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风景园林设计方法入门
风景园林设计方法入门认识风景园林设计对于设计而言,掌握设计的方法、规律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在真正面对一个设计题目时,在收集了相关信息资料后,遵循一定的设计方法才能把设计工作推向深入。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想做好设计,必须对风景园林\景观有深入透彻的了解。1、风景园林设计的特点与要求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作为一种创作活动,本身就是个复杂的过程,它作为一个全新的内容完全不同于制图技巧的训练,它需要创作主体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开放的思维方式。风景园林本身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道路、广场、居住区绿地、公园、风景区等等。设计者面对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时,必须能够灵活地解决具体矛盾与问题,发挥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设计出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的风景园林作品。同时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建筑工程、生物、社会、文化、环境、行为、心理等众多学科,作为一名风景园林设计者,必须熟悉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全面地分析调研,深入大胆地思考想象,必须综合平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个性特色几者之间的关系,方案需不断推敲、修改、发展、完善,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优化选择最佳方案。2、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风景园林设计是个由浅入深不断完善的过程,设计者应先进行基地调查(相地),熟悉相关环境,进行分析,最后综合各种条件完成设计。设计过程主要包括任务书分析、环境调查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五大部分。五部分在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基础上有着明确的职责划分。任务书分析阶段:主要是了解设计委托方对此项目的具体要求、想法等。通常包括工程名称、规划范围、内容、用地环境、设计要求、时间期限、工程造价等等,这些内容是整个设计的根本依据,设计者要熟知和理解任务书内容,从中确定合理的设计方向和内容,以便进行下一步深入的设计工作。环境调查分析主要是进行现场调查,收集与基地相关的资料,对整个基地及环境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通常用各种标记符号,简要的文字说明在现状图上记录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方案设计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确立设计的主题思想、结合活动内容进行功能分区,结合基地条件、空间及视觉构图确定各种使用区的平面位置,包括交通的布置、广场和停车场地的安排、建筑及入口的确定等内容。常用的图有方案构思图、功能分析图、总平面图等。详细设计阶段就是全面地对整个方案各方面进行详细的设计,包括确定准确的形状、尺寸、色彩和材料,完成各局部详细的平立剖面图、详图、园景的透视图、表现整体设计的鸟瞰图等。施工图阶段是将方案设计与施工连接起来的环节,根据所设计的方案,结合各工种的要求分别制出能具体、准确地指导施工的各种图纸,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项设计内容的尺寸、位置、形状、材料、种类、数量、色彩以及构造和结构,完成施工平面图、地形设计图、种植平面图、园林建筑施工图等。设计任务分析1、设计任务与要求的分析任务分析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第一阶段,其目的就是通过对设计委托方的具体要求、地段环境、经济因素和相关规范资料等重要内容作系统的、全面的分析研究,为方案设计确立科学的依据。设计的要求包括内容的要求和形式风格的要求两个方面。1)、内容的要求风景园林用地的性质、服务对象的不同,其组成内容也不同。一个小型的街头休闲绿地需要提供人们休息、交谈、观景的功能,基本可满足需要。而一个综合性的公园需要的功能则更多,包括大众休闲、科普展览、儿童活动、安静休息、园务管理等。根据场地的性质分析出需要设计的内容,弄清楚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能保证各种不同性质的活动内容的完整性。2)、形式风格的要求根据不同用地的性质和活动内容的要求来分析其形式风格。布局形式上有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设计风格上有现代风格、传统风格之分。一般纪念性质的景观绿地布局以规则式为主,给人的印象应该是庄重、肃穆的;居住区内的中心景观用地的布局多以自然式为主,形成简洁现代、亲切舒适的风格。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准确地分析用地类型的特点,确定风格形式。2、环境条件的调查分析在进行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之前对环境条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可为设计者提供细致、可靠的依据。具体的调查研究包括地段环境、人文环境和城市规划设计条件三个方面。地段环境:1)基地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水体、土壤、地质构造、植被。2)气象资料日照条件、温度、风、降雨、小气候。3)周边建筑地段内外相关建筑及构筑物状况(含规划的建筑)。4)道路交通现有及未来规划道路及交通状况。5)城市区位位于城市空间的位置。6)市政设施水、暖、电、讯、气、污等管网的分布及供应情况。7)污染状况相关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和不良景观的方位及状况。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该地段比较客观、全面的环境质量评价。人文(社会)环境:1)城市性质是政治、文化、金融、商业、旅游、交通、工业还是科技城市;是特大、大型、中型还是小型城市。2)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特色和城市相关的文化风格、历史名胜、地方建筑。独特的人文环境可以创造出富有个性特色的空间造型。城市规划设计条件:该条件是由城市规划管理职能部门依据法定的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其目的是从城市宏观角度对具体的建设项目提出若干控制性限制要求,以确保城市整体环境的良性运行与发展。在设计前,要了解用地范围、面积、性质以及对于基地范围内构筑物高度的限定、绿化率要求等等。3、经济技术因素分析经济技术因素是指建设者所能提供用于建设的实际经济条件与可行的技术水平,它决定着风景园林建设的材料应用、规模等,是除功能、形式之外影响园林设计的另一个因素。4、相关资料的调研与搜集搜集并使用相关资料,对于学好风景园林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资料的搜集调研可以在第一阶段一次性完成,也可以穿插于设计之中。调研的内容包括一般技术性了解(对设计构思、总体布局、平面组织和空间组织的基本了解)和使用管理情况调查两部分。最终调研的成果应以图、文形式表达出来。相关资料的搜集包括规范性资料和优秀设计图文资料两个方面。风景园林设计中涉及的一些规范是为了保障园林建设的质量水平而制定的。在设计中要做到熟悉掌握并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总之,任务分析内容繁多,在具体的方案设计中,我们或许只用到其中的一部分工作成果,但是我们要想获得关键性的资料,必须认真细致地对全部内容进行深入系统地调查、分析和整理。方案的构思我们在对设计要求、环境条件等有了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之后,就可以开始方案的设计。本阶段的具体工作包括构思立意、方案设计和多方案比较。1、构思立意构思立意相当于文章的主题思想,构思的优劣能决定整个设计的成败。构思立意的方法,可以直接从大自然中汲取养分,获得设计素材和灵感,提高方案构思能力。也可以发掘与设计有关的素材,并用隐喻、联想等手段加以艺术表现。我国的古典园林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的影响,归根到底是由于其中的构思立意非常的独特,蕴含意境。对西方现代园林来讲,重视隐喻与设计的意义,寻求独特的构思立意已是当今景观设计的一种普遍趋势。西方很长一段时间,特别在建筑设计与园林设计中,艺术想象的空间几乎全被逻辑思维所取代,规整,对称,秩序,比例等等被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视为最高的准则,因为它传达了所谓的永恒与稳定的美的格律。当他们一旦发现中国的园林之后极为惊讶,一致认为中国园林的不规则之美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拨动人的心弦。“乍一看便使人浮想联翩,只觉得美不胜收而又不知其所以然”。(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十八世纪中叶,一种自由式的造园风潮——“自然风致园”在英国流行开来,并逐步影响到整个欧洲。从尊奉建筑格律的唯理至上到诗情画意的感性体悟,自由式造园突破的远不止形式上的规则以及无序的变化,其背后隐含的是思维方式的深层逆转。思维主体已不再是单纯的认知主体,而是在对诗性符号与艺术对象的感受中实现的主体的深刻体悟以及主体生命力的磅礴激扬……。诗性思维强调直觉,强调心灵体悟,在诗性与理性之争下产生的西方的自由式造园恰恰证实了诗性智慧在艺术创作中所释放的巨大能量。诗与思的结果,人们只有在反复的吟诵之中才能深深体会诗词所传达造园的奥妙与智慧。2、方案设计构思方案构思是方案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在构思立意的思想指导下,把第一阶段分析研究的成果具体落实到图纸上。方案构思的切入点是多样的,应该充分利用基地条件,从环境、形式、功能入手,运用多种手法形成一个方案的雏形。1)、从环境特点入手某些环境因素如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以及道路等均可成为方案构思的启发点和切入点。2)、从功能入手进行方案构思从功能上入手,主要是考虑场地本身所需要提供的各种活动内容。分析场地周边的现状环境与内部的用地的关系,布置合理的功能分区,尽量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一般绿地都会布置公共的开敞活动场地,较为安静的休息区,或者供儿童活动的区域等等,满足人们休息、交谈、观景的需要。一个综合性的公园需要的功能则更多,包括观赏浏览、安静休息、文化娱乐、儿童活动、老年人活动、体育活动、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园务管理等等。功能分区的内容随着场地面积的大小而有所增减。3)、从形式入手进行方案构思在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后,可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可以将一些自然现象及变化过程加以抽象,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3、多方案比较1)、多方案比较的必要性多方案比较对于园林设计而言,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相对优秀的实施方案。通过多方案比较,我们可以拓展设计思路,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从中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终得出最佳方案。2)、多方案构思的原则为了实现方案的优化选择,多方案构思应满足以下原则:其一,多做方案,而且方案间的差别尽可能大。差异性保障了方案间的可比较性。其二,任何方案的提出都必须满足设计的环境需求与基本的功能。3)、多方案的比较,优化选择当完成多方案后,我们将展开对方案分析比较,从中选择出理想的发展方案。分析比较的重点应集中在三个方面:设计要求的满足程度、个性特色、修改调整的可能性。方案的调整在比较选择出最佳方案后,为了达到方案设计的最终要求,还需要一个修改调整和深化的过程。1、方案的调整方案调整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多方案分析、比较过程中所发现的矛盾与问题,并弥补设计缺陷。对方案的调整应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力求不影响或改变原有方案的整体布局和基本2、方案的深入在进行方案调整的基础上,进行方案的细致深入。深化阶段要落实具体的设计要素的位置、尺寸及相互关系,准确无误地反映到平、立、剖及总图中来。并且要注意核对方案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如建筑面积、铺装面积、绿化率等等。方案的表现方案的表现是方案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目的性的不同方案表现可以划分为设计推敲性表现与展示性表现两种。1、设计推敲性表现推敲性表现是设计师在各阶段构思过程中所进行的主要外在性工作,是设计师形象思维活动的记录与展现。包括徒手草图表现、模型表现以及计算机模型表现,具体表现方法视实际情况而定。2、展示性表现展示性表现是指设计师对最终的方案设计的表现。它要求该表现应具有完整明确、美观得体的特点,通过合理的构图,合适的表现充分展现方案设计的立意构思、空间形象以及气质特点等。其他方案设计中应注意: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方案设计的质量水平,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阶段的时间进度;注意日常资料的收集整理,养成良好的收资习惯;平时注意培养向他人学习的习惯,注重相互间的交流,培养不断总结的习惯,逐步提高设计观念,改进设计方法。完啦!园冶选读计成兴造论世之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故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然后定期间进,量其广狭,随曲合方,是在主者,能妙于得体合宜,未可拘牵。……园林巧于因界,精在体宜,愈非匠作可为,亦非主人所能自主义;需求得人,当要节用。因者:随基势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树,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
本文标题:风景园林设计方法入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30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