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信息研究课题申报书(优秀课题)
附件1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申请·审批书研究方向: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名称:信息技术助力生命语文申请人:李晓宁填表日期:2016年4月江西省电化教育馆制申请人类别单位√个人□编号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一、本人自愿申报江西省电化教育馆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本人认可所填写的《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申请·审批书》(以下简称“申请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课题《申请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同意江西省电化教育馆有权使用课题《申请书》所有数据和资料。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江西省电化教育馆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4.恪守学术道德。在研究过程中,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在成果发表时,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在成果分享时,对课题负责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在成果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在成果署名时,不侵占他人研究成果,不在未参与研究的成果中挂名,不为未参与研究工作的人员挂名。5.维护学术尊严。保持学者尊严,增强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江西省电化教育馆课题声誉,不以课题名义牟取不当利益。6.遵循科研规范。课题研究名称、课题研究组织、研究主体内容、研究成果形式与课题申请书和立项通知书相一致。若有重要变更,向江西省电化教育馆提出书面申请并征得同意。7.标明课题研究的支持者。以明确方式标明为课题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非课题组个人和集体。8.正确表达科研成果。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二、作为课题研究者或主要承担者,本人完全了解江西省电化教育馆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特授权江西省电化教育馆,有权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报送课题成果的原件、复印件、摘要和电子版;有权公布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以影印、缩印、扫描、出版等形式复制、保存、汇编课题研究成果,允许课题研究成果被他人查阅和借阅;有权推广科研成果,允许将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内部报告、学术会议、专业报刊、大众媒体、专门网站、评奖等形式进行宣传、试验和培训。申请人(签章):____________年月日填表说明一、本表适用于以单位或个人名义申报的课题。二、请按《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2011年修订)》的有关规定,登录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上的“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平台”填报课题相关材料,同时以计算机文本格式,如实准确填写该表的各项内容。凡选择性栏目请在选择项上打“√”。本表签名(章)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若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江西省电化教育馆联系咨询。三、申请人为单位的填写单位全称,申请人为个人的填写本人姓名。四、封面右上方编号框申请人不需要填写。五、研究方向:课题指南中的八个研究方向。六、研究类型:按课题研究功能划分为: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综合研究。七、主要参加者:参加本课题研究工作者,不含课题负责人,不包括未参加本课题研究工作的单位领导、科研管理等人员。八、工作单位:填写单位全称。联系电话:填写课题负责人的电话号码。九、预期成果:指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形式。请选项填写,最多限选报3项,其中必须包含研究报告。十、本表报送一份。请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申请书》经课题承担单位或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后上报设区市电教馆,设区市电教馆审核合格后报送江西省电化教育馆。十一、江西省电化教育馆联系方式:通信地址: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邮政编码:330046联系电话:(0791)88510792传真:(0791)88512658电子邮件:zhouyf@jxdjg.gov.cn网址:一、数据表课题名称信息技术助力生命语文关键词信息技术生命语文课题研究研究方向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类型√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综合研究课题负责人李晓宁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73年3月最后学历本科最后学位学士行政职务副主任专业职称中学高级研究专长中学语文教育联系电话(区号)0794(单位)3202236(家庭)(手机)13879410717所在设区市抚州市电子邮箱522826290@qq.com邮编344500工作单位江西省南丰县第一中学通讯地址江西省南丰县第一中学主要参加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务职称研究专长学历工作单位张文华男73.3中学高级中学语文教育本科南丰县第一中学邱红艳女72.6中学一级中学语文教育本科南丰县第一中学唐凯男70.7中学高级中学语文教育本科南丰县市山镇中学预期最终成果(不超过3项)专著□论文√研究报告√教学软件√其它□预计完成时间2018年6月30日二、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近期取得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成果名称著作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出版时间《雷雨》教学实录李晓宁教学软件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研成果一等奖2008年12月《念奴娇•赤壁怀古》省课件赛一等奖李晓宁教学软件江西省教育学会2009年12月《将进酒》全国性公开课李晓宁教学软件全国中语会2009年12月《故都的秋》省级公开课李晓宁教学软件江西省教育学会2010年12月《巧用电教手段,整合语文教学》省论文评比一等奖李晓宁论文江西省教育学会2009年12月《调动学生阅读热情的“必杀技”》李晓宁论文《阅读与鉴赏》2011年12期《唤醒美,让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李晓宁论文《新课程》2012年第1期《发现与交流的精彩》李晓宁论文《中学语文》2012年第1期副主编《全国高职院校考前辅导教材(语文)》李晓宁辅导教材经济日报出版社2011年6月参编《活动教研与缺口教学》撰写4万字李晓宁论著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7月《让信息技术飞扬在语文课堂》全国论文赛二等奖邱红艳论文全国中语会2011年12月《用信息技术奏响语文课交响曲》省论文赛一等奖唐凯论文江西省教育学会2011年12月三、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十一五”规划以来承担的研究课题课题名称课题级别(选填国家级、省级、市级)批准时间批准单位完成情况《中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省级2009年5月江西省教育厅结题《缺口教学》市级2006年5月抚州市中小学课题基地办结题四、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限3000字内,可自行加页)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21世纪的教育是信息化的教育。英国政府推出“全国学习网”。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在也提出学校教育都要利用信息网络要求。近几年来,我国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势把我们推向信息社会的浪潮之巅,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推动着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进行革命。在现代的教学手段下,让计算机进入教室,成为教师得心应手的教学工具,把传统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推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信息技术所蕴涵的超大信息量正符合了“大语文观”的要求。2、本课题选题意义(1)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激活语文课堂。(2)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更好地更有效地达成课堂教学目标。(3)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阅读视野。3、研究价值信息技术是一种集文字、图画、声音等为一体的语文阅读媒介,从生物体的条件反射本能来看:“声色并茂的多媒体超文本显然优先于传统文本阅读对学生的刺激的引起注意”,也就是说以“媒”为介激发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把日常学习组的阅读任务化成自己想要去主动了解的语文信息,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与建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创设一种情景阅读教学模式,更好地开阔学生视野。它自身的特点能使学生在大量抽象的材料化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信息,从而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再次,语文多媒体阅读是一种丰富性,灵活性的阅读,学生通过对大量的材料信息有选择的个性化阅读来达到发散思维、扩展思维的目的。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如何合理的利用现有的信息化设备和信息资源,高效的创新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价值。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1、本课题的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探索实践,有针对性地对中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学习方法的指导,构建提高学生自主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及运用信息技术能力。(2)通过本课题的探索实践,把信息技术的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并探求整合过程中的途径和方法。(3)通过本课题的探索实践,总结出应用信息技术优化中学语文教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4)通过本课题的探索实践,在学校中进行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为语文学科落实素质教育提供一定的研究经验与教学资源。(5)通过本课题的探索实践,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语文实用能力,使学生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2、本课题的研究内容(1)加强应用信息技术优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思想、理论、理念的研究。(2)探讨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学科教学目标服务,特别是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促进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与研究。(3)探讨教师如何运用校园网络环境和技术,更好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的探索与研究。(4)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学语文学科优化整合,实现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研究。(5)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学生学习效果负面影响的对策。3、本课题的主要观点(1)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书本知识,使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学得更多、更快、更好。(2)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有效教学,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学习心理规律设置长课、短课、微型课的课程形式。(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积极构建多向互动的学习活动流程。4、本课题的创新之处(1)选题切入点符合教学实际。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虽然已有不少学校进行研究,但在促进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方面,研究将呈现新的视角。(2)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有效教学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备的基本素质: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的创设,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的学习空间和积极思维的素材,极大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1、研究思路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大量投入,如今在硬件设备上都具备了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环境下采取何种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我们要充分发挥现有信息化设备的功能,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资源共享和教学手段上发挥信息技术环境的优势,体现课程的“即时性”和“双向交流性”,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并最终转化为课堂效益。最终探索出一条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之路。2、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同
本文标题:信息研究课题申报书(优秀课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341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