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计划
梅花小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拟写人:黎维祥一、基本情况:1、学习习惯和兴趣:四(1)班共有学生43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上学期期末考试取得较好的成绩,成绩比较理想,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二、目的要求:1、在单元教学活动框图中有一些虚线方框,这些虚线方框它是让教者即教师突破教材自己设计的一些探究内容。这充分体现《科学》教材设计意图中的一个明显特点:淡化教材。2、在单元前待续的小诗,是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不是冷冰冰的,科学是有趣的。同时在学完这个单元以后可以让学生们试着续写一段。3、单元学习评价表是学生过程性评价资料,是学生对学习的回顾,可以从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也可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是教师发现自己教学成功或缺失的反馈表,不可马虎,同时要对学生适时提出一些建议或鼓励,必要时师生共同重新学习、探究。三、教材分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的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这一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仍以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事物的相互关系为主。从探究水平上看,仍以引导探究为主,逐步过渡到指导性探究。特别是在控制变量、做定量观察的实验上,学生还是第一次,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以及具体操作方法的指导。从过程与方法上看,学习运用推理,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第一单元《骨骼和肌肉》主要是围绕人体运动系统中的――骨骼、关节、肌肉三个主要方面、运动系统的卫生和保健构建而成,主要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本单元教材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让学生知道骨骼、关节、肌肉的作用,了解人体的每一项运动都是骨骼、关节、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懂得如何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第二单元《养蚕》是以蚕一生的变化为观察对象的一次亲历活动,主要研究动物的周期性变化。经历动物的一个完整生命周期,了解昆虫和变态的知识,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体验长期饲养与观察的艰辛和快乐。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还是研究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教学让学生意识到一个物体在运动,总是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即某个参照系(参照物)课文中称为“参照物体”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是物理学上的重要原理之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就是在这一知识背景下展开的。意识到物体的运动又是有规律的,只有亲身去研究才能了解这些运动之间是什么样的规律。研究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能。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主要是通过认识力的存在和几种常见的力,来研究事物的性质。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历有关力的现象,但还没有比较系统和完整地研究有关力的现象。所以本单元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鼓励学生们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通过一个个亲历的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体验成功的乐趣,发现大自然的规律。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调查是一种包容性比较宽泛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预测是一种基本科学过程技能,是一种对未来事物发展的推断。调查和预测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常用技能与方法。四、重点难点:1、在教学第一单元时,因本单元的教学需要学生通过触摸的形式感知骨骼和肌肉,因此开学初期如果天气偏凉将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中开展此类活动,建议可以等气温较高,学生穿得淡薄些再开展本单元教学。2、第二单元中鉴于蚕卵和桑叶的提供,要适时进行,建议往后推迟一下,蚕的一生要40天左右,教学时要穿插安排在其他单元中进行,同时要指导学生制定好养蚕计划,记好养蚕日记。五、奋斗目标:(1)能积极参与科学学习活动,主动探索并发现科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科学事实和科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科学的自信心。(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内容,体验科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应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里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科学知识的价值与作用。(3)在探索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科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严谨性和科学结论的确定性,初步体验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并初步形成科学地探索问题的意识与态度。六、具体措施:1、小车的运动是以学生们喜爱的小车为话题,按照“问题-预测-验证-结论”的科学认识程序,来研究运动与哪些因素有关。在这过程中,假设一定要完整,实验前小组里要很明确,保持不变的是什么?需要改变是什么?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搜集证据。对实验记录中的数据处理,教师也要事先与学生商量好,如五次数据,最后结果是取平均数,还是取中间数,或是五取三,全班要形成统一的标准。培养学生以实验数据说话的意识。2、力在哪里要让学生认识到凡是有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让学生对力有一个粗浅大致的了解。通过弹棋子知道力的大小要合理、方向要正、力的作用点要准。重力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力,有关的现象司空见惯,物体受到的这种拉向地面的力就是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这是因为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引力而产生的,但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重力,因为重力是多方面构成的,吸引力并不就是重力,静止的物体也受到重力的影响,重力具有普遍性。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接触面光滑程度有关,与接触面大小无关3、调查要注意事物不同时间内的变化,抓住一些事物相同和不同和特征,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预测要利用现有证据和已有经验,不能信口开河。七、进度表:周次时间起止教学内容分课时总课时页码完成情况备注12.23至3.1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骨骼221-223.2至3.82、关节223-533.9至3.153、肌肉226-743.16至3.224、骨骼、肌肉的保健228-1053.23至3.29第二单元养蚕1、我们来养蚕2211-1463.30至4.52、给蚕宝宝记日记2215-1674.6至4.123、我们来抽丝2217-2184.13至4.194、养蚕经验交流会2222-2394.20至4.26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1、一切都在运动中2224-26104.27至5.3五.一长假115.4至5.102、运动的快慢3、运动的方式2227-32125.11至5.174、小车的运动2233-35135.18至5.245、摆2236-37145.25至5.31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1、力在哪里2、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2238-43156.1至6.73、苹果为什么要落地4、摩擦力的秘密2244-47166.8至6.145、降落伞2248-51176.15至6.21第五单元1、调查1、2、预测2252-57186.22至6.28复习196.29至7.5总复习207.6至7.12迎接期末素质检测217.13至7.17总结、放假八、个人进修计划1、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平时学习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小继教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完善自我养成以书报、知识陪伴自己。九、课题研究计划以《科学新课标改革》为主要内容,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二00九年二月拟
本文标题: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51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