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二篇中国的自然资源习题
1第二篇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九章土地资源一、填充1.中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是:;;。2.中国已解决了世界人口的温饱问题,但也应注意到中国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土地的人口压力将。3.在全国土地总面积中,不能供农牧林业利用的土地约亿亩,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从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看,中国东南部与西北部差异显著,东南部的耕地占全国的%,土地垦殖指数较。西北部以牧业用地为主,%的草地分布在这里,垦殖指数。5.中国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表现在:长江、珠江、浙闽、台湾及西南诸河流域的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而耕地仅占全国的%;北方河流水量占全国%,而耕地却占全国的%。6.中国宜农荒地主要分布在地区,尤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集中。开发宜农荒地必须,避免引起矛盾。7.中国西部牧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发掘这里饲草资源潜力在于:一是;二是;三是。8.中国林业用地为亿亩,其中森林面积为亿亩,森林中中幼林占亿亩。因此,开发利用中应。二、解释土地、土地资源、土地承载力第十章水资源一、填充1.在当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们能够直接利用的天然水主要是指,它只占地球水圈的%。2.就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而言,主要有水、陆地水、水等类型,在有限的陆地水中,还有一部分是。3.在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中,和水循环更替期最短,最长的是。4.中国的河川径流总量,在世界各国中居位,但人均水量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耕地亩均水量只及世界平均的,属国家之列。5.中国的水资源分布,区域比较丰富,区域水资源紧缺;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及以南的区域水资源特别丰富,地区水资源则相当紧缺。6.中国水资源绝对量最大,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水资源则占全国的%。7.在中国区域水资源结构上,地下水所占的比重是西部比东部,北部比南部。8.中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流域是,其次是、、黄河和。9.中国地下水利用率最高的地区是流域,不少地方因过采而出现地下水位下降,2下降幅度最大的可达米。10.根据需水预测,至2000年中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必须由目前的16.8%提高到%,其中河川径流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要提高到%。二、选择1.中国年平均降水量(1)高于世界大陆平均水平,低于亚洲大陆平均水平。(2)低于世界大陆平均水平,高于亚洲大陆平均水平。(3)低于世界大陆平均水平,也低于亚洲大陆平均水平。2.就中国单位面积产水量而言(1)长江最大。(2)以浙、闽、台河流和珠江流域片最大。(3)浙、闽、台和长江流域片最大。3.中国南方山区诸河水能资源的特点是:(1)河流虽短,但集水面积较大,降水丰沛,水丰能多,宜于发展小型水电站。(2)集水面积有限,河流虽小,但降水丰沛,水丰能多,宜发展大型水电站。(3)集水面积有限,河流虽小,但降水丰沛,水丰能多,宜发展小型虽电站。4.中国计划建设的十个水电基地中,属长江水系的就有:(1)长江中上游水电基地、金沙江水电基地、雅砻江水电基地、大渡河水电基地、乌江水电基地、澜沧江水电基地。(2)长江中上游水电基地、金沙江水电基地、雅砻江水电基地、大渡河水电基地、乌江水电基地、湘西水电基地。(3)长江中上游水电基地、金沙江水电基地、雅砻江水电基地、大渡河水电基地、乌江水电基地、红水河水电基地。5.从中国河流水能资源的蕴藏情况看,水能最丰富的河段在:(1)河流的上游。(2)河流的下游。(3)河流的中上游。三、问答1.指出中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特点。2.指出中国水能资源的分布特点。3.对中国的水资源有何基本评价?4.从中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论述中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十一章气候资源一、填充1.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c时,土壤,田间,所以日平均气温0c的持续期称期。2.期的分布概况是:藏北高原不足120天,东北北部和西北北天,秦岭~淮河以南、川西山地以东地区天,南岭以南及云贵高原的大部分为。3.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c时,大致与温带地区及大多数林木期相符合,所以日平均气温0c的持续期称为期。4.期的分布概况是:藏北高原月,东北北部和西北山地不足150天,秦岭-淮河以南、川西山地以东地区天,大致在250N以南地区。5.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c时,大部分农作物,所以把日平均温0c的持续期称为期。6.期的分布概况是:藏北高原月,东北北部和西北山地天,秦岭-淮河以南、川西山地以东225天以上,华南沿海。3二、选择1.年降水量与人类农业活动密切有关。东部季风型农业气候大区与西北干旱型农业气候大区的分界指标是(1)年降水量200毫米。(2)年降水量250毫米。(3)年降水量400毫米出现频率50%~20%。2.季风型气候降水量的农业效益(1)利:降水丰富;弊:多暴雨,区域差异大。(2)利:雨热同期;弊:年中干湿二季季节差异大。(3)利:雨热同期,降水较多;弊:降水变率大,易旱易涝。3.年降水变率区域分异规律(1)年降水量丰富的区域变率小,年降水量少的区域变率大。(2)年降水量丰富的区域变率小(多热带气旋雨的区域除外),年降水量少的区域变率大(多温带气旋雨的区域除外)。4.中国相对湿度时空变化规律(1)年相对湿度东南大、西北小;冬季普遍变小,夏季普遍增大。(2)年相对湿度东南沿海大、西北内陆盆地小;冬季北方增大、南方变小,夏季南方增大、北方变小。(3)年相对湿度东南大、西北小;冬季北方增大,夏季东部普遍增大。5.中国年相对湿度最大的台站和最小的台站在哪?(1)琼中(86%),柴达木盆地(30%)。(2)景洪(86%),江孜(21%)。(3)黄山(91%),吐鲁番(30%)。6.中国平均年日照时数最多的台站和最少的台站在哪?(1)内蒙古达耒库布最多,四川马边最少。(2)青海冷湖最多,四川峨眉最少。(3)西藏定日最多,云南盐津最少。7.中国平均年日照百分率最大的台站和最小的台站在哪?(1)内蒙古哈日奥日布格最大,四川峨眉最小。(2)新疆哈密最大,云南盐津最小。(3)青海冷湖最大,四川马边最小。8.中国年太阳总辐射量最多的地区和最少的地区在哪?(1)塔里木盆地最多,四川盆地最少。(2)青藏高原最多,川黔地区最少。(3)内蒙古高原最多,东南沿海最少。(4)南沙群岛最多,东北北部最少。三、解释1.气候资源2.农耕期、生长期、活跃生长期、喜温作物的适宜生长期、活动积温3.干燥度四、问答1.中国气温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差异如何?2.简述中国气候上的水分资源的区域分异及其开发利用。3.中国气候性能源的分布及其开发潜力如何?4第十二章生物资源一、填充1.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较,中国的人均森林资源,覆盖率;全国森林覆盖率为,仅为世界平均数的一半略高。2.中国森林资源分布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南两大林区,其中有林面积和蓄积量占全国总数的和。3.中国草地面积广大,占国土总面积的,草地类型多样,牧草资源丰富,但草地生产力。天然草地单位面积产草量差异。北部和西北牧区天然草地生产力年度和变化大,畜草矛盾。4.中国草地总面积在亿公顷以上,在世界上仅次于和,居第三位。5.草地类面积总数中,北方和西部牧区各类草甸占,草原占,荒漠占。6.根据草地植物群落组成、发展过程和生态因素的联系,全国草地共划分个类型,按其生态环境和利用价值可合并为大类。7.中国天然草地植被中,多数植物属优良牧草,和粗蛋白含量高达,粗脂肪6%~8%,并含有大量维生素,故称牧草。8.天然草地牧草产量随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在和牧区表现出丰歉变化,一般丰年和歉年牧草产量可相差倍。9.中国植物区系中保存着许多古老科属的残遗植物。水杉、银杏、鹅掌楸是中国著名的。10.珍稀植物主要分布在至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国家目前重点保护的珍贵植物有种。11.中国动物资源种类繁多,仅陆栖鸟类和哺乳类就有种,分属科属。哺乳动物资源首推及,其次为灵长类和啮齿类。12.中国目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连同珍稀动物在内有种,特有珍稀动物大熊猫被誉为,尚有1000多只残存于山区,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13.中国陆地水域生境环境多样,栖息着种类繁多的鱼类,淡水鱼类中经济鱼类有余种。14.东北鱼类区系特点是有茴鱼科、鲑科、狗鱼科等性很强的鱼类。水域的鱼类特点是都有鲤科裂腹鱼亚科及鳅科的分布。青藏高寒水域环境使鱼类突出,华北至宁、蒙区水域除广布鱼类外,很少鱼类。15.中国牧区野生牧草有多种,南方草山草坡饲用植物达多种,是世界上牧草资源量最丰富的国家。16.野生经济植物指或的原料植物。17.中国的荒漠类草地,有个草地类,分布在藏北高原北部,只宜作暖季牧场。其他两类荒漠草地分布于内蒙古西部至新疆,适宜放牧和。18.分布于松辽平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草原类草地,草群高度依草甸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随之打草场,对等大牲畜的适宜性减低。二、选择1.中国主要林区树种(1)东北林区的主要树种有云杉、冷杉、云南松、华山松。(2)云南林区的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红松、臭冷杉等。(3)云南林区的主要树种有云杉、冷杉、云南松、华山松、乔松和滇青冈、高山栎、高山5栲、楠木等。(4)东北林区的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红松、臭冷杉、鱼鳞松、水曲柳、核桃楸、榆等。2.南方林区的特点是(1)有林地面积小,分布不连片。(2)有林地面积多,分布连片。(3)原始的常绿阔叶林、季雨林面积大。(4)分布不连片,原始林面积小,次生林、人工林、经济林面积大、分布广。3.中国森林资源的林种结构评价(1)用材林占74%,经济价值高。(2)防护林和经济林比率偏低,不利于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整体经济效益。(3)成熟林主要分布在南方林区,由于交通不便,自然枯损率较高。4.关于中国林地的生产力(1)全国有林地面积仅占林业用地的43.2%,林业用地利用率低。(2)残次林少,疏林地比重高。(3)残次林多,疏林地比重低。(4)单位蓄积量和生长率高。5.中国的草地,按其生态环境和营养价值可合并为五大类,分别如下:(1)草甸类、草原类、荒漠类、灌草丛类和沼泽类。(2)草甸类、草原类、森林类、人工类和沙地类。(3)草甸类、草原类、荒漠类、森林类和沼泽类。(4)草甸类、草原类、山地类、人工类和沼泽类。6.在各类草地单位面积产草量中(1)草原化荒漠青饲草产量高于干草原。(2)荒漠草原为400~800千克/公顷。(3)林缘草甸产量极高。(4)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强,草群生产力依次减低。7.中国北方和西部牧区,天然草地植被冷暖季的枯荣变化大,造成(1)冬春牧场载畜能力大于夏秋牧场。(2)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季节差异。(3)畜草的矛盾突出。(4)冬春牧场的载畜能力大大低于夏秋牧场。8.在北方和西部牧区,随着旱生程度的加强,(1)草原类型由草甸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过渡变化。(2)骆驼的适宜性减低。(3)草群蛋白质含量减低。(4)碳水化合物随之减少。9.关于中国草地的评价(1)沼泽类草地面积大,草质好。(2)高寒草甸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和西北山地顶部,草层低矮,草质差。(3)草原类草地的建群种为多种针茅、羊草、冰草等,宜于放牧羊、牛、马等。(4)灌木草丛类草地主要分布在华北山地、黄土高原、热带亚热带丘陵山地,宜做割草场或放牧山羊和役畜。三、问答1.中国的森林资源有何特点?中国森林资源的特点对中国环境优化政策的制定有何影响?62.中国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第十三章海洋资源一、填充1.水域中的生产量可分为生产量、生产量和终级生产量三部分;在自然水域中,生产量最大,生产量最小。大多数有经济价值的水生物,属于生产力。2.中国海洋鱼类中,最常见而产量又高的主要经济鱼类有种。3.中国近海鱼类最多的是海,最少的是海;产量最高的是海。4.在中国近海盛产的鱼类中,、、和墨鱼素有中国海洋“四大家鱼”之称。5.对虾是中国近海的特产,海是捕捞对虾的主要渔场;龙虾只产于海和海。6.三疣梭子蟹(又名枪蟹)是中国产量最大的食用蟹,沿海均有分布,但以、、海较多。7.中国近海大陆驾渔场面积居世界第位,为世界浅海渔场的%。8.中国沿海的十大渔场中,属黄海海域的有、、等三大渔场,南海海域有、、、等四大渔场。9.渔场是中国近海的最大渔场,鱼种丰富,一年四季均可捕捞,夏秋季有、鱼汛,冬季则形成中国近海最大的鱼汛。10.渔业产
本文标题:第二篇中国的自然资源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85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