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二章水及废水的监测-1
第一节水资源和水污染一、水资源二、水污染三、水质监测的对象四、监测目的五、监测项目六、水质监测分析方法七、污染物形态分析第一节水资源和水污染总水量1.37×1018m3海水:97.3%淡水:2.7%可利用的淡水≤1%一、水资源一、水资源海水,97.30%淡水,2.70%全球水资源可利用1%不可利用99%淡水资源污染物水体稀释物理、化学、生物变化浓度降低、性质变化恢复原样挥发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微生物降解水体的“自净作用”二、水污染水污染酸碱盐有机物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色度浊度悬浮物水温放射性生物型污染病原微生物环境监测的一般工作程序环境监测布点技术采样样品前处理和准备定性检测定量检测数据处理综合分析评价环境信息环境质量信息水质监测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定监测点优化布设样品采集水质分析数据处理基础资料收集综合评价水质监测的一般程序方案拟定方案实施综合评判水体的污染——水环境质量2002年,我国海域未达清洁海域:17.4万km2,与上年持平;较清洁:1.1万km2,1.2万km2;轻度污染:2.0万km2,0.6万km2;中度污染:1.8万km2,0.2万km2;严重污染:2.6万km2,0.7万km2。2009年,南海未达清洁海域:30750km2,21.3%2009年,全国海域清洁海域:14.698万km2严重污染:水体的污染——水环境质量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大中城市近岸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局部沉积物:重金属石油类部分贝类体内:残留较高水体的污染——水环境质量海渤海黄海东海南越江西西马亚来珠长江印度尼西亚南台湾海南岛越南台湾湾菲律宾南海东沙群岛台海峡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鸭绿江中国黄河滦河辽江河天津市广州市北海市汕头市北京市清洁海域较清洁海域轻度污染海域中度污染海域严重污染海域营口市秦皇岛市威海市青岛市连云港市上海市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福州市厦门市阳江市湛江市丹东市海口市三亚市大连市台北市香港澳门严重污染: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辽河口等、人口集中、工业发达的大中城市近岸;2002年,污染物:无机氮、磷酸盐和铅;油类明显减轻;铅污染范围显著扩大,污染程度加重。图例海渤江黄河滦河辽河天津市北京市清洁海域较清洁海域轻度污染海域中度污染海域严重污染海域营口市秦皇岛市大连市烟台市渤海海水环境质量状况图渤海:污染较重,未达清洁:3.2万km2,24.6%41.3%铅污染增加。污染物:无机氮磷酸盐铅汞珠江图例广州市阳江市汕头市香港澳门清洁海域较清洁海域轻度污染海域中度污染海域严重污染海域珠江口海水环境质量状况图图例上海市杭州市宁波市清洁海域较清洁海域轻度污染海域中度污染海域严重污染海域长江口(杭州湾)海水环境质量状况图主要污染物: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部分海域沉积物受到铜、镉、石油类和多氯联苯污染,个别站位石油类污染严重。水体的污染——赤潮天津广西江苏海南辽宁广东上海浙江河北山东福建2010年中国沿海各省、市、自治区赤潮发生次数2002年中国沿海各省、市、自治区赤潮发生面积百分比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时间发生海域最大面积(平方公里)赤潮优势种直接经济损失(万元)河北省7月24日-30日秦皇岛北戴河-抚宁沿海海域20红色中缢虫5005月-6月秦皇岛昌黎沿海海域——20000浙江省5月6日-29日台州大陈海域30东海原甲藻68.70福建省6月13日-16日泉州市深沪湾海域7米氏凯伦藻4合计——57—20572.702010年赤潮灾害损失统计水体的污染——溢油2010年7月16日大连石油管线爆炸致1500吨原油泄漏入海。2011年6月4日、17日康菲溢油当地海域的生态危害或将持续10年每次损失几百万至上千万元海上溢油事故发生的海域水体的污染——海洋生物质量2002年海洋贝类:铅、砷、镉;石油烃粪大肠菌群赤潮毒素水体的污染——海洋生物质量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海洋生物污染监测样品——鱼内脏的采集水体的污染——地表水水质类别2011年上半年地表水水质三、水质监测的对象环境水体水污染源监测对象江、河湖、库海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工业废水四、水质监测目的江、河、湖、库、海洋等水体的污染物质;排放源排放的各类废水:管理和收费;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制定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规划;水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及科研.五、监测项目水质监测项目依据水体的功能必测项目双轨制污染源类型选测项目五、监测项目地表水海水江河、湖泊、渠库废(污)水第一类污染物第二类污染物饮用水常规检验非常规检验(GB5749-2006)GB8978-1996车间或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总排放口采样监测项目选择原则优先选择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监测项目;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的监测项目;优先控制污染物;技术条件具备;水体和水质污染源的特征和功能;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监测技术水平;突发性事件,对污染物连续监测。自动监测方式测定项目项目分类项目名称必测项目pH、水温、电导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选测项目化学需氧量、TOC(干法)、UV吸收值、总磷、总氮、氰化物、氟化物、酚、硝酸盐、氯离子、砷、汞、水位、流量等。地表水常规监测项目水体必测项目选测项目特定项目河流水温、pH、电导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汞、铅、挥发酚、石油类(共11项)化学需氧量、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镉、铅、铬(六价)、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共13项)共80项(略)地表水常规监测项目水体必测项目选测项目特定项目湖泊水库水温、pH、电导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汞、铅、挥发酚、石油类、总氮、总磷、叶绿素α、透明度(共15项)化学需氧量、铜、锌、氟化物、硒、砷、镉、铅、铬(六价)、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微囊藻毒素-LB。(共13项)共80项(略)地表水常规监测项目水体必测项目选测项目特定项目饮用水源地水温、pH、总磷、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挥发酚、石油类、氨氮、粪大肠菌群(共10项)硫酸盐、总氮、生化需氧量、氯化物、铁、锰、硝酸盐氮、铜、锌、硒、砷、镉、铅、铬(六价)、汞、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共18项)共80项(略)六、水质监测分析方法原则:①灵敏度能满足定量要求;②方法成熟,准确度高;③操作简便,易于普及;④抗干扰能力好。六、水质监测的分析方法国家标准分析方法(GB)•经典,准确度较高,基准、仲裁方法全国统一分析方法•通用法,尚未成熟,但急需测定等效方法(试行法)•新技术,需验证和对比水质监测的分析方法方法我国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美国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测定项目数比例(%)测定项目数比例(%)重量法73.9137.0容量法3519.44121.9分光光度法6335.07037.4荧光光度法31.7原子吸收法2413.32312.3火焰光度法21.142.1原子荧光法31.7水质监测的分析方法(续)方法我国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美国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测定项目数比例(%)测定项目数比例(%)电极法52.884.3极谱法95.0离子色谱法63.3气相色谱法116.163.2液相色谱法10.5其他116.12211.8合计180100187100常用水质监测方法测定项目方法测定项目重量法SS,可滤残渣,矿化度,油类,SO42-Ca2+容量法酸、碱度,CO2,DO,总硬度,Ca2+,Mg2+,氨氮,Cl-,F-,CN-,SO42-,S2-,Cl2,COD,BOD5,挥发酚等分光光度法Ag,Al,As,Be,Bi,Ba,Cd,Co,Cr,Cu,Hg,Mn,Ni,Pb,Sb,Se,Th,U,Zn,氨氮,NO2—N,NO3—N,凯氏氮,PO43-,F-,Cl-,C,S2-,SO42-,BO32-,Cl2,挥发酚,甲醛,三氯乙醛,苯胺类,硝基苯类阴离子洗涤剂等常用水质监测方法测定项目方法测定项目荧光分光光度法Se,Be,U,油类,Ba、P等原子吸收法Ag,Al,Ba,Be,Bi,Ca,Cd,Co,Cr,Cu,Fe,Hg,K,Na,Mg,MnNi,Pb,Sb,Se,Sn,Te,Ti,Zn等氢化物及冷原子吸收法As,Sb,Bi,Ge,Sn,Pb,Se,Te,Hg原子荧光法As,Sb,Bi,Se,Hg等火焰光度法Li,Na,K,Sr,Ba等常用水质监测方法测定项目方法测定项目电极法Eh,Ph,DO,F-,Cl-,CN-,S2-,NO3-,K+,Na+,NH3等离子色谱法F-,Cl-,Br-,NO2-,SO32-,SO42-,H2PO4-,K+,Na+,NH4+等气相色谱法Be,Se,苯系物,挥发性卤代烃,氯苯类,六六六,DDT,有机磷农药,三氯已醛,硝基苯类,PCB等第一节水资源和水污染一、水资源二、水污染三、水质监测的对象四、监测目的五、监测项目六、水质监测分析方法七、污染物形态分析第二节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一、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一)基础资料收集(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三)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四)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二、地下水监测方案的制订三、水污染源监测方案制订环境监测方案完成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具体安排。可行而经济。最佳的监测方案应当是以科学的方法、简便的方式取得最佳效率的工作结果。•以中国的环境监测技术路线为指导,•结合可行性、经济性、实用性原则及优先监测原则统筹考虑,•做出全面规划、合理安排。环境监测技术路线在一定时期内,为完成一定的任务、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手段和途径。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特点:①稳定性与变动性;②技术手段和途径的多样性;③目标任务与手段途径的最佳适配性。中国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空气地表水噪声污染源生态、固体废物土壤生物环境辐射中国环境监测技术路线既有其“路线”上的共性,又有其“要素”上的差异既考虑全国的统一性,又兼顾了地区发展的阶段性既着眼于现时的实际需要,又预测了未来长远的发展;既立足国内,又借鉴与国外;既阐明了技术路线的科学性,又论证了实施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路线地表水采用以流域为单元,优化断面为基础,连续自动监测分析技术为先导,以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技术为主体;以移动式现场快速应急监测技术为辅助手段的,自动监测常规监测应急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技术路线固定污染源监测技术路线重点污染源采用以自动在线监测技术为主导,其它污染源采用以自动采样和流量监测同步-实验室分析为基础,并以手工混合采样-实验室分析为辅助手段的浓度监测与总量监测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第二节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监测方案的内容如下:(1)明确监测目的;(2)确定监测介质、项目,选择分析方法;(3)规定采样地点、方法、时间和频次;(4)确定采样设备、交通工具及运行路线;(5)对监测结果尽可能提出定量要求。一、地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基础资料收集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一)基础资料收集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地貌特征;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和工业布局;(一)基础资料收集污染源分布与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水体沿岸的资源现状,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情况;(一)基础资料收集(续)水资源的用途、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交通、河宽、河床结构、岸边标志等;(一)基础资料收集(续)湖泊的生物、沉积物特点;间温层分布、容积、平均深度、等深线和水更新时间;原有的水质分析资料。(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1.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废水排入河流的上游和下游;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入口和出口;不同水域的功能区;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混合处;入海河流的河口处;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和严重水土流失区;国境线的出入口;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交通方便。代表性可比性可控性经济性水质变化区水量变化区功能区2.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控制断面排污口下游500-1000m对照断面进入监测河段前削减断面末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背景断面未受污染的河段入境断面进入本区域未受本区
本文标题:第二章水及废水的监测-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72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