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十单元:统计(1)复式统计表总第57课时教学内容:p.105~106教学目标:1、每个学生经历认识并设计复式统计表,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2、体验统计方法,在统计过程中初步学习统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认识并填写复式统计表。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学习例1:1、周六,我们很多同学参加了各种兴趣小组。请看青云小学五年级正在活动着的4个兴趣小组情况。出示例题图。指名说一说各小组人数。2、把这4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学生独立填写)3、4个小组的情况,每小组一张,这样的统计表我们把它称之为单式统计表。如果要把四个组的情况放在一张表里,就需要用复式统计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解读复式统计表表头。板书(略)指出:复式统计表的表头一般都需要分成3块,横着的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即“性别”;竖着的表示各个兴趣小组的名称,即“组别”;中间这块即我们统计的各类数据,即“人数”,也可以写成“数量/人”。现在你能根据刚才四张表中的数据完成这张复式统计表吗?学生独立填写。与刚才的单式统计表相比,你觉得它有哪些特点?二、巩固练习:1、练一练: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5~28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如下。(略)请你把这些数据填在统计表里。(学生填写)2、我国2004年第一季度每月新增电话业务情况如下。根据数据填写统计表,注意计算结果的正确性。问:农村固定电话哪个月增加最多?城市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呢?这个季度哪类电话用户增加最多?3、下面是我国三个民用机场飞机跑道长、宽的数据(略)根据数据填写表格。问:这张统计表中你觉得比前面的统计表少了什么?(合计数)指出:在这张表中,合计数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在设计表格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来设置。4、分组调查全班同学家中拥有的电话数量,并填写下面的统计表。交流: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能了解些什么?注意引导学生分别横看、竖看,读懂各个数据。三、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统计表,通过复式统计表,能更全面的看到各信息,它比较完整地反映了某类信息。教学反思:(2)复式统计表练习总第58课时教学内容:第108~109练习二十第3、4、5题教学目标:1、生熟练的认真填写复式统计表,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2、感受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课前调查活动的内容本校各年级男生、女生人数。调查本小组同学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情况,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的各组人数。调查自己所在年级的两个班,学校田径运动会班级的得分情况。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小组分工合作,整理调查到的有用的数据。小组分工合作,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小学男、女生人数统计表性别人数年级合计男女总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完成练习第4题让学生把收集到的数据适当进行整理,然后全班交流。明确这里所说的体育达标是指最后的一次。小组分工合作,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五年级---------同学体育达标情况统计表年月成绩人数组别合计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总计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第四小组4、你还了解到你们班同学体育达标的哪些情况?完成练习十九第5题你们学校最近一次田径运动会是什么时候召开的?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学校田径运动会班级得分情况统计表班级得分项目合计()班()班()班总计短跑长跑跳高跳远投掷从表里你知道些什么?你们班得分情况怎样?对你们半的体育老师和体育委员你有什么建议?分析哪些项目有优势,哪些项目比较弱,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教学反思:(3)复式条形统计图总第59课时教学内容:p.110、11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2、使学生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问题并加以解决。3、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使学生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问题并加以解决。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学习例2:1、出示例2,观察该统计图,你在统计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有序的从几个方面来交流:(1)统计的内容、时间(2)图例:由于是两个城市,所以要分别用两个长方形表示。书上是分别用淡蓝和深蓝表示,在作业中可以分别用白条和阴影来表示。(3)纵轴:表示温度,一格表示5℃;横轴:表示季度;注意间隔问题。(4)具体的温度,有的是正好几大格的,有的有偏差,要尽量找准合适的高度。(5)注意美观:线条要用尺画直;阴影也要用尺画直,不能太稀;直条的宽度要统一……2、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后,请你把有关数据填写在书上的表格里。交流填写结果。3、回答问题:(1)这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哪个季度相差最小?(2)北京市哪两个季度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大?桂林市呢?(3)这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在回答上面的问题时,分别请学生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做判断的?问:回答这些问题,看统计图方便还是看统计表方便?指出:它们各有优点,一般来说统计图更直观。二、完成试一试:刚才我们根据统计图填写了统计表,现在请你根据统计表来完成统计图,你行么?请学生看书上的试一试。学生尝试练习。交换检查,说说你的同桌在练习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基本步骤: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在统计图中确定合适的高度;并标好数据。注意不正好的情况下如何确定适宜的高度。2、画出合适的条形,并分别用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来表示两个不同的年级。书上是分别用淡粉红和深粉红来表示,我们平时的作业可选择一个留白一个画阴影来区别。3、注意适当的美观。注意检查是否有遗漏等问题。4、根据画好的统计图,提几个适宜的问题并解决。体会其“直观”的优点。三、巩固练习:1、观察下面的统计图,说说上海市和海口市2004年国庆期间空气质量的情况。注意提醒学生从着眼整体的分析。教学反思:(4)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练习总第60课时教学内容:p.112、113教学目标:1、能进一步自主探索,完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2、使学生在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中,进一步学会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3、进一步积累统计的经验,体验相互合作取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醒写统计图和统计表时间的三种方法。2、写“一句话”的具体要求:完整、不重复、体现一定的水平。分别举学生作业中的例子,读一读,让学生以上面的标准作个评价。二、练习书上的第1~3题:1、第1题,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让学生自己先读懂统计图,再回答问题:(1)这个班至少有多少人?指名学生说说这个问题的思考方法。可能有两种答案:25+23=48(人);25+25=50(人)指名说说列式的理由,指出: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只看某个项目是不对的,要分别看男生最多人数(在立定跳远中产生),女生最多人数(在跳绳项目中产生),然后把25人加25人起来。解读“至少”:为什么要说成是“至少”?哪一项体育达标的人数最多?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可以先从整体上看直条,前两项都比较多,后两项较少;前两项较多的,可算一算再确定多少。)(2)你会比较男、女生每项体育达标合格的情况吗?指名分项目说一说。(3)你还想到什么问题?指名说一说,注意评价,提高学生的提问水平。2、你了解自己班同学体育达标的合格情况吗?说说本班体育达标的项目,和书上不同的要做适当的修改。分项目分别统计男女生在该项目上的合格人数,统一填写统计表,独立完成统计图。根据绘制好的统计图说说你的发现。3、五年级一班同学本学期借阅图书情况统计如下。(略)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学生独立完成。如果不分上半学期和下班学期,统计图应该怎样画?学生独立画,老师巡视。回答问题:(1)这两幅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单式和复式)(2)五年级一班有40人,你能分别算出上半学期和下半学期平均每人借了多少本图书吗?学生列式算一算。注意可能会有学生提出“÷3”的算法,要让学生说说除以3结果的意思。(3)五年级一班本学期平均每人借了多少本图书?学生列式解答并交流结果。三、布置作业。(略)教学反思:(5)整理与练习总第61课时教学内容:p.114~119教学目标:1、通过做中体验,系统回顾和整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2、通过整理和复习,综合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知识点,提高综合应用统计中的数学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有说服力的说局,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教学过程:一、回顾与整理:这一单元,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后板书: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图说说你作业中出现过哪些错误?(时间漏写应该是最主要的错误)出示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说说求合计加总计那一格的不同算法,建议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加强验算。二、练习与应用:1、学生填写有关数据(着重填写数据,计算不做要求。)简单介绍“你知道么?”2、观察该统计图,你觉得它与前面学习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指出:它也属于条形统计图,用的是立体的长方体表示。要求学生根据统计图填写统计表,说说你有什么感受?(简单介绍“人均年收入”。引导学生了解整个趋势:收入在慢慢增长;农民收入大约只有城镇居民收入的一半。根据趋势做个简单预测。)3、根据统计表填写统计图,同桌互相检查。你怎样评价这两支球队?4、调查本班同学喜欢的电视节目,并完成统计表。讲清楚具体的要求后,全班调查统计。根据统计表,说说你有什么想法。三、讲解练习册上的部分作业。有的需要全班调查的调查数据后让学生继续完成相关练习。四、布置作业:1、p.118,了解附近10个家庭某个月份几项费用交纳情况调查表。要求:数据尽量真实,实在做不到的也要比较恰当。2、练习册上其他作业。五、利用电脑演示其它类型的统计图:先调查全班生日情况(按季度,分男女统计)统计结果填写在excel表中。选中合适的数据区域,利用图表功能生成各种统计图,让学生简单评价各种统计图。突出介绍: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饼状统计图教学反思:第十一单元整理与总复习教学内容:120-125页数的世界、图形王国、统计天地、应用广角教学目标:⒈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和笔算;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的含义,能正确进行土地面积单位间的换算。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重点、难点:⒈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课时安排:6课时第一课时数的世界(1)总第62课时教学内容:P1201—5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重点复习(板书课题)负数的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二、复习负数和小数1.提问:什么叫负数?什么叫小数的含义和小数的性质?请大家举例说明。2.完成P120第1题。学生反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再说出一些用正、负数表示的数量。3.完成P120第2题请学生讲清楚思考的过程,
本文标题: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63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