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卷
第一章《机械运动》检测题姓名:(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2014·绵阳中考)汽车站并排停放着两辆大客车,甲车突然相对地面向后行驶,乙车仍相对地面静止,这时乙车上坐地座椅上的乘客却觉得乙车在向前行驶,则该乘客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乙车B.甲车C.房屋D.树木2.(2014•嘉兴中考)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2·1·c·n·j·y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D.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3.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内通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路程,那么它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内的速度是()A.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无法确定xkb14.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C.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D.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5.如图2所示为晓艳旅游时记录汽车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图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出发8h内和l2h内走过的路程相同B.在5h到8h内共走了270km的路程C.汽车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47.5km/hD.汽车在2h至4h之间速度最快,那时的速度为12m/s图26.(2014·四川遂宁中考)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45cmB.12.34cmC.12.35cmD.12.36cm7.小李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只需3min。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A.200mB.400mC.2000mD.10000m8.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s/m2468O10203040t/s小华小明υ/(km·h-1)2468O306012090t/h1012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9.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10.某同学平常走路步行40m,需40s的时间,现在这个同学用6min30s的时间沿操场跑道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于()A.400mB.300mC.200mD.150m11.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由s=𝜐t可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值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C.由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12.从侧面拍摄一辆以36km/h的速度运动着的汽车,如果底片上汽车图像移动的尺寸不大于0.1mm,底片上的像才不至于模糊,已知汽车车身长3m,在底片上汽车长为1.5cm,那么曝光时间最长为()A.0.2s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02s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002sD.0.0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s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3.(2014·株洲中考)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1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为_________m/s,当t1=50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____m。14.用图3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图3图415.某桥全长1916m,正桥全长480m,一辆汽车匀速通过正桥时,车上速度表如图4所示,汽车通过正桥所用的时间为_____。16.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_______,或_______、_______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_________的。17.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通过的路程之比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通过这段路程甲、乙两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8.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5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小球每隔2345cm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02s所处的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_______球运动时间长,______球运动速度越来越大。甲乙南京100km50υ/(m·s-1)1234O1020t/s甲乙图5图6图719.暑假期间,爸爸驾车带小明去南京旅游,在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6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5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南京,最快需要_________h。20.图7为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甲做的是______运动;第3s末,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具有相同的_______。21.下表记录的是小刚同学40m跑的有关数据,请做有关计算:路程/m10203040时间/s2.54.56.27.7(1)前6.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2)后20m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3)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三、作图、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22.观察图8,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有几种可能?并说明发生该现象的条件。(左西右东)23.一辆电动玩具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9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它的路程-时间图象。s/m2468O481612t/s1012υ/(m·s-1)2468O1243t/s1012甲乙图9四、实验探究题(6分)24.(2014·广州中考)木块从图24斜面所示位置静止释放,直到撞上金属片,测此过程木块的平均速度。甲乙图8○1在图中画出需要测量的距离;Xkb1.com○2用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的木块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根据公式算出第一次实验木块的平均速度;请归纳本实验木块的平均速度与质量是否有关?五、计算题(25题10分,26题15分,共25分)25.一列长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整列火车通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长的大桥所用的时间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那么,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x.k.b.126.已知D92次和D9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南昌——上海南上海南——南昌运行里程D928:34开13:49到D9318:31开20:39到840km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信息可知:(1)D92次列车从南昌到上海南所用的时间是多少min?(2)D92次列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6.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A.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C.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7.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tsv可知,物体的()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以上说法都对8.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9.如图所示为A、B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对A、B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小车A做变速运动,小车B做匀速运动B.小车A做匀速运动,小车B做变速运动C.小车A、B都做匀速运动D.小车A、B都做变速运动10.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1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表示。13.完成下列单位转换:(1)50m=__________km;(2)36km/h=_________m/s;(3)0.6min=_______h。14.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m。15.测量球体的直径,常采用如右图所示的方法,转动球体的不同方向在毫米刻度尺的不同部位测得球的直径D的示数如下:则球的直径应取______cm。16.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为参照物。1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min内通过了300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这个物体在前10s内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18.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和________;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19.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刻及对应的里程表(表盘指示为千米数)示数如图所示,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km/h。三、实验题(第20小题6分,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9分,共29分)20.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cm;速度计读数为;停表示数为。21.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三个错误之处:D1D2D3D41.73cm1.81cm1.89cm1.81cm(1);(2);(3)。22.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还缺少的步骤是:F.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_。2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___cm;tBC=s;vAB=_m/s;vBC=____m/s。(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是在做运动。(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选填“大”或“小”)。四、计算题(第24小题8分,第25小题10分,共18分)24.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
本文标题: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35229 .html