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二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二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备课本单元包括五篇课文和一个练习。这个单元意在告诉孩子们:大自然的一些美景,如:春笋、雨点、池塘、梅花、大草原,让孩子们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第二单元中的课文语言生动、活泼,简洁、明快,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美、意境美。《春笋》精心提炼的动词往往能更加准确生动地传情达意.《雨点》是一篇引导孩子认识自然现象的小诗(儿歌)。《小池塘》这篇课文写了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明亮景象。课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赋予静态的池塘以动感和生命,给人一种美的愉悦。是一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的好教材。《春到梅花山》梅花山,顾名思义,以梅花著称。《草原的早晨》是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抒情散文。“练习”中共安排五个项目,内容包括学习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想想做做和口语交际。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是训练重点课时安排:1、《春笋》3课时2、《雨点》2课时3、《小池塘》2课时。4、《春到梅花山》2课时5、《草原的早晨》3课时6、练习2可用4课时1、春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春天之美。2.认识1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学会4个偏旁部首。认识一个多音字“长”。通过看图、实物演示、表演等方法理解“裹”、“浅褐色”、“嫩生生”、“冲破”、“掀翻”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笋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的生命力。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写生字“节”、“笑”、“声”,认识草字头、竹字头、士字头。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准备:投影、图片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春天之美。2.认识17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学会4个偏旁部首。认识一个多音字“长”。通过看图、实物演示、表演等方法理解词语。学写生字“节”、“笑”、“声”,认识草字头、竹字头、士字头。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写生字“节”、“笑”、“声”,认识草字头、竹字头、士字头。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导入课题,猜谜: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谜语,想不想猜?仔细听――2.板书:春笋。提醒:“笋”是一个生字,平舌音。3.你们见过春笋吗?今天老师把小春笋带到教室里来了,你们看,它长的什么样子呀?4.出示课件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3.认读生字。4.指导读长句子(1)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2)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5.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小朋友仔细听,指出不足。三、愉快学习,主动求知1.读文,了解内容。这样一个“嫩生生、浅褐色”的春笋娃娃多可爱啊,它是怎么生长的呢?竖起小耳朵仔细听。(播课文录音)读一读,说一说: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说,随机引导说话)A.指导有趣味地朗读这句话。B.投影出示词语。C.启发学生看图想象,理解词语。2、喜欢春笋娃娃吗?打开课本,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注意读书姿势啊!3.指导读长句子。4.指名读课文,听后评价读。5.表演朗读,尝试背诵⑴自由练读,评价。⑵表演读。⑶试着背一背。⑷分组赛背。四、巩固练习,指导书写1.做到读音准确。翘舌音、平舌音、前鼻、后鼻音。2.会用多音字“长”的两个读音来组词。同桌互认本课生字并祖祠,看谁组得多。3.指名认读后提醒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笋:平舌音。再:也是平舌音。注意“在”——“再”是同音字。迎:是后鼻音。声、冲:也是翘舌音。块、外:注意声母之间的区别。长:是个多音字,你能用“长”的两个读音分别来组词吗?4.指导书写。出示生字卡片,巩固读音。这些生安中哪些是上下结构的字:(声、笑、节)观察一下生字表中的这3个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范写生字,巡视指导。1)找到上下结构的字。2)学习“士”偏旁。3)想想怎样写才漂亮?声:上面的“士”字头约占田字格的1/3,下半部分要比上半部分略宽些。笑、节:同样的,偏旁部首都是约占田字格的1/3,“节”下半部要写在横中线上。5.按笔顺描红临帖。⑴书写练习,记住笔顺。⑵描红练习。⑶在田字格中书写,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声、笑、节”等字。⑷规范书写,自评互评。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反思: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春天之美。2.认识17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学会4个偏旁部首。认识一个多音字“长”。通过看图、实物演示、表演等方法理解“裹”、“浅褐色”、“嫩生生”、“冲破”、“掀翻”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笋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的生命力。教学重难点: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春笋节节向上、茁壮成长的情景,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读”、“悟”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和蓬勃向上的气势。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把《春笋》的课文读通顺了,还学会了几个生字,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学得怎么样?有信心的小朋友就大胆地举起小手。出示词语:春雷唤醒冲破泥土掀翻冒出来浅褐色石块裹着娃娃迎着春风生长嫩生生笑声外衣2.开火车读。这节课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看春笋是怎样生长的?二、精读第一段。出示第一段:1.春笋原本睡在又黑又冷的泥土里,那么是谁把它唤醒的呢?它又是怎样从泥土里出来的呢?(出示第一自然段)2.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听听春雷公公的声音吧。[播放:雷声]让我们来当春雷,唤醒小春笋。(师生模仿)春雷爷爷会对小春笋说些什么?模仿雷声。3.展开想象:雷公公对小春笋说些什么?4.角色扮演:我们都是小春笋的好朋友,一起来唤醒小春笋。(模仿春风等声音叫小春笋)这一声春雷,还唤醒了谁呢?大自然中的精灵都醒来了,只有一个小春笋,睡得太熟了,只剩下它没醒,怎么办呢?5.发挥想象:瞧,小春笋终于醒来了,伸懒腰向四周看看,看到了什么呀?小春笋还看到了什么?6.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读好第一句话。7.它们从地里冒出来时劲儿可大了!哪些词可以看得出来呢?(冲破掀翻)冒出来的春笋多吗?是一起冒出来的吗?哪个词语说明了这些?(一个一个)从“冲破、掀翻、一个一个、冒出”等词语体会春笋的生命力顽强。这些春笋冒出地面时气势强大,生命力多顽强呀!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好吗?8.这一自然段把春笋在春雷公公的唤醒下冒出泥土的情景写得多生动呀!我们来试着把它背下来吧,好吗?看填空,练习背诵:一声(),()春笋。它们()泥土,()石块,()。(1)指名背诵,要带着感情。(2)现在,我们都来做小春笋,好不好?边背诵第一段,边做动作。三、精读第二自然段。1.出示第二自然段,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小春笋冒出来了,它们长什么样儿,是怎样生长的呢?2.(出示实物)看,它是什么颜色的?谁来剥剥它的外衣?哎呀,这衣服穿得可真多,一层一层的,包得多紧啊,课文中用了那个词?(裹)学生体验剥笋,体会句中的“裹”3.请小朋友们看看周围这些高大的竹子,和它们相比,这些刚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春笋可真像……(娃娃)它们是多么娇嫩,多么可爱呀!书上说是怎样的娃娃呀?(嫩生生)4.读第一句,读出“嫩生生”的感觉5.小春笋冒出了地面,是怎样生长的呢?请大家再好好读读第二自然段。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小春笋的生长过程。6.小春笋长了几节?长长停下来了没有?向哪儿长?是啊,它们就是这样一节,……(边做手势)真是蓬勃向上,永不满足!读好句子: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7.它们怎么会长得这么好,这么有力呀?找出竹笋长得这么好的原因的句子。8.这么嫩生生的小春笋最后长成这么又高又壮的竹子,真不简单,说说此时你想对春笋说些什么?是啊,被春风吹一吹,很舒服,就向上——长一长,被阳光照一照,好暖和,就又向上长一长,在春雨里“咕嘟咕嘟”喝了个饱,就又向上长一长。春笋就是这样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9.连起来读好这一段,先自己试一试吧。10.指名比赛读,齐读。11.练习背诵课文。四、试背课文。1.看图齐读课文后试背,展示自己最好的读书、朗诵水平。2.师用问题引背。3.学生试背,可自己创编动作,看谁最先背出来。4.小结背诵情况,请学生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首儿歌的?5.师表扬学生用手又用脑,不仅解决了自己发现的小问号,还背出了课文,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用好自己的两个宝。五、拓展活动:(课后完成)。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课文。2.实践活动,培养能力(1)可以画,也可以写春笋蓬勃生长的画面(2)去观察生活中的春笋、麦苗、小草等,丰富直观感受。反思: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春天之美。2.认识1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学会4个偏旁部首。认识一个多音字“长”。通过看图、实物演示、表演等方法理解“裹”、“浅褐色”、“嫩生生”、“冲破”、“掀翻”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笋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的生命力。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写生字“节”、“笑”、“声”,认识草字头、竹字头、士字头。一、指导背诵。1.自由练习背诵第一段,指名背。第一自然段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说春雷唤醒了春笋;第二句话讲了春笋是怎样生长的。2.轻声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读后说说这段有几句话。背诵第二自然段:小朋友,这些嫩生生的娃娃冲着你们格格地笑呢,你们喜欢它们吗?谁能用喜爱的语气背这句话?3.背第一句:说说春笋的样子和颜色。4.春笋的生长离不开雨露和阳光。背第二、三句话。1)春笋长成什么样儿了呢?(看图)2)指导背诵:注意停顿,语气要逐渐加强,语调渐渐提高。(指名背,齐背)3)问答方式背:春笋是什么样子的?春笋是怎样生长的?它们长成什么样儿了?二、小结课文。1.读了课文,你觉得春笋怎么样?你想对春笋说些什么?感悟春笋品质。2.春笋就是凭着顽强的意志和生命力,才能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地冒出来。在阳光下继续坚强而又健康的成长!长成高大的竹子,供人们使用。抒发对春笋的敬佩的感情。3.带着这种感情把春笋的顽强的生命力背出来。三、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生字卡片。2.学习新偏旁冲:是两点水旁,注意与“氵”的区别。破:是石字部。外:是夕字部。3.这些生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看课后笔顺表,记忆生字的笔顺。提醒学生“迎”里面部分没有一点。4.给字组词。你能为哪个生字交朋友?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在”与“再”的不同用法。5.按笔顺描红。6.作业:1)在田字格里书写“冲、破、块、外、迎、再”六个字,并分别组词。2)兴趣题:★用“唤醒”说一句话。★★春笋长大后,长成了竹子。想一想,竹子有什么用呢?说给同桌小朋友听。3)选字填空:在再(1)小明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一笔一画照着写。(2)小雪花飘呀飘呀,飘落()枝头。反思:2、雨点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诱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认识3个新偏旁。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激发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兴趣。4.通过理解课文的语言和吟诵课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的欲望,用“雨点落进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仿写课文。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激发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兴趣。3.通过理解课文的语言和吟诵课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的欲望,用“雨点落进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仿写课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5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激发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正
本文标题: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二单元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23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