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第三章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习性是基础”园林树木学习性主要指园林树木的生物学习性和生态学习性。树木的物候期:指的是树木随着四季气候的变化,树木有不同的生命活动的现象.物候是地理气候研究、树木栽培的区域规划等重要的依据。掌握树木的季相变化,可以为园林树木设计、选配树种提供依据,同时为园林树木的繁殖、栽培、养护与育种提供生物学依据,提供科学的指导。要想正确观察树木的物候期,需要做到以下这些方面:1.选定观测点(观测点要具固定性、代表性,选定后将观测点的详细情况记载)2.选定观测目标(应为发育正常,开花结实3年以上;树冠、枝叶较匀称,体形中庸)3.固定观测时间(一般3-5天观测一次。但在开花、展叶期要每天观测,一天中最好在下午2-3点观测)4.选定观测的部位(一般在向阳的一面,最好观测树木的中部枝条和全面观测)5.固定观测记录的人员(认真、责任心强)6.观测的内容包括:根系生长期、树液流动期、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果实生长发育和落果期、新梢生长周期、花芽分化期、叶秋季变色期、落叶期。根系生长周期――树木根系随气候变化而在根系数量,长度,粗度上有规律的增长的现象称根系生长周期。树液流动开始期――树木以新伤口出现水滴状分泌液为标志称树液流动开始期。萌芽期――指芽萌动至芽膨大这一时期。1)芽膨大始期2)芽开放期或显蕾期(花蕾或花序出现期)展叶期――从芽苞中伸出卷曲或按叶脉褶叠着的小叶至春叶特有色彩在整体上消失这一时期。1)展叶开始期2)展叶盛期3)春色叶呈现始期4)春色叶变色期开花期――指观测株上5%的花瓣完全展开至残留约5%的花这一时期。1)开花始期2)开花盛期3)开花末期4)多次开花期果实生长发育和落果期――从座果至果实或种子成熟脱落止。1)幼果出现期2)果实生长周期3)生理落果期4)果实或种子成熟期5)脱落期新梢生长周期――由叶芽萌动开始,至枝条停止生长为止。一次梢(春梢)二次梢(夏梢)三次梢(秋梢)花芽分化期――指花芽分化始终这一时期称花芽分化期。不同树木花芽分化期不同。单性花树种,其雄花芽和雌花芽分化期亦有差异。叶秋季变色期――指由于正常季节变化树木出现变色叶,其颜色不再消失,并且新变色叶在不断增多至全部变色的时期。1)秋叶开始变色期2)秋叶全部变色期3)可供观赏秋色叶期落叶期――观测树木秋季开始落叶至树上全部叶子落尽时止。1)落叶始期2)落叶盛期3)落叶末期植物与环境植物――――(1)―――――环境(1)植物生长离不开环境;(2)环境对植物起综合的生态效应;(3)植物长期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和适应。环境因子一)、温度因子1、温度变化规律(1)温度在空间上的变化:纬度海拔(2)温度在时间上的变化:一年有四季温度变化;一天有昼夜变化。(3)对植物的主要作用:节律性变温:一年四季的变化,昼夜的变化。植物的感温性和物候。非节律性变温:温度无规律的变化。物候观测的意义物候是地理气候研究、树木栽培的区域规划等重要的依据。掌握树木的季相变化,可以为园林树木设计、选配树种提供依据,同时为园林树木的繁殖、栽培、养护与育种提供生物学依据,提供科学的指导。要想正确观察树木的物候期,需要做到以下这些方面:1.选定观测点(观测点要具固定性、代表性,选定后将观测点的详细情况记载)2.选定观测目标(应为发育正常,开花结实3年以上;树冠、枝叶较匀称,体形中庸)3.固定观测时间(一般3-5天观测一次。但在开花、展叶期要每天观测,一天中最好在下午2-3点观测)4.选定观测的部位(一般在向阳的一面,最好观测树木的中部枝条和全面观测)5.固定观测记录的人员(认真、责任心强)6.观测的内容包括:根系生长期、树液流动期、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果实生长发育和落果期、新梢生长周期、花芽分化期、叶秋季变色期、落叶期。2、温度对植物的生态作用1)温度与树木的分布表1温度与树木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5.5℃)山地随海拔高度的上升,更替着不同的植被带,形成植被的垂直分布。(模拟热带高山)―――冰川(终年积雪带)寒温带――高山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温带――高山灌丛带――亚高山针叶林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热带亚热带雨林带热带海洋2)温度因子与园林树木的应用A、催延花期抑制花期:桂花,国庆。促成栽培:牡丹(谷雨三朝看牡丹),春节。B、引种驯化引种:驯化:南树北移(解决越冬问题)北树南移(解决越夏的问题)二)、光照因子1、植物生长离不开光(光合作用)2、光的性质与变化(1)光的性质:可见光:380~760nm之间不可见光:波长大于760nm(红外光)和小于380nm(紫外光)。(2)光的变化:光强还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强;光强随纬度增加而减弱;光强随时间而变化:一年与一天的变化。(3)以光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1)阳性树种(喜光植物)落叶松、水杉、杨、柳、木棉、椰子2)阴性树种:(耐荫植物)耐荫性较强的树种:云杉、冷杉、矮紫杉、粗榧、罗汉松、金银木、天目琼花、珍珠梅、绣线菊、常春藤等。3)中性树种:中性偏阳的树种:榆、朴、樱花、碧桃、山桃、月季、木槿、石榴、黄刺玫、榆叶梅;中性稍耐荫的树种:圆柏、槐、七叶树、太平花、丁香、黄花茶镳子、红瑞木、锦带花;树木的耐荫性受下列因素影响:年龄:幼苗阶段耐荫性强;气候:温暖湿润的环境下,树木的耐荫性强,寒冷干旱的环境下,趋于向光;土壤:肥沃湿润土壤下,树木耐阴性强。3、应用(1)配置:(2)引种:植物南移(3)利用光照调节花期一品红,短日照植物。“十一”开花三)、水分因子水分的主要作用:(1)是植物的主要组成成分,60~80%;(2)植物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水分参加;(3)水分能使树木的组织保持膨胀状态,使器官维持一定的形状和活跃的功能;(4)水有较大的热容量,能缓和温度巨变带来的伤害。1、水对树木的生态作用1、土壤含水量在潮湿的土壤中,多为浅根性植物;在土壤干燥的地区,多属深根性植物。植物插条时需要较高的土壤含水量60~90%。植物要求最适土壤含水量。过干,萎蔫;过湿,烂根。2、空气湿度气插生根的植物要求100%空气湿度。引种中限制树木生长的因子主要是空气湿度,如竹子,南树北移和高海拔引到低海拔。2、以水分因子为主导因子的树木的生态类型(1)旱生树种:为通常在土壤水分少、空气干燥的条件下生长的树种特点:A、减少蒸腾量B、根系发达。具极强的耐旱能力,这类树种的根系通常极为发达,其叶常退化为膜质鞘状或叶面具发达的角质层、蜡质及绒毛,如梭梭树、沙拐枣、木麻黄及aname=baidusnap0/a相思/B树等;(2)湿生树种:需要生长在潮润多湿环境中的树种.特点:在干燥的或中生的环境下常致死或生长不良,这类树种的根系短而浅,在长期淹水条件下,树干基部膨大,具有呼吸根,如水松、落羽杉及红树等;(3)中生树种:介于上两者之间,绝大多数树木都属此类,这类树种多生于湿润的土壤上,如油松、麻栎、杉木及枫杨等。不少树种对水分条件的适应性很强,如旱柳、柽柳、紫穗槐及沙柳,在干旱与低温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另一些树种如杉木、白玉兰等则既不耐干旱又不耐水湿,对水分条件要求较为严格。中生耐干旱:具有旱生植物的特点。中生耐水湿:具有湿生植物的特点。四)、空气因子空气中的各种主要元素成分如氮、氧、氢和二氧化碳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其它成分如灰尘、煤烟及微生物等则随时间、地点而发生很大的变化。随着工业建设的蓬勃发展,由大气污染造成对人类与森林植物的危害日益严重。不同树种对大气污染的抗性不同,同时烟尘的成分因厂矿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树木受害的反应也有各种变化。抗性强的树种有臭椿、构树、悬铃木、早柳及加杨等;抗性弱的树种有油松、侧柏、雪松及梅等。不同树种对有害气体反应不一样,有些树种对有害气体抗性小,而另一些树种具有吸收某些有害气体的能力或称抗性强。抗二氧化硫树种:银杏、侧柏、日本黑松、构、皂英、臭椿、沙枣、榆、旱柳、刺槐、海州常山等。抗氯化氢树种:合欢、五叶地锦、黄檗、伞花胡颓子、构、榆、接骨木、紫荆、槐、紫藤、紫穗槐、木槿、杠柳等。抗氟化氢树种:白皮松、侧柏、杜松、构、榆、槐、丝棉木、黄檗、伞花胡颓子、紫荆、紫穗槐、臭椿、泡桐、悬铃木、山楂等。二、土壤因子1、土壤性质1)土壤物理性质:指质地、结构、孔隙度等状况。砂土:壤土:粘土:2)土壤化学性质:(1)酸碱度(pH):(2)土壤矿质营养:大量元素(N、P、K、Ca、Mg、S、Fe)和微量元素(B、Cu、Mo、Zn等)。土壤酸碱度以pH值表示,有的树种要求在酸性土壤上生长,一般以pH值小于6.8为宜,如马尾松、杜鹃等,称为酸性土树种,这类树种在盐碱土或钙质土上则生长不良或不能生长;有的树种在钙质土上生长最佳;常见于石灰岩山地,如侧柏、柏木及青檀等;有的树种则耐pH值7.2以上的盐碱土,如柽柳、紫穗槐、棱梭树及胡杨等;有的树种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大,如苦楝、乌柏、黄连木、刺槐及木麻黄等,它们既能较好地生长在酸性土壤上,也能较好地在中性土、钙质土及轻盐碱土上生长。以土壤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1)根据树木对酸碱度的反应,划分为:酸性土树种(pH6.5):如杜鹃、桂花、茉莉、含笑。碱性土树种(pH7.5):如文冠果、丁香、黄刺玫、柽柳、杠柳。中性土树种(pH6.5~7.5):多数植物。2)根据树木对土壤中矿质盐的关系,划分:钙质土树种:如南天竹、臭椿、青檀(榆科)、柏木。3)根据植物对土壤中含盐量的关系,可划分盐土树种和碱土树种耐盐碱树种:绒毛白蜡(天津市树)、夹竹桃、旱柳、柽柳、丁香。4)根据土壤的肥力划分瘠土树种:如豆科的植物,鼠李、金老梅、马尾松、油松。土壤的物理性质决定其水分、肥力、空气、温度及微生物活动等条件,而这些条件都影响着树木的分布及其生长发育。有些树种要求在深厚、湿润的土壤上才能生长良好,如橡胶树、杉木、樟树及毛白杨等。这类树种在条件适宜时不仅生长迅速,而且干形通直高大,在干旱瘠薄条件下则生长缓慢,干形不良。有的树种极耐干旱瘠薄的土壤,在造林上常被选为荒
本文标题:第三章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07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