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第五单元第21课伶官传序.
第五单元第21课助读新课启航整合技法指导识记知识必备探究文本研读应用体验之旅第21课伶官传序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及第。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卒谥文忠。早年热心政治改革,但晚年对王安石变法有所不满。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中叶文坛领袖。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诗、词也有很高成就。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载公元907年至960年间梁、唐、晋、汉、周五代史实。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后唐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为伶官所惑。当叛乱四起时,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伶官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此序文,就庄宗宠幸伶官而祸国乱政的史实发表感慨,告诫北宋统治阶级要以史为鉴,呼吁“忧劳可以兴国”,警告“逸豫可以亡身”,这不能不说是对症下药。《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中的《伶官传》作的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伶官传序提出论点引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论证论点本论正面:庄宗遵父命报仇成功——忧劳可以兴国反面:庄宗沉溺声色亡国——逸豫可以亡身推出结论结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盛衰之理由人事防微杜渐可长存一、通假字尔其无.忘乃父之志通,二、古今异义1.岂非人事..哉古义: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毋不要人为之事,人力2.与其..所以失之者古义:今义:连词,比较两件事而决定取舍的时候,用在放弃的一面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今义:干某项事业4.其意气..之盛古义:今义: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与,介词,和;其,代词,他随从官员心情,气势5.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古义:今义:表示另提一事三、一词多义1.原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伶官传序》)②情有可原.相当于“以至于”,到了……的局面(境地)动词,推究动词,原谅2.恨①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3.归①而皆背晋以归.梁(《伶官传序》)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③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乐羊子妻》)④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怨恨,仇恨动词,遗憾动词,归顺动词,回到动词,回去动词,归还⑤请从吏夜归.(《石壕吏》)⑥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4.举①举.天下之豪杰(《伶官传序》)②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④举.头望明月(《静夜思》)⑤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⑥举.孝廉不行(《张衡传》)动词,回去动词,归向形容词,所有的动词,被攻克动词,发动动词,抬起动词,成就,成功动词,推举,推选5.盛①盛.衰之理(《伶官传序》)②盛.以锦囊(《伶官传序》)③其意气之盛.(《伶官传序》)④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伶官传序》)⑤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滕王阁序》)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读shèng,形容词,兴盛读chéng,动词,装着读shèng,形容词,昂扬读shèng,形容词,强盛读shèng,形容词,盛大读shèng,形容词,职位高6.易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③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廉颇蔺相如列传》)7.告①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③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形容词,容易动词,改变动词,交换动词,祭告动词,告诉动词,告慰8.微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伶官传序》)②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陈情表》)③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定风波》)④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张衡传》)⑤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数词,一寸的百万分之一形容词,地位低下,卑贱副词,稍微形容词,深奥,微妙如果没有……,如果不是……⑥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9.以(均选自《伶官传序》)①与其所以.失之者②可以.知之矣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10.与(均选自《伶官传序》)①与.其所以失之者②与.尔三矢形容词,微弱与“所”组成名词性结构,……的原因介词,凭借介词,用连词,和动词,给11.乃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②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④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⑤乃.悟前狼假寐(《狼》)代词,你的如此,这样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副词,才四、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②函.梁君臣之首函:③抑本.其成败之迹本:(2)名词作状语①负而前.驱前:②一夫夜.呼夜:③仓皇东.出东:订盟约用木匣子装推究向前在夜里向东2.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而告以成功..成功:(2)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忧劳可以兴.国兴:②逸豫可以亡.身亡:3.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成功的消息使……兴使……亡有谋有勇的人物(2)形容词作动词乱.者四应乱:4.数词的活用数词作名词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①梁,吾仇也(“……也”表判断)②此三者,吾遗恨也(“……者,……也”表判断)③燕王,吾所立(语意上判断)作乱微小的事情2.被动句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表被动)②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于”表被动)3.状语后置①庄宗受而藏之于庙[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庄宗受而(于庙)藏之”]②盛以锦囊[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以锦囊)盛”]③而告以成功[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而(以成功)告”]④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夫祸患常(于忽微)积”]4.省略句①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补出成分为“(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②盛以锦囊[补出成分为“盛(之)以锦囊”]③还矢先王[补出成分为“还矢(于)先王”]④而告以成功[补出成分为“而告(之)以成功”]1.本文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作者从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中得到了怎样的结论?明确:本文开门见山提出盛衰由人的主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用一个“原”字推导原因,点出庄宗,作为立论依据,顺势引起下文。作者得出的结论有三:(1)国家成败兴衰“皆自于人”;(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第四段以问句结尾有何作用?明确:引人深思,启发人们通过历史看到现实,告诫人们不要走历史的覆辙,记住“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3.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是怎样来论证中心论点的?明确:文章主要运用了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作者详细叙述了“晋王三矢”的故事,转述李克用临终时那一番话,充满激愤、痛切和向往的感情,使人如闻其声,这样就能表现出李存勖是受命于危难之际,而且不负先人之志。“晋王三矢”的故事很有代表性,作者选用来说明李存勖的发愤图强是非常适合的。但这段故事虽然在社会上流传较广,却不一定有确凿的根据,所以作者在前面加上“世言”二字。于是,史学家的重视信而有征与文学家的重视典型事例巧妙地统一起来了。4.怎样理解文章中文与题的内在联系?明确:作者为《伶官传》作序,却很少直接写到伶官们的事,表面看来文不对题,实际上两者有内在联系。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引起,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很紧密,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直接联系起来,这样扣住了题意,突出了中心。1.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第一,例证法。本文属于史论。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史带论,以史证论。运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典型事例。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但在具体选材上,却以“晋王赐三矢”这一不能确定为史实的传说作为事例,并加以详述,体现了作者精于选材的匠心。第二,对比论证法。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论点本身就是一个既正反对立又合而为一的命题。全文以“盛衰”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2.语言独具特色第一,语言委婉,气势旺盛。本文作为一篇总结历史教训、为当世及后世君主提供借鉴的史论,却毫无生硬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婉转动人。即使是在慨叹庄宗败亡时,也只是有惋惜之意而无责难之词,可谓意正言婉。文中疑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骈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结合,错综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一唱三叹,感情饱满,气势旺盛。第二,文笔酣畅,波澜起伏。文章开篇突兀而起地提出论点,马上落到立论根据上,再落入“晋王赐三矢”的叙事,又语势猛然一升,发出对庄宗之“盛”的赞叹,而后语势陡然一降,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继而步步紧逼,设疑问、引古语而得出“自然之理”。然后再次评论庄宗盛衰,语势再升再降,在大起大落之中引出发人深省的教训,戛然而止,将全文的语势稳稳地落在结尾上。篇幅虽短小,却写得起伏跌宕。全文一气呵成,淋漓酣畅。第三,平易自然,简约凝练。文中没有佶屈聱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辞藻,用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语言平易近人,自然通畅。叙事不枝不蔓,议论简明扼要,其中一些格言式的对称语句,如“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整齐,言简意丰,发人深省。文言句式(一)——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一、判断句现代汉语中,主要依靠主谓之间的判断动词“是”来构成判断句。这种判断句的形式在文言中只是极个别的现象,一般都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来表示判断。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2)何以战?(《曹刿论战》)(1)中的“我”是动词“顾”的宾语;(2)中的“何”是介词“以”的宾语。从句式的角度来理解,要记住两句口诀:(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2)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当然,口诀不能包容的,要另外记忆理解。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1)中的“何”是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操”的宾语。(2)中的“谁”是疑问代词,充当介词“与”的宾语。2.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1)先生……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中山狼传》)(2)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1)中的“之”是代词,是动词“知”的宾语。(2)中的“之”也是代词,是动词“许”的宾语。3.用“之”“之为”或“是”将宾语前置(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2)惟弈秋之为听。(《学弈》)(3)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1)中的“句读”和“惑”分别是动词“知”和“解”的宾语,“之”起提宾的作用。(2)中的“弈秋”是动词“听”的宾语,“之为”起提宾的作用。(3)中的“德”是动词“辅”的宾语,“是”起提宾的作用。4.没有任何标志的宾语前置句(1)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1)中的“全石”是介词“以”的宾语。(2)中的“仁
本文标题:第五单元第21课伶官传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95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