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红河中学爱生学校发展规划
彭阳县红河乡红河中学(2008-2010)爱生学校发展规划(CFP)引言:为使我校爱生理念在探索中不断深化,使爱生学校项目扎实推进,有序发展,根据爱生学校“全纳的、安全的、有效的、广泛参与”的发展要求,学校将按照“逐步推进,有序发展,逐步完善,全面实施”办事规律,围绕“营造爱心家园,创建和谐校园,提升师生素质,促进学校发展”的办校理念,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把我校办成一所校风正,质量高,有特色,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喜爱的文明示范学校,特制定本方案。第一部分:社区概况与分析本校创办于1962年,有着近50年历史,学校文化底蕴深厚,是彭阳县一所发展势头好,办学质量高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位于县城14公里处,地处地势较为平坦的川道,经济相对发达,文化水平较高,人们思想观念先进,和其它同类学校相比,可供挖掘的社会资源潜力较大。学校服务半径20公里,服务于12个行政村,服务区总人口2.4万人,学校依山傍水,环境清雅,交通便利。第二部分:学校基本情况与分析学校基本情况与分析近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资助下,尤其是“两基”攻坚以来,学校发展迅速,面貌日新月异。学校占地面积28600平米,建筑面积6712平米,硬化面积8800平米,绿化面积4600平米,有4372平米集教学、办公、实验、图书于一体的综合楼一栋,1629平米的学生宿舍楼一栋,492平米的师生餐厅一栋以及锅炉房等其他配套设施,一栋2020平米的学生宿舍楼正在兴建中。学校相继建成生化仪器室、生化实验室、物理仪器室、物理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图书阅览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学校共有电脑39台,建成了校园网络系统、接通了宽带网,使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我校得到了充分应用,学校正向教育手段现代化迈出坚实的步伐。计划今后将建成阶梯教室一栋,300米田径1个,足球场一个,以及其它附属设施。学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学校发展的优势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已拥有一支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开拓进取、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新课程改革理念及部分教育手段领先于其它同类学校,有进一步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学校面临的劣势:(1)学校服务对象有26.6%的回族少年,厌学、辍学现象严重,加之近几年农村家庭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已形成气候,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而家庭教育非常薄弱,心理问题随之产生,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2)缺乏科研指导力量,从外引进费用很大,学校又缺少相应的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升。(3)学科结构不合理,音、体、美教师短缺。专业心理教师一片空白。(4)、学校现行的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不能体现“促进师生发展”的课改理念,现有评价的导向功能使得教师从思想上弱化了“音、体、美”教学,评价方式有悖“全面发展”的理念。(5)、学校常规管理不够严谨,分工协作不够明确,对项目的管理和师生管理存在不少疏漏。第三部分:、学校发展展望要着重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实现三个转变六个方面:(1)、学校管理工作。(2)、德育工作。(3)、教育教学和课改工作,。(4)、信息技术教育。(5)、校园文化建设。(6)后勤服务和硬件建设。三个转变: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注重知识的传导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使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转变校园环境和办学能力,为师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转变旧的评价方式,逐步探索能体现师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继续彰显体育工作优势,着力打造体育强校;倾心研究“和谐”教育模式,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专业精神、职业道德的提升发展,优化教师队伍,培养新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提供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切实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争创区级师示学校校。第四部分:学校优先解决的问题(一)、学校管理工作目标:以“营造爱心家园,创建和谐校园,提升师生素质,促进学校发展”为核心,提高管理有效性,向管理要质量。使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创新、高效,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科学化、民主化、人本化,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措施:1、学校坚决贯彻《义务教育法》和“三免一补”政策,保证所有适龄少年“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2、分工协作,明确职责,充分发挥校务委员会的管理职能,通过化,人性化。3、实行以年级组管理、教研组活动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加强年级组、教研组的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益。4、加强学校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和隐患排查,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5、建立学校和家长联系制度,和学生家长签定《安全责任书》,适时召开家长会,充分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学生服务,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巨大的智力支持。成功标志: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制度建设制度的制定与修订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制度的规范与导向作用逐步体现。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在学校管理中相得益彰。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机制改革机制改革初见成效机制改革凸显成效办学水平农村规范性初中农村规范性初中全乡教育窗口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数字校园管理到位、设施能发挥效能数字校园广泛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创建信息化教学特色教育理念学习并实践现代学校的管理理念深入实践现代学校管理理念形成学校现代管理的机制管理服务能力1学习现代化管理信息技术;2班子成员以身作则,服务意识强,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1掌握现代化管理信息技术。2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1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学校管理中。2班子成员求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群众中有很强威信。(二)、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坚持“成长、成人、成才”的教育思路,努力营造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校如家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氛围,并以此带动学校形成“修德、志学、求是、创新”的校风。措施:1、坚持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与养成教育相结合,与社区实践活动相结合,与文化、体育、艺术教育相结合,与班集体建设相结合,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注意各结合点中的内容侧重点研究,加强以行为规范,习惯养成为重点的文明礼仪教育。2、充分发挥政教处、团委、学生会的职能作用和群体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充满探究、合作、愉悦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3、加强班集体建设和宿舍管理力度,开展创建优秀班集体、温馨宿舍评选等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友爱、奉献的意志品质。4、积极开展法制、安全、心理健康、乡土文化、公民道德规范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懂法明理、珍爱生命、热爱家乡、奉献社会的意识。5、学会赞美、学会欣赏,注意发现学生中的闪光点并及时挖掘,大力倡导,用学生身边鲜活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健康成长。成功标志: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健康校园建设争创健康校园建成健康学校建成县级健康学校学生自主关理德育工作制度齐全,建立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工作机制学生能做到自我管理。学生自我管理成系列创建行为规范校创建行为规范校建成行为规范校创建市级行为规范示范校德育工作满意家长、社区、社会对学家长、社区、社会对家长、社区、社会对度校德育工作的满意度达到60%。学校德育工作的满意度达到75%。学校德育工作的满意度大于90%。(三)、教育教学和课改工作目标:积极开展课程改革研究,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发校本课程,建立适合师生发展的课程和评价体系;建立起较为全面而科学的信息反馈和调控机制,进而有的放矢,促进师生发展。措施:1、制定教师培训和学习计划,学校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对部分教师进行技能培训,逐步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2、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校本培训和相互交流,大力营造学习氛围,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研水平和创新意识的提高。3、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评价改革”为研究重点,实施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充分发挥年级段、教研组的管理作用,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挖掘各种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丰富校园文化。5、进一步完善学科质量评价办法,加强质量管理,向管理要质量。6、积极开展学生评价研究,通过学生成长包、学生闪光点发现等,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来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7、积极开展“两操”,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关心爱护学生身体健康。8、建立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9、狠抓师生“成长档案”的建立和完善,建立双向评价和激励机制(师---生校---师)。成功标志: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学历和职称1教师本科学历人数达到80%;2高级职称教师达5%。3中级职称教师达65.5%。1教师本科学历人数达到100%;2高级职称人数达10%。3中级职称教师达70.69%。1本科学历保持100%;高级学历人数不断增加2高级职称人数达15%。3中级职称教师达75%。师德鼓励教育全面开展,无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教师的鼓励教育思想初步形成有良好的师德水平和敬业奉献精神教育教学能力1注重学科德育2具有二期课改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3能胜任拓展型课的教学4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教师比例占70%1学科德育运用于课堂教学中2课堂教学中能体现二期课改理念,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较快3全面自编拓展型课教材4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教师比例占80%1总结实施学科德育经验2二期课改理念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质量位于同类学校前列3能胜多门拓展型课的教学4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教师比例占90%教学研讨1加强组内听课评课2“五个百”教学评比1开展校级听课评课活动2“五个百”教学评优促1请专家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形成制度进课堂教学2“五个百”教学评优成为特色项目分层教学1九年级数学、英语分层教学2尝试小班化教学1在七、九年级进行数学英语分层教学。2总结小班化教学经验1数学、英语分层教学进入良性循环,总结教学经验。3全面推广小班化教学拓展型课建设1拓展型课管理制度化。2自编拓展型课校本教材1拓展型课的管理规范化2自编校本教材应用于拓展型课教学。1拓展型课的管理科学化2拓展型课的教材对外辐射鼓励教育课题成立鼓励教育子课题,并进行个案评比发动1举办鼓励教育论文(个案)评比和心得交流,2鼓励教育进一步促进校风建设1举行鼓励教育研讨展示活动2完成结题报告,并运用课题成果实施教育课题管理1校级课题数量逐步提高2校级课题结题率不低于85%1德育、教学课题比例相当;2校级课题结题率90%以上1每个教研组长有引领学科建设的课题2课题结题质量明显提高科研制度完成基本制度的修订或完善;科研档案齐全完善科研评审及奖励机制教师科研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学校科研氛围得到根本好转评估等级1修订校本评价指标体系2培训校本评价的操作方法1用校本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规划实施情况2进一步修改指标体系1用评价体系评价规划实施情况2校本评价形成制度评估机60%以上教师参加校本80%以上教师参加校本评所有教师参加校本评制评估工作,100%教师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估工作,参加评估内容有所拓展估工作,分层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评估(四)、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目标:通过学科整合、管理整合等研究,使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以及教育教学、教师培养、管理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信息搜索、分析、处理和获取的能力,具有基本的信息素养。措施:1、加强常规管理,提高现代技术教育设备使用率,从要求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课件,进电教室上课入手,逐步实现教师电子备课和每班配套电教设备,使电化教学日常化。2、建立校园广播系统,开通班级小喇叭,实现校内信息传递的畅通。3、通过信息技术课教学、学科整合等活动课程,兴趣小组、电教课竞赛等各类信息技术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4、接通宽带网,使教师获得大量的教学资源,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以全新的教学手段,为学生上好每一节课;结合综合实践等其他活动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应用能力。5、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为教师提供丰富的信息和学习的手段,也为教师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6、发挥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作用。一是发挥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二是要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师其他各项管理
本文标题:红河中学爱生学校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329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