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九章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一、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结构设计的目标是使结构必须满足下列三方面功能要求:(1)安全性(2)适用性(3)耐久性第一节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二、结构设计方法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各类构件均应进行该种状态计算,并应满足以下表达式:RSS荷载效应设计值0结构重要性系数R结构抗力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重要构件需进行计算,一般可不验算,但应满足构造要求,其表达式为:CSkkS荷载效应标准值CC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限值第二节地基的处理和基础施工一、地基处理与加固1.换土地基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土地基来处理软弱地基。这时先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承载力低的软土层挖去,然后回填强度较大的砂、碎石或灰土等,并夯至密实。实践证明:换土地基可以有效地处理某些荷载不大的建筑物地基问题,例如:一般的三、四层房屋、路堤、油罐和水闸等的地基。换土地基按其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砂地基、碎(砂)石地基、灰土地基等。2.强夯地基强夯地基是用起重机械将重锤(一般8~30t)吊起从高处(一般6~30m)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力和振动,从而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该法具有效果好、速度快、节省材料、施工简便,但施工时噪声和振动大等特点。适用于碎石土、砂土、黏性土、湿陷性黄土及填土地基等的加固处理。3.重锤夯实地基重锤夯实是用起重机械将夯锤提升到一定高度后,利用自由下落时的冲击能来夯实基土表面,使其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该法具有施工简便;费用较低,但布点较密,夯击遍数多,施工期相对较长,同时夯击能量小,孔隙水难以消散,加固深度有限,当土的含水量稍高,易夯成橡皮土,处理较困难等特点。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稍湿的黏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地基。但当夯击振动对邻近的建筑物、设备以及施工中的砌筑工程或浇筑混凝土等产生有害影响时,或地下水位高于有效夯实深度以及在有效深度内存在软黏土层时,不宜采用。4.砂桩地基砂桩地基是通过冲击和振动,把砂挤入土中成桩。此方法经济、简单且有效。这种桩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对于饱和软黏土地基,由于其渗透性较小,抗剪强度较低,灵敏度又较大,要使砂桩本身挤密并使地基土密实往往较困难,相反地,却破坏了土的天然结构,使抗剪强度降低,因而对这类工程要慎重对待。5.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是利用水泥、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浆液或粉体)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本法具有无振动、无噪声、无污染、无侧向挤压,对邻近建筑物影响很小,且施工期较短,造价低廉,效益显著等特点。适用于加固较深较厚的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含水量较高且地基承载力不大于120kPa的黏性土地基,对超软土效果更为显著。6.注浆地基注浆地基是指利用化学溶液或胶结剂,通过压力灌注或搅拌混合等措施,而将土粒胶结起来的地基处理方法。此法具有设备工艺简单、加固效果好、可提高地基强度、消除土的湿陷性、降低压缩性等特点。适用于局部加固新建或已建的建(构)筑物基础、稳定边坡以及防渗帷幕等,也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对于黏性土、素填土、地下水位以下的黄土地基,经试验有效时也可应用,但长期受酸性污水浸蚀的地基不宜采用。二、基础工程施工(一)浅基础1.条式基础条式基础包括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图8-1)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图8-2)。这种基础的抗弯和抗剪性能良好,可在竖向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不高以及承受水平力和力矩等荷载情况下使用。因高度不受台阶宽高比的限制,故适宜于需要“宽基浅埋”的场合下采用。图8-1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图8-2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2.杯形基础杯形基础常用作钢筋混凝土预制柱基础,基础中预留凹槽(即杯口),然后插入预制柱,临时固定后,即在四周空隙中灌细石混凝土。其形式有一般杯口基础、双杯口基础等(图8-3)。图8-3杯形基础3.筏式基础筏式基础由钢筋混凝土底板、梁等组成,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低而上部结构荷载很大的场合。其外形和构造上象倒置的钢筋混凝土楼盖,整体刚度较大,能有效将各柱子的沉降调整得较为均匀。筏式基础一般可分为梁板式和平板式两类(图8-4)。图8-4筏式基础4.箱形基础箱形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外墙以及一定数量的内隔墙构成封闭的箱体(图8-5),基础中部可在内隔墙开门洞作地下室。图8-5箱形基础(二)深基础1.桩基础桩基础是一种常用的深基础形式,通常由桩顶承台(梁)将若干根桩联成一体,将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传递给桩周土或传递给桩尖基岩。按桩传力方式不同,桩基础可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如图8-6所示。图8-6桩基础示意图按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1)预制桩预制桩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成的各种材料和形式的桩,用沉桩设备在桩设计位置将其打入、压入、振入、高压水冲入、旋入土中。(2)灌注桩灌注桩是直接在桩位上就地成孔,然后在孔内安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与预制桩相比,灌注桩能适应各种地层,无需接桩,桩长、直径可变化自如,减少了桩制作、吊运。但其成孔工艺复杂,现场施工操作好坏直接影响成桩质量,施工后需较长的养护期方可承受荷载。2.沉井基础沉井多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深基础、地下室、蓄水池、设备深基础、桥墩等工程。沉井主要由刃脚、井壁、隔墙或竖向框架、底板组成。3.地下连续墙现浇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是在地面上用专门的挖槽设备,沿开挖工程周边已铺筑的导墙,在泥浆护壁的条件下,开挖一条窄长的深槽,在槽内放置钢筋笼,浇筑混凝土,筑成一道连续的地下墙体。地下连续墙是在地下工程和基础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可作为防渗墙、挡土墙、地下结构的边墙和建筑物的基础。地下连续墙的主要特点是:墙体刚度大,能够承受较大的土压力,开挖基坑时无须放坡,也无须用井点降水;施工时噪声低,振动小,对邻近的工程结构和地下设施影响较小,可在距离现有结构很近的地方施工,尤其适用于城市中密集建筑群或已建车间内的地下工程深基坑开挖;它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但是,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比较复杂,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泥浆对地基和地下水有污染,需要对排出的废弃泥浆进行处理。第三节主体结构施工一、砌体工程施工1.砌筑材料砌筑工程所用材料主要是砖、石或砌块以及起粘接作用的砌筑砂浆。砌筑砂浆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为了节约水泥和改善砂浆性能,也可用适量的粉煤灰取代砂浆中的部分水泥和石灰膏,而制成粉煤灰水泥砂浆和粉煤灰水泥混合砂浆。2.脚手架砌筑用脚手架是砌筑过程中堆放材料和工人进行操作的临时性设施。按其所用材料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与金属脚手架;按其搭设位置分为外脚手架和里脚手架两大类。常用外脚手按支固方式分为:落地式脚手架、悬挑脚手架、悬吊脚手架、附墙升降脚手架,如图8-7所示。常用的里脚手架形式多为移动式,用于室内装修等工程,如图8-8所示。图8-7外脚手架的基本形式图8-8移动式里脚手3.垂直运输设备砌筑工程中不仅要运输大量的砖(或砌块)、砂浆,而且还要运输脚手架、脚手板和各种预制构件。不仅有垂直运输,而且有地面和楼面的水平运输。其中垂直运输是影响砌筑工程施工速度的重要因素。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包括钢筋、模板和混凝土等主要分项工程,其施工工艺过程如图8-11所示。图8-11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1.钢筋工程(1)钢筋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钢筋的种类较多。根据用途不同,分为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根据钢筋的生产工艺不同,钢筋分为热轧钢筋、热处理钢筋、冷加工钢筋等。根据钢筋的直径大小分有钢筋、钢丝和钢绞线三类。(2)钢筋验收钢筋进场前要进行验收,出厂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牌。运至工地后应分别堆存,并按规定抽取试样对钢筋进行力学性能检验。(3)钢筋加工钢筋加工过程取决于结构设计要求和钢筋加工的成品种类。一般的加工施工过程有调直、除锈、剪切、镦头、弯曲、焊接、绑扎、安装等。如设计需要,钢筋在使用前还可能进行冷加工(主要是冷拉、冷拔)。在钢筋下料剪切前,要经过配料计算,有时还有钢筋代换工作。钢筋绑扎安装要求与模板施工相互配合协调。钢筋绑扎安装完毕,必须经过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4)钢筋连接钢筋连接有三种常用的连接方法:绑扎连接、焊接连接和机械连接(挤压连接和锥螺纹套管连接)。除个别情况(如在不准出现明火的位置施工)应尽量采用焊接连接,以保证钢筋的连接质量、提高连接效率和节约钢材。2.模板工程模板是新浇混凝土成形用的模型工具。模板系统包括模板、支撑和紧固件。模板工程施工工艺一般包括模板的选材、选型、设计、制作、安装、拆除和修整。(1)组合钢模板(2)竹胶模板(3)大模板大模板是一种大尺寸的工具式定型模板,一般一块墙面用一、二块模板。其重量大,装拆均需要起重机配合进行,可提高机械化程度,减少用工量和缩短工期。大模板是我国剪力墙和筒体体系的高层建筑、桥墩等施工用得较多的一种模板,已形成工业化模板体系。大模板由面板、加劲肋、竖楞、支撑桁架、稳定机构及附件组成。大模板构造如图8-13所示。图8-13大模板构造示意图(4)滑升模板滑升模板是一种工具式模板,施工时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底部,沿其墙、柱、梁等构件的周边,一次装设一米多高的模板,随着在模板内不断浇筑混凝土和不断向上绑扎钢筋的同时,利用一套提升设备,将模板装置不断向上提升,使混凝土连续成型,直到需要浇筑的高度为止。滑升模板最适于现场浇筑高耸的圆形、矩形、筒壁结构。如筒仓、贮煤塔、竖井等。近年来,滑升模板施工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但适用浇筑高耸的变截载面结构,如烟囱、双曲线冷却塔,而且还应用于剪力墙、筒体结构等高层建筑的施工。滑升模板由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和液压系统三部分组成。滑升模板组成如图8-14所示。图8-14滑升模板组成示意图(5)台模台模是一种大型工具模板,主要用于浇筑平板式或带边梁的楼板,一般是一个房间一块台模,有时甚至更大。利用台模浇筑楼板可省去模板的装拆时间,能节约模板材料和降低劳动消耗,但一次性投资较大,且须大型起重机械配合施工。台模按支撑形式分为支腿式和无支腿式两类。3.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的制备混凝土的制备是指混凝土的配料和搅拌。(2)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的运输是指将混凝土从搅拌站送到浇筑点的过程。(3)混凝土的浇筑和捣实(4)混凝土的养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三、预应力施工1.先张法施工先张法施工工艺是先将预应力筋张拉到设计控制应力,用夹具临时固定在台座或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一般不低于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放松预应力筋,预应力筋弹性回缩,借助于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对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先张法的工艺流程如图8-19所示。先张法多用于预制构件厂生产定型的中小型构件。图8-19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法生产示意图图2.后张法施工后张法施工工艺是先制作混凝土构件,并在预应力筋的位置预留出相应孔道,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穿入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并利用锚具把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的端部,张拉力由锚具传给混凝土构件而使之产生预压应力,最后进行孔道灌浆。后张法的工艺流程如图8-20所示。后张法宜用于现场生产大型预应力构件、特种结构和构筑物,亦可作为一种预制构件的拼装手段。8-20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法生产示意图四、结构安装工程施工1.起重机械与吊具设备结构安装施工常用的起重机械有:桅杆式起重机、自行杆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等几大类。2.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吊装,通常有两种方法:分件吊装法和综合
本文标题:第九章设计与施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43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