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第二章感觉统合训练生理心理基础
第二章感觉统合训练生理心理基础(2)杨年煜主要内容一.本体感觉训练的生理心理基础二.注意的生理心理基础第3节本体感觉训练的生理心理基础1.定义本体感觉:是感受个体身体所处的空间位置、运动状态及其变化的感觉。触觉、听觉及视觉是人们感知外界的主要感觉系统,而本体感觉和前庭觉则是感受个体自身身体活动状态的感觉系统。2.1本体感觉的组织结构本体感受器官是位于肌肉及肌腱深处的特殊装置,感受肌肉及肌腱受牵拉的机械信息。感受躯体不同部位的空间位置、躯体运动状态,并参与身体姿势、动作及平衡的调控。本体感受器,位于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上,名为肌梭和腱梭,因为感受器分布的位置较深,所以本体感觉又称深感觉。2.2本体感觉的组织结构肌梭:是分布于骨骼肌内部的梭形小体,呈纺锤形,长约1-7mm,外被结缔组织囊,其内含有2-12条细小的梭内肌纤维。肌梭附着在梭外肌纤维(肌肉收缩单位)上,与肌纤维平行排列。肌梭的功能:是骨骼肌内的本体感受器,感受肌肉伸展和收缩的牵拉刺激。2.3本体感觉的组织结构腱梭:也称为腱器官,分布于肌腱胶原纤维之间,与骨骼肌的梭外肌纤维串联,而且不受运动神经支配;呈纺锤形,其内的腱纤维上缠绕着感觉神经末梢。腱梭的功能:当骨骼肌受到强力牵拉时反射性引起肌肉舒张,与肌梭共同感受个体肌肉活动情况,并将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确保个体活动中维持适当姿势以及肌肉活动间的协调。3.1传导通路及中枢功能定位本体感觉传导通路分两种:1、意识性本体感觉通路2、非意识性本体感觉通路1、意识性本体感觉通路与精细触觉传导通路相同,传达至皮层(中央后回),形成对空间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位的运动情况的感觉。3.2传导通路及中枢功能定位2、非意识性本体感觉通路由两级神经元构成(第1、2级神经元),传达至小脑皮层,反射性地调节肌紧张力和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平衡。该通路的信息不像传入大脑皮层的信息形成相应的运动觉,但能够快速调节个体的运动状况,确保个体运动过程的流畅、协调和高效,同时也大大减轻大脑皮层的工件负荷。4.本体感觉的功能①感受运动状态,促进大脑功能的发展②促进运动发展,提高行为的表现力5.本体感觉的生长发育过程妊娠中后期,胎儿出现活动加上母亲的运动,胎儿本体感觉得到发展;出生后一个月,婴儿可以调整姿势;本体感觉系统的完善可能一直持续到学龄期的后期。•1-3岁是儿童运动及本体感觉发展的重要时期;•3-6岁功能更加精细、高效,能够较好的进行精细动作。6.1本体感觉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本体感觉对儿童运动企划的发展至关重要运动企划也称运动计划,是指个体在形成运动的一系列动作前,中枢神经系统在整合视、听、皮肤觉、本体感觉、前庭觉等基础上做出的运动设计,包括运动器官的调集、运动中肌肉参与的类型、运动方向、速度、力量以及运动程序等。6.2本体感觉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本体感觉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能力本体感觉作为感受个体自身运动状态的器官,其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反映在个体的外显行为上,如:肢体动作与其他感觉器官间的协调、不同运动器官在同一系列活动中的协调、大动作与精细动作在同一活动中的配合与协调等。本体感觉的外显行为是日常生活、学习活动的基础第4节注意的生理心理基础1.定义注意:是信息出入中枢重要的生理心理活动现象,它伴随心理过程产生和存在,同时对各种心理过程施以重要的影响,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它使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并获得必要的驱动力。2.1注意的属性注意具有多种属性,从教育干预及儿童康复训练角度来说主要关注它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有选择的关注特定的对象,启动了个体将心理过程聚焦于特定对象。保证个体心理活动能清晰而准确地把握特定对象。2.2注意的属性集中性:是指个体心理活动连续关注对象的深入加工过程,忽视或避开其他刺激事物,确保感觉器官充分摄入“特定对象”呈现的刺激信息,以中枢对摄入信息的充分反映和分析。保证个体对注意对象有更深入完整的认识。当指向性和集中性统一于同一注意过程,确保注意的产生和维持。3.1注意的分类根据注意发生时有无预定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参与,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此分类方法是注意的基本分类方法。无意注意:是在外部刺激的直接作用下,个体反射性地进行无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的朝向反应。3.2注意的分类有意注意:是指个体依预定目的,在意志努力下关注特定对象的注意过程,它是个体有意识调控下的积极主动的活动形式。是中枢多个功能区参与的结果,是进行学习、研究等高级认知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基础。有意注意需要调集更多的心理资源来维持,容易出现疲劳。3.3注意的分类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过程,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随着个体对特定对象认识的积累及在积极情绪体验的支持下形成的注意。是中枢更高级的活动形式,是人类个体持续发展、有所创造和成就的基础。不容易出现疲劳。三种注意同时或相间出现在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中,对个体的生活、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3.4注意的分类根据注意所伴随的感知器官活动可分为:视注意听注意体感注意动感注意等从信息出入中枢的阶段可分为:•接收性注意•表达性注意4.注意的特征1.注意有一定的广度2.注意有一定的稳定性3.注意有一定的紧张性4.注意可以分配5.注意可以转移4.1注意广度注意广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并存在个体差异及发育水平上的差异:1.直接受注意对象本身特点的影响;2.受到关注任务要求的影响;3.与其对关注对象的熟悉程度呈正比关系;4.面对有意材料,个体的注意广度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5.直接受注意对象呈现的速率的影响。4.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个体以一定注意强度保持在注意对象上的时长。个体关注对象过程呈现稳定性和间歇性,表现出有规律的起伏现象,一段时间个体注意加强,随后出现注意减弱现象。注意维持需要个体意志力的参与,也与关注对象的的吸引力、个体动机、个体当下的精神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4.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稳定性的一个极端是注意的分散,影响它的因素有:1.刺激强度更大的目标外刺激;2.新异的刺激,一个与当前关注不一样的有意义的刺激,会使个体分散一部分注意力来关注新异刺激;3.单调的刺激也容易引起注意分散;4.无其他干扰刺激也是注意分散的一个因素,当个体处于干扰最少的环境时,也易于出现注意分散。5.注意活动的表现1.感觉器官活动的变化2.躯体动作的变化3.内脏活动的变化4.意识状态的变化6.儿童注意的发育婴儿期以不随意注意为主,3个月能短暂地集中注意人脸和声音;学龄前期,注意还不成熟,处于发育阶段;注意的稳定性发展:5-6岁注意力集中时间约15分钟,7-10岁约20分钟,10-12岁约25分钟,12岁以后约30分钟。根据注意的特征,发育过程、程度等各不同7.1注意的生理心理机制•不随意注意的脑机制朝向反应是不随意注意的外在表现形式,其生理机制是朝向反射。朝向反射是脑内抑制过程。•选择注意的脑机制选择注意可能是信息传入环节、传出环节以及脑的多个高级中枢共同参与的结果。两种模式:早选择模型、晚选择模型。7.2注意的生理心理机制•注意保持的脑机制比较有影响的是三功能网络的研究:A.定向网络,负责对感觉刺激和空间位置做出定向反应;B.执行网络,负责选择注意的执行;C.警觉网络,负责注意保持的调节。8.注意对儿童成长的影响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及监督功能注意对我们的实践活动有重大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科学研究、艺术创作、教学实践等活动,只有保持适度的注意,才能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小结一.本体感觉的感受器、中枢定位、功能、发育过程以及对儿童的影响;二.注意的定义、属性、分类、特征、表现、发育过程、生理心理机制以及对儿童成长的影响。课后作业一.名词解释人体解剖学、触觉、前庭觉、本体感受器官。二.简答1.人体解剖学的标准姿势?2.触觉的生长发育过程?3.前庭感受器有那些?各自的功能是什么?4.注意是如何分类的?概述基本分类法的内容?
本文标题:第二章感觉统合训练生理心理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68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