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小学课题研究方案范文3篇(最新篇)
第1页共23页小学课题研究方案范文3篇小学课题研究方案范文3篇新课程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下面是小学课题研究方案范文,欢迎参阅。小学课题研究方案范文1:《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选题的现实意义1、目前小学数学课内外作业的现状:①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的较多。作业陷入机械抄记、单调封闭的误区不能自拔。那些限于室内,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作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围着书本做文章的现状,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②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教师在布置练习时只从本身意志出发,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练习、作业形式单调,书面作业似乎是其唯一的形式,毫无新鲜感可言,更谈不上趣味性,致使众多小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第2页共23页③我们的教育活动以理论学习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评价教学的手段也以考试为主,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2、时代的呼唤。①新课程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②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练习中变得十分必要。从课改精神出发,改革练习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使练习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练习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练习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以便收到较好的效果。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和练习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改变传统的练习观,确立效率意识,从现状出发,从有效入手,反思当前哪些练习是有效的,哪些练习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二、研究目标第3页共23页通过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教师转变数学活动的视角: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以数学的本源为追求,以有效数学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目标,探寻一条有效地促进学生爱学数学、动手学数学的活动组织模式。三、概念的界定练习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练习有无效练习与有效练习之分。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是指能使学生快速、深刻地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同时还要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课题中所指的练习包括课堂内的各种练习,如书面练习,口头练习,动手练习等;同时也包括课外的练习。四、实施策略1.课内练习有效性的实施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的具体内容,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课外练习有效性的实施第4页共23页①课前作业。调查表明,大都的数学老师不太习惯给学生布置预习,有的老师会把上课做的教具也会给学生准备好。而我们觉得有些内容学生可以看懂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预习,有些教具学生能准备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准备。②课后作业。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布置的作业越多,学生错的也越多,因此在课外作业上我们要求少布置或不布置书面作业,而布置一些其它形式的课后作业。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就是在这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数学活动设计,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七、研究对象本校四年级学生。八、研究方法调查法:主要用于量化分析,做好前测后测记录,为制定测量评估指标,总结经验,提供事实依据。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学生或班级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学生做好跟踪调查,为他们建立研究档案,以此作为研究资料。经验总结法:第5页共23页对实验中出现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经验都要进行及时的总结,九、研究20x年2月至20x年7月第一阶段:准备20x年2月至20x年3月主要工作:1、拟写工作计划2、制定实验方案3、落实分工4、拟写准备阶段工作情况汇报第二阶段:实施20x年3月至20x年4月主要工作:1、召开会议2、制定整体的研究计划3、课题展示4、阶段性报告及论文第三阶段:总结20x年4月至20x年7月主要工作:1、课题展示2、总结性报告及论文第6页共23页十、研究成果形式1、阶段性报告2课题成果结题报告3、练习设计精编4、论文5、教案6、个案分析十一、研究组成员课题组长:黄静组员:高小贤蔡秋香李素娟小学课题研究方案范文2:《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方案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小学是一个人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一旦学生养成第7页共23页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就内化于其中。因此,开展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很有必要,尤其适应当前我市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二、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习惯是人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规律性的行为方式,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长期有规律地安排学习的人,便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好处:一、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通过生物钟、条件反射自动提醒人自觉地去做应该做的事。比如每天早晨及时起床,自觉地为工作、学习做好一切准备。对于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来说,几乎都是靠生物钟、靠条件反射来自动控制的。如果不是靠习惯,这许许多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来就会显得手忙脚乱,甚至丢三落四,以至于使人动辄被动,造成心烦意乱。二、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发挥下意识的作用。下意识的特点是直接受习惯的支配。一个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他的下意识会随时随地支配他按照平时习惯了的套路做那些与学第8页共23页习相关的事,使之在不知不觉中,事情做得轻轻松松,有条有理。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可终身受益。三、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潜意识的特点是直接受人的情感和需要支配,受情境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心里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嘴上也在说贪玩不利于学习,今后不再贪玩了,可是鬼使神差地又贪玩了。为什么会这样?这实际是潜意识在支配他,是他的潜意识中有一种强烈的玩的渴望。一个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他对学习有一种亲合心理,他从心底里把学习当成了第一需要,当成了乐趣,不学习便难受。这就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孩子越小,越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容易保留这种习惯。因此,在小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指导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方式方法、目标效果、操作步骤等,从而让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自主学习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培养目标和创新之处本课题的研究目标:1、补充、完善小学生学习习惯评价标准。形成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行为标准,使学习习惯行为准则具有引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第9页共23页2、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并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从细节入手,把学习习惯的工作抓细,抓实,从分年级学习习惯养成训练内容的细化能够看出这一点。4、创设良好的学习习惯氛围,从校内到校外,从课上到课下,教师都做了安排,时刻激励着小学生去做好。5、习惯的养成,关键还在于持之以恒的严格训练,在训练中讲清道理,导之以行,这样,长此以往,必然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一、课前习惯课前预习的习惯:基本要求:按教师或教材要求做好课前预习,寻找听课重点、难点,提高课堂听讲的有效性。培养目标:1、提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对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的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2、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资料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家长询问,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出来,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3、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课本上做不同的标记,如:在重点内容下面标△,在有疑问的地方写上?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第10页共23页4、预习时要精力集中,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二、课中习惯1、专心上课的习惯基本要求: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课堂教学活动,踊跃发言,遵守课堂纪律,积极思考。倡导中高年级的学生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培养目标:.课前做好准备,按要求摆放课本及文具。.课堂上认真接受教师指导,专心致志地参与探索,全身心地投入.有疑难问题时,及时举手发言。.要善于合作学习,在进行分组实验、动手操作、课外游戏等活动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2、善于合作的习惯:基本要求:合作前要独立思考,合作中要会交流与倾听,合作后要表述和反思。善于将个体间的差异当作一种学习资源,以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目的。培养目标:.乐于将个人的学习活动与集体活动融为一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与同学沟通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学会表达自己看法,共同解决问题。.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乐于承担组内分担的任务。第11页共23页.学会许同伴,愿与他人一起分享合作的体验。3、善于交流的习惯基本要求:善于倾听他人的见解,养成认真倾听、分析、思考的习惯,善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表述流利,条理清晰。培养目标:.养成认真倾听、分析、思考的习惯。积极踊跃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并不断修正、弥补自己的不足。说话完整,口齿清晰,声音洪亮,仪态端庄。.与人交流时,虚心听取对方的见解,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4、勇于质疑的习惯:基本要求:培养独立思考、细心观察的能力,善于质疑,勇于实践,形成主动探索的习惯。培养目标:.善于发现,勇于实践,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培养独立思考、细心观察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索的习惯。三、课后习惯1、课后复习的习惯:基本要求:及时复习功课,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质量。培养目标:第12页
本文标题:小学课题研究方案范文3篇(最新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94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