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6-21
集体备课主备姓名课时总数教学内容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知道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名称,能正确识别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2、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教学难点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人调整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主动探索,合作领悟三、总结评价,应用扩展1、引导学生回忆节假日和爸爸妈妈去哪些地方玩过。2、谈话导入。1.认识四边形(1)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也可称为四边形。你有什么发现?出示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图,指名上来指一指长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各在哪里?师:其实,我们刚才摸的地方就是图形的边,请大家再分别摸一摸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数给同桌看看是不是都有四条边。出示:它们各有四条边,是四边形。(2)认识其他形状的四边形。“想想做做”1的图形如果将这些图形分类,你想怎样分?这些图形和我们一样。它们也都有四条边,是四边形。2.认识五边形拿出一张四边将它任意次,然后用剪刀沿着折痕剪下,看能见剪出个什么图形。如果剪出的图形给它取个名字,你想叫它什么呢?3、认识六边形想一想、议一议:六边形是什么样子呢?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用手沿着四周摸一摸。再拿出依仗正方形沿着四周摸一摸。学生摸一摸、数一数,相互交流。学生拿出相应学具分一分。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先小组交流,在组织全班交流。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活动,发现剪法不同的学生。学生观察黑板上两个画好的五边形,数一数边的条数,说一说各有几条边,是几边形,最后根据出示的话框,齐读。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指名上来指一指、说一说,其余学生补充)引导回忆:平常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的形状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2.做“想想做做”第2题。今天,我们去了“图形王国”,你学到了哪些本领?教后反思集体备课主备姓名课时总数教学内容有趣的七巧板课型实践课教学目标1、通过拼图形,体会填写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教学难点参与对图形的围、搭、折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人调整一、认识七巧板二、动手操作1、出示一副七巧板。提问:在这样一副七巧板中共有几块图形?你知道每块图形的名称吗?提问:七巧板中有几种不同的图形?哪几种?哪些三角形的大小完全一样?你是怎样知道的?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图形?2、(1)分小组活动: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一个已经认识的图形(3)指名分组汇报时,应多鼓励、表扬有多种结果的同学。3、分小组活动: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六块。是否也能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4、出示第29页的四幅图。5、说明:用七巧板不光可以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还能拼出有意思的图形。(同桌互说)2、(1)请学生试着用两块拼成一个正方形。(2)说说自己是怎样拼的。(3)动手操作:试一试用七巧板中的两块,拼成一个三角形、再拼成应该平行四边形。(2)指名板演、讲解。学生分小组活动。请按形式分别说说着四幅图是什么?再让学生分组动手拼出美丽的图案。先让学生动手拼,然后展示学生作品。教后反思集体备课主备姓名课时总数教学内容认识平均分(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2、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平均分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人调整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今天,小猴子采了6个桃子,想把他们分给几个好朋友,但是他们不知道可以怎样分?聪明的你能帮帮小猴子吗?1.动手操作教师先把6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谈话: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赶快行动,把桃子分一分,到黑板上摆一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2.汇报并认识“平均分”谈话:同学们,你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那么,你们根据每份分的个数的相同与不同,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吗?提问:你们是怎样分的?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师讲述:(结合板贴)像这样,每份都是2个或每份都3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的同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老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助了小学生操作分一分学生想方法:6个桃子可以分成3份,每份2个,可以分成两份,一份两个,一份四个,也可以分成两份,每份三个、、、、、、学生自主探索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四、课堂总结猴子解决问题,还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了。3.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谈话:现在老师手上有8个桃子,要想把他们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小结:同学们都很聪明,把8个桃子平均分了,相出了不同的办法,虽然分的个数和份数不同,但是每一份分分得同样多,也符合了平均分的定义了。4.探求平均分的方法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再把8个桃子图片贴上去。谈话: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桃树,数一数树上有多少个桃子?如果老师想把它们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2个,那么可以分到多少个小朋友呢?想一想!师小结:对了!8个桃子就可以把它2个作为一份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的也是“平均分”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先观察题中的插图书本第31页的“试3、第2题学生读懂题意,老师指导完成。4、第3题2、学生读懂题意,老师指导完成。提问:这节棵你们学到了什么?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知道了怎样分东西才是平均分,还练习了用每几个为一份的方法来分同学们先思考一下再到黑板上摆一摆,分一分。分完后给同学说一说是怎样分的?(老师把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学生根据板书说出: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找几个学生上黑板“摘桃子”分给其他同学,要求每人分2个,看有多少位同学能分到桃子就是了。东西,下节棵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教后反思集体备课主备姓名课时总数教学内容认识平均分(2)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体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种平均分的操作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按指定的分数平均分物体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人调整一复习旧知。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三、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四、组织练习,加深认识。五、小结提问: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叫做平均分?巩固练习:出示小黑板上的习题16个足球要分给学生,如果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个学生;如果每人分4个,可以分给()个学生。谈话:有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去摘桃子,你们看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呢?(板贴8个桃子图片)提问:你们认为怎样分最公平?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1.想一想,分一分2.说一说,演一演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3.书上第32页的“试一试”1、完成第33页的“想想做做1”2、书上第33页的第2题3、书上第33页的第3题4、书上第33页的第4题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先确定平均分的份数再按照份数分得。学生观察得出:一共摘了8个桃子。学生说出: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子。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呢?学生:先分给每只小猴1个,再分给每只小猴1个,直到每只小猴有4个;先每只小猴2个,再每只小猴2个;先每只小猴3个,再每制小猴1个、、、、、、,教师适时要点拨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分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一样,都是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可分得4个。学生同桌讨论解决,再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学生边说边演示分的过程。先按照题意,自己动手一边摆一边写答案。学生读懂题意,讨论完成。教后反思集体备课主备姓名课时总数教学内容认识平均分(3)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继续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2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题教学,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3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继续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人调整一、初步感知,铺垫准备。二、动手操作,体会领悟。三、想想做做出示例图,把12枝铅笔平均分,你想怎样分?1.创设情景谈话:今天是兔子妈妈的生日,为了祝贺妈妈的生日,小白兔到花园里采了许多美丽的花,数一数共有几朵啊?(出示12朵花)小白兔拿来了一些花瓶,(出示一些花瓶)它想把这12朵花插在花瓶里,该怎么插呢?2.明确要求出示条件:把12朵花平均插在几个花瓶里。提问:你想知道小白兔是怎样插这些花的吗?“平均插”是什么意思?1、第1题2、第2题3、第3题4、第4题教师在黑板上画8个雪梨A提出要求: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几个?把它们每4个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C小结:这两种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份分小组交流讨论,得出不同的分法。3.自主探索,请学生上教台示范插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B学生到黑板上动手分别操作分一分。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5、第5题6、第6题7、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是“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几份地分”,但无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分得的结果都是每一份相同的,都是平均分。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不同方法,既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几份的分,分的过程虽然有所不同,但结果每份都是相同的,这都是平均分。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回答。教后反思集体备课主备姓名课时总数教学内容认识除法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人调整一、创设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的含义。1.教学书上第36页的例题。(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指导看书上的插图)讲述:小朋友,星期天你们假日小队经常活动吗?今天小明的假日小队组织外出爬山,他们决定坐缆车去山上游玩。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提问:你知道要坐几辆缆车吗?你是怎样想到的?(3)教学除法算式讲述:6个小朋友,每辆车学生回答后板书:6个人每辆车坐2个人要坐()辆。(2)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共有6个小朋友,先写6,再写÷每辆车坐2人,就在二、继续教学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三、组织练习,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坐2人,问我们要坐几辆车。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怎样写算式呢?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提问:结合这道例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中,6、2、和3各表示什么?2.教学第36页的“试一试”订正后提问:结合这道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里,12、3、4各表示什么意思?小结:把几个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1、教学第37页的例题。提问:你从这道题中知道些什么?[板书:6枝铅笔3人每人()枝]讲述: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3人,求每人分几枝,也可以用除法计算。谁能写出除法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6÷3=2)结合这道题,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2、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练习读除法算式,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各是多少。8÷4=215÷3=524÷6=4教学第37页的“试一试”练习题说说这道除法式
本文标题: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6-2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33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