳动产品D.是用来交换更多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料》:(双击复制查看)的自然产品4.10.物品能够满足
本文标题: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原理》授课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82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