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第三章丰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第三章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它包括有形的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和无形的光、热等资源。自然资源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为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社会进步提供了广阔前景,但自然资源在质和量诸方面有其自身运动的规律,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因此,人与自然资源必须协调共进,要在科技进步的支持下,坚持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和永续利用的原则,保证自然资源供给的稳定性、有效性和再生性,做到自然资源开发、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效统一。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面积广大,山川众多,孕育了类型较齐全、数量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承德人民在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承德市国民经济发展和局部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善。但因历史上对自然资源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增加和城市化,以及对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缺乏应有的认识,使得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充分正确地认识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承德市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长远大计。第一节宝贵的土地资源“土地”是人类最宝贵、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土地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包括地貌、土壤、气候、水文、植被等)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有限性、再生性、不可代替性和位置的不可移动性是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土地的主要用途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土地是人类居住、工业生产、城市和乡村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承载体。另一方面,土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农作物、树木、牧草等形成和生长都需要直接从具有肥力的土地中吸收养分和水分。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资源之一。“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已经成为的一项基本国策。一、承德市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一)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多承德市总土地面积39512.98平方千米(折合59269470亩),约占河北省总土地面积(188041.49平方千米)的21.01%,人均土地面积16.42亩,是河北省土地面积和人均土地面积最多的地区。东西最大横距280千米,南北最大纵距268千米,由暖温带到寒温带,由半湿润到半干旱,具有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明显水、热条件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有利于农林牧副渔生产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二)山地多、平地少,土地资源利用差异明显承德市就大地貌单元而论,有高原和山地两大类型,具有特定的立体土地资源条件,向有“九山半水半分田”和“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山地一般高差大,坡度陡,土层薄,土地的适宜性单一,宜耕性差,农业发展受到较大限制,生态系统一般较脆弱,利用不当,极易引起水土流失和资源破坏,耕地少且多旱地、坡地,土地利用以林果为主,林牧农结合。平地主要分布在北部丰宁满族自治县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坝上地区,且气候寒冷干旱,土壤层较薄,适宜于林草生长和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形成了“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牧场景观”。小片平原集中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之中,是承德市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和粮食作物的主要分布区。(三)土地利用结构类型齐全,林草地面积广大承德市土地利用结构(1998年)为:耕地338722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57%;园地64828.4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64%;林地2175606.4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5.06%;牧草地(纯牧草地和林间草场牧草地)1906666.6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8.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3947.33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87%;交通用地20243.4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51%;水域69699.8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76%;未利用土地869170.12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2%。林地和牧草地是承德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所占比例较大,各县区均有分布,但不均匀。其中林地约70%分布在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和隆化县。耕地是土地利用的核心,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牧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坝上地区,其余分布在坝下的山区。园地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区。城镇居民点、工矿及交通用地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四)土地垦殖率低,林草地外延开发潜力大承德市土地利用程度和生产水平较低,全市土地垦殖率和利用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本市山区土地利用特点造成的。土地垦殖率低说明了承德市土地外延开发具有一定的潜力。由于生态环境脆弱,宜农耕地外延开发潜力极小。尤其是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化,以及不合理的垦殖利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使得承德市耕地更加宝贵,也使得人们在耕地开发上必须走内涵开发为主的道路。但林草地外延开发潜力较大,可大力鼓励和发展林草种植,不但能够提高农业生产,对缓解人地矛盾和改善生态环境也会起到重要作用。二、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人均耕地减少过快,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承德市山地多,平地少。林地和牧草地面积大,耕地面积小。由于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及交通用地逐年增加和人口增加的影响,人均耕地不断减少。建国初期的1956年全市有耕地563.18万亩(375453.3公顷),人口184.22万人,人均耕地3.06亩。2005年全市有耕地405.45万亩(270303公顷),人口361.28万人,人均耕地1.12亩。40多年来,由于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及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等对耕地的占用,人均耕地2005年与1956年相比,还是下降了63.4%,平均每年下降约1.3个百分点。最近几年来,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补充土地已不可能。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与耕地的矛盾会更加突出。(二)耕地质量较低,生产效率不高从地形上看,承德市耕地大部分分布在山坡和沟谷两侧,平地不足三分之一;从气候上看,耕地总数的60%集中在气温低、无霜期短的北三县,而无霜期稍长点的南部地区,耕地坡度大集中连片的少,且极易受洪水影响,生产水平不稳;从耕地结构上看,水田和水浇地仅占20%,其余为旱地,完全依靠降水;从土壤养分看,由于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普遍缺氮少磷,有机质含量也很低。由于耕地质量较低,限制了农作物类型,也直接影响了其生产效率。2004年全市粮食单产每公顷4878公斤,油料平均单产每公顷1559公斤,蔬菜平均单产每公顷40290公斤,坝上地区更低。耕地质量低,投入产出率不高,极大地影响了农民改良土壤和深耕细作的积极性。(三)土地利用不合理,导致土地质量下降一是自然因素和历史上不合理的农业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沙化。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市有水土流失面积达2117.4平方千米,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53.6%,年侵蚀总量6642.98万吨。全市土地风蚀沙化面积为2.43万公顷。在坝上、坝缘及滦潮河水系两岸形成了两大片、两大条线的沙化区。二是能源、建材、采掘等工矿业与城镇“三废”造成的土壤污染,降低和破坏了土地的可利用程度。上述土地生态问题,不但直接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生产力降低,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下降,并且这些问题的治理和恢复是非常艰难的。(四)节约用地观念差,浪费、乱占土地现象依然存在虽然《土地管理法》已颁布实施多年,但人们在土地使用上缺乏法制观念,,“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观念并未真正树立。荒废土地、浪费土地、非法买卖土地、擅占甚至破坏土地的现象仍有发生。尤其是城乡居民点和工矿用地面积过大和对土地的破坏现象更为突出。三、承德市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对策(一)加强《土地法》等相关法规宣传教育,树立公民正确的国土意识一是加强公民国土观念教育,真正树立“爱护土地、珍惜土地”、“开发与保护并举”等意识;二是加强《土地管理法》宣传,使人们认识其重要性、必要性;三是全面贯彻“切实保护土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等基本国策。全面落实人地和谐观指导思想。(二)严格土地审批、使用和监管制度,完善土地监测体系严格制定并落实土地审批、使用和监管制度,切实做到先通过保护、恢复方案与措施,再审批、使用土地的有效机制,并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对擅自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严肃处理。建立和完善土地监测体系,及时纠正和治理不良的土地利用行为,指导对土地的科学合理利用。(三)增加土地投入,开源与节流并举增加投入主要是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开源是指耕地应以内涵开发为主,增加投入是开源的前提,开源必须有一定的资金和科学技术作保证。通过开源,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率,增强土地资源系统的整体后劲,保证土地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利用。节流就是加强各类建设用地的管理和挖潜,严格控制建设用地面积,尽量少占耕地,保持全市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四)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大力发展林果牧与高效农业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各具特色的区域土地资源利用体系。坝上高原区应以“发展牧业为主,牧林农结合”为指导思想,加强林场和草场建设,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现有耕地质量,将易风蚀沙化的耕地逐渐退耕还林还牧。积极开发坝上风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及第三产业。中低山区坚持“发展林果业为主,林果农结合”指导思想,进行综合治理与开发。中山和低山陡坡发展保护性林业,以水源涵养林、用材林为主;低山丘陵实施封山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缓坡地带发展干鲜果品树种,同时搞好干鲜果品深精加工;沟谷坡耕地发展旱作农业;河流两岸发展高效农业,以玉米制种和时差蔬菜为主;加强城镇乡村规划与建设管理,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表3—1承德市耕地、林地及变化情况年份耕地面积(公顷)人均耕地(亩)林地面积(公顷)人均林地(亩)森林覆盖率(%)1965372746.72.50361346.72.329.371970363480.02.04595246,73.3415.441975361213.31.85922066.74.7223.901980356353.31.761142453.35.6529.601985352740.01.661256533.35.9132.601990343833.01.531506533.36.7239.101995339193.31.481482480.06.4637.502000338953.01.441739852.07.3744.002004270499.01.121782635.07.4145.052005270303.31.121791427.07.4445.54(资料来源:承德市统计资料)第二节珍贵的水资源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地球水圈中各个环节各种形态的水,因为它们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对人类有直接或者间接的使用价值。狭义的水资源通常指目前技术条件下,可以供人类利用那一部分水资源,主要包括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循环性、有限性是水资源的重要特性。地表水和地下水不断得到大气降水的补给,开发利用后可以恢复和更新。但各种水体的补给量是不同的和有限的,为了可持续供水,多年平均的利用量不应超过补给量。循环过程的无限性和补给量的有限性,决定了水资源在一定数量限度内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源。水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可以用来灌溉、发电、航运、水产养殖、旅游、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饮用等,这是有利的一面。但如果降水过多、过少,或者对水利用不当,则会造成洪涝或干旱灾害,这是其有害的一面。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是必然趋势,不少地区出现了水源不足的紧张局面,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历史上的承德植被茂密,河流水量充沛,河面宽阔,可行舟泛船。清帝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的原因之一就是武烈河河水充足,并作为避暑山庄湖泊的水源地。但是,由于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河流水量逐年减少。目前全市水资源总量37.01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近1000立方米,虽然高于全省平均数,但不到全国人均水
本文标题:第三章丰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03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