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苏教版九年级下期末语文测试卷
(新学年启用新地址和稿费走卡,谢谢您的支持)撰稿:224100江苏省大丰市健康西路华苑小区2号楼603室袁建林电话:13962075698邮政卡号:6221883110016547015(开户名:袁进林)苏教九下期末语文测试卷拟题/江苏袁建林(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一部分:积累·运用(30分)1.填写合适的诗文。(9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2)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3),,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故逐之。(《左传》)(5)人恒过,然后能改;,,而后作;,,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陶渊明逍遥洒脱一句“,”,让无数后人对小小的秋菊致意膜拜。(7)10月4日,爱尔兰全民公决以67%的比率通过《里斯本条约》,预示着欧盟从“”的尴尬中重现“”的生机。(选用陆游《游山西村》)(8)班级举行“古诗文接力”活动。请同学把主持人所给诗句的最后一个字,作为衔接句的第一个字,写出连续两句古诗(五言、七言均可),完成古诗接力。→东临碣石,以观沧海→2.阅读文字,回答问题。(5分)水的流淌,犹如生命繁yǎn和律动,水的波光,映照着人间哀乐疾苦。江河,犹如母亲bǔ养了城市。苏州河曲折蜿yán地流过来,流过月光铺地的沉睡原野,流过炊烟liáo绕的宁静乡村,流过兵荒马乱,流过饥馑贫困,流过晚霞和晨雾,流过渔灯和荧火,从荒凉缓缓流向繁华,从远古悠悠流到今天……江南的柔美,江北的,都在她沉着的涛声里交汇融和。这样的苏州河,犹如一匹绿色锦锻,飘拂缠绕在城市的胸脯。(1)根据拼音写汉字。繁yǎn()bǔ()养liáo()绕蜿yán()(2)给加点字注音。饥馑.()胸脯.()(3)找出两个错别字并修改。改为;改为;改为(4)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一些学校对规范办学行为的规定默默无闻....,群众对此反映强烈。B.百度总裁李彦宏让美国甚至全世界开始对中国青年一代企业家刮目相看....。C.在金融危机中,我国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中流砥柱....,让世人惊叹“风景这边独好”。D.焦裕禄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丽篇章。4.下列标点符号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季羡林昭告天下,要将头顶上“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统统摘除。B.人们时常望兄、望夫、望乡、望天涯,扯不断的思念,全衔在大雁的嘴里了。C.“死就死吧,好歹要拼一回!”在这个念头的支撑下我似乎勇敢了起来。D.当炎夏渐渐袭来时节,写下“竹思”两个字,权当做一剂清凉解暑散热吧?5.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是()(3分)怕未来的人不在少数。怕未来是不知道应该怕什么,先怕一怕。①虽然“现在”也是转瞬即逝,但毕竟在掌控中。②未来无须怕,因为还未来。③内心强大的人面对未来就好比过独木桥,只要走好眼下这一步就可以了,别想下一步。④在过去、现在、未来三样东西中能把握的只有现在。A.④②①③B.④①③②C.②④①③D.②①③④6.下列这段话有三处语病,请依据要求修改。(3分)①解决台湾问题、祖国完全统一,作为民族复兴伟大进程的重要内涵之一。②在已经进行了60年探索、奋斗的基础上,尽管还有多少曲折和困难,但探索和奋斗将不懈地持续进行,直到真正完成。③这是中华民族的心愿和使命,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任何力量都是无法阻挡,也无法改变的。第①句缺少成分,修改意见:第②句关联词不当,修改意见:第③句句式不一致,修改意见:7.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5分)【甲】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哦哦,你是范爱农!”“哦哦,你是鲁迅!”【乙】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1)这两段文字都出自《朝花夕拾》,【甲】出自其中的《》,【乙】出自其中的《》。(1分)(2)【甲】段中的“这意见”具体内容指什么?(2分)(3)【乙】“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的原因是什么?(2分)第二部分:口语·实践(10分)8.班级举行“60年阅兵庆典再回眸”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材料1:1949年7月底,人民解放军各野战军纷纷将缴获的最漂亮的“三八大盖”——这些当年侵华日军步兵的主要装备送达北平受阅部队。它们即将在开国大典阅兵式上亮相。与此同时,日制坦克、野炮、高射炮,以及美制榴弹炮、德制步枪、捷克轻机枪等散发着战场硝烟味的武器装备,也成为开国大典阅兵的主角。60年前天安门的第一次阅兵,我军是典型的“万国牌”、“骡马队”。材料2:60年后的今天,迈过长安街的人民军队方阵已经是清一色“中华牌”先进装备,而且是多兵种、多军种。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化武器装备集中亮相,陆战王牌第三代主战坦克、歼十战斗机、预警机、无人机、卫星通讯等先进装备无一不充分展示我军强大的实力。(1)请根据材料,说说“万国牌”“中华牌”的具体含义。(4分)(2)根据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3)在解读中国尖端武器亮相国庆阅兵时,法新社的文章称,中国导弹研发项目在海外引发担忧,而美国尤为关注,因为这些导弹计划“可能会迅速打破台海军事平衡”;而美国合众国际社亚洲在线的一篇文章,则大肆渲染中国巡航导弹对印度的威胁。请你结合下列材料,针对“中国威胁”论,写一段观点明确、论据确凿的辩词。(70字左右)(2分)【链接材料:胡锦涛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要发扬光荣传统,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使命,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维护世界和平再立新功。】(4)下面这幅对联歌颂祖国60年的沧桑巨变,请你对完整下联。(2分)上联:雄师威猛固我河山倚天剑下联:第三部分:阅读·技能(50分)(一)阅读诗词,回答第9~11题。(6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9.请用形象语言描绘“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呈现的画面。(2分)10.“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诗人以谁自比?含蓄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1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画出怎样的一位英雄形象?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比较文段,回答第12~16题。(12分)【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齐策》)【乙】楚魏战于陉山。魏许秦以上洛,以绝秦于楚。魏战胜,楚败于南阳。秦责赂①于魏,魏不与。营浅谓秦王曰:“王何不谓楚王曰:‘魏许寡人以地,今战胜,魏王悖寡人也。王何不与寡人遇②?魏畏秦、楚之合,必与秦地矣。是魏胜楚而亡地于秦也。是王以魏地德寡人,秦之楚者多资③矣。魏弱,若不出地,则王攻其南,寡人绝其西,魏必危。’”秦王曰:“善。”以是告楚。楚王扬言与秦遇。魏王闻之,恐,效④上洛于秦。(选自:《战国策》卷六秦策四)【注释】①赂:赠送的财物,亦泛指财物。②遇:相逢,引申为联合。③资:财物,钱财。④效:偿付。1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1)今齐地方..千里(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3)魏许.秦以上洛(4)魏王悖.寡人也13.下列加点虚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皆以.美于徐公(认为)以.绝秦于楚(用来)B.皆朝于.齐(到)楚败于.南阳(在)C.时时而.间进(表修饰)是魏胜楚而.亡地于秦也(表转折)D.数月之.后(助词)魏畏秦、楚之.合(结构助词,的)14.翻译语句。(2分)(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是王以魏地德寡人,秦之楚者多资矣。15.从【甲】文看,齐威王除“弊”取得了什么效果?由此看出了齐威王是个怎样的人?(2分)16.【甲】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乙】营浅是如何巧借楚王胁迫魏王交出上洛的呢?(4分)(三)阅读记叙文,回答第17~21题。(11分)蒲公英的假条马德她从小不受管束,是疯得出了名的。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整天不见她的影子。有一次,老师一把抓住正要跳窗户逃走的她,呵斥说,白一帆,你能不能老实点,别一天到晚跟个蒲公英的种子似的,有风没风的,到处乱跑。老师的话还没说完,她一扭腰,一挫身,便从老师的眼皮子底下大摇大摆地溜走了。同学们哈哈地笑,说,蒲公英又飞了。蒲公英这个外号,从此传了下来。上初中第一天,因为站队,她和班长没说三句,便打了起来,一板凳腿砸在班长的后背上。学校要开除她,母亲低三下四地找人说情,才勉强留了下来。后来,因为不写作业,她被隔三差五地叫家长。每次都是母亲来,来了便和老师说下一箩筐好话,仿佛做错的是她自己。有人说,你这孩子该管管了。母亲说,她还小,好多事都不懂。大家都觉得,母亲有些太溺爱她了。后来,她又和学校的一帮坏小子混在了一起,经常晚上跳墙出去上网,凌晨才回来。学校知道之后,好说歹说不要了。学校说,一个女孩子家,出点事,我们担待不起。母亲没办法,托人把她转到了离家最近的另一所学校。怕她再跳墙出去上网,家里还特地为她购置一台电脑,但她依旧往网吧跑。人们都说,这孩子废了。母亲不高兴,说,我闺女啊,我心里有数。母亲决定每天接送她。于是,每天上下学,那条尘土飞扬的乡村路上,总有母亲弓着身子骑车前行的身影,而车子后边坐着的,则是跷着腿摇头晃脑玩世不恭的她。她依旧天马行空地来去。老师们都不愿搭理他,同学们也瞧不起他。她继续破罐子破摔着。然而,有一天,她突然很郑重地给班主任写了一张假条。大意是母亲病了,她要去照顾。对于这个破天荒的举动,班主任有些意外。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她写过一张假条。一打听,她妈妈是真的病了,而且在市里的一家医院住院。两个月后,她回来了,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说,她的母亲去世了。这一段时间,她一直陪在母亲身边。之后,她没有旷过一节课。毕业那一年,她上了一所艺术学校。然而,由于不俗的才艺,以及在艺校的出色表现,她被上海的一家服装设计中心看中。几年之后,她成了那家服装设计中心的设计总管。这一切变化都像梦一样。后来,有人问到她的这一段人生经历,她说,这一切改变,是从母亲要她认认真真写一张假条开始的:当我得知最疼爱我的母亲得了绝症之后,我哭得泪水涟涟。母亲说,闺女啊,这些年,好多人说你不好好上学,娘不信。他们说,你闺女外号叫蒲公英,出入学校,从来都没用过假条的。娘在最后,求你一次,你给娘争口气,认认真真地写张假条……我的人生在那一刻,突然刹住了车。看着母亲哀求的眼神,想着那么多年她为我的付出,我一下子清醒了过来,我发誓,一定要为我的娘争口气。就因为这样一张假条,我一直走到现在。人们都为这个孩子后来的变化啧啧称奇,人们说,白家在路边捡到的那个孩子,能有后来这样的造化,全是因为她的养母,用全部的爱创造出的奇迹。(选自:2009年第20期《青年文摘》,37页)1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主要情节。(2分)18.下列加点词语对人物分别进行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语句:于是,每天上下学,那条尘土飞扬的乡村路上,总有母亲弓着身子....骑车前行的身影,而车子后边坐着的,则是跷着腿摇头晃脑.......玩世不恭的她。19.“老师们都不愿搭理他,同学们也瞧不起他。”这里写老师和
本文标题:苏教版九年级下期末语文测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30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