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第三四五章单元测试题
-1-第三-四章-五章单元测试1.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是固定不变的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细菌都属于分解者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3.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A.小鱼吃的小虾B.吃小鱼的大鱼C.泥巴中的藻类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4.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5.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B.若去除鼬,则草原容纳狐的数量会增加C.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斗争增强D.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5条食物链传递给狐6.下列对于相关实例的判断正确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杉树可组成一个群落B.池塘中的全部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一块稻田中的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构成种群D.组成加拉帕戈斯群岛的13个主要岛屿的鸟类各自形成独立的13个种群7.若要表示一个生态系统营养物质的流动情况,往往得到的是网状的复杂结构,这是由于()A.生产者的数量最多B.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递减C.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失D.消费者不只以一种生物为食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两类生物B.竞争和捕食是食物网中常见的种间关系C.一般食物网越复杂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强D.营养级越多的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就越多10.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11.如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生物f在该食物网中占有4个营养级B.生物c与e、d和f之间存在竞争关系C.生物b同化的能量大约有50%传递给生物fD.生物a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12.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13.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1)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14.在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经常涉及“输入量(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等说法,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一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即同化量B.某一营养级生物的粪便量是该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一部分C.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即该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D.相邻两营养级生物中较高营养级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之比表示能量传递效率15.一个池塘中含有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三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依次是e、f、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b+e×100%B.能量大小关系为a>b+cC.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其同化量的一部分D.流入该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为a+b+c+d1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17.在一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要研究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去向,不应该包括下列选项中的()A.羊的呼吸消耗量B.羊的粪便量C.羊的生长量D.部分死亡羊的重量18.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量的来源和去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B.b以热能形式散失C.c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D.若d为下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则d的量是c的10%~20%19.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20.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A.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仍有可能发生改变D.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21.下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1为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点时某种因素的改变使环境容纳量由K1变为K2。下列导致K1变为K2的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A.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B.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C.气候条件发生了改变D.该种群生物的营养级降低22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使胚芽鞘向光弯曲B.鲍森·詹森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C.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温特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造成的2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霉素促进种子休眠B.脱落酸能延缓叶片的衰老C.生长素促进果实成熟D.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24.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生长素对这两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B.植株倒伏一段时间后,根尖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大于c点所示浓度C.若植物茎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b点所示浓度,则背光侧浓度一定在d~e所示浓度范围D.该植物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小于根25.下列图中,图甲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乙表示水平放置于地面的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丙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下列实验现象及解释合理的是()A.图甲中胚芽鞘尖端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是由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造成的B.图甲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接近图丙中B浓度C.图乙茎3、茎4处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位于图丙中的C点之前和之后D.图乙根1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根2处,所以幼苗根将呈现向地生长现象26.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A.脱落酸B.乙烯C.细胞分裂素D.IAA27.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初步判断,甲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是促进生根B.初步判断,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是抑制生根C.图中的结果不能判断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D.若探究甲和乙对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3组材料进行实验27.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答案(1)2.2头/km22头/km2(2)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增加(3)大于28.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调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法。(2)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________点;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________点;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______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3)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________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增强。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_______保护。29.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1)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固定的能量。(2)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3)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________。(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本文标题:第三四五章单元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96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