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二章当代世界的环境问题
第一节环境问题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环境问题的概念1、广义理解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都是环境问题。(地震、水、旱、风灾,人口的急剧增加、生态环境的破坏等)2、狭义理解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二、环境问题的分类从引起环境问题的根源考虑可将环境问题分为两类,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1、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主要是指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自然灾害问题。2、次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二环境问题。它又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两类。(1)、环境污染A:概念:由于人为的因素,环境的化学组成或物理状态发生了变化,与原来的情况相比,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则称环境污染。B:分类a.由物质引起的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b.由物理因素引起的污染:噪声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或电磁辐射污染。(2)、生态环境破坏由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界引起的。例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滥采滥捕使珍惜物种灭绝,危及物种多样性的特点;植被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等等。三、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生态环境早期破坏阶段(人类出现——产业革命)2.城市环境问题突出和公害加剧阶段(产业革命——1984年发现臭氧空洞)3.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即当代环境问题阶段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沉降总之,环境问题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老的环境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环境问题。人类与环境这一对矛盾是不断运动,不断变化,永无止境的。四、环境问题的性质与实质1.性质:(1)环境问题具有不可根除和不断发展的属性。(2)环境问题范围广泛而全面。(它存在于生产、生活、工业、农业、科技等领域中)。(3)对人类行为具有反馈作用。(4)可控性。2.实质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人类自然的,而且是自觉的建设人类文明的问题第二节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的含义对全球产生直接影响,或具有普遍性,随后又发展为对全球造成危害的环境问题(包括人口、城市化、淡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污染、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沉降问题等)。一、全球性、广域性的环境污染1.全球性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大面积的酸雨污染。4.淡水资源的枯竭及污染。1.生物多样性锐减(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二、大面积的生态环境破坏(2)生物多样性现状据科学家估计,地球上大约有1000万种物种,其中只有170万种经过科学的描述。分布不规律,亚马孙和扎伊尔盆地是物种最丰富的地区。哺乳动物4500种(24%)鸟类9500种(12%)爬行动物6000种两栖动物3500种鱼类2.3万种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在全球居第八位,北半球居第一位。(3)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生境大面积森林的砍伐过度的捕猎和采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外来生物的入侵无控制的旅游土壤、水和空气的污染全球变暖(4)解决办法:提高全民环境意识,保护湿地、森林,建自然保护区。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国际公约体系《华盛顿公约》野生动植物的国际贸易《拉姆萨尔公约》保护湿地《世界遗产公约》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波恩公约》保护候鸟等迁徙动物《生物多样性公约》自然保护区我国自然保护区1956年在广东的鼎湖山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沙漠带上的绿色宝库”)鼎湖山风景鼎湖山瀑布2、土壤退化及荒漠化正在加速(1)什么是荒漠化?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湿润、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的生物生产潜力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消失。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2)土地荒漠化现状全球荒漠化正以每年5万-7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每年吞噬的面积相当于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面积)。由于荒漠化造成的损失,估计每年423亿美元,亚洲损失最大。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发展中国家,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陆地面积的27.9%,返回(3)土地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因素:干旱条件人为因素:过度放牧、乱砍滥伐、连续耕作综合作用下风蚀加快,引起荒漠化(4)荒漠化的危害生产力下降农牧业减产生态难民(5)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基本途径和战略固沙造林,防止流沙外侵3.森林面积锐减(1)现状世界森林资源总趋势在减少,全球森林面积约为51亿公顷,占地球陆地面积的40%,主要集中在南美、俄罗斯、中非和东南亚。森林资源的减少主要发生在20世纪的50年代以后,近几十年主要集中在热带地区。科学家估计,按照每年砍伐1700万公顷的速度,在今后30年内,物种极其丰富的热带森林可能要毁在当代人的手里。(2)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砍伐林木开垦林地采集薪柴大规模放牧空气污染(3)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产生气候异常,造成局部地区气候恶化。如降雨减少,风沙增加。增加二氧化碳排放。1公顷阔叶林,一天可吸收1吨CO2,释放出0.73吨氧气,供1000人自由的呼吸。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大约5-10%的热带森林物种可能面临灭绝。加剧水土侵蚀。减少水源涵养,加剧洪涝灾害(4)保护森林的国际行动缔结国际森林公约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三、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和化学品的污染及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印度中央首府博帕尔市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1984年)前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1986年)墨西哥油库爆炸、莱茵河污染等等。美国勒甫运河事件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状况(自学)第三节我国的环境问题(数据引自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一、生态环境问题1.森林资源贫乏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调查(2009-2013年)结果:森林面积为2.08亿公顷,占世界森林面积的4.5%,居世界第6位,森林分布图森林覆盖率为21.63%,(日本68%、瑞典57%)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为0.15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面积(0.6公顷)的1/4;人均蓄积量为10.53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72立方米的1/7。2.草地退化严重全国各类天然草原4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1.7%,居世界第二位。西藏自治区人均占有草原面积最多,人均高达30公顷以上;其次是内蒙古自治区、青海、新疆。草原分布人均占有草地仅0.33公顷,为世界人均面积的1/2(0.64公顷)。3.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耕地被占水土流失状况: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294.9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1.12%。全国因水土流失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面积达到4300万公顷,占该区总面积的75%,黄河水中每立方米含沙量达37公斤以上,为世界之最。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有3600万公顷,占流域总面积的20%居世界大河泥沙含量的第4位。土壤沙化状况: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耕地被占:4.水资源短缺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占全球的6%,而我国人口却占全球的23%左右,因人口众多,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有2100m3,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统计的153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121位,并且还被列为了世界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5.生物物种减少中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有脊椎动物6266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0%。其中兽类499种,鸟类1244种,爬行类376种,两栖类279种,鱼类3862种;高等植物有30000种仅次于世界植物最丰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二、环境污染问题1.大气环境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较上年有所好转,但部分城市污染仍然严重,颗粒物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部分城市二氧化硫污染严重。南方地区酸雨污染较重,酸雨控制区内90%以上的城市出现了酸雨。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指数(AQI)2.水环境七大水系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珠江、。主要湖泊(太湖、滇池、巢湖)氮、磷污染较重,导致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水质均为劣ⅴ类。四大海域(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南海、黄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为轻度污染,东海近岸海域水质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均有赤潮发生,其高发区为东海海域Ⅰ类: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等Ⅲ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Ⅳ类: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3.声环境4.固体废物三、自然灾害干旱、暴雨、热带风暴、、台风、沙尘暴、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由于干旱无雨,地表水严重下降,在内蒙古的一些地区人们已无法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有很多地方成为无人村。第四节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一、控制人口,加强教育,普遍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强化环境管理是一条低投入,高效益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二、解决环境问题必需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即需要付出巨大的财力、物力;并且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国别时期占GNP(%)全世界平均1970~19800.5~2发达国家1970~19801~2发展中国家1970~19800.5~1东欧19800.67非洲19800.2美国1970~19792英国1970~19792.4日本197219751.82.9中国199020020.71.3三、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复习思考题1.什么叫环境问题?它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发展的?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何关系?2.环境问题分几类?具体内容是什么?3.何谓全球环境问题?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有哪些?4.环境问题有哪些性质?其实质是什么?5.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6.什么是环境保护?7.通过学习“我国的环境问题”一节,你如何评价我国的环境现状?你应该从身边的哪些事情做起,自觉地去保护环境?8.为什么说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本文标题:第二章当代世界的环境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67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