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苏教版第八册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国标版第八册教案主备人:信大附小冯怀勇第一单元乘法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这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分两段安排:先安排例1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再安排例2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包括口算几百乘几十或几十几、几百几十乘几十)。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笔算和口算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计算、交流,获得一般算法学生在前三年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具有乘法笔算的经验,可以自己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因此,P1例题只是列出竖式,接着启发学生自己完成计算,并通过小组交流,获得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一般方法。教学时主要让学生尝试计算,帮助总结出笔算方法,即先从个位起依次用各数位上的数乘另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末尾有0的乘法让学生尝试、思考在掌握笔算一般方法之后,P4安排了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例题教学一个乘数的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在列出算式后,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认识自己列竖式计算,再和同学交流,获得比较简便的笔算方法,即先把0前的数对齐相乘,然后在得数的末尾添一个0;试一试安排了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笔算。因为积后面要添两个0,教材先列出竖式并用虚线表示,让学生根据已经乘出的数,讨论积的末尾要添上几个0,明白可以先算0前面数的乘积,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出的积后面添几个0。这里要注意让学生明白,虚线前乘积末尾的一个0是计算出来的,所以连添上的两个0,应该3个0,以免学生产生误解。◆利用题组练习学会新的口算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会几百乘几十或几十几、几百几十乘几十的口算。由于学生曾经在口算末尾有0的乘法时掌握类似的笔算,同时又有了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的经验,因此教材把这类口算安排在练习里,通过题组带出新的口算,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学会。如P5第3题,可以联系几十乘几、几十乘几十来理解几十乘几百的口算方法;P6第6题通过比较、口算,用每组第一题计算,类推出下面两题的计算,学会这部分内容的口算;再通过第7题的口算进一步巩固方法。2.注意通过比较让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通过比较体验乘法的一些计算规律苏教国标版第八册教案主备人:信大附小冯怀勇一方面,通过计算比较,感受积的变化规律。P5第5题通过填表、比较,可以体会乘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并帮助理解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简便算法。另一方面,用题组以旧带新,让学生学会新的口算。以上所说的口算,也是通过计算、比较,体会新的口算的方法,促进学生在知识上获得进一步发展。◆通过比较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如P6第8题,就是安排题组比较,让学生体会乘数末尾有0与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过程的区别,进一步认识乘数中间有0时,要按笔算方法依次相乘,与0相乘这一步不能省略,而乘数末尾有0时,末尾的0可以先不乘,最后在积的末尾添0。◆通过比较体验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教材P8先通过第6题的题组比较,使学生体会三位数乘两位数同样可以应用乘法的运算律或依据乘法意义,使一些计算简便。在此基础上,安排第7题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提高灵活计算的能力。教学时间:6课时第一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新授课)教材简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学习经验”,因此它们之间存在联系,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进行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的进行笔算,让学生感知体验,并进行梳理、总结,明确方法。比较“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两位数”我们也会发现它们在列竖式的方法上存在区别,即在使用交换律上有策略,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感受这样一种不方便,形成学生使用时“上大下小”的列竖式策略。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3.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教学重点: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并适时总结出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学生在计算三位数中间有0的情况时出现的困难,学生在面对两位数乘三位数时苏教国标版第八册教案主备人:信大附小冯怀勇如何选择的困难。教具:挂图、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情境引入、联系旧知谈话:“现在的小区建设的越来越漂亮,让我们走进月星小区去看一看。”(课件演示)问:“这是月星小区的两块草坪,请计算它们的面积”。让学生展示算式,并说一说计算过程。小结:“如果我们把上面的数叫第一个因数,下面的数叫第二个因数,他们的运算法则是什么呢?”“我们就要用另一个因数中的数逐个去乘一个因数,再将这两个积相加。”二、探索新授、学会算法1、例题教学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笔算乘法”。出示例题的场景图,请学生读题。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求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可以怎样列式?”(板书:144×15)问:“要求一共住多少户?就是求……”。提问:“144×15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是三位数乘两位数)2.揭示课题。谈话:“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3.尝试笔算。23米40米12米33米苏教国标版第八册教案主备人:信大附小冯怀勇提问:“你能用竖式算出144×15的得数吗?”学生尝试练习,同时指名板演。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把横式和答句都写完整。4.交流总结。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算法,再指名说说计算过程。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竖式。(先用另一个因数个位上的5去乘144得720,用十位上的1去乘144得144个10,144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引导:用两位数个位上的5去乘144得720,在题目中实际就是求出了什么?(5幢楼共有720户)用十位上的1去乘144得1440,在题目中实际就是求出了什么?(10幢楼共有1440户)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得2160,就是求出了15幢楼共有多少户。提升:“为什么这里的4要与十位对齐?”提问:“谁能概括地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应注意些什么?”归纳:(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5、巩固做想想做做前两题。学生自主尝试,进行校对。讲解因数中有0的情况,选择学生中的错误情况进行错例讲解。6、变式练习:谈话:“要看这个竖式算得对不对,该怎么办。”师:“请大家验算一下”。学生进行验算。苏教国标版第八册教案主备人:信大附小冯怀勇比较、体验两种方法的优劣。总结: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计算起来比较方便。三、巩固练习、强化提升1、用竖式进行计算,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自主尝试,进行核对。问:“25×112你是如何列竖式进行计算的?为什么这样列?”2、做“想想做做”第4题。谈话:“下面我想请同学们当回小会计,帮水果批发部算一算每种水果各卖了多少元。”“从表格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每种水果的总价,可以怎样列式?学生独立计算、填表。学生汇报后,提问:“计算梨、苹果、橘子和橙子的总价时,都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单价×数量=总价。四、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拓展备选题(自主设计)。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竖式:144×15=2160(元)单价×数量=总价14415×15验算×14472060144601521602160苏教国标版第八册教案主备人:信大附小冯怀勇反思:苏教国标版第八册教案主备人:信大附小冯怀勇第二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练习课)教者观点:在教学四下教科书第2页的几个练习题时,个人觉得按照课本上的练习模式,学生只是进行了第一个层级的练习——基础性练习,如何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思考,个人觉得还需要在问题的设置上下功夫。如第7题,这样的题目只问了京沪高铁和高速公路的全长大约各是多少千米?按照我的想法这个问题可以进行适当的改编,既可以完成这个问题,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层次。首先让学生进行必要的估算,让学生明确是铁路长还是公路长,这里牵涉到一定的对比。其次,将问题改变成“京沪高铁比高速公路长多少千米?”这样的改变既可以让学生得出两条道路的长度,同时也进行了实质意义上的对比。第8题,题目中的信息很多,而这样的信息中的一些信息没有用,只是一些描述性的信息,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会选择。这里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进行铺垫,即:“要求这14个城市1999年家庭的人均年收入是多少元?需要哪些信息呢?”很显然这样的问题追求是让学生能够合理的选择信息,并进行了一次综合法的合情推理。加强教材练习的设计,既是对问题的在认识,也是对学生思维更高层次的追求。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3页。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强化如何使计算问题上形成策略,强化知识间的联系。2.使学生在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问题意识。发展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3.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在解决设计问题上结合,并在学生脑海中寻找乘法在哪些题目中会出现、应用。教学难点:学生在信息的处理上存在多余条件不能分清的问题;解题的途径还存在思考角度偏窄的问题。教学过程二次备课谈话:“昨天我们研究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出示课题)今天让我们继续努力,成为一名计算能手。”一、口算、笔算练习、基础铺垫苏教国标版第八册教案主备人:信大附小冯怀勇1、口算小能手21×4=60×9=21×40=600×8=210×4=60×50=先请学生进行口算,然后进行对比。问1:“在计算21×40=210×4=时有什么相同点?”(算法是一样的)问2:“因数中共有几个0,积中就应添上几个0,那么为什么这两个算式60×50=的积有三个0?”2、笔算小能手谈话:“口算是笔算的基础,那么让我们来挑战几道竖式计算”。28×7645×207=503×19=学生进行计算。学生反馈问:“第二道算式怎样列计算起来方便、为什么?”二、综合运用、梳理归纳1、想想做做第7题出示图片,谈话:“铁路是我国的交通大动脉,现在正在建设的北京到上海的高铁将成为我国交通发展的新里程碑。”学生读题。问1:“估算,哪一条更长一些?”“请你验证一下”。问2:“如果要求京沪铁路比高速多多少千米该怎样列综合算式呢?”学生尝试列一列算一算,并反馈思考过程。总结:“这位同学用速度×时间得到了路程。2、想想做做第10题谈话:“不但求路程要用到乘法,求总价也用到乘法。”出示问题,学生读题。苏教国标版第八册教案主备人:信大附小冯怀勇请学生尝试计算,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尝试计算。3、想想做做第9题谈话:“你们的表现真不错,希望你们能继续努力。”学生读题,尝试计算。探讨算法问:“如果要求还有多少个字没有打,该怎样列综合算式”。学生尝试进行计算。三、开放练习、思维提升1、足球128元排球78元篮球205元学校带了3500元,买24个球,可以怎样买?学生尝试计算。集体纠正。2、谈话:“下面的方框里该填什么数呢?”□□×□□=2400□□□×□=2400学生反馈。四、拓展思考题。注意:这题牵涉到得关键思考方式是推理。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反思:第三课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新授课)苏教国标版第八册教案主备人:信大附小冯怀勇笔者思考: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这是一节需要让学生感受方法优劣性的新授课,既然要让学生感受,我们就要切实的放手。这儿的放手主要体现在要让学生自主的进行笔算,不要一丝的干扰。针对学生计算出来的结果,
本文标题:苏教版第八册第一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69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