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教案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一、教材说明:小学生对动植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是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的一部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综合研究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感受生物的丰富多彩,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本课是此单元的开篇。主要通过学生实践、亲自动手参与到:生物体是指什么?生物体有什么相似之处?生物体有什么不同之处?生物体需要什么来维持正常的生活?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分辨出哪些是有生命的物体,哪些是没有生命的物体,从而建立初步的“生物”与“非生物”概念。二、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2)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2、科学知识(1)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2)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2)意识到要珍爱生命,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好公民。4、法制渗透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法》的相关内容:第三十一条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了解有生命物体所具有的共同特征。难点:在寻找到的有生命的物体中找出有生命物体的特征。四、教学准备1、供学生寻找的校园环境。2、记录纸。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教师朗诵单元小诗……2、让学生接着读下去。3、谈话:五彩缤纷的大自然蕴藏着许许多多的生命,这节课就让我们到校园里去用我们的慧眼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板书课题)(二)、实践活动——寻找有生命的物体。1、分组思考、讨论:你们准备选择校园的哪一地方进行观察?可以用哪些方法观察?怎样记录?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2、强调:(1)不要遗忘一些隐蔽的地方,如墙角、砖头下、屋檐下等等;(2)记录的方式可以写,也可以画;(3)细心观察、注意安全、珍爱生命。3、渗透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法》第三十一条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追究刑事责任。4、分组在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师巡视、指导。5、记录有生命的物体把我们刚才找到的许多有生命的物体,用各种方法记录下来。不知道名称的可描述其特征或用图画示意,并填入下表。我的观察记录日期:_月_日三()班姓名____名称发现地点备注(三)交流、研讨1、交流:刚才同学们在校园找到了哪些有“生命的物体”?2、出示观察记录。3、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有生命的物体,我想问问大家,为什么说这些物体是有生命的,它们有哪些基本特征呢?4、师生共同归纳:生命体都能够生长,能繁殖后代,要呼吸,需要营养、会死亡等,我们把这样的物体归为一类,称为生物,把没有生命的物体(课桌、书本、文具……)称为非生物。生物有动物、植物两大类。(四)、智力陷阱——辨析物体是否有生命。1、观察教材第13页上的五种物体,提问:它们是有生命的吗?为什么?2、学生思考、回答,要求说出理由。3、出示一个发条玩具,让它动起来。提问:它有生命吗?为什么?(五)课外延伸、总结全课1、选择家附近的阳台、院子、花圃或田野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生物,并写一段介绍这种生物的小短文。2、说说你今天的收获。[板书设计]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能生长繁殖后代要养料植物会死亡会呼吸动物生物2.校园里的植物教学章节第二单元教学内容2、校园里的植物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活动是对植物进行观察,课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了解常见植物的不同特征,并能说出不同植物的相似之处。教学时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利用“认识校园里的植物”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植物”上,同时也为认识植物的多样行寻找一个“增长点”。教学目标1.认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2.初步了解植物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及观察树皮。3.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4.会给植物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队。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了解植物在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难点: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前了解学校里的各种植物。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命物体的共同特点及分类。(动物和植物)2.今天我们就象科学家一样一起来研究一下我们身边这些植物,好吗?(板书)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1.整体认识植物:(1)师带领学生排队走进校园里植物较多的地方。提问: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比一比谁说得最多?(2)提出观察任务: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是什么样子的?这些植物长得有什么特点?(要求从高矮、外形困扩等方面描述植物)2.观察树皮讲解如何观察树皮:复习导入能让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复现,同时又能导入新课。这部分观察、交流活动就在校园里进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首先从整体上认识到植物,再通过局部的观察,学生充分了解植物各部分的不同,由于植物就在自己的眼前,学生的观察一定会非常仔细,要求学生把观察的结1.先摸,有什么感觉?2.拓树皮画,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3.汇报交流(1)交流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是什么样子的?这些植物长得有什么特点?交流后让学生按照由矮到高的顺序给这些植物排序,说说矮的、高的植物各有什么特点。(2)小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3)说说你观察的树皮的特点(4)展示树皮画,三、总结课文这节课,你知道关于植物哪些方面的知识。(学生谈谈收获)板书设计2、校园里的植物(一)外部形状:各种各样植物的树皮:有的粗糙、有的光滑果写下来或画下来,这是培养学生初步整理信息的能力,这样学生也一定能说出植物部分的特征,并比较它们的不同,大胆汇报自己的发现,体会到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教学章节第二单元教学内容2、校园里的植物第2课时教学目标1.能按一定的标准给植物进行排序和分类。2.了解植物的叶和花的特征。3.体会到只有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多的信息。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植物花和叶的特征。难点:找出植物的相同之处。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前了解学校里的各种植物的叶、花等。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1.指名回忆上节课认识的植物名称及它们的外形和树皮的特点。2.今天我们继续亲近植物,发现它们的叶和花还有什么特点?(板书:2、校园里的植物(二))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1.局部观察植物(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叶和花。①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②讲解如何观察花:比较两种花的形状和颜色,也把它画下来。(2)师生观察后交流。(交流时要让学生尽情地说,并及时鼓励)2.找出植物的相同之处。(1)师提问:它们有很多不同,那它们为什么都叫做植物呢?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2)交流讨论:有根、茎、叶等组成部分,位置相对固定等。三、总结课文复习导入能让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复现,同时又能导入新课。提出观察任务,让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这节课,你知道关于植物哪些方面的知识。(学生谈谈收获)板书设计2、校园里的植物(二)对生叶:互生轮生植物的颜色:五颜六色花形状:千姿百态共同特征:有根、茎、叶位置较固定3、校园里的小动物教学目标:1、能够对小动物进行细致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2、能够围绕小动物自行一些简单探究活动。从中发现小动物的更多习性特征。3、认识到动物具有多样性和共同性。能用自己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小动物,并能概括特点。难点:围绕小动物如何开展有意义的探究活动。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活动目的:观察了解蜗牛活动准备:活体的蜗牛,记录纸,放大镜、玻璃片等教学过程:一、导入,了解蜗牛喜欢的环境1、同学们,课外你们都去捉蜗牛了,说说你是从哪里捉来的?2、交流3、小结:由此看来,蜗牛一般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阴暗,潮湿,或有蔬菜、嫩叶的地方)过渡:今天我们要来好好认识这位朋友,老师事先已经画好了一只蜗牛,瞧(出示卡通蜗牛图),你们说像不像?真的像吗?我们可得用科学说话,经过自己仔细观察比较以后才可以下结论哦!二、观察蜗牛外形特点1、找一找你们都玩过“找不同”的游戏吧,那么请你观察自己手中的蜗牛和老师画的蜗牛到底有哪些不同,看谁找的多,找的细致。小组一起找,师巡视,并提示:要想看得清楚可借助放大镜。交流汇报:实际的蜗牛有两对触角,眼睛是长在大触角上而并非脑袋上;没有耳朵,有嘴巴;有一个螺旋状的壳,没有脚只有很大的一块肌肉(腹足);还有两个小洞那是肛门和生殖孔(要仔细找才能发现)。观察不到的东西,教师可补充,比如介绍蜗牛的牙齿等2、画一画既然同学们找出了那么多的不同,看来是老师画错了,老师画的是加工后的带有拟人化的蜗牛,在科学研究上可是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们要还蜗牛以真面目,好吗?小科学家吗,请你把它画一画吧:我观察的小动物是请在右边画下来生活环境身长有哪些部分组成运动方式3、说一说谁来当一回《动物世界》的解说员,客观科学地介绍蜗牛外形?指名说一说(加深印象)三、观察蜗牛的习性4、蜗牛是怎样出壳的?5、蜗牛是怎样爬行的?6、蜗牛喜欢吃什么?7、蜗牛对刺激有什么反应?四、自己还想提出哪些研究蜗牛的问题8、学生自由地提9、如果有的班的孩子不善于提问,教师也可帮助其提出一些问题,再让他们选择一些问题去研究:比如:蜗牛怎么排便?蜗牛喜欢冷还是热?蜗牛会游泳吗?蜗牛有听觉吗?……五、课后有针对性的研究1、把上面提出的这些问题设计成表格,看自己能完成几项。并说说你准备怎么研究?2、把研究的结果在下节课带来交流。六、总结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探究蚂蚁的生活习性。2、能给动物分类,总结动物的共同特征。3、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的相关内容。活动准备:几只不同窝的蚂蚁。放大镜。一些动物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堂课对蜗牛的研究,我们知道了蜗牛的哪些特点?2、我们是怎么研究蜗牛的?3、今天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观察另一种小动物“蚂蚁”(板书)二、观察蚂蚁外形并画一画1、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并能填写表格内的问题。我观察的是蚂蚁(在右边画一画)身长颜色身体分成几部分:有几只脚:2、学生交流,师指导。(蚂蚁有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个口器、复眼;胸上有三对足,腹部看上去没有什么东西,其实是由许多环节组成。一般有3—12个环节)3、蚂蚁身上的这些部位对它都有什么作用呢?4、学生猜测:触角是传递信息;口器吃东西,攻击敌人;眼睛是看得;足用来爬行……过渡:真是这样吗?接下来同学自己观察蚂蚁的生活特点。三、观察蚂蚁生活方式或习性1、每一组桌上有面包屑、苹果皮,观察蚂蚁是怎样用口器吃东西的?2、还发现了蚂蚁不仅吃东西,还搬粮食,用什么“搬”的?(口器)3、观察蚂蚁如何爬的?4、小组内拿出两只蚂蚁放在一个小瓶子里,观察当它们碰到一起时,首先用什么来刺探对方信息的?(触角)然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情?5、不同窝的蚂蚁相处会怎样?猜测。然后再观察6、小结:发现:同一家的蚂蚁相遇后不会打架,不同窝的蚂蚁遇到后便“打”得不可开交。(咬)四、提出还想研究的问题?比如:蚂蚁会不会游泳……课后研究五、总结动物的共同特征我们观察了蜗牛和蚂蚁,发现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生活方式,但是它们又有着共同点,谁来总结一下?小结:它们都需要喝水、吃东西、呼吸;都会长大、繁殖、对刺激有反应;还有都会运动……六、按一定标准分类,渗透法律知识1、谈话。世界上的动物很多,我们不能一一列举,看书上这些小动物,你认识吗?试着可以给它们分分类。2、学生说。3、渗透法律知识。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七、总结1、从这两堂探究小动物的课上,你收获了什么?觉得哪些还做得不够?2、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家,学校是我们的家,也是小动物的家,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让我们手拉手儿一起保护它!保
本文标题: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28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